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综合实践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发活动内容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个人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发掘具有生命力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内容 开发方法
综合实践活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要遵循下列原则:(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问题。教师应根据自身的优势,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来源,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眼睛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力,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我利用我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然后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再带领学生开展寻找小蜗牛的活动。草丛中、大树下、小池塘旁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时弯腰寻找,有时低声交流,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的样子。最后,我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致盎然,收获丰硕。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指导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充分利用家乡的果树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同时,学校实践基地“果园”品种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我们邀请了基地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种植果树的历史及内涵,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为了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走出校园,走进第二课堂,领略家乡的春秋之美,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校每年春秋都会组织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观调查活动。活动前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参观地点的材料,了解相关知识;活动中结合栽培果树的各个流程进行讲解,使学生们都受到了一次实地教育;活动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会制作并完成了绘画、文化卡等内容,各年级还挑选出精美作品制作成果展板进行了展示。
三、贴近学生生活,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发展对象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要探究的问题或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组织、帮助学生通过游览、考查、访问、探究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如:在对家乡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我是环保小卫士”、“我为环保献一计”等主题,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请教专家等形式,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长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认真撰写环保小提案,征集环境保护金点子,向班级同学发放环保小袋,用摄影摄像记录身边的环保文明行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周”、“我为家乡添新绿”、“清清溪水静静流”等综合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添上一些绿色,用实际行动宣传教育带动全体少年儿童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关注家乡建设。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活动的实施中要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获得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主题内容 开发方法
综合实践活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要遵循下列原则:(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问题。教师应根据自身的优势,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来源,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亲身经历过的生活,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眼睛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力,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我利用我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然后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再带领学生开展寻找小蜗牛的活动。草丛中、大树下、小池塘旁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时弯腰寻找,有时低声交流,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的样子。最后,我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致盎然,收获丰硕。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指导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充分利用家乡的果树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同时,学校实践基地“果园”品种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我们邀请了基地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种植果树的历史及内涵,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为了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走出校园,走进第二课堂,领略家乡的春秋之美,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校每年春秋都会组织学生到综合实践基地参观调查活动。活动前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参观地点的材料,了解相关知识;活动中结合栽培果树的各个流程进行讲解,使学生们都受到了一次实地教育;活动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会制作并完成了绘画、文化卡等内容,各年级还挑选出精美作品制作成果展板进行了展示。
三、贴近学生生活,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发展对象和评价者,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要探究的问题或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组织、帮助学生通过游览、考查、访问、探究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如:在对家乡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我是环保小卫士”、“我为环保献一计”等主题,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请教专家等形式,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长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认真撰写环保小提案,征集环境保护金点子,向班级同学发放环保小袋,用摄影摄像记录身边的环保文明行为。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周”、“我为家乡添新绿”、“清清溪水静静流”等综合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添上一些绿色,用实际行动宣传教育带动全体少年儿童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关注家乡建设。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活动的实施中要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获得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