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应回归理性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xq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生新闻以新的理念,新的角度和方式,新的报道内容,受到百姓喜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惑,如内容上的偏差、价值取向上的偏差甚至舆论引导上的偏差等,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民生新闻 民生工程 理性回归
  
  民生新闻以新的理念,新的角度和方式,新的报道内容,创造了电视新闻的收视业绩,成为中国电视媒体21世纪以来重要的改革成果。但是,在民生新闻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惑。近年来,对有关民生工程的报道缺少应有的关注,笔者从这一现象中不断反思,认为民生新闻应该回归理性,回归到它作为报道民生的新闻的本质属性上来。
  安徽省政府民生工程已经连续实施到第四个年头,实施内容不断扩展,项目不断增多。从2007年的12项到2008年的18项,2009年扩大到28项,2010年又增加5项,达到33项。这些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就业难、交通难、致富难”等现实问题,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关怀。各级政府拿出大量的精力,投入巨额资金,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受益人数不断增加,深受群众的欢迎。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些多年没有解决的难题得以化解,众多弱势群体得到救助,这其间发生了多少感人的故事?群众如何参与、监督,而在电视屏幕上,有些名为民生新闻的各类节目、栏目却报道得不多,挖掘得不够。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首开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先河之后,全国各地竞相模仿、克隆,把镜头向下,对准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表现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传达基层群众的声音。民生新闻形成一股强劲的风潮,席卷大江南北。
  历经近十年的探索发展,曾经辉煌的民生新闻当下也遇到困惑。一些专家学者建议民生新闻向公民新闻、公众新闻、公共新闻转型。但是笔者认为,民生新闻作为中国电视媒体自觉探索的产物,有着其独特的个性,当前,民生新闻不是转型的问题,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回归理性,从自我封闭、自我欣赏、越位包办的状态之中解脱出来。
  一、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和偏差
  1、对民生新闻概念理解的狭隘,导致报道内容上的偏差
  民生新闻的内涵,业界、学界各有说法,时至今日尚未廓清。笔者认为,对民生新闻的简单理解就是有关民生的报道。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邻里纠纷,情感纠葛,奇闻轶事,火灾事故,只要市民感兴趣的故事、话题,都会纳入报道的范围。民生新闻很少把与民生相关的大政方针、重要的政策信息纳入报道的视野,有把政府行为与百姓生活相分离的倾向。在电视媒体或民生新闻栏目的主管者看来,似乎国家的政策出台离百姓太远,只有拿到新闻联播等时政新闻栏目上报道才合适。事实上,一些以前所谓的“硬新闻”,也在借鉴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的报道方法,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不断增强新闻的贴近性。而民生新闻的制作者却很少回过头来,以民生新闻的视角和叙述方式报道观众所需的大政方针、重要的政策信息。
  2、民生新闻成为争夺收视率的载体,媒体成为现实利益的追逐者,导致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民生新闻突出的收视率,可观的广告创收深受地方各级媒体的青睐。在民生新闻制作者看来,正面报道缺少关注度和吸引力,尽管政府主办的民生工程与民生新闻的诉求极其贴近,也要尽量避开。一些民生新闻节目在情感方面,明显倾向于弱者,不管弱者的诉求是否合理合法。甚至在一些纠纷的报道中,不去采访发生纠纷的另一方,只采访一方当事人,凭借所掌握的话语权,为弱势群体包办代言,宣泄个人情感,甚至因为报道不当走上法庭,打输了官司。看重媒体利益,片面追求“眼球效应”,淡化媒体责任,一味迎合受众,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重,戏说的成分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民生新闻丧失了新闻严肃性。
  3、报道失衡,在舆论引导上容易引起导向上的偏差
