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ang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施行与贯彻,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及时的引导学生由学会转变成会学。本文通过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观察,在反思教学实践以及学习优秀的理论知识并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的基础之上来探讨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文章概述了自主性学习的本质和特点,提出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然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独立自学,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其善学,最后提出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分析,内化新知,让学生真正的由学会变为会学。
  【关键词】新课改 自主学习 中学生
  学习化社会带给人类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它不仅是一场社会意义上的革命,更是一场学习意义上的革命。学习化社会中,学习方式的地位被前所未有的突现。我们不仅要重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尤其要重视学校教育范圍内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校教育范围内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整个社会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任何教育及教学改革都应对自主性学习方式给予相应的足够关注,教材的编制与改革也应如此。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呼吁越来越高,课程教学已经从单纯的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向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自主能力不断的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课程实施中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发展。
  一、自主性学习的本质和特点
  新课改中探究式学习需要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它对于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的各种潜在能力,(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开放型的思维品质和知识结构、优异的智慧情操和审美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书本知识和学习实践技能的学习方式。国外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之为“自我管理学习”,认为它是一种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一个人个性的表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是会学、乐学、善学。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向未知领域探索发展。
  自主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以下特征:①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在此,我们给自主性学习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调控下、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二、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策略。在此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叙述:
  (一)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自主学习能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乐于思考、独立自学,促进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每学期刚开学,笔者就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一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笔者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 “为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三)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促进自主學习能力
  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例如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问题的难易度、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四)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促进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可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学习绩效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也增加了。
  总之,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的获得是建立在多读的基础上的,通过阅读大量的文本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进而为口头、书面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阅读对他们语文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即是要使他们能从阅读中收获提高素质的养料,在阅读中培养思辨力、评判能力和批判精神,明确阅读的角度是必要的。可从
【摘要】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新课改的理念引导下,都在积极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除了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为广大教师急需面对并深入思考的问题。主要研究了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教学 兴趣 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