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荒漠野生白刺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消毒方式对白刺茎段无菌外植体建立的影响及不同激素、不同浓度组合对野生白刺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室内种子萌发的实生苗茎段为外植体,用10% NaClO 消毒15~18 min可以获得理想的成活率;适宜的增殖培养基是MS 0.2 mg/L 6-BA 0.5 mg/L IBA或MS 0.5 mg/L IBA;比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1/2 MS 0.5 mg/L IBA。不添加激素的简化培养基MS0对白刺也有较为理想的增殖和生根效果。
关键词:甘肃;荒漠地区;野生白刺;增殖;生根;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 S58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080-03
收稿日期:2014-09-12
基金项目:国家农村领域科技计划 (编号:2012BAD16B0303)。
作者简介:张艳萍(1978—),女,甘肃武威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病毒检测以及中药材组培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董治宝。E-mail:[email protected]。当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亿hm2 [1],其中我国盐碱土地资源约为0.99亿 hm2,其中现代盐碱土面积为0.37亿hm2,残余盐碱土约0.45亿hm2,并且尚存在有约0.173亿hm2的潜在盐碱土[2]。大面积盐碱地、荒漠地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白刺(Nitraria L.),灌木,蒺藜科,全世界有12个种,我国有 8个种,甘肃有5种 [3],其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抗旱、抗盐碱、耐热、耐土壤瘠薄和耐沙埋能力,可明显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4]。此外,白刺根寄生的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为传统名贵的温补药材[5],白刺果含多种营养成分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6]。近年来,从野生植物资源中寻找新的、潜在的药食同源植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而沙生植物白刺则是经过长期的自然筛选而保留下来的优胜者之一,白刺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优良的遗传基因而受到沙区人们的喜爱[7]。然而据调查,白刺种间杂交混乱,分化严重[8],同时随着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和人为的大幅度破坏,白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大面积死亡或生长不良,结实率下降或不结实,使得这一特殊野生资源的种群繁衍面临着严重的威胁[9]。因此,为可持续利用这一野生资源,保持其优良性状的稳定性,采用离体繁育技术就成为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较多学者对白刺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10-14],其中关于白刺组培再生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15-18],发现不同品种的白刺分化增殖所需的激素种类差异很大。西伯利亚白刺和唐古特白刺需要6-BA和IBA的浓度与配比存在很大差异[16,19],添加一定量的IAA和GA更有利于天津野生白刺的增殖。可见,不同区域品种的基因型不同,所需激素不同,这是组培研究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0-21]。本试验以甘肃荒漠野生白刺为材料,对其组培快繁进行研究,以期建立一套甘肃地区野生白刺较为简易的组培方法,为白刺的离体繁育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荒漠野生白刺,采自甘肃省酒泉市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理坐标为39°44′N、98°31′E,海拔1 000~1 500 m。于2012年7月和2013年4月先后2次采样,第1次于2012年7月下旬采摘的带果实枝条,冰盒内带回实验室,剪取顶端幼嫩枝条备用,同时采摘果实收集种子备用;第2次于2013年4月下旬,剪取当年旺盛新枝,冰盒内带回实验室备用。2次采样均为同株野生白刺枝条。
实生苗获得:2013年2月,将收集的野生白刺种子种于温室花盆内,即可获得实生苗。
1.2试验方法
1.2.1取材和消毒处理取7月和4月野外白刺单株茎段,流动自来水冲洗30 min,放于超净工作台,用75%乙醇消毒30 s,0.1%氯化汞处理4、6、8、10 min;取4月野外采集的茎段和种子发芽得到实生苗的茎段,流动自来水冲洗30 min,放于超净工作台,用75%乙醇消毒30 s,10%次氯酸钠处理7、10、12、15、18 min。消毒剂处理完之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接于MS培养基上,在温度(25±2) ℃、光照强度2 000 lx、光照周期16 h/d下培养1周,统计消毒率和无菌苗成活率。
