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来源 :化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dou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分析了甘草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特征,以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40批生甘草及自制不同炮制品的近红外光谱,光谱数据以9点Savitzky-Golay(SG)平滑滤波、去噪(Noise)、基线校正及多元散射校正(MSC)进行预处理,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对样品光谱进行模式识别.在近红外吸收范围内,生甘草、清炒甘草及蜜炙甘草NIR光谱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吸收峰位基本一致,所建OPLS-DA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对甘草及其炮制品进行鉴别.
其他文献
针对巷道所处煤层松软、埋深大、蠕变变形难以控制的问题,以芦岭煤矿为研究背景,在分析芦岭煤矿巷道原支护变形大的基础上,提出“平顶棚+梁锚注+网布”的复合支护技术.运用ABAQUS软件对新支护形式蠕变前后的应力及位移分布情况进行仿真模拟,给出了巷道顶中、底中和帮部中点的蠕变位移曲线,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顶棚+梁锚注+网布”巷道围岩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围岩的蠕变变形,巷道顶板最大蠕变量仅为4mm,两帮移近量为60mm,底臌蠕变量为174mm,巷道总变形量减小,现场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
为了研究施工工法对双线暗挖隧道应力、位移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北京地铁一双线暗挖隧道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不同开挖错距的两大类开挖方案,涉及全断面法、台阶法和CD法3种施工工法,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重点分析了采用不同施工工法时,隧道区域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布.结果表明CD法开挖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最不明显,特征平面应力集中系数最小仅为1.227,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平面沉降及关键测点总体变形均最小;两大类方案之间比较,结果差异主要体现在位移方面,尤其是CD法引起的变形量,第二大类方案显著高于第一大类,说明开挖错距较
为了研究模数变化对多模数渐开线直齿轮副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规律,根据理论齿侧间隙为零原则,推导了多模数渐开线直齿轮副的啮合角计算公式;引入了渐开线齿廓参数,结合基于最小弹性势能的非均匀载荷分配模型和赫兹应力模型,提出了多模数直齿轮副齿面接触应力计算公式并对多模数渐开线直齿轮副接触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齿面接触应力随模数比增大而减小;采用多模数啮合形式,能减小少齿数主动轮啮合起始点的接触应力;齿面最大接触应力位置在啮合起始点或单齿啮合内点.
6082铝合金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研究6082铝合金MIG焊焊缝成形与接头性能,用3 mm厚6082铝合金薄板进行脉冲MIG焊,对在给定工艺参数下进行对接试验,焊缝成形过程中,利用焊接电弧动态小波分析仪对电信号进行采集与能量分析,并分别用X-Ray检测仪、宏观金相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对成形后的焊缝和接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稳定,电弧特性较好;焊缝成形良好,背面全焊透,经X射线探伤和宏观金相显微镜检测焊缝与接头无未焊透、未熔合和裂纹等缺陷,且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抗拉强度平均值为24
针对智慧矿山建设中,数据在无线传输过程存在的传输速率低、覆盖范围不足及稳定性差等问题,将退避算法应用到矿山物联网中,来提升无线网络的性能。而目前常用的退避算法由于缺乏适应能力,无法满足网络环境的变化。因此,对退避算法进行改进,引入一个竞争窗口的门限值CWt,来划分网络环境的负载情况,并采用对应的退避策略以适应变化的网络环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退避算法对网络进行优化后,矿山物联网的性能有了显著
深埋煤矿采掘衔接紧张是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回采巷道的快速掘进将有利于缓解这一紧张局面.以顾桥煤矿1126(1)回风巷为例,利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1125(1)工作面侧向应力分布规律及分区破坏特征,阐明了1126(1)回风巷围岩应力环境;利用FLAC3 D数值模拟研究了掘进期间锚索“1-0”、“2-0”、“3-0”、“4-0”等不同布置形式对巷道围岩变形及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通过巷道围岩稳定性对比分析,降低巷道掘进期间支护强度,采用“2-0”锚索布置的初始支护控制掘进期巷道围岩变形,使掘进工作
目的分析2015—2019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西双版纳2015—2019年共报告2 452例流行性腮腺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1.87/10万;男、女性报告发病率比为1.16∶1.00;夏冬季为高发季节;0~14岁人
将鱼鳞用微沸水反复漂洗,去除鱼鳞表面的脂肪,在室温下干燥.将干燥过的鱼鳞与质量分数为85%磷酸(2∶1,m∶m)在550℃下,制备了鱼鳞活性生物炭.研究了鱼鳞活性生物炭对甲醛的吸附性能,并对鱼鳞活性生物炭吸附甲醛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果 表明,鱼鳞活性生物炭对废水中的甲醛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pH=7时,鱼鳞活性生物炭投加量为1.0g,温度为35℃,甲醛的质量浓度为550mg/g,吸附360 min时,甲醛的去除率为92.31%.鱼鳞活性生物炭对甲醛的吸附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其吸附过程可以
以2-氧代哌啶-3-羧酸(2)和3,4-二甲氧基苯胺为原料,通过酸胺缩合反应得到N-(3,4-二甲氧基苯基)-2-氧代哌啶-3-甲酰胺(3),化合物3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5-氯-8,9-二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h][1,6]萘啶(1).化合物1经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化合物1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三氯氧磷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1h,在该条件下,化合物1收率为66.8%.
石墨烯是一种零带隙材料,为了实现这一先进材料在光电领域中的应用,必须对其进行精确的电子调制.概述了石墨烯费米能级调制的各种策略,包括杂原子取代、分子吸附、衬底相互作用、外界刺激响应等,探讨了各种掺杂类型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石墨烯的有效掺杂可以精确控制其n型或p型特性,获得所需的电荷载流子浓度,促进新型石墨烯杂化材料在分子电子学、光电检测以及催化等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