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会不会使学科教学变味?尽管在理论上,我们已认同德育渗透与学科教学之间可以融合,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还会有此困惑,有的认为学科教学的价值取向,应体现在对该学科的知识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培育上,从而觉得德育渗透可有可无,并不重要;也有的认为,学科教学中既要进行知识传授又要进行德育渗透,如同鱼与熊掌两者不可兼得,因而抵触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行。
当今世界,教育的重点已转向以人为本,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关于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近代德国著名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道德教育,教学只要是真正的教学,就是教育性教学,亦即一定是以意志的铸炼和情操的陶冶为目的,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造就人。培养和造就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中普遍认定的教育观念,而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加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不仅要有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德育的作用非但需要加强,而且还要在教育内容和手段上与时俱进。在现阶段,加强德育渗透其实也是对学科教学趋向功利的一种反证。
认为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并不重要或者是抵触实行,实际上是陷入了这样的误区:其一是感到德育渗透对学科的学习成效无太大的促进作用,其二是有意或者是无意地将德育渗透与学科教学割裂开来。
感到德育渗透对学科的教学成效无太大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在于未能更深一步地理解学科教学的目的。学科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学科的知识学习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的开发,另一方面是思想品德的培养,即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的养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的成效,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这两方面的因素,对获取学习的成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谈到他所获得的成就时,说过这样一件往事:年轻时,他潜心研究物理学,他的父亲却要他读《孟子》,当时他感到非常不解,但后来觉得《孟子》这部书对他研究学问的作用非常大。这里所说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指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和熏陶。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不仅要有广博专一的学问,还要有高尚的人格。
德育对于学科学习成效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且这种影响又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需要通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方能见效。学科学习成绩优异固然让人钦佩,思想品德高尚更令人尊敬。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思想品德相比学科学习成绩更被人看重:三位同班的学生,学科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大学毕业时同去应聘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但只能录取一个人。面试时有一道题:你与另两位同学相比谁更出色?其中一位同学平静自然地答道:总体上差不多,但他们却有许多方面比我好,比如……他一口气列举了另两位同学的七八项长处,结果他被录用了,理由是他的学科知识很全面、扎实,思想品德更是出众。现实社会离不开竞争,也同样离不开合作,竞争和合作都需要良好的思想品德支撑。优良的思想品德不可能全是天生的,也不都是靠临时突击一下“应知应会”就能形成的,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学会、养成并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
目前以人为本的教育已是一种趋势,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已是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社会发展越是迅速,越是需要通过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道德引领并确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必须抓住平时教学中的有利时机进行德育渗透,既要关注现在,也要关注将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铸就完善的人性,使之达到人所能及的境界。
将德育渗透与学科教学割裂开来,除了教学观念的原因(依然停留在教学为考试以及升学服务),还有教学方法上的原因。如果只是把德育当作是一种标签,一个附庸,德育与学科之间的知识不能有效地整合,德育渗透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学科教学中,“学”是主体,“教”是主导,“教”既是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求知,掌握技能;又是引导,能让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与发展,促进学科的学习。
之所以会将德育渗透与学科教学割裂,就是因为未能将德育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果只是停留在理念认识,没有化为实际的引导,就只能使德育渗透浮于表面。比如语文学科的教学,教师如何“教”,树立生命意识,树立审美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和树立思辨意识等是“教”;利用一切与语文有关的场合和时机(课堂与课外,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写作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自主地学习各种知识,则是“导”。《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蔺相如不仅能在危难时期表现出大智大勇,更难能可贵的是那种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器识与胸襟,对于学生认识真善美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而要将此种认识变为学生的认识,就要靠教师一步一步地教导。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数学学科中同样也能运用,例如在教育学生认识黄金分割律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形象而直观的数学图形,为学生展开一幅真善美的画卷。在帮助学生领悟黄金分割律所揭示的长宽之比是最美之比的同时,引导他们对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一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能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教学不只限于教会学生掌握某种知识和某种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和“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对自我、对国家、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改良他们的思考以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的东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将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以我《中国人文常识——节日文化》的课堂教学为例:
