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本来是一门严谨的工作,在这个文化快餐的年代里,学术已经不再严谨也不再深究,而是做着一些肤浅的东西,制造越来越多的文化垃圾不断浪费着中国的纸张。
追溯这十年,可以看到,第一个被学术造神的是余秋雨。在《收获》推出他的专栏,就影响大增,《文化苦旅》的出版轰动了文坛,制造了一个所谓的文化大散文。从此,文化大散文开始流行,不少学者和作家都仿效他去写作。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读长篇巨著了,短小而又有哲理的东西是最受欢迎的。散文被余秋雨这么一写,几百字千把字的文章拉长到几万字,学者和作家们都认为很好,当然了,这是从他们的稿费利益出发的。其实,这些作家、学者也无法写出短小精悍的文章,他们的绝活——是把文章扯拉很长,还号称有分量、有功底。2005年至2006年间,竟然出现了10万字一篇的大散文,五六万字的大散文无数,这样的大散文到底有什么人去读,写了又有什么用呢?
同样,2006年,央视又捧红了一个易中天、一个于丹,成为两个学术艳星。易中天的《品三国(上)》和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都卖出130万册以上。读读这两本书,几乎没有一点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学性和学术性都很差。给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读读还可以,稍微读了点书的人读,不仅觉得太浅显,而且感觉是把几个典故炒剩饭,看了就恶心。
究其原因,这与消费者的文化层次无关,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关。父母知道自己在社会上没读书吃了亏,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看到炒作得红火的书,就给孩子买回来。中国这么多的父母,抱着同样的希望,买这书的人就多了,买130万册并不希奇。而卖掉了130万册,不一定就有130万个读者,甚至有一部分的孩子根本就看不进去这些书,于是消费成了典型的伪消费。还有,这与出版社、媒体造星、造神运动有关,出版社为了经济效益,利用报纸、网络、电视大肆宣传作者和图书;媒体为了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也乐意干这事,把作者与书吹到了天上。把学术神化,普通的东西大肆吹嘘,《品三国(上)》、《于丹〈论语〉心得》成了填充知识的灵丹妙药,成了学习古典文化的代言物。此时不禁要问了,作为出版社的编辑,做书的目的是为了做出好书给更多的读者阅读呢,还是要读者成为收藏家?
此外还有,《第二次宣言》中竟然说如果谁没有读过这本书那么还读书干什么呢?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必须读这本书,这是启蒙之书。作者是何许人也?王小平,一个23岁的小女孩,写过四五部书,却号称畅销书作家、学者型演讲家、思想家,天才少女、惊世才女、智慧女神。就这部《第二次宣言》,有全国十位专家给她写推荐,是何等的威风。大家知道,一个23岁的黄毛丫头,有多大的能耐可以去做思想家,又有多大的能耐去与人谈论哲学?她到底读过几部哲学书呢?东西方的哲学分得清吗?形而上与形而下分得清吗?古文自己可以独立翻译吗?外语功底又有多强呢?如果这些能力都不具备,那这头牛可就吹大了。
我想,谁也不希望专家成为砖家,成为拿了钱就给人吹牛拍马的下三赖,做专家应该有公信力和权威力。
而学术造神和自身造神到底要到何时止,要误导多少读者才会甘心。读者需要干净的书籍,也需要真正的知识,不需要自我吹嘘的牛皮。
追溯这十年,可以看到,第一个被学术造神的是余秋雨。在《收获》推出他的专栏,就影响大增,《文化苦旅》的出版轰动了文坛,制造了一个所谓的文化大散文。从此,文化大散文开始流行,不少学者和作家都仿效他去写作。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读长篇巨著了,短小而又有哲理的东西是最受欢迎的。散文被余秋雨这么一写,几百字千把字的文章拉长到几万字,学者和作家们都认为很好,当然了,这是从他们的稿费利益出发的。其实,这些作家、学者也无法写出短小精悍的文章,他们的绝活——是把文章扯拉很长,还号称有分量、有功底。2005年至2006年间,竟然出现了10万字一篇的大散文,五六万字的大散文无数,这样的大散文到底有什么人去读,写了又有什么用呢?
同样,2006年,央视又捧红了一个易中天、一个于丹,成为两个学术艳星。易中天的《品三国(上)》和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都卖出130万册以上。读读这两本书,几乎没有一点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学性和学术性都很差。给在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读读还可以,稍微读了点书的人读,不仅觉得太浅显,而且感觉是把几个典故炒剩饭,看了就恶心。
究其原因,这与消费者的文化层次无关,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关。父母知道自己在社会上没读书吃了亏,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看到炒作得红火的书,就给孩子买回来。中国这么多的父母,抱着同样的希望,买这书的人就多了,买130万册并不希奇。而卖掉了130万册,不一定就有130万个读者,甚至有一部分的孩子根本就看不进去这些书,于是消费成了典型的伪消费。还有,这与出版社、媒体造星、造神运动有关,出版社为了经济效益,利用报纸、网络、电视大肆宣传作者和图书;媒体为了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也乐意干这事,把作者与书吹到了天上。把学术神化,普通的东西大肆吹嘘,《品三国(上)》、《于丹〈论语〉心得》成了填充知识的灵丹妙药,成了学习古典文化的代言物。此时不禁要问了,作为出版社的编辑,做书的目的是为了做出好书给更多的读者阅读呢,还是要读者成为收藏家?
此外还有,《第二次宣言》中竟然说如果谁没有读过这本书那么还读书干什么呢?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必须读这本书,这是启蒙之书。作者是何许人也?王小平,一个23岁的小女孩,写过四五部书,却号称畅销书作家、学者型演讲家、思想家,天才少女、惊世才女、智慧女神。就这部《第二次宣言》,有全国十位专家给她写推荐,是何等的威风。大家知道,一个23岁的黄毛丫头,有多大的能耐可以去做思想家,又有多大的能耐去与人谈论哲学?她到底读过几部哲学书呢?东西方的哲学分得清吗?形而上与形而下分得清吗?古文自己可以独立翻译吗?外语功底又有多强呢?如果这些能力都不具备,那这头牛可就吹大了。
我想,谁也不希望专家成为砖家,成为拿了钱就给人吹牛拍马的下三赖,做专家应该有公信力和权威力。
而学术造神和自身造神到底要到何时止,要误导多少读者才会甘心。读者需要干净的书籍,也需要真正的知识,不需要自我吹嘘的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