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的“中国‘大熊猫’”
2003年4月初,我们抵达非
洲刚果(金)东部反政府武装“刚
民盟”控制的金杜任务区。当热浪
从打开的飞机机舱扑面而来时,
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真正踏上了
非洲的土地,踏上了我们即将展
开的赴“非洲刚果(金)维和”的艰
苦征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在
这里执行“维和”任务的乌拉圭、
南非、瑞典、塞内加尔等国部队和
各国军事观察员、联合国雇员等
提供“二级卫勤”保障。
刚下飞机,我们便开始了紧
张的建立“中国二级维和医院”
的工作。望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物
资,有近百个沉重的大木箱等着
我们去搬运,确实令人犯难。如
果在国内,这绝对不是让女人干
的活。可此时,我们是在气候炎
热的非洲,在一个生命随时都将
经受疾病和战争威胁的地方,在
一个各种物质包括食品等都要
空运的战乱而又贫穷的国度。所
有的女队员都和男队员一样,冒
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气候,一起
开箱、搬货、整理、归类各种物
资。天气是如此的灼热,以至于
人坐在屋子里,连喘气都觉得费
劲。汗水浸透了迷彩服,干了又
湿,湿了又干,一天下来,衣服都
变硬了。皮肤被太阳晒得火辣辣
的疼,手套也早已面目全非,露
出手指头的地方竟磨出了串串
血泡。在拆箱安装设备的几天
里,由于联合国供应的食品还没
运到,大家吃的、喝的都是从国
内自带的各种方便食品和饮料。
为了尽快开展工作,医疗区刚交
工一半,我们就开始动手收拾房
间,搬东西。所有的桌子、床头
柜,运来时,都是零部件。没有拼
装图纸,大伙看着满地大大小小
的木板、螺丝、把手,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咋整’自
己琢磨呗:于是拿惯了注射器、
棉球的手,又千起了木匠活。大
家或蹲着、跪着忘我地工作,已
经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了,腰
酸腿麻了,就站起来蹦两下,活
动活动。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
才觉得头被油漆味熏得生疼,腰
像坠了一块铅板一样沉重,浑身
像散了架似的。白天干活太热,
晚上干活蚊子又多,几天下来,
每个人都明显地黑瘦了一圈,而
脸上被太阳镜遮住的那块皮肤
竟变成两个“白圈”,大伙开玩笑
的说“中国的‘大熊猫’到非洲
定居了”。
联合国副秘书长格诺
为中国维和医院揭匾
2003年5月30日,“中国二
级维和医院”举行了隆重的开诊
仪式。时值联合国主管”维和”事
务的副秘书长格诺 (Jean—
Marle Guehenn0)在刚果(金)
视察,他专程从刚果(金)首都金
沙萨赶到我“维和医疗分队”驻
地金杜,为“中国二级维和医院”
开诊仪式揭匾。
”中国二级维和医院开诊仪
式”的整个程序由战区统一安排,
各国的“维和”部队方队,呈“U”形
面对检阅台而立。升国旗仪式上,
所有在场的各国“维和”官兵均立
正向我国旗举手敬礼,以至在”维
和医院”铁丝网外过路和观看的当
地人也主动面向我国国旗,驻步而
立,行注目礼。格诺副秘书长在讲
话中,盛赞“中国二级维和医院”的
正式开诊,为联合国在刚果(金)第
三阶段“维和”行动的顺利推行创
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所作出的努力
将载入联合国的“维和”手册。之
后,联合国副秘书长格诺与中国医
疗分队队长凌磊一起,共同为”中
国二级维和医院”蓝色牌匾揭幕,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参观医院中,格诺对功能
齐全、便于携带的中国产先进医
疗设备很感兴趣,还试着把多功
能心电监护仪的夹子放到指端
测试自己的脉搏氧饱和度。他连
称对中国完成“维和医疗保障”
任务的能力毫不置疑。
临行前,我医疗队长向其赠
