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向有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本文通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创设问题情境、思维导图的应用、巧用数学游戏取得了显著效果,教学质量和效率也随之提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思维导图;数学游戏
小学数学是思维逻辑比较强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比较基础而且重要的课程,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之间严重脱节,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为了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率。
一、基于问题设计,调動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基于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引入生活化情境,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的熟悉感。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创设去菜市场买东西的情境:“全校要举办元旦晚会,需要到菜市场采购苹果,每箱苹果15千克,一共需要20箱,每千克苹果6元,总共需要多少钱?”教师通过问题情境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第二,结合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把精彩的故事情境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问题情境的讨论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好奇的心理作用。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数学历史小故事——古代使用小数的历史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让沉闷的教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综合提高数学素养。教师:“我们之前学习过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像1.5、2.4、8.03这些数,你们在哪见过吗?在1700多年前古人就开始使用这些小数了?我们通过之前的预习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通过教师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层次结构与内在的联系,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反思、总结、归纳能力。
第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新教改中重点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衔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根据现有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完“鸡兔同笼”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列举法、假设法、方程法、奇思妙想四个方面为一级模块进行拓展,然后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最终教师引导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
第二,提高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复习,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及时复习总结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能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归纳,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做好复习工作。例如,在复习“小数除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课题作为分支,然后再画二级分支,自己独自整理,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自我矫正完善,形成良好的单元知识网络。
三、巧用数学游戏,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
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加之数学知识本身就比较的枯燥乏味,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加无味,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游戏情境,让教学环境变得轻松愉快。
第一,巧用游戏导入新知。良好的开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对称图形,欣赏民间剪纸艺术,然后让学生根据图形特点进行剪纸游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潜移默化的把握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借助游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每学期的课程中总有一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教师比较头痛的部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还尚薄弱,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很难通过教师单纯的讲授来理解掌握,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好的掌握该知识点。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的扮演,通过购物情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学把自己的文具标注价格,利用教学用币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如果购买两种文具我该怎么付钱呢?通过同学讨论实际操作能够很好的掌握该教学内容,体会到钱币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数学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为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利玲.基于问题设计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9,000(029):45-47.
[2]李中国,郑玲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9,000(032):46-48.
[3]江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34):88.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思维导图;数学游戏
小学数学是思维逻辑比较强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比较基础而且重要的课程,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之间严重脱节,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为了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率。
一、基于问题设计,调動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基于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引入生活化情境,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的熟悉感。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创设去菜市场买东西的情境:“全校要举办元旦晚会,需要到菜市场采购苹果,每箱苹果15千克,一共需要20箱,每千克苹果6元,总共需要多少钱?”教师通过问题情境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第二,结合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把精彩的故事情境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问题情境的讨论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好奇的心理作用。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数学历史小故事——古代使用小数的历史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让沉闷的教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综合提高数学素养。教师:“我们之前学习过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像1.5、2.4、8.03这些数,你们在哪见过吗?在1700多年前古人就开始使用这些小数了?我们通过之前的预习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通过教师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层次结构与内在的联系,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反思、总结、归纳能力。
第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新教改中重点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衔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根据现有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完“鸡兔同笼”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列举法、假设法、方程法、奇思妙想四个方面为一级模块进行拓展,然后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最终教师引导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数学素养。
第二,提高学生分析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带领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复习,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及时复习总结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能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归纳,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做好复习工作。例如,在复习“小数除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课题作为分支,然后再画二级分支,自己独自整理,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自我矫正完善,形成良好的单元知识网络。
三、巧用数学游戏,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
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加之数学知识本身就比较的枯燥乏味,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更加无味,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游戏情境,让教学环境变得轻松愉快。
第一,巧用游戏导入新知。良好的开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对称图形,欣赏民间剪纸艺术,然后让学生根据图形特点进行剪纸游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潜移默化的把握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借助游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每学期的课程中总有一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教师比较头痛的部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还尚薄弱,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很难通过教师单纯的讲授来理解掌握,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好的掌握该知识点。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的扮演,通过购物情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学把自己的文具标注价格,利用教学用币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如果购买两种文具我该怎么付钱呢?通过同学讨论实际操作能够很好的掌握该教学内容,体会到钱币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数学对于小学阶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为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利玲.基于问题设计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9,000(029):45-47.
[2]李中国,郑玲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9,000(032):46-48.
[3]江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9,(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