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写生:李可染山水画的转型期试论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可染是20世纪传统山水画向现代山水画转型的里程碑式的大师。1954年至1965年约十年的写生历程使他的艺术创作发生质的转变并成为奠定他对山水画改造成功的基石。依李可染在十年写生中作品的风格变化,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忠实于生活的对景写生;在对景中初步对笔墨的革新;画室创作的意境和意匠经营。研究其从对景写生到对景创作再转入画室创作这一过程和经验,可以初步体现画家隐藏在写生背后的关于生活、笔墨与意境关系的深层追求。
  【关键词】李可染;写生;笔墨;意境
  一、忠于生活的对景写生
  李可染在谈山水画的写生问题时说:“写生时应当每一笔都与生活紧密结合,都是生活本质美的提炼,只简单地画一个符号,还是脱离生活,画出来的还是自己固有的面貌。” ①我们知道,当画家对传统的技法过于熟练时,作品中很多东西就会变得程式化,其艺术作品的审美质量也跟着下降。“传统要尊重它,但有时必须突破它。前人讲各种皴、擦、点、染、线描,都是规律的总结,但与自然界相比,与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相比,这些规律的发现和总结,又显得太少了。我们还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去丰富它、发展它”,“要从对象中去挖掘新的方法”。1954年,47岁的李可染开始了他第一次水墨山水的长途写生,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老师,以笔墨、宣纸直接落墨写生。他一再强调学习山水画要真正深入客观实际,写生是对客观事物不断认识和深化的过程,要精读“传统”和“生活”这两本书。
  二、在对景创作中初步对“笔墨”的革新
  由于早期写生过分注重造型和直观感受,李可染在筆墨上依然沿用以往熟练掌握的传统笔墨技巧如《天都山》等。此后,从他关于笔墨问题的大量论著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1957年至1959年这一时期他在笔墨上的挖掘创新,从实践到理论的总结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李可染有关笔墨的观点主要有二:首先是,他认为“积墨法”要与“破墨法”并用,浓墨和淡墨交错,笔触层层叠加,第二遍亦不是第一遍的完全重复,“有时用不同的皴法、笔法交错进行,就像印刷套版没有套准似的。笔笔交错,逐渐形成物体的体积、空间、明暗和气氛。
  其次是在笔墨中色彩的运用,李可染对山水画中色彩的论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绘画在元代以前一直都很重视色彩的运用,由于传统绘画的色墨分离和文人的审美取向等诸多原因,人们对于色彩的热情也随着文人画的发展被水墨逐渐取代了。李可染在深入自然写生的过程中发现,在山水画中恰当的施色不但不会削弱水墨在画面中的意蕴,反而因为减弱水墨本身的黑白反差造成视觉上特殊的美感。
  三、画室创作的意境和意匠
  李可染十年的写生过程也可称之为是创造的过程,1960年后是他写生的成熟期,并由对景创作转入画室创作,并提出“采一炼十”的主张。他多次强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而“意匠”则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意境,匠心独运对艺术进行加工的手段,其中包括表现方法、语言和结构等。李可染在写生过程中很注重“意境”和“意匠经营”。
  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再创造,从“写境”到“造境”,李可染的山水画创作在这一时段呈现出最佳状态,代表作品如《柳溪鱼艇图》、《杏花春雨江南》(二)、《阳朔渡头》、《黄山烟霞》等。196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创作了《万山红遍》,此图是李可染描绘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中的意境。作者怀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把对大自然关注转为对创作意象的关注。构图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和稳定感,为了追求山的雄伟气势,他几乎把中景雄强的主峰推至近景,使人感到山峰向人逼近,欲冲出画面,令观者感到峻拔、雄伟,左侧的层层山峰构成一种深远感。红是此画的主基调,强调“满”、“浓艳”,严谨的构图,高大雄伟的山峰‘厚重的笔墨描绘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一动人心弦的诗意。
  四、生活、笔墨与意境的关系
  在山水画中,忠实于生活、笔墨和意境是同样重要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互通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李可染通过生活检验传统,从生活中寻找山水画笔墨革新的突破口,利用笔墨的苍润来描绘山水的灵魂,实现了中国山水画在历史上艺术语言和内容的变革,使山水画重新变得真实生动、丰富深厚。而实现这一变革的基本因素是画家忠实于生活,对自然的深入观察、了解和写生。在艺术创作中,李可染要求生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认为既不能脱离现实的真实性,也不能对生活愚忠。其作品形神兼备,他在《谈学山水画》中说:“要获得我们时代新的意境,最主要的有几条:一是深刻认识客观对象的精神实质,二是对我们的时代生活要有强烈、真挚的情感。客观现实最本质的美,经过主观的思想情感的陶铸和艺术加工,才能转化成情景交融,蕴含着新意境的山水画。” ②其中,“深刻认识客观对象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画家要忠实于生活,对生活的认识、认识、再认识,从而发现客观本质中的美。
  李可染十年的山水写生为他后期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说:“写生是深入生活、认识生活、考验传统最重要的一环。”李可染是继齐白石、黄宾虹之后的又一位山水画大师,并开创了一条表现性、写意性与现代性向统一的中国画新路,为后继者定下了一个新的起点。研究李可染山水画写生,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他的山水艺术,而且对我们今天的山水创作不无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可染著,孙美兰导读.可染论画[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2] 边平恕.李可染[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更像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本论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法、英两国的新古典主义家具发展为轴线,来研究新古典家具的风格特征。