送了“中国首支维和医疗分队”
的标识纪念牌。
中国军人的风范
医疗分队开诊的第一天,就
有好多在我驻地附近施工的当地
黑人前来看病。按规定,不是急诊
的当地人病人,不属于我们的救
治范围。可是救死扶伤的“人道主
义”精神、两国人民的友好情感,
使我们的队员仍然为他们细心的
消毒、包扎,精心的打针、换药。这
一切,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于是,他们在空闲时间用木板做
成桌子、板凳送给我们使用,来表
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医院开诊不久,来了一位发
高烧的南非急诊病人,经检查
后,被确诊为肺部感染,HIV呈
阳性。这样的病人在国内是很少
见的,具有传染性,很多人见了
都会避而远之。但在这里,容不
得我们思量,中国军人的“维和”
使命,白衣天使的责任心、爱心
筑就了一种崇高的情感,我们细
心地为他采血、输液、端饭、盖
被,亲切地和病人交流、交谈,减
轻了病人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
上的压力。
我们营区的周围都是用铁
丝网拦着的。为了安全,女同志
们都很自觉,从不离开营区半
步,每天都是病区、宿舍、饭堂
”三点一线”的生活规律。中国女
军人在西方人眼中是美丽的。他
们总是毫不忌讳地对中国女军
医、护士表示好感和新奇。面对
这些,我们的女队员心里总是绷
着一根弦,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
中国军人。在刚果(金),我们的
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我们都
能把握好自尊、自爱的尺度和原
则,友善的用英语和外国人交
谈,一方面使自己的外语水平得
到提高,另一方面也让外国人更
了解中国和中国军人。
八个月的“维和“旅程不长,
也不短,尽管这段旅程布满坎坷
与荆棘,充满困难和危险,尽管
付出的艰辛远在颂词之上,但我
们依然微笑着倾注生命的所有,
演绎着中国军人在非洲“维和”
的人生传奇。
2003年4月初,我们抵达非
洲刚果(金)东部反政府武装“刚
民盟”控制的金杜任务区。当热浪
从打开的飞机机舱扑面而来时,
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真正踏上了
非洲的土地,踏上了我们即将展
开的赴“非洲刚果(金)维和”的艰
苦征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在
这里执行“维和”任务的乌拉圭、
南非、瑞典、塞内加尔等国部队和
各国军事观察员、联合国雇员等
提供“二级卫勤”保障。
刚下飞机,我们便开始了紧
张的建立“中国二级维和医院”
的工作。望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物
资,有近百个沉重的大木箱等着
我们去搬运,确实令人犯难。如
果在国内,这绝对不是让女人干
的活。可此时,我们是在气候炎
热的非洲,在一个生命随时都将
经受疾病和战争威胁的地方,在
一个各种物质包括食品等都要
空运的战乱而又贫穷的国度。所
有的女队员都和男队员一样,冒
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气候,一起
开箱、搬货、整理、归类各种物
资。天气是如此的灼热,以至于
人坐在屋子里,连喘气都觉得费
劲。汗水浸透了迷彩服,干了又
湿,湿了又干,一天下来,衣服都
变硬了。皮肤被太阳晒得火辣辣
的疼,手套也早已面目全非,露
出手指头的地方竟磨出了串串
血泡。在拆箱安装设备的几天
里,由于联合国供应的食品还没
运到,大家吃的、喝的都是从国
内自带的各种方便食品和饮料。
为了尽快开展工作,医疗区刚交
工一半,我们就开始动手收拾房
间,搬东西。所有的桌子、床头
柜,运来时,都是零部件。没有拼
装图纸,大伙看着满地大大小小
的木板、螺丝、把手,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咋整’自
己琢磨呗:于是拿惯了注射器、
棉球的手,又千起了木匠活。大
家或蹲着、跪着忘我地工作,已
