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注重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科目, 本文认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高中数学进行多元化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
目前全国上下新课改基本步入正轨,各地也加强了教学实践成果的交流学习,对于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热潮。新课程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获得教学改革的成功。这一点要在高中教学中得到体现,对于每一个高中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都已经感受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学生的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一贯的教育评价机制、定型的学生学习习惯及教师自身素质等各方面的束缚,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仍以传统教学形式为主——老师板书讲解、演算,学生记忆模仿。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评价不高,数学的学习本身又枯燥乏味,一时的跟不上老师节奏就会出现厌学情绪,久而久之,数学学习也就成为一大难题,学校、家长、甚至学生自己对现存的教学状况也不够满意。
数学教学中毕业班的学生高考压力大,而数学又是高考拉分重点学科,因此学生学习非常谨慎与热心,但事与愿违的是往往付出不一定有收获。
拿高三重点学习内容圆锥曲线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曲线函数体系,包括双曲线、椭圆等等,通常考察七大题型:中点弦问题、焦点三角形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相关最值问题、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两线段垂直问题,需要运用的知识理论有诸如韦达定理、充分利用几何图形、充分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等等。然而由于体系的复杂,要求学生快速的找出解题方法,甚至于解题环环相扣,增加了解题难度,学生在考场的高压情况下,极易出现慌乱,因此数学成绩得不到提高。
二、探索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方式
针对高中生觉得数学难这一问题,应对考试不容易,我们老师应该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
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教学环节中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类型时,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合作互动、探究新知,例如比较①Y=2x@∈N‘)和Y=O.85。(x∈N‘)这两个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让学生自主讨论,小组交流。学生讨论活动中,教师下去巡视,参与引导不同的小组学习,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之后,让学生举例写出几个指数函数,加深对指数函数定义的理解。最后,老师做出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2.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强调生活化,要求创设数学情境,更多地强调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比如现实的隧道问题、抛物线问题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学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一门强调过程推理的学科,其中的几何图形变化,推理证明更是如此,而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展示数学教学中的几何图形,推理证明等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高中数学的教学是不能和多媒体教学分离的。当然,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数学授课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PPT的颜色背景一定要得当,内容难易程度要始终,以及合理使用视屏、图像以及声音教学等,同时要协调好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再者,老师要重视和学生共享教学资源,利用技术优势,把平时的教学要点,方法技巧等拷贝给学生,这样即使老师不在,学生能更加自主的进行学习,大大增强了数学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可利用性。最后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丰富课外的数学学习。
4.学会做总结
其实数学学习和其他人文学科有相同点,都需要做总结,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每学习一章,我都会要求学生根据我的授课体系自己罗列知识点,丰富补充知识要点,要求图形、文字、公式、定理都具备,最后每一个知识点配一些经典题目,可能是易错题,可能是常考题,这样遇到类似的题目就能知道考察的是哪一知识点。三年下来,高考复习根本可以摆脱书本,按照学生自己的总结来复习,绝对是高考考点。
5.因人施教,科学实施分层次教学
科学实施分层教学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优等生的培养,同时要兼顾成绩相对差的学生;第二含义是,对教学内容分的难易进行分层,采用先易后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策略实施教学。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差生的潜力,那么应该如何激发他们的潜能呢?我的方法是,首先采用分层式的分组学习,把每个小组分成4~6个人,由尖子生、中等生和差生组成,实行小组绩效考评制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其次,要及时遏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苗头,适当给学生施压;最后是要关注数学中的“弱势群体”。比如很多女生虽然做了大量的练习题,也认真听了老师的讲课,可是成绩总不见提高,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及时给与他们方法、技巧方面的引导。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数学老师要多总结教学方法,采用因材施教,科学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本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对学生负责的务实态度,才能真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科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分挖掘课程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
目前全国上下新课改基本步入正轨,各地也加强了教学实践成果的交流学习,对于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热潮。新课程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变化,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获得教学改革的成功。这一点要在高中教学中得到体现,对于每一个高中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都已经感受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学生的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一贯的教育评价机制、定型的学生学习习惯及教师自身素质等各方面的束缚,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仍以传统教学形式为主——老师板书讲解、演算,学生记忆模仿。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评价不高,数学的学习本身又枯燥乏味,一时的跟不上老师节奏就会出现厌学情绪,久而久之,数学学习也就成为一大难题,学校、家长、甚至学生自己对现存的教学状况也不够满意。
数学教学中毕业班的学生高考压力大,而数学又是高考拉分重点学科,因此学生学习非常谨慎与热心,但事与愿违的是往往付出不一定有收获。
拿高三重点学习内容圆锥曲线来说,这是一个复杂的曲线函数体系,包括双曲线、椭圆等等,通常考察七大题型:中点弦问题、焦点三角形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相关最值问题、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两线段垂直问题,需要运用的知识理论有诸如韦达定理、充分利用几何图形、充分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等等。然而由于体系的复杂,要求学生快速的找出解题方法,甚至于解题环环相扣,增加了解题难度,学生在考场的高压情况下,极易出现慌乱,因此数学成绩得不到提高。
二、探索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方式
针对高中生觉得数学难这一问题,应对考试不容易,我们老师应该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
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教学环节中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类型时,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合作互动、探究新知,例如比较①Y=2x@∈N‘)和Y=O.85。(x∈N‘)这两个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让学生自主讨论,小组交流。学生讨论活动中,教师下去巡视,参与引导不同的小组学习,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之后,让学生举例写出几个指数函数,加深对指数函数定义的理解。最后,老师做出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
2.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强调生活化,要求创设数学情境,更多地强调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比如现实的隧道问题、抛物线问题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学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一门强调过程推理的学科,其中的几何图形变化,推理证明更是如此,而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展示数学教学中的几何图形,推理证明等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高中数学的教学是不能和多媒体教学分离的。当然,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数学授课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比如PPT的颜色背景一定要得当,内容难易程度要始终,以及合理使用视屏、图像以及声音教学等,同时要协调好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再者,老师要重视和学生共享教学资源,利用技术优势,把平时的教学要点,方法技巧等拷贝给学生,这样即使老师不在,学生能更加自主的进行学习,大大增强了数学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可利用性。最后我们应当鼓励学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丰富课外的数学学习。
4.学会做总结
其实数学学习和其他人文学科有相同点,都需要做总结,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每学习一章,我都会要求学生根据我的授课体系自己罗列知识点,丰富补充知识要点,要求图形、文字、公式、定理都具备,最后每一个知识点配一些经典题目,可能是易错题,可能是常考题,这样遇到类似的题目就能知道考察的是哪一知识点。三年下来,高考复习根本可以摆脱书本,按照学生自己的总结来复习,绝对是高考考点。
5.因人施教,科学实施分层次教学
科学实施分层教学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含义是,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优等生的培养,同时要兼顾成绩相对差的学生;第二含义是,对教学内容分的难易进行分层,采用先易后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策略实施教学。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差生的潜力,那么应该如何激发他们的潜能呢?我的方法是,首先采用分层式的分组学习,把每个小组分成4~6个人,由尖子生、中等生和差生组成,实行小组绩效考评制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其次,要及时遏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苗头,适当给学生施压;最后是要关注数学中的“弱势群体”。比如很多女生虽然做了大量的练习题,也认真听了老师的讲课,可是成绩总不见提高,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及时给与他们方法、技巧方面的引导。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数学老师要多总结教学方法,采用因材施教,科学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本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对学生负责的务实态度,才能真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科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分挖掘课程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