1.2.2增殖培养基筛选取启动培养获得的无菌苗茎段,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中,激素浓度水平和组合见表1。以简化MS培养基为对照,简化培养基以自来水配置,市售白糖代替蔗糖,简写为MS0。60 d后调查增殖系数。
1.2.3生根诱导将切取的单芽茎段,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IBA和IAA的1/2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浓度水平和组合见表2,以简化培养基MS0作对照。记录生根时间,40 d
1.3数据处理
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整理,用DPS 7.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取材与消毒方法对启动培养的影响
7月和4月在荒漠取的枝条,采用第1种消毒方案,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消毒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成活率呈先微升后降趋势(表3)。2个时期采摘的枝条活性均较弱(表3),消毒时间在8~10 min时,外植体基本褐化死亡,消毒时间在4~6 min 时,消毒不彻底,外植体污染严重。0.1%氯化汞处理10 min时,消毒率最高,7月下旬和4月上旬采取的枝条,消毒率分别高达91.67%和96.67%,可相对应的成活率却都为0;消毒6 min时,2个时期的枝条成活率达到了各自的最高值,分别仅为5%和8.33%,相对应的消毒率分别为1833%和21.67%。 4月采摘的荒漠枝条和种子发芽所得的实生苗采用10%次氯酸钠进行消毒,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消毒率和成活率都呈逐渐上升趋势(表3)。种子发芽实生苗茎段灭菌效果和成活率远高于野外茎段,消毒18 min种子萌芽实生苗茎段的消毒率和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6.67%和76.67%,而4月野外茎段虽然也达到最高,但仅有8.33%的消毒率和5%的成活率。从试管苗生长状态看,种子萌发实生苗选取茎段灭菌获得的试管苗比荒漠枝条萌动快,生长的状态健康。表3不同取材与消毒方案的结果
消毒剂消毒时间
(min)消毒率(%)成活率(%)外植体状态7月4月实生苗 7月 4月 实生苗 7月枝条4月枝条实生苗0.1%HgCl240.001.670.001.67有生长迹象有生长迹象,缓慢有生长迹象,缓慢618.3321.675.008.33慢慢黄化,不生长慢慢黄化,不生长853.3353.333.331.67部分逐渐褐化、死亡部分逐渐褐化、死亡1091.6796.670.000.00快速褐化、死亡快速褐化、死亡10%NaClO70.000.000.000.00消毒不彻底消毒不彻底100.0020.000.0010消毒不彻底带有茎尖的拔节长高120.0050.000.0033.33消毒不彻底带有茎尖的拔节长高156.6788.333.3370.00保持绿色,腋芽萌动带有茎尖的拔节长高188.3396.675.0076.67保持绿色,腋芽萌动带有茎尖的拔节长高
2.2不同激素配比对白刺增殖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6号培养基(MS 6-BA 0.2 mg/L IBA 0.5 mg/L)增殖系数最高,达4.08;其次是MS IBA 0.5 mg/L的11号培养基,增殖系数达3.94,二者差异不显著;简化培养基MS0的增殖系数达2.36,显著低于6号和11号培养基,却显著高于其他激素组合。其余激素组合的增殖系数在105~1.45之间,增殖率均较低。从试管苗生长状态看,6号、11号和12号这3种培养基中茎段芽苗的增殖生长状态是健康的。
2.3不同激素对白刺生根的影响
不同激素对白刺苗的生根效果见表5。加入激素0.25、0.5 mg/L IBA的1号、2号培养基生根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9167%和96.67%,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加入0.25、0.5 mg/L IAA的3号、4号培养基和简化培养基对白刺茎段的生根率。生根时间来看,加入0.5 mg/L IBA的2号培养基生根仅需10~12 d,1号、3号、4号培养基多在18~25 d生根。从生根数来看,茎段在加有激素的培养基上基本都是基部微膨大处长出1条粗根,只有在简化培养基MS0中培养的茎段是从基部直接长出2~3条又细又长的根。
表4不同激素对白刺增殖的影响
培养基增殖系数增殖状态11.45c偶丛生,生长慢,叶绿21.20efg偶丛生,生长慢,叶微黄31.05g少丛生,叶小,发黄41.26def偶丛生,叶小,发黄51.42cd偶丛生,有生长,叶绿64.08a丛生,拔节生长快,茎壮,叶绿71.33cde偶丛生,生长慢,叶黄白81.07g少丛生,生长慢,叶黄白91.16fg偶丛生,生长慢,叶黄白101.19efg偶丛生,生长慢,叶黄白113.94a生根,拔节生长快,茎壮,叶绿122.36b生根,拔节生长,茎细,叶绿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3结论与讨论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是组织培养的关键一步,其生长状态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由于试验中采用的枝条来源于表5不同激素对白刺生根影响的结果
培养基生根时间
荒漠自然环境中,其表面和内生菌多而复杂,使得无菌外植体的获得比较困难。本试验结果表明,0.1% HgCl2作为消毒剂,对复杂的菌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同时也对外植体自身极易造成伤害,使得外植体褐化死亡,所以不是白刺野外茎段灭菌理想的消毒剂。10% NaClO作为消毒剂,因其性质温和,对处理的外植体没有致死现象;也正是这个原因,其对于外界环境采摘的外植体灭菌效果不理想,但对于室内种子萌发获得的幼嫩实生苗茎段,灭菌处理15 min以上,就能达到理想效果,外界采摘的枝条比新生实生苗茎段木质化程度高,萌芽所需时间也长,生长相对较弱。因此本试验以种子室内发芽所得实生苗茎段为外植体,采用10% NaClO消毒15~18 min灭菌效率最佳。
