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语文观认为,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对农村中学生来说,应架设起农村生活和语文学习的桥梁,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在语文实践中咀嚼“农”香,在阅读课堂中回味“农”香,在习作课堂中溢出“农”香,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走出一条新型的语文学习之路:在生活中积累农村生活体验,在阅读中回味提炼生活体验,在习作中提升生活体验,再返回来促进生活体验。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语文实践中咀嚼“农”香。一年中,学生的双休日、节假日累计达五个月,孩子拥有十分充足的闲暇时间。马克思说:“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何享用手中这笔财富,农村孩子心中有些茫然。崔峦先生在《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文中指出: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校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具有实践、探索的广阔时空。我想,农村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蓬勃的生机,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资源,利用好大自然,提高学生的素养,对于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责无旁贷。让农村孩子的语文学习和正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花草的芳香,蕴涵山水和田园的浓郁气息,既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拓宽了求知的空间,也培养了孩子在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1.品尝劳动的快乐滋味。农村孩子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农业劳动,但一般都是在父母的要求下才去做。我鼓励学生平时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要求闲暇时间同家长一起进行诸如“种南瓜”、“摘豆角”、“锄草”等一些简单的田间实践活动,亲自体验干农活的滋味,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在干活时看到的、听到的和怎么做的,自然就成了孩子的生活体验与生活素材。这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体验中就充满了农村劳动的芳香。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割地瓜秧:“这活看起来很简单,不过是一手抓地瓜秧,一手拿镰刀。但是老是一个姿势,腰弯一下午,到了晚上腰就直不起来了。”他还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只有付出了艰苦劳动,才会有秋天的收获。”如此真情实感的句子,如果不深入体验生活是写不出来的。有体验就把它写下来,学生一旦对农村生活产生兴趣,就会有深刻体验,写起来就会顺手得多。他们去割草,可以列出好多种草名。去种花生,可以把刨坑、撒种、埋土的一系列动作写得很生动。摘豆角、收西瓜、摘玉米棒这些有意思的事且不说,就连浇水、施肥这样枯燥的农活在他们的笔下生花。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诗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孩子从家到学校,走过了无数乡间小路。路边有瓜田薯地,有桃李芬芳,由于孩子对这些熟悉的事物司空见惯,反倒熟视无睹了。于是,我让孩子有意识地去看去想去记。我不要求学生的日记的篇幅,只要求语句通顺、感情真挚,哪怕三言两语也可以。于是学生写野花:“树叶还没长出来呢,路边、田头,野花就开满了。有黄色的芽花,粉红的紫云英……把春天迎来了。”孩子一旦睁大眼睛去观察,去寻觅,世界就像一个五彩斑斓、变幻莫测的万花筒,呈现在他们面前!
3.感受淳朴的风土人情。传统的村落居住,使得农村人特别注重邻里、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的节日,不仅有元旦、五一、国庆和春节,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都成了孩子们闲暇时间进行探索研究的大课题。因地制宜,我在班上开展了“民俗探寻”活动,孩子们利用闲暇时间查资料,访长者,做花灯,包粽子,煮汤圆,贴春联,编“春节”专题小报,出过“元宵”相关小册子,收集过农谚……根据需要,把当地的民风民俗有机地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的熏陶和感染,感悟到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贵的是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到民族的历史文化,知道怎样继承和发展光荣的民族文化传统。
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阅读课堂中回味“农”香。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都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贴近儿童的生活,其中有很多描绘了美丽的农村生活,洋溢着浓郁的农村芳香。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时,要结合农村的生活图景和生活体验来探究。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前,先让学生走进生活,到野外实际观察,找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大发现,到课堂上来交流。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叙述着自己的发现。