(1)
当今世界,教育的重点已转向以人为本,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关于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近代德国著名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道德教育,教学只要是真正的教学,就是教育性教学,亦即一定是以意志的铸炼和情操的陶冶为目的,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造就人。培养和造就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中普遍认定的教育观念,而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加紧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不仅要有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德育的作用非但需要加强,而且还要在教育内容和手段上与时俱进。在现阶段,加强德育渗透其实也是对学科教学趋向功利的一种反证。
认为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并不重要或者是抵触实行,实际上是陷入了这样的误区:其一是感到德育渗透对学科的学习成效无太大的促进作用,其二是有意或者是无意地将德育渗透与学科教学割裂开来。
感到德育渗透对学科的教学成效无太大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在于未能更深一步地理解学科教学的目的。学科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学科的知识学习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的开发,另一方面是思想品德的培养,即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的养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的成效,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能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这两方面的因素,对获取学习的成效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谈到他所获得的成就时,说过这样一件往事:年轻时,他潜心研究物理学,他的父亲却要他读《孟子》,当时他感到非常不解,但后来觉得《孟子》这部书对他研究学问的作用非常大。这里所说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指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和熏陶。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不仅要有广博专一的学问,还要有高尚的人格。
德育对于学科学习成效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且这种影响又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需要通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方能见效。学科学习成绩优异固然让人钦佩,思想品德高尚更令人尊敬。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思想品德相比学科学习成绩更被人看重:三位同班的学生,学科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大学毕业时同去应聘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但只能录取一个人。面试时有一道题:你与另两位同学相比谁更出色?其中一位同学平静自然地答道:总体上差不多,但他们却有许多方面比我好,比如……他一口气列举了另两位同学的七八项长处,结果他被录用了,理由是他的学科知识很全面、扎实,思想品德更是出众。现实社会离不开竞争,也同样离不开合作,竞争和合作都需要良好的思想品德支撑。优良的思想品德不可能全是天生的,也不都是靠临时突击一下“应知应会”就能形成的,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学会、养成并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
目前以人为本的教育已是一种趋势,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已是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社会发展越是迅速,越是需要通过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道德引领并确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必须抓住平时教学中的有利时机进行德育渗透,既要关注现在,也要关注将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铸就完善的人性,使之达到人所能及的境界。
将德育渗透与学科教学割裂开来,除了教学观念的原因(依然停留在教学为考试以及升学服务),还有教学方法上的原因。如果只是把德育当作是一种标签,一个附庸,德育与学科之间的知识不能有效地整合,德育渗透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学科教学中,“学”是主体,“教”是主导,“教”既是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求知,掌握技能;又是引导,能让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与发展,促进学科的学习。
之所以会将德育渗透与学科教学割裂,就是因为未能将德育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果只是停留在理念认识,没有化为实际的引导,就只能使德育渗透浮于表面。比如语文学科的教学,教师如何“教”,树立生命意识,树立审美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和树立思辨意识等是“教”;利用一切与语文有关的场合和时机(课堂与课外,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写作等)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自主地学习各种知识,则是“导”。《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蔺相如不仅能在危难时期表现出大智大勇,更难能可贵的是那种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器识与胸襟,对于学生认识真善美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而要将此种认识变为学生的认识,就要靠教师一步一步地教导。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数学学科中同样也能运用,例如在教育学生认识黄金分割律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形象而直观的数学图形,为学生展开一幅真善美的画卷。在帮助学生领悟黄金分割律所揭示的长宽之比是最美之比的同时,引导他们对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一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能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教学不只限于教会学生掌握某种知识和某种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和“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对自我、对国家、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改良他们的思考以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的东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将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以我《中国人文常识——节日文化》的课堂教学为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