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在美国艰难岁月:工作几月“像只狗一样”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e31415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66年到1994年近30年间,张爱玲给友人写过84封亲笔信。这批珍贵信札在埋藏几十年后,近日公之于世。
  84封信札,内容涉及张爱玲在美国找工作、搬家、收集资料等许多方面,令人再一次关注张爱玲赴美后的生活状况……
  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就在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在美出版。翌年她到麦道伟文艺营写作。可是,她的第二部英文小说没有《秧歌》的好运。
  赖氏研究所任满之后,1970年,张爱玲赴伯克莱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去研究工作。她不按时上班,黄昏时间才去研究中心,一人在办公室熬夜。一年期满,张爱玲即遭解聘。张爱玲在伯克莱水土不服,老是感冒,决定搬居洛杉矶,以为气候温暖,身体或可转好。
  1971年秋季搬居洛杉矶后,她身体一年一年转坏,不说上班工作,能对付日常生活——买菜、付账、看医生、打电话——就把她累坏了。
  在洛杉矶住了几年之后,不仅感冒照旧,牙齿也永远看不好。骨头脆弱,不小心手臂就断了。最可怕的是,张爱玲添了一种皮肤病,而且觉得屋子里到处是跳蚤,身上永远发痒。为了逃避“虫患”(张语),她就不断搬家,每次都会遗失、丢掉些东西。那两年在赖氏研究所,张爱玲差不多已把《海上花》译好了。她想找经纪人把它交给书局审阅,但一直无着落,结果这部译稿在一次搬家时丢了,除了首两章已发表过外,张爱玲三四年的心血全部付之流水。
  1988年4月6日,几年去信没有回音后,夏志清终于收到张爱玲一封信,告知“直到昨天才看了你一九八五年以来的信”,原来她“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看病),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才有收信不拆看的荒唐行径”。
  在麦道伟文艺营,张爱玲碰到一位30年代即从欧洲移民美国的老作家赖雅,两人一见钟情。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于1956年3月13日第一次见面,5月12日,赖雅日记记载,“去小屋,一同过夜”。
  两天后,赖雅在文艺营的期限到了,不得不离开。张爱玲在送他的时候,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给了他。一个多月后,张爱玲也离开了文艺营。7月5日,赖雅接到张爱玲的一封信,说已怀了他的孩子。赖雅向张爱玲求婚,但要求她堕胎,不要孩子。8月18号,两人相识半年之后,在纽约结了婚。
  新婚刚两个月,曾经中风的赖雅又一次中风。当时张爱玲与赖雅分居两地。为筹措给赖雅治病的费用,张爱玲奔走于港台之间,寄人篱下,狼狈不堪,心情特别恶劣。
  贯穿张爱玲书信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经济的困窘。张爱玲关照赖雅如何节省每一笔开支,以竭力维持生计。最令张爱玲感到悲苦失望的,是她为了挣钱而不得不独自去香港为电影公司写剧本《红楼梦》,然而剧本总不能令电影公司满意,三个月苦工换来一场空,身体又坏: “辛苦的从早上十点写到凌晨一点,手脚都肿了”,焦躁失眠,独自苦撑,“工作了几个月,像只狗一样,却没有拿到一份酬劳”;怀着希望的远行给她身心带来诸多的困扰和折磨,“‘疯言疯语’成了我惟一可用的心理道具”。
  夏志清在谈到张爱玲时,曾愤怒地说:“张爱玲去世前几个月给我写了最后一封长信,哀叹老年孤独生活的不易和对文学的依恋。唉,胡兰成是个大坏蛋,什么女人都要沾手,生活品格比政治品格更低下;而赖雅又太老太穷,自己明明中风多次却不告诉比他小近30岁的张爱玲。结果婚后仅两个月再次中风,给了她沉重打击。张爱玲为了给丈夫筹钱治病不得不为港台写应景笑剧,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和大好时光。嫁给这两个丈夫,真真作孽!”“这个赖雅,因为穷得淌淌滴,一定要张爱玲流产!孩子对于女人就像生命一样重要啊。张爱玲流产后真真是萎谢了。如果她有个一男半女,在以后寡居的几十年中会给她带来多大的欣慰快乐!我想,这可能是她在最后的《对照记》中既没有胡兰成,也没有赖雅的照片文字的原因。这两个男人实在都不值得她爱恋思念!”
