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探讨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行运动纤维束的完整性与运动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例(卒中组);匹配健康志愿者20名(健康对照组)。采集DTI数据,重建双侧下行运动纤维束,包括皮质脊髓束(CST)及辅助运动纤维束(aMF),并评估卒中组患侧与健侧CST及全部下行运动纤维束(CST+aMF)数量,观察该值及其偏侧性指数(LI)与Fugl-Meyer上肢运动量表(FMA)的相关性。并根据下行纤维束损伤形态将卒中组分为CST+aMF(组1),无CST及aMF(组2),CST(组3)和aMF(组4)四个亚组,观察各组FMA变化。
结果卒中组患侧CST及(CST+aMF)的数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CST:26±30,CST+aMF:37±37)。组1、2、3间F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12、16±10、34±15,F=24.2,P<0.01)。CSTLI、(CST+aMF)LI与FMA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均P<0.01,r=-0.653;r=-0.692),(CST+aMF)LI与FMA相关性较CSTLI更显著。
结论相较于CST,CST+aMF能更好地评估卒中患者运动预后情况。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过程中,要重视aMF的补偿作用,从而指导临床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