从增殖诱导的结果看,在加有激素0.2 mg/L 6-BA 05 mg/L IBA和0.5 mg/L IBA的培养基增殖效果较好,简化MS0培养基也有较好的增殖效果。这一结论与何正伦等结果[19,22]不同,可能与所采用的外植体来源不同有关,虽然都是茎段,但是取自于室内种子萌发实生苗的茎段较外界生长的枝条茎段幼嫩,分生能力强,在MS0培养基上能够直接生根,再以拔节长高的方式生长,成为一种可取的简化增殖方式。而且由于简化MS0培养基采取的是自来水代替蒸馏水配制的培养基,市售白糖代替试验用蔗糖等措施,使得成本降低,同时培养基配制的操作上也有所简化,这对规模化生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从生根诱导的处理结果看,在1/2MS 0.5 mg/L IBA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不但生根快,而且根粗壮,这与孙雪新等的结果[13]相同。在本试验中,简化MS0培养基中也能够直接生根,只是带顶芽的茎段生根更容易。
本试验认为比较适宜的消毒方案是10% NaClO对室内种子萌发获得的实生苗茎段消毒15~18 min;比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是MS 0.2 mg/L 6-BA 0.5 mg/L IBA或MS 05 mg/L IBA;比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 0.5 mg/L IBA。
在本试验中,白刺的茎段在简易培养基MS0中也能健康增殖生长,这使得组培中不同品种所需激素种类不同的这一局限性有所缓和,这也为今后对不同品种的白刺进行初步再生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建锋,张旭东,周金星,等. 世界盐碱地资源及其改良利用的基本措施[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28-30.
[2]郭忠意. 盐胁迫对苦楝育苗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3]李红,章英才,张鹏. 白刺属植物研究综述[J]. 农业科学研究,2006,27(4):61-64.
[4]常艳旭,苏格尔,王迎睿. 白剌属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4):21-23.
[5]王彦雕. 锁阳、白刺种子萌发及其寄生关系的建立[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2.
[6]何斌琼,杨海萍,朱文碧,等. 天津野生白刺再生体系的建立[J].北方园艺,2010(10):159-161.
[7]郭晔红,蔺海明,武睿. 唐古特白刺组织培养及其培养基筛选研究[J].草业学报,2009,18(6):59-64.
[8]李双福,张启昌,张起超,等.白刺属植物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78-81.
[9]王瑞萍. 白刺属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耐盐性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10]任珺,陶玲.甘肃省白刺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4):572-576.
[11]左凤月. 盐胁迫对3种白刺生长、生理生化及解剖结构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2]高海宁. 白刺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3]Tulyaganov T S,Allaberdiev F K H.Alkaloids of Nitraria sibirica:Dihydroschoberine and nitrabirine N-oxide[J].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01,37(6):556-558.
[14]Tulyaganov T S,Makhmudov.Alkaloids of Nitraria komarovii:N-allylnitrarine and komarovidine N-oxide[J].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00,36 (4):396-398.
[15]孙雪新,何正伦. 白刺组织培养研究[J].中国沙漠,1992,12(3):28-31.
[16]王晨霞,陈贵林. 西伯利亚白刺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6):1143-1144.
[17]张红晓,康向阳. 白刺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56-64.
[18]王尚德. 唐古特白刺优株选择与组织培养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19]何正伦. 白刺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8,(3):6-9.
[20]余桂红,张旭,孙晓波,等. 大麦苏啤4号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的高频再生[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5):953-956.
