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村入户的小道是石头铺成的,墙壁是石头垒的,屋顶是石头搭的,院子里也尽是石头,石头地坪、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围墙……这里完全是一个石头的世界。这里的山水不仅养育树木花草,还生长石头。承载着盖房铺路重任的石头随处可取,取来就用,无需过多的人工改造。这些石头颜色青灰,石质坚硬,岁月的摩擦使石头棱角圆润光亮,但却光而不滑,干爽洁净。掩映石头村的是一棵棵高大茁壮的核桃树。我们到来时,正是核桃树叶繁茂核桃挂果的季节。龟裂虬劲的枝干上,绿油油的叶子热闹地舒展,交错攀比着油光肥壮,两个或三个一组的核桃果也迫不及待地亮出丰收的影子来。
往村子深处行进,一条清澈的河流便出现在眼前。站在水边,抬头见高大的核桃树,树的背后是天,水从天上下来,清亮亮、清凉凉,沿着山势温顺地流下。水流轻轻抚摸着躺在河底的石块,坚硬的石块也知趣地配合水流演绎着滴水穿石的故事,收敛起棱角,裸露出圆润光滑的一面。河上有桥,一截木头搭在水上就成为了桥。这是最简单的桥,但桥的意义却被它发挥得实实在在。每天都有劳作的村民、上学的孩子、辛苦驮运的马帮从它身上走过。虽然缺少梅花的陪衬,但小桥流水、老树昏鸦依然支撑起古人小令的真实意境。
缓慢悠长的乡野气息
我所说的这个村子,名字叫古墨村,位于云南省凤庆县城北边诗礼乡的一个古村落。其实,在我们滇西崇山峻岭深处,类似这样的石头村数也数不清,然而古墨村最吸引人的却是古磨房。磨房——这个在工业革命以后被宣布为陈旧、落后进而被新时代淘汰的老家伙,躲过了先进科技电力风力碾磨工具的追逐,避开了21世纪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步伐,悄然隐身在这里,不折不挠地转动着生活的轱辘。就在这条小河边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座磨房。面粉将磨房覆盖得犹如堆起的雪堆,让人无法猜测出这些磨房的实际年龄。流水常年不停,石磨常年旋转,慢吞吞地吞吐着村民送来的玉米麦粒。有着足够耐心的村民,守着石磨,慢吞吞地碾磨松散的乡村生活。他们三五聚在一起,蹲在火塘边,聊着家常,烧几个粑粑,泡一罐土茶,或者一头陷到水烟筒里叭哒叭哒一阵子吸着,时间便随着磨捧叮叮当当的声音流走。
小河水的流量不大,却有着颇具浪漫色彩的名字——情人河,也有人叫它流浪河。尽管村里早已接上了从城里输送来的电,有的人家还装上了靠电力发动的电磨,但村里人却依然习惯舍近求远到这里用石磨。老人说,石磨磨出来的面粉、玉米粉细腻有粘性吃着特香。年轻人却说,到情人河磨粉是最浪漫的事。劳作归来的年轻男女,打着磨粉的借口,相聚小河边,用磨的手法将爱情碾磨得细腻香甜。纯净的河水,纯洁的爱情。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烙下一段缠绵悱恻,这里的每一片绿叶都能讲出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乡村的故事简单却不乏味,乡村的爱情简洁却如岩石般坚贞。
哼着欢快的情歌,带着宁静祥和的乡村气息,情人河缓缓流淌。无数石磨房依山靠水分布河两岸,他们构造简单,形式各异。有一个石磨孤独坚守的“单磨”,也有两个石磨紧相连一道水流首尾贯通的“夫妻磨”。除少许几座外,这里磨房大都属于私人的。借别人的磨房不必支付任何费用,磨房的主人不会为难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借磨的村民也懂得感恩,临走会在磨槽里留下少许面粉给磨房主人,算是给主人的一点报答。磨房紧紧相挨,人们和谐相处,“吱呀吱呀”的磨盘声低吟浅唱着一曲曲古朴动人的乡村旋律。
诗礼传家的乡土风情
不久前,情人河及磨房被北京来的剧组相中,成了电影里一个重要的外景地。在这里,明星们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村民们也有幸亲眼目睹了影视剧拍摄场面,不少群众还以群众影员的身份上了镜头。到了这里,你可以坐下来,听村民们热情洋溢地为你讲述他们为剧组镜头表演的一幕幕,给你讲大地方来的明星们怎样演绎喜怒哀乐,给你讲影视剧拍摄过程中发生的搞笑事。村民们的讲述是那样地自然,是那么地自豪。他们在为自己家乡出镜而自豪,他们为家乡被影视剧这种现代元素青睐而自豪。