  批评性报道过多、过滥,误导受众对所处社会环境的认知。当下的中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尽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但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一些栏目中整天充斥着凶杀、抢劫、斗殴、车祸、邻里不和等新闻内容,并不是我们生活的真实环境。对正面报道的有意回避,使得民生新闻栏目在“度”的把握上整体失衡,色调灰暗,缺少积极因素,损害了新闻的整体真实,这绝非民生新闻倡导者所追求的结果。
  4、粗制滥造,导致民生新闻品质的下降
  在利益驱动下,民生新闻播出时间不断延长,需要大量的内容填充,粗制滥造之作充斥其间。本来很简单的几十秒就能说清楚的新闻事实,偏要使用大量无关紧要的现场同期声,拉长到几分钟。在服务大众的口号下,减弱了新闻的原则规定性,内在品质降低,滑向庸俗和低级趣味。媒介并不是毫无节制的发泄、倾诉平台,建设性、前瞻性、思想性是其应有的内涵。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民生新闻的本质内涵出发,发挥引导、监督、沟通的作用,不越位,不冲动,不过度,以负责的态度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促进社会各方达成共识,共同行动,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顺应发展,放开视野,真正做到以受众为中心,选取报道内容应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个方面着手
  服务于受众,应根据受众的真正需求着手。电视媒体没有任何理由低估观众的认知能力,老百姓需要的民生新闻远不止一些民生新闻制作者一厢情愿的理解那么狭窄。观众需要更多的信息,特别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将深刻影响他们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关键问题是怎样以民生新闻的视角和方式,把这些内容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给他们。
  实际上,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近年来出台的许多政策、法律法规都与民生相关。对这些政策、法律法规信息报道和解读,很少见于民生新闻中,这与民生新闻内涵相背离的。事实上,民生的内容要宽广得多,对民生工程的报道是民生新闻题中应有之意,许多内容值得民生新闻以自己的角度去挖掘、去报道。比如,民生工程中的村村通工程,修一条道路的立项,为什么先修这一条,相邻的道路什么时候修?村民如何参与工程质量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等。
  2、强调媒体责任,坚持公平、正义,不借维护群众利益之名谋媒体利益之实
  电视媒体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利益,但是社会效益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民生新闻制作者应该用更多的精力研究当前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趋势,真正承担起自身在舆论监督、民主表达、民众沟通、繁荣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而不是迎合低级趣味、感官刺激,在娱乐化、戏说、调侃的方向上越滑越远。
  3、突出主题,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报道质量
  当下的民生新闻,媒体引导、教育的功能应引起高度重视。从整个民生新闻栏目上看,缺少整体规划,布局散乱,主题不夠突出,有份量的报道不多。具体报道关注现象的多,分析原因的少;批评的多,正面的少;暴露问题的多,跟踪解决问题的少。民生新闻要从批评、曝光的思维中解脱出来,研究舆论引导的方法和技巧,围绕某一主题,从事件或现象入手,深入到更深的层次,组织策划一些系列深度报道。
  4、从只关注市民生存状态的狭小空间扩展到广大的农村、农民
  民生新闻对市民生活、生计的报道过于重复、琐碎,打破题材的局限,是势在必行,更是电视媒体的职责。民生新闻报道者要走向更为广阔的农村,对农村生活环境、现代农业、现代农民给予更多的关注。民生工程中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每年都有新变化。申请报销医疗费用需要准备什么手续,报销比例是怎么确定的,用药目录有哪些新品种加入,外地就医怎么申请报销等等,这些都是老百姓想知道的民生新闻的好选题。
  党和政府大力实施的民生工程,是国力提升的结果,是民心所向。民生工程为民生新闻的题材、线索、话题开辟了新的源泉,时代的发展进步要求民生新闻丰富内涵,在民生工程报道领域,民生新闻也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①王雄,《七年之痒: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之路》,人民网——传媒频道,2009年08月19日
  ②辽宁大学新闻系电子传播媒体研究小组,《小析“民生新闻”现象——以辽宁电视台<新北方>和沈阳电视台<直播生活>为例》,《北方传媒研究》,2005年第3期
  (作者单位:阜阳电视台)
  责编:刘冰石
其他文献