[21]石虎,杨永智,周云,等. 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14-19.
[22]张红晓,康向阳,沈燕,等. 白刺组织快繁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4):60-63.张伟,乔保建,李冰冰,等. 蝴蝶兰高效组培快繁及温室移栽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83-86.
关键词:甘肃;荒漠地区;野生白刺;增殖;生根;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 S58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080-03
收稿日期:2014-09-12
基金项目:国家农村领域科技计划 (编号:2012BAD16B0303)。
作者简介:张艳萍(1978—),女,甘肃武威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病毒检测以及中药材组培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通信作者:董治宝。E-mail:[email protected]。当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亿hm2 [1],其中我国盐碱土地资源约为0.99亿 hm2,其中现代盐碱土面积为0.37亿hm2,残余盐碱土约0.45亿hm2,并且尚存在有约0.173亿hm2的潜在盐碱土[2]。大面积盐碱地、荒漠地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白刺(Nitraria L.),灌木,蒺藜科,全世界有12个种,我国有 8个种,甘肃有5种 [3],其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抗旱、抗盐碱、耐热、耐土壤瘠薄和耐沙埋能力,可明显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4]。此外,白刺根寄生的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为传统名贵的温补药材[5],白刺果含多种营养成分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6]。近年来,从野生植物资源中寻找新的、潜在的药食同源植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而沙生植物白刺则是经过长期的自然筛选而保留下来的优胜者之一,白刺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优良的遗传基因而受到沙区人们的喜爱[7]。然而据调查,白刺种间杂交混乱,分化严重[8],同时随着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和人为的大幅度破坏,白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大面积死亡或生长不良,结实率下降或不结实,使得这一特殊野生资源的种群繁衍面临着严重的威胁[9]。因此,为可持续利用这一野生资源,保持其优良性状的稳定性,采用离体繁育技术就成为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较多学者对白刺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10-14],其中关于白刺组培再生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15-18],发现不同品种的白刺分化增殖所需的激素种类差异很大。西伯利亚白刺和唐古特白刺需要6-BA和IBA的浓度与配比存在很大差异[16,19],添加一定量的IAA和GA更有利于天津野生白刺的增殖。可见,不同区域品种的基因型不同,所需激素不同,这是组培研究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0-21]。本试验以甘肃荒漠野生白刺为材料,对其组培快繁进行研究,以期建立一套甘肃地区野生白刺较为简易的组培方法,为白刺的离体繁育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荒漠野生白刺,采自甘肃省酒泉市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理坐标为39°44′N、98°31′E,海拔1 000~1 500 m。于2012年7月和2013年4月先后2次采样,第1次于2012年7月下旬采摘的带果实枝条,冰盒内带回实验室,剪取顶端幼嫩枝条备用,同时采摘果实收集种子备用;第2次于2013年4月下旬,剪取当年旺盛新枝,冰盒内带回实验室备用。2次采样均为同株野生白刺枝条。
实生苗获得:2013年2月,将收集的野生白刺种子种于温室花盆内,即可获得实生苗。
1.2试验方法
1.2.1取材和消毒处理取7月和4月野外白刺单株茎段,流动自来水冲洗30 min,放于超净工作台,用75%乙醇消毒30 s,0.1%氯化汞处理4、6、8、10 min;取4月野外采集的茎段和种子发芽得到实生苗的茎段,流动自来水冲洗30 min,放于超净工作台,用75%乙醇消毒30 s,10%次氯酸钠处理7、10、12、15、18 min。消毒剂处理完之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接于MS培养基上,在温度(25±2) ℃、光照强度2 000 lx、光照周期16 h/d下培养1周,统计消毒率和无菌苗成活率。
1.2.2增殖培养基筛选取启动培养获得的无菌苗茎段,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中,激素浓度水平和组合见表1。以简化MS培养基为对照,简化培养基以自来水配置,市售白糖代替蔗糖,简写为MS0。60 d后调查增殖系数。