经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了,腰
酸腿麻了,就站起来蹦两下,活
动活动。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
才觉得头被油漆味熏得生疼,腰
像坠了一块铅板一样沉重,浑身
像散了架似的。白天干活太热,
晚上干活蚊子又多,几天下来,
每个人都明显地黑瘦了一圈,而
脸上被太阳镜遮住的那块皮肤
竟变成两个“白圈”,大伙开玩笑
的说“中国的‘大熊猫’到非洲
定居了”。
联合国副秘书长格诺
为中国维和医院揭匾
2003年5月30日,“中国二
级维和医院”举行了隆重的开诊
仪式。时值联合国主管”维和”事
务的副秘书长格诺 (Jean—
Marle Guehenn0)在刚果(金)
视察,他专程从刚果(金)首都金
沙萨赶到我“维和医疗分队”驻
地金杜,为“中国二级维和医院”
开诊仪式揭匾。
”中国二级维和医院开诊仪
式”的整个程序由战区统一安排,
各国的“维和”部队方队,呈“U”形
面对检阅台而立。升国旗仪式上,
所有在场的各国“维和”官兵均立
正向我国旗举手敬礼,以至在”维
和医院”铁丝网外过路和观看的当
地人也主动面向我国国旗,驻步而
立,行注目礼。格诺副秘书长在讲
话中,盛赞“中国二级维和医院”的
正式开诊,为联合国在刚果(金)第
三阶段“维和”行动的顺利推行创
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所作出的努力
将载入联合国的“维和”手册。之
后,联合国副秘书长格诺与中国医
疗分队队长凌磊一起,共同为”中
国二级维和医院”蓝色牌匾揭幕,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参观医院中,格诺对功能
齐全、便于携带的中国产先进医
疗设备很感兴趣,还试着把多功
能心电监护仪的夹子放到指端
测试自己的脉搏氧饱和度。他连
称对中国完成“维和医疗保障”
任务的能力毫不置疑。
临行前,我医疗队长向其赠
送了“中国首支维和医疗分队”
的标识纪念牌。
中国军人的风范
医疗分队开诊的第一天,就
有好多在我驻地附近施工的当地
黑人前来看病。按规定,不是急诊
的当地人病人,不属于我们的救
治范围。可是救死扶伤的“人道主
义”精神、两国人民的友好情感,
使我们的队员仍然为他们细心的
消毒、包扎,精心的打针、换药。这
一切,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于是,他们在空闲时间用木板做
成桌子、板凳送给我们使用,来表
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医院开诊不久,来了一位发
高烧的南非急诊病人,经检查
后,被确诊为肺部感染,HIV呈
阳性。这样的病人在国内是很少
见的,具有传染性,很多人见了
都会避而远之。但在这里,容不
得我们思量,中国军人的“维和”
使命,白衣天使的责任心、爱心
筑就了一种崇高的情感,我们细
心地为他采血、输液、端饭、盖
被,亲切地和病人交流、交谈,减
轻了病人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
上的压力。
我们营区的周围都是用铁
丝网拦着的。为了安全,女同志
们都很自觉,从不离开营区半
步,每天都是病区、宿舍、饭堂
”三点一线”的生活规律。中国女
军人在西方人眼中是美丽的。他
们总是毫不忌讳地对中国女军
医、护士表示好感和新奇。面对
这些,我们的女队员心里总是绷
着一根弦,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
中国军人。在刚果(金),我们的
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我们都
能把握好自尊、自爱的尺度和原
则,友善的用英语和外国人交
谈,一方面使自己的外语水平得
到提高,另一方面也让外国人更
了解中国和中国军人。
八个月的“维和“旅程不长,
也不短,尽管这段旅程布满坎坷
与荆棘,充满困难和危险,尽管
付出的艰辛远在颂词之上,但我
们依然微笑着倾注生命的所有,
演绎着中国军人在非洲“维和”
的人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