早在数百年前,我国古代内地农业地区和边疆游牧业地区之间相互进行茶马贸易的主要交通路线“茶马古道”渡澜沧江,经过与古墨相邻的鲁史、出蒙化(今大理巍山)抵下关而去。古道的一度繁榮昌盛,外界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和新文化也蜂拥而进,并深深影响着古墨人民。石磨还在旋转,旋转一曲古老的记忆。古墨——沉淀久远的墨汁,看似平静如水,其实历经磨难愈加浓亮。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现代生活节奏急剧激烈,然而这里却仿佛被搁浅在了现代化建设大潮岸边,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传统中国农村的本色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并被村民津津乐道。其实村民们的思想超前,平静只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感悟。看吧,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公路上,车来车往运载着他们与外界同步奔小康的梦想。村民们早就懂得利用村里1460毫米年降水量以及山村优势地理条件,把田边地头、房前屋后都让出来,大量种植茶叶和泡核桃这两种“致富”树。而今到这里,一不小心就能撞上千年古茶树,随便摘一叶就能品出古墨千年传统文化的滋味。上百年的老核桃树更是随手可触。致富树结出致富果,钱便源源不断流进一家一户的账本上,变成城里人住的“洋房”,以及摩托车、高清电视等现代化城市用品。
古墨,名副其实,这里的传统文化深厚,源远流长。石磨房是中国农村历史文化一个真实缩影。品读古墨,不仅要读她的磨房文化,更要走进农家感受他们的家庭庭院文化。这里的人家,家家爱花,户户种花,庭院花坛,品种齐全,繁花似锦。古墨人养花,不求名贵,看花开看草绿就是种享受。当然也有人运气好,从山里挖回来的花花草草,竟意外地变种,化身为享誉花界的茶花名品大花玛瑙和在大理获国际兰展金奖的大花莲瓣。不论你哪个季节来,到处都是花团锦簇,蝶恋蜂飞。古墨人家的对联也是古墨人对生活对文化的一种解读方式。在这里,无论老人小孩,十有八九都能吟诗作对,都能挥笔写对联。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他们不照搬现成,提笔略一沉思,就能书写出满含希望和感悟的优美对联来。深厚的文化积淀,教育着古墨人民尊老爱幼、知书达礼;宁静淡泊的乡村生活,生养出村民童叟无欺、淳朴善良的品性。一个朴实的微笑,一杯清茶送温暖,一句问候表深情,每一个踏进古墨人家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古墨人民和谐祥和的气氛,都能受到宾至如归的礼遇。
炊烟缭绕的乡村记忆
流连在古墨人家和石磨房之间,我被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温情深深包围。故乡的记忆随着石磨的转动被吞吐出来。几十年,我就是在这种磨房“吱呀吱呀”的飘散着面粉和炊烟味道的声响中度过的。每天晚饭后母亲都会牵着我,踩着村里那条许久没人修补的破损石头小路,到磨房去磨粉。磨房只有一座,来磨面粉的人很多,得排队。排队是件无奈的事,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不得不停下凌乱的脚步,叙叙家常唠唠嗑子,聊出难得清闲。好不容易从磨房里出来,常常已是月华如银。洒满月光的小道上,蛙鸣虫吟。母亲将磨好的白面背回家,才长长地舒出口气,一天的辛苦这才有了圆满的结尾。后来,由于发展的需要,我的乡村大部分土地不是退了耕还了林,就是种上了经济作物。磨房被拆除,它的身上是一条宽阔的柏油公路。再后来,我背着乡村的记忆踏着这条体现着速度的柏油路离开了乡村,在别人的城市里孤苦地跋涉。今天,就在这个做什么事讲什么话都讲究信息化现代化高科技化的时代,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年代,古墨能够躲过世俗为疲累的我们坚守住这份久违的宁静安详,这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慰藉。在这亲切的“吱呀吱呀”声中,我们彻底卸下心底的伪装,在自然的气息中尽情放纵。(责任编辑/文风 设计/李薇)