国共双方早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前,都明确意识到抗日战争不可避免的是一场持久战争,但因缺少科学论述和有效宣传,在战争打了10个月左右的时候,社会上对抗战前途依然莫衷一是。当时,一方面是日本军队节节取胜的进攻,一方面是全国军民慷慨奋起的抵抗,由此形成两种事实上已经影响持久战总战略的时流,这就是“亡国论”和“速胜论”。廓清迷雾,批驳这两种时流,全面阐述敌我双方力量消长的可能性和应该使用的战略战术,清晰而完整
去年初,《一代宗师》3D版上映,张震饰演的八极拳宗师一线天与梁朝伟饰演的叶问在十里长街的“听刀对战”,成为影片的最大亮点。  王家卫邀请张震饰演八极拳高手时,张震对王家卫说:“八极拳我听都没听说过,这个角色我恐怕难以胜任。”王家卫说:“我已经和八极拳第八代传人王世泉师傅联系好了,你就跟他去学吧。”张震问王家卫:“学几年?” 王家卫说:“不好说,这要看你的悟性和吃苦精神了。”  其时,张震已经30多
邱元阳  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专  [email protected]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会与网络联系起来。每个人的个人信息、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甚至个人隐私,都可能暴露于网络之中。而其中最为敏感的,就是隐私问题。  对于个人隐私的界定,一般是指个人生活中与其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而又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知悉的秘密信息,如身体缺陷、行程动态、家庭住址、财产状况、私密照片等。虽然人们已经越
于敏的童年是伴随着大海成长的,他出生在广西北海一个小渔村,小时候经常在海边玩耍,去沙滩堆积那些贝壳,因为喜欢画画,经常在沙滩上涂鸦。那时候的古船木随处可见……  大学毕业之后,于敏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却一开始就“不务正业”,他创作的油画《红树林》参加省里的一个大赛获得了金奖。还参加过多次画展,并开过自己的个人画展。   后来,于敏被一家银行从国企挖走,这在当地是让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但在他看来
作为被人们习以为常的建筑空间,院子广泛出现在古今建筑中。院子是一种传统的空间,也被作为文化载体融合于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各个侧面。无数古典诗词、文章画像中都对院子作出了生动的勾画。  “凉夜竹堂空,小睡匆匆醒。庭院无人月上阶,满地栏干影。”说起词中情景,很多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都不陌生;说起往事,能够引起他们对儿时居住环境回忆的,也大都是那些大院里的故事。院子里的时光,对于他们和他们的
升职的体验人人渴求,可随之而来的也有无尽烦恼。  前些天还跟同事一块儿盘算怎么“摸鱼”才不会被领导发现,突然间,自己就成了“领导”,一下子钻进敌方阵营;职位晋升了,可自己当“菜鸟”时候的那些糗事儿,办公室里尽人皆知,该如何是好;还有,跟自己前后脚进公司的那些同事,脸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三个字——“不服气”,今后要怎么和他们相处?  这些烦恼,就像一只只小虫子,慢慢蚕食着升职这件事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满
古人爱登高,登高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佳节,蟹正肥,菊花正香,风日清和,一家人一边酣饮菊花酒,一边登高望远,澄怀净虑;有时也少不了登高怀远,思念那些还在他乡漂泊的亲人。  高,有时是高台,有时是高楼,有时是高山。但无论哪一种“高”,都将人从世俗的生活中接引出來,让人暂时进入一种澄明的境界,让人
从前,有个国王整天被忧虑困扰。他担心自己的军队吃败仗,害怕王宫的珍宝被抢劫,怀疑大臣们不忠心……总之,从登基那时起,他就没过上一天舒坦日子。  王宫外是个集市,从宫殿顶层可以看到赶集的人群。一天,国王望着集市上熙熙攘攘的老百姓,心想:他们是不是也像我这般不快活?真难想象普通人靠什么得到快乐。他让侍从找来最邋遢破旧的衣服,扮成乞丐,打算去王宫外看个究竟。  国王沿着城墙走了大半天,傍晚时他来到了郊外
“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这是丘吉尔写在自传里的话语。这段话,那么恰如其分地印证在我的初中同学钱小红身上。  事情得从咸菜说起。我初中就读于安庆地区的一所县中学,同学们来自周边公社或集镇。学校附近的同学,每天都能回家,而像我们这些离家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地的孩子,只好住校,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回家一趟。为了节省路费,也因为班车少
有时候,岁月就像一阵秋风,曲折、寂寞而悠远。草屋如一片叶、一枚果,上面蹲着小小的我,一不小心,被时间吹走,远去,远去。  是的,往昔的日子花儿一般,开了,又随风飘逝。草屋就是一叶飘摇的扁舟,满载人世沧桑,在如烟的往事中颠簸,泊靠在灵秀的鲁汀河边。草屋和小河、木桥、芦苇、菖蒲一起构成一幅静谧的油画,晾晒在古朴的岁月里。  我家草屋有着泥土一样的灰褐色,土坯垒墙,麦秸苫顶,低矮的屋檐,焦黑的烟囱。鲁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