1.2.3生根诱导将切取的单芽茎段,接种于添加不同浓度IBA和IAA的1/2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浓度水平和组合见表2,以简化培养基MS0作对照。记录生根时间,40 d
1.3数据处理
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整理,用DPS 7.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取材与消毒方法对启动培养的影响
7月和4月在荒漠取的枝条,采用第1种消毒方案,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消毒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成活率呈先微升后降趋势(表3)。2个时期采摘的枝条活性均较弱(表3),消毒时间在8~10 min时,外植体基本褐化死亡,消毒时间在4~6 min 时,消毒不彻底,外植体污染严重。0.1%氯化汞处理10 min时,消毒率最高,7月下旬和4月上旬采取的枝条,消毒率分别高达91.67%和96.67%,可相对应的成活率却都为0;消毒6 min时,2个时期的枝条成活率达到了各自的最高值,分别仅为5%和8.33%,相对应的消毒率分别为1833%和21.67%。 4月采摘的荒漠枝条和种子发芽所得的实生苗采用10%次氯酸钠进行消毒,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消毒率和成活率都呈逐渐上升趋势(表3)。种子发芽实生苗茎段灭菌效果和成活率远高于野外茎段,消毒18 min种子萌芽实生苗茎段的消毒率和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6.67%和76.67%,而4月野外茎段虽然也达到最高,但仅有8.33%的消毒率和5%的成活率。从试管苗生长状态看,种子萌发实生苗选取茎段灭菌获得的试管苗比荒漠枝条萌动快,生长的状态健康。表3不同取材与消毒方案的结果
消毒剂消毒时间
(min)消毒率(%)成活率(%)外植体状态7月4月实生苗 7月 4月 实生苗 7月枝条4月枝条实生苗0.1%HgCl240.001.670.001.67有生长迹象有生长迹象,缓慢有生长迹象,缓慢618.3321.675.008.33慢慢黄化,不生长慢慢黄化,不生长853.3353.333.331.67部分逐渐褐化、死亡部分逐渐褐化、死亡1091.6796.670.000.00快速褐化、死亡快速褐化、死亡10%NaClO70.000.000.000.00消毒不彻底消毒不彻底100.0020.000.0010消毒不彻底带有茎尖的拔节长高120.0050.000.0033.33消毒不彻底带有茎尖的拔节长高156.6788.333.3370.00保持绿色,腋芽萌动带有茎尖的拔节长高188.3396.675.0076.67保持绿色,腋芽萌动带有茎尖的拔节长高
2.2不同激素配比对白刺增殖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6号培养基(MS 6-BA 0.2 mg/L IBA 0.5 mg/L)增殖系数最高,达4.08;其次是MS IBA 0.5 mg/L的11号培养基,增殖系数达3.94,二者差异不显著;简化培养基MS0的增殖系数达2.36,显著低于6号和11号培养基,却显著高于其他激素组合。其余激素组合的增殖系数在105~1.45之间,增殖率均较低。从试管苗生长状态看,6号、11号和12号这3种培养基中茎段芽苗的增殖生长状态是健康的。
2.3不同激素对白刺生根的影响
不同激素对白刺苗的生根效果见表5。加入激素0.25、0.5 mg/L IBA的1号、2号培养基生根率相对较高,分别达到9167%和96.67%,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加入0.25、0.5 mg/L IAA的3号、4号培养基和简化培养基对白刺茎段的生根率。生根时间来看,加入0.5 mg/L IBA的2号培养基生根仅需10~12 d,1号、3号、4号培养基多在18~25 d生根。从生根数来看,茎段在加有激素的培养基上基本都是基部微膨大处长出1条粗根,只有在简化培养基MS0中培养的茎段是从基部直接长出2~3条又细又长的根。
表4不同激素对白刺增殖的影响
培养基增殖系数增殖状态11.45c偶丛生,生长慢,叶绿21.20efg偶丛生,生长慢,叶微黄31.05g少丛生,叶小,发黄41.26def偶丛生,叶小,发黄51.42cd偶丛生,有生长,叶绿64.08a丛生,拔节生长快,茎壮,叶绿71.33cde偶丛生,生长慢,叶黄白81.07g少丛生,生长慢,叶黄白91.16fg偶丛生,生长慢,叶黄白101.19efg偶丛生,生长慢,叶黄白113.94a生根,拔节生长快,茎壮,叶绿122.36b生根,拔节生长,茎细,叶绿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3结论与讨论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是组织培养的关键一步,其生长状态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开展。由于试验中采用的枝条来源于表5不同激素对白刺生根影响的结果
培养基生根时间
荒漠自然环境中,其表面和内生菌多而复杂,使得无菌外植体的获得比较困难。本试验结果表明,0.1% HgCl2作为消毒剂,对复杂的菌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同时也对外植体自身极易造成伤害,使得外植体褐化死亡,所以不是白刺野外茎段灭菌理想的消毒剂。10% NaClO作为消毒剂,因其性质温和,对处理的外植体没有致死现象;也正是这个原因,其对于外界环境采摘的外植体灭菌效果不理想,但对于室内种子萌发获得的幼嫩实生苗茎段,灭菌处理15 min以上,就能达到理想效果,外界采摘的枝条比新生实生苗茎段木质化程度高,萌芽所需时间也长,生长相对较弱。因此本试验以种子室内发芽所得实生苗茎段为外植体,采用10% NaClO消毒15~18 min灭菌效率最佳。