学生说完后,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课文与学生的叙述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丰富了课文的意境,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果学生在广袤的农村生活中咀嚼“农”香,在内涵丰富的阅读课堂中回味“农”香,在感情真挚的习作课上溢出“农”香,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踏一路欢笑,洒一路欢歌。折得“春风”第一枝,提高语文素养,让孩子“学”在希望的田野上,感觉到语文课堂“农”味更香。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语文实践中咀嚼“农”香。一年中,学生的双休日、节假日累计达五个月,孩子拥有十分充足的闲暇时间。马克思说:“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何享用手中这笔财富,农村孩子心中有些茫然。崔峦先生在《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文中指出:要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校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具有实践、探索的广阔时空。我想,农村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蓬勃的生机,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资源,利用好大自然,提高学生的素养,对于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而言责无旁贷。让农村孩子的语文学习和正常生活充满泥土和花草的芳香,蕴涵山水和田园的浓郁气息,既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拓宽了求知的空间,也培养了孩子在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1.品尝劳动的快乐滋味。农村孩子或多或少都参加过一些农业劳动,但一般都是在父母的要求下才去做。我鼓励学生平时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要求闲暇时间同家长一起进行诸如“种南瓜”、“摘豆角”、“锄草”等一些简单的田间实践活动,亲自体验干农活的滋味,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在干活时看到的、听到的和怎么做的,自然就成了孩子的生活体验与生活素材。这样,学生对劳动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体验中就充满了农村劳动的芳香。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割地瓜秧:“这活看起来很简单,不过是一手抓地瓜秧,一手拿镰刀。但是老是一个姿势,腰弯一下午,到了晚上腰就直不起来了。”他还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只有付出了艰苦劳动,才会有秋天的收获。”如此真情实感的句子,如果不深入体验生活是写不出来的。有体验就把它写下来,学生一旦对农村生活产生兴趣,就会有深刻体验,写起来就会顺手得多。他们去割草,可以列出好多种草名。去种花生,可以把刨坑、撒种、埋土的一系列动作写得很生动。摘豆角、收西瓜、摘玉米棒这些有意思的事且不说,就连浇水、施肥这样枯燥的农活在他们的笔下生花。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诗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孩子从家到学校,走过了无数乡间小路。路边有瓜田薯地,有桃李芬芳,由于孩子对这些熟悉的事物司空见惯,反倒熟视无睹了。于是,我让孩子有意识地去看去想去记。我不要求学生的日记的篇幅,只要求语句通顺、感情真挚,哪怕三言两语也可以。于是学生写野花:“树叶还没长出来呢,路边、田头,野花就开满了。有黄色的芽花,粉红的紫云英……把春天迎来了。”孩子一旦睁大眼睛去观察,去寻觅,世界就像一个五彩斑斓、变幻莫测的万花筒,呈现在他们面前!
3.感受淳朴的风土人情。传统的村落居住,使得农村人特别注重邻里、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的节日,不仅有元旦、五一、国庆和春节,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这些都成了孩子们闲暇时间进行探索研究的大课题。因地制宜,我在班上开展了“民俗探寻”活动,孩子们利用闲暇时间查资料,访长者,做花灯,包粽子,煮汤圆,贴春联,编“春节”专题小报,出过“元宵”相关小册子,收集过农谚……根据需要,把当地的民风民俗有机地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的熏陶和感染,感悟到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贵的是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到民族的历史文化,知道怎样继承和发展光荣的民族文化传统。
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阅读课堂中回味“农”香。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语文教科书中所选的课文都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贴近儿童的生活,其中有很多描绘了美丽的农村生活,洋溢着浓郁的农村芳香。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时,要结合农村的生活图景和生活体验来探究。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之前,先让学生走进生活,到野外实际观察,找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大发现,到课堂上来交流。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叙述着自己的发现。学生说完后,让学生反复品读课文,课文与学生的叙述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丰富了课文的意境,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果学生在广袤的农村生活中咀嚼“农”香,在内涵丰富的阅读课堂中回味“农”香,在感情真挚的习作课上溢出“农”香,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踏一路欢笑,洒一路欢歌。折得“春风”第一枝,提高语文素养,让孩子“学”在希望的田野上,感觉到语文课堂“农”味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