往村子深处行进,一条清澈的河流便出现在眼前。站在水边,抬头见高大的核桃树,树的背后是天,水从天上下来,清亮亮、清凉凉,沿着山势温顺地流下。水流轻轻抚摸着躺在河底的石块,坚硬的石块也知趣地配合水流演绎着滴水穿石的故事,收敛起棱角,裸露出圆润光滑的一面。河上有桥,一截木头搭在水上就成为了桥。这是最简单的桥,但桥的意义却被它发挥得实实在在。每天都有劳作的村民、上学的孩子、辛苦驮运的马帮从它身上走过。虽然缺少梅花的陪衬,但小桥流水、老树昏鸦依然支撑起古人小令的真实意境。
缓慢悠长的乡野气息
我所说的这个村子,名字叫古墨村,位于云南省凤庆县城北边诗礼乡的一个古村落。其实,在我们滇西崇山峻岭深处,类似这样的石头村数也数不清,然而古墨村最吸引人的却是古磨房。磨房——这个在工业革命以后被宣布为陈旧、落后进而被新时代淘汰的老家伙,躲过了先进科技电力风力碾磨工具的追逐,避开了21世纪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步伐,悄然隐身在这里,不折不挠地转动着生活的轱辘。就在这条小河边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座磨房。面粉将磨房覆盖得犹如堆起的雪堆,让人无法猜测出这些磨房的实际年龄。流水常年不停,石磨常年旋转,慢吞吞地吞吐着村民送来的玉米麦粒。有着足够耐心的村民,守着石磨,慢吞吞地碾磨松散的乡村生活。他们三五聚在一起,蹲在火塘边,聊着家常,烧几个粑粑,泡一罐土茶,或者一头陷到水烟筒里叭哒叭哒一阵子吸着,时间便随着磨捧叮叮当当的声音流走。
小河水的流量不大,却有着颇具浪漫色彩的名字——情人河,也有人叫它流浪河。尽管村里早已接上了从城里输送来的电,有的人家还装上了靠电力发动的电磨,但村里人却依然习惯舍近求远到这里用石磨。老人说,石磨磨出来的面粉、玉米粉细腻有粘性吃着特香。年轻人却说,到情人河磨粉是最浪漫的事。劳作归来的年轻男女,打着磨粉的借口,相聚小河边,用磨的手法将爱情碾磨得细腻香甜。纯净的河水,纯洁的爱情。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烙下一段缠绵悱恻,这里的每一片绿叶都能讲出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乡村的故事简单却不乏味,乡村的爱情简洁却如岩石般坚贞。
哼着欢快的情歌,带着宁静祥和的乡村气息,情人河缓缓流淌。无数石磨房依山靠水分布河两岸,他们构造简单,形式各异。有一个石磨孤独坚守的“单磨”,也有两个石磨紧相连一道水流首尾贯通的“夫妻磨”。除少许几座外,这里磨房大都属于私人的。借别人的磨房不必支付任何费用,磨房的主人不会为难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借磨的村民也懂得感恩,临走会在磨槽里留下少许面粉给磨房主人,算是给主人的一点报答。磨房紧紧相挨,人们和谐相处,“吱呀吱呀”的磨盘声低吟浅唱着一曲曲古朴动人的乡村旋律。
诗礼传家的乡土风情
不久前,情人河及磨房被北京来的剧组相中,成了电影里一个重要的外景地。在这里,明星们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村民们也有幸亲眼目睹了影视剧拍摄场面,不少群众还以群众影员的身份上了镜头。到了这里,你可以坐下来,听村民们热情洋溢地为你讲述他们为剧组镜头表演的一幕幕,给你讲大地方来的明星们怎样演绎喜怒哀乐,给你讲影视剧拍摄过程中发生的搞笑事。村民们的讲述是那样地自然,是那么地自豪。他们在为自己家乡出镜而自豪,他们为家乡被影视剧这种现代元素青睐而自豪。