  但是,当年张爱玲在给夏志清的信上曾开玩笑地称赖雅是“并无作品出版的作家”。难得一露幽默,表明她对赖雅颇有感情。张爱玲那一时期身体也好,毕竟年纪还轻。一方面忙于为香港电影公司写剧本,一方面努力于英文写作、翻译。张爱玲至死以赖雅为姓。
  张爱玲给赖雅的家书,也反映了两人相濡以沫。信中有她对两人未来生活的规划,对自己未来创作的自许。可惜赖雅过早去世,使张爱玲对未来的希望全部落空。
  夏志清说:“我有时想,如果她生活在纽约,可以写写第五大道、时代广场、林肯中心这些有血有肉真实的美国大都市生活。可她来美后一直在小地方生活,孤陋寡闻,拒交朋友,总是独自埋头写些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东西,虽然她英文好,但美国人是不要看的呀!张爱玲对现实的社会和人失去了兴趣,这是她的致命伤。”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张爱玲校阅了台湾皇冠为她出版的《全集》,夏志清认为,“她已为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学读者留下一套校对精确的《全集》,可谓死无遗憾了”。
  “二十多年来一向多病,两三年来更显得虚弱不堪,能够安详地躺在地板上,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未受到任何痛苦,真是维持做人尊严、顺乎自然的一种解脱方法。”
  “生命是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一语成谶。
  (摘自《都市文化报》)
其他文献
近日,汶川,一位留着小兵张嘎发型的5岁小男孩在地震废墟前抬首凝望,眼睛里有点迷茫。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士不断地给他讲着什么。  这小男孩,便是2012年初因一段在零下13摄氏度的雪地中裸跑的视频而出名的裸跑弟多多。而旁边的中年儒雅男子,正是他的爸爸——其因残酷训练儿子而被网友称为鹰爸。  鹰爸名叫何烈胜,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下海前曾当过10年教师。他说,带儿子走访地震遗址,是自己鹰式教育法中
期刊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跑一趟邮局,为远在几千里之外的父母寄一些东西。除了寄钱,还寄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是父母能用得着的,什么都寄,他恨不得把这个城市的商场打个包也给寄回去。  其实,父母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但他还是喜欢买东西,仔细包裹好,亲自到邮局寄出去。然后想象着父母收到包裹后的欣喜,自己的一颗心仿佛也被包裹好,送到了父母的跟前。  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自己独身一人,在这个大城市辛苦打拼,从在一家
期刊
在加拿大落基山海拔4000米的地方,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岩石遍地,狂风劲吹,昼夜温差极大。人们一直以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肯定找不到活着的生物。然而,当生物科学家抵达这片处处被死亡笼罩的土地时,却惊讶地发现仍有一种植物在那里生根发芽,延续子孙。  这种植物叫高山蓟。科学家很想知道高山蓟究竟是凭什么在如此荒凉的地方生存下来的,但当时的科学文献资料里对它只有简短的介绍。科学家经研究发现,高山蓟常年生长
期刊
2004年,寒春从北京市公安局领到了中国首张“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当年这位83岁高龄的老人出现在出入境管理处时,有人问她,“您有没有想过回美国?”她操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笑着回答,“我生活得很好。我在沙河工作,那里空气好。我和我养的牛在一起生活,为什么要回美国?”  寒春,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美国老人,原名琼·辛顿,1921年4月20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杨振宁
期刊
那里很热,一年12个月中有9个月的天气类似于杭州的伏天,唯一驱热的工具是芭蕉扇;那里条件很艰苦,大多数房子是用土坯垒的,富裕指的仅是有饭吃;成群的蚊子叮得人不仅奇痒难忍,更是大肆传播着疟疾……  虽然已经过去了39年,今年70岁的浙医二院眼科教授姜节凯,回忆起作为我省第二支赴马里医疗队成员的工作经历时,仍然印象深刻。  在新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是一种重要的援外形式。自19
期刊
【荐稿理由】本文通过对故乡的怀念,用深情的叙述,道出了大多数人的感慨:“故乡的路走一回却不是那么容易” 。语言朴实,毫无扭捏;文笔细腻,精致隽秀;平实中,娓娓讲出对故乡“浓烈的怀念”;字里行间,恰到好处地透露出对故乡的牵挂和眷恋。是一篇挖掘人性本源的好文章,与2014年第一期话题“谁的故乡在远方”紧紧相扣,平民的风格和淡淡的苦味,在字数篇幅、读者对象等方面,也很符合本刊要求,是故,荐为2014年第
期刊
1947年,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命丧山东孟良崮。张灵甫遗孀王玉龄现居上海,金宝山独家采访了王玉龄。采访录刊登在《百年潮》2007年第10期上。  王女士时年79岁(2007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思维仍很敏捷,记忆力也很强。述及张灵甫的身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和家庭生活、情趣爱好,王玉龄平静地娓娓道来——  投笔从戎 隐痛杀妻  我的先生原名钟麟,
期刊
从懂事起,林一然就知道爷爷每天伺弄他的那些花。夏天里,房前屋后地栽种,冬天,在一些破盆破罐里栽种。都是同一种花,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美,而爷爷却如同命根子一样呵护着。据说那是爷爷自己经过多次配种杂交而生成的品种,天下独此一家。  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兵戈乱世,爷爷对这些花却有着特殊的感情。林一然对爷爷的做法充满了好奇,爷爷的腰间,长年挂着两个小小的布袋儿,一个装着烟叶,另一个则是花籽儿。没事儿的
期刊
因为在德国留学,我偶然结识了这位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华侨。老人叫林汉南,现住德县斯图加特,老家在闽南。“人生的爱大概有3种,年幼时父母的爱,成家后夫妻的爱,年老了子女的爱。”和老人闲聊一个下午,他反复唠叨着这一句话。很遗憾,这3种爱他都没有真正地享受过。  老人的父母上个世纪初叶到法国里昂,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法国缺少劳动力,大批中国劳工涌入法国,构成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欧洲移
期刊
姚荣华,1921年生于广州杨箕,黄埔军校第六分校第十七期学生,抗战期间经历长沙会战、株洲保卫战等战役,现在广州与大女儿一家生活。  2013年6月4日,来自民政部的一则消息,给在大陆约2万名原国民党军抗战老兵送去温暖。民政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的建议中(《民政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8260号建议的答复》)指出,“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做好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工作,及时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