并结合目前国内外流行的新古典产品个案,从个别到一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和建立了新古典主义家具的现代设计理论体系。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室内设计;风格特征  一、新古典风格的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如今我国的民间美术衍生品正在从我国消费结构转型、“本土化”概念以及艺术衍生品产业重塑都在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根据我国民间美术衍生品当前所遇到的机遇以及挑战进行深入的分析,有效的提升我国民间美术衍生品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衍生品;机遇和挑战;分析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现代生活当中的物品审美也是越来越高,甚至有很多的人们都越来越重视在精神
期刊
【摘要】湖湘形象包括他者眼中的湖湘与湖湘人的自画像,前者以寓湘文化名人塑造的他者形象成为湖湘形象的主流,这代表中心文化输入湖南。自近代以来,湖南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近现代湖湘形象,湖湘成为文化的输出地,前者是从“他者”的视域来看湖湘形象的演变,作为“他者”的湖湘是中心文化的参照系,其形象是寓湘名人俯视所形成的社会集体想象物。后者是近代以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强”之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形成主导与领导,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教学中,舞蹈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幼儿舞蹈教育教学当中,舞蹈基本功是一项基础课程,对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必须要高度关注与重视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关键词】幼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展现了社会发展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是舞者展现自身情感和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段。
期刊
【摘要】舞蹈教学是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事业。一直以来,舞蹈课程在高校中的开展存在许多问题,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本文分析了导致学生缺失舞蹈课程学习兴趣的原因,并因此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舞蹈兴趣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学习兴趣;原因;对策  1、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期刊
【摘要】唐楷因其“法备神完”的规范性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在这期间出现了很多杰出的书法大家。颜真卿,其书风饱满圆润,中锋用笔,与柳公权有“颜筋柳骨”之誉。《勤礼碑》是其晚年楷书的代表作品,给人庄重端正之感。  【关键词】勤礼碑;楷书;笔法;结构;章法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他出身于书香世家,故耳濡目染,并结合多家书风特长,大胆推陈出新,创作出了法度严谨,形神兼备的“颜体”。
期刊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多元化的保护方式,同时也为非遗文化传递和展现提供了更多手段。  【关键词】数字化;新媒体;互联网;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劳动和创造后留下的无形文化遗产。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存在着深远意义和影响。它对于保持文化多样性、推进社会繁荣和文明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
期刊
【摘要】大型三幕歌剧《流亡曲》是根据1983年由江凌、刘雪庵、叶琼共同创作的《流亡三部曲》加工改编的,其中选段《松花江上》是广为流传的一首抗战歌曲,作者张寒晖谱写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激励着东北军民英勇抗争、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本文從歌曲的曲式结构、情感表达、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只有深入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才能在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方面得心应手。只要歌唱者把握住歌曲的内在情感,才能赋予歌曲
期刊
【摘要】意境是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意境源于老子美学的几个重要范畴,是画家通过自身对于自然的切身感受所呈现纸上带给大家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道;意境;气韵生动  一、意境范畴的形成历史  意境源于老子美学的几个重要范畴,即“道”、“气”、“象”。  庄子以“玄珠”象征“道”,“象罔”得“玄珠”。“象罔”则象征有形和无形、虚和实的结合体。“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象”实亦虚,“罔”
期刊
【摘要】無印良品的概念,是在田中一光先生从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中提炼而成。在极简主义审美意识的影响下,無印良品平面设计中各个部分都呈现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独特魅力,这也迎合了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主义当代设计潮流。  【关键词】简约自然;环保;极简;朴素;独特  無印良品在日文中意指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这样一个人人皆知的日本杂货品牌,产品类别涉及广泛。设计特征坚持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这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