早在数百年前,我国古代内地农业地区和边疆游牧业地区之间相互进行茶马贸易的主要交通路线“茶马古道”渡澜沧江,经过与古墨相邻的鲁史、出蒙化(今大理巍山)抵下关而去。古道的一度繁榮昌盛,外界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和新文化也蜂拥而进,并深深影响着古墨人民。石磨还在旋转,旋转一曲古老的记忆。古墨——沉淀久远的墨汁,看似平静如水,其实历经磨难愈加浓亮。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现代生活节奏急剧激烈,然而这里却仿佛被搁浅在了现代化建设大潮岸边,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传统中国农村的本色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并被村民津津乐道。其实村民们的思想超前,平静只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感悟。看吧,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公路上,车来车往运载着他们与外界同步奔小康的梦想。村民们早就懂得利用村里1460毫米年降水量以及山村优势地理条件,把田边地头、房前屋后都让出来,大量种植茶叶和泡核桃这两种“致富”树。而今到这里,一不小心就能撞上千年古茶树,随便摘一叶就能品出古墨千年传统文化的滋味。上百年的老核桃树更是随手可触。致富树结出致富果,钱便源源不断流进一家一户的账本上,变成城里人住的“洋房”,以及摩托车、高清电视等现代化城市用品。
古墨,名副其实,这里的传统文化深厚,源远流长。石磨房是中国农村历史文化一个真实缩影。品读古墨,不仅要读她的磨房文化,更要走进农家感受他们的家庭庭院文化。这里的人家,家家爱花,户户种花,庭院花坛,品种齐全,繁花似锦。古墨人养花,不求名贵,看花开看草绿就是种享受。当然也有人运气好,从山里挖回来的花花草草,竟意外地变种,化身为享誉花界的茶花名品大花玛瑙和在大理获国际兰展金奖的大花莲瓣。不论你哪个季节来,到处都是花团锦簇,蝶恋蜂飞。古墨人家的对联也是古墨人对生活对文化的一种解读方式。在这里,无论老人小孩,十有八九都能吟诗作对,都能挥笔写对联。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他们不照搬现成,提笔略一沉思,就能书写出满含希望和感悟的优美对联来。深厚的文化积淀,教育着古墨人民尊老爱幼、知书达礼;宁静淡泊的乡村生活,生养出村民童叟无欺、淳朴善良的品性。一个朴实的微笑,一杯清茶送温暖,一句问候表深情,每一个踏进古墨人家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古墨人民和谐祥和的气氛,都能受到宾至如归的礼遇。
炊烟缭绕的乡村记忆
流连在古墨人家和石磨房之间,我被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温情深深包围。故乡的记忆随着石磨的转动被吞吐出来。几十年,我就是在这种磨房“吱呀吱呀”的飘散着面粉和炊烟味道的声响中度过的。每天晚饭后母亲都会牵着我,踩着村里那条许久没人修补的破损石头小路,到磨房去磨粉。磨房只有一座,来磨面粉的人很多,得排队。排队是件无奈的事,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不得不停下凌乱的脚步,叙叙家常唠唠嗑子,聊出难得清闲。好不容易从磨房里出来,常常已是月华如银。洒满月光的小道上,蛙鸣虫吟。母亲将磨好的白面背回家,才长长地舒出口气,一天的辛苦这才有了圆满的结尾。后来,由于发展的需要,我的乡村大部分土地不是退了耕还了林,就是种上了经济作物。磨房被拆除,它的身上是一条宽阔的柏油公路。再后来,我背着乡村的记忆踏着这条体现着速度的柏油路离开了乡村,在别人的城市里孤苦地跋涉。今天,就在这个做什么事讲什么话都讲究信息化现代化高科技化的时代,在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年代,古墨能够躲过世俗为疲累的我们坚守住这份久违的宁静安详,这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慰藉。在这亲切的“吱呀吱呀”声中,我们彻底卸下心底的伪装,在自然的气息中尽情放纵。(责任编辑/文风 设计/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