从增殖诱导的结果看,在加有激素0.2 mg/L 6-BA 05 mg/L IBA和0.5 mg/L IBA的培养基增殖效果较好,简化MS0培养基也有较好的增殖效果。这一结论与何正伦等结果[19,22]不同,可能与所采用的外植体来源不同有关,虽然都是茎段,但是取自于室内种子萌发实生苗的茎段较外界生长的枝条茎段幼嫩,分生能力强,在MS0培养基上能够直接生根,再以拔节长高的方式生长,成为一种可取的简化增殖方式。而且由于简化MS0培养基采取的是自来水代替蒸馏水配制的培养基,市售白糖代替试验用蔗糖等措施,使得成本降低,同时培养基配制的操作上也有所简化,这对规模化生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从生根诱导的处理结果看,在1/2MS 0.5 mg/L IBA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不但生根快,而且根粗壮,这与孙雪新等的结果[13]相同。在本试验中,简化MS0培养基中也能够直接生根,只是带顶芽的茎段生根更容易。
本试验认为比较适宜的消毒方案是10% NaClO对室内种子萌发获得的实生苗茎段消毒15~18 min;比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是MS 0.2 mg/L 6-BA 0.5 mg/L IBA或MS 05 mg/L IBA;比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 0.5 mg/L IBA。
在本试验中,白刺的茎段在简易培养基MS0中也能健康增殖生长,这使得组培中不同品种所需激素种类不同的这一局限性有所缓和,这也为今后对不同品种的白刺进行初步再生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建锋,张旭东,周金星,等. 世界盐碱地资源及其改良利用的基本措施[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28-30.
[2]郭忠意. 盐胁迫对苦楝育苗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3]李红,章英才,张鹏. 白刺属植物研究综述[J]. 农业科学研究,2006,27(4):61-64.
[4]常艳旭,苏格尔,王迎睿. 白剌属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4):21-23.
[5]王彦雕. 锁阳、白刺种子萌发及其寄生关系的建立[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2.
[6]何斌琼,杨海萍,朱文碧,等. 天津野生白刺再生体系的建立[J].北方园艺,2010(10):159-161.
[7]郭晔红,蔺海明,武睿. 唐古特白刺组织培养及其培养基筛选研究[J].草业学报,2009,18(6):59-64.
[8]李双福,张启昌,张起超,等.白刺属植物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78-81.
[9]王瑞萍. 白刺属两种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耐盐性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10]任珺,陶玲.甘肃省白刺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4):572-576.
[11]左凤月. 盐胁迫对3种白刺生长、生理生化及解剖结构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2]高海宁. 白刺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3]Tulyaganov T S,Allaberdiev F K H.Alkaloids of Nitraria sibirica:Dihydroschoberine and nitrabirine N-oxide[J].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01,37(6):556-558.
[14]Tulyaganov T S,Makhmudov.Alkaloids of Nitraria komarovii:N-allylnitrarine and komarovidine N-oxide[J].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2000,36 (4):396-398.
[15]孙雪新,何正伦. 白刺组织培养研究[J].中国沙漠,1992,12(3):28-31.
[16]王晨霞,陈贵林. 西伯利亚白刺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6):1143-1144.
[17]张红晓,康向阳. 白刺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56-64.
[18]王尚德. 唐古特白刺优株选择与组织培养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19]何正伦. 白刺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8,(3):6-9.
[20]余桂红,张旭,孙晓波,等. 大麦苏啤4号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的高频再生[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5):953-956.
[21]石虎,杨永智,周云,等. 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14-19.
[22]张红晓,康向阳,沈燕,等. 白刺组织快繁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4):60-63.张伟,乔保建,李冰冰,等. 蝴蝶兰高效组培快繁及温室移栽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