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时尚的关系分为“前杂志时期”和“后杂志时期”。
Prada这个品牌我在“前杂志时期”就已经遇到过,20世纪90年代那个小黑尼龙包风靡纽约,有个在华尔街混得不错的大陆女高官拎着她的包,把那个小三角LOGO放在离我鼻子只有半寸的地方说:“怎么样?最时髦的。”当时我彻底没反应过来。
“前杂志时期”第二次遇到Prada是《纽约客》杂志的封面,一张漫画,一个女金领的Godffrey大包差点被卡在一个办公大楼的旋转门里面。这是某年九月《纽约客》时尚专刊的封面。这次我有了印象,但是心想,什么品牌能上《纽约客》的封面?
“后杂志时期”与Prada的接触逐渐增多,记得有一年我看见Prada出了渐变的裙子,觉得特别好看。这之后,渐变的料子在各种品牌里面出现,至少延续了四五季。这是我头一次领会到Prada在时尚圈里领头羊的地位。2008年,Prada把我最不喜欢的时尚元素——蕾丝做成2008春夏的重头戏,但是穿出来的效果完全没有那种超级腻、超级弱的女人气,反而挺帅的。这之后,蕾丝又在各种时尚品牌中流行了好几季。
之后,Prada这个品牌就被好莱坞的《穿Prada的女魔头》搞得家喻户晓,好多朋友都以为这是植入软宣,而实际上Prada既没有植入,也没有投资电影,好像就是在电影首映的时候为Meryl Streep做了一条裙子。电影在中国登陆之后,媒体开始对号入座地在中国找时尚主编,我开始对号入座地找领头羊的中国设计师。估计最后,大家都很失望,Prada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
“为什么女魔头穿Prada?”我曾经当面问过美国《Vogue》的时尚编辑Andre Leon Talley。
“因为Prada是影响其他品牌的品牌,Miuchia就是很牛。”Andre Leon Talley用这么一句话把我打发了,好像我问这个问题很外行,本来就是时尚宇宙人都知道的事实。
Prada为什么是Prada我一直没搞清楚,直到看了Pradasphere这个展览之后。
这不是一个大展览,你就只当有人给你一把钥匙,放你进Prada设计师的大脑里面转一圈,把最核心的大脑活动用各个季节的裙子为你展示出来。这就是展览所谓的Typologies。
Prada的大脑里面来回翻滚的几个概念就是这六个展柜:现代主义、图案装饰、大陆主义、极致演绎、动物元素和两性主义。
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矛盾的,比如现代主义和极致演绎,策展者不回避这个矛盾,反而展示矛盾本身就是Prada的创作来源。现代主义是做减法的,其审美核心是简约。然而时尚的功能是需要做加法的,穿到位不是时尚,是服装,穿出位才是时尚。Prada在一条裙子上是可以加减法同时开工的,比如2011春夏的裙子,最简约的连衣裙款式,白色,上面覆盖了一层手绣的珠片。一条现代主义的裙子立刻有了旧社会的装饰,然而,整体感觉还是简约,因为裙子是白色的,珠片是透明的,没有图案,就是全面覆盖。用这种手段把简单的东西变得非常华丽,而华丽得那么干净、简约。
图案装饰听上去很简单,因为料子的图案是最表面的修饰方式。但是Prada知道这种方式的效果和音乐一样伟大,一行五线谱或者一朵花,像时光机一样,能够把你带入一个历史时期,或者准确地传递一个民族的文化视觉符号。就比如2010年秋冬的那款小羊皮披肩,黑色上面几朵大白花,不知道为什么,怎么就那么日本?
大陆主义实际上是欧洲大陆主义,我一直觉得这是女魔头和Prada最统一的价格观念和审美,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文化。其实今天的时尚就是被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主导的。这里面有太多概念,什么是大家闺秀、什么是叛逆、什么是品位,这些都是时尚的话语,而至今这个话语权仍然在欧洲资产阶级手里。为什么合身的衣服比不合身的漂亮?为什么瘦是王道?东方的审美在这个体系中只不过是一个偶尔拿去玩玩的装饰。而大陆主义是当今时尚的中流砥柱。但是Prada不是循规蹈矩的大陆主义,这个品牌是在质疑、玩耍、颠覆各种欧洲传统的审美,说白了,就是特别能折腾——用工业链条做裙子,套在最柔软的羊绒外面;用一般做配饰的鳄鱼皮做套装,还是古董鳄鱼皮。
极致演绎是时尚的任务,是如何把功能演绎成艺术,把艺术演绎成流行,把流行演绎成你衣柜里的裙子的过程。这也是Prada的拿手戏,所有款型都是简约的,但是演绎是无限的。皮草上演绎出画家的作品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我是看见豹子图案转身就走的女人,有点拒绝这种把女性特征变成大猫的男权社会的视觉语言。Prada基本上不用这种图案,但是Prada的动物主义是与各种工艺紧密结合的,就拿最近这款被拉直的山羊毛大衣来说吧,红的、长毛,穿上衣服,人立刻变成明星或者妖精。比国庆晚上的烟火还有爆炸性。
最后的两性主义是欧洲当代审美中的大话题——Androgyny(中性),Metro sexual(都市玉男),以至于演变为今天中国网络语言的女汉子、小鲜肉什么的。最典型的两性主义演绎是2008年的蕾丝,这个女人得让你浑身发软的材料在Prada手里变得很女汉子,似乎无法形容,但是一目了然。
如果Typologies的六项是Prada大脑中一直在互相冲撞的时尚理念,那么围在这六个展柜周围的就是Prada大脑愿意互动的外部因素。这里面有家庭背景——爷爷的第一家店和继承到今日的LOGO设计;有各行各业的人对Prada的影响;也有各种时装工艺的新技术开发以及传承。当然还有不少艺术作品,特别是那些与Prada合作过的艺术家。
女魔头为什么穿Prada?Prada为什么是时尚的领头羊?我在展览里找到了答案:Prada的格局大。Prada不研究流行色,不着急用一种时髦材料,不翻用旧的审美。Prada是用裙子去评论社会,Prada在更新、挑战现有的审美和价值观。这不是一个设计师的格局,是一个哲学家的格局。
Prada这个品牌我在“前杂志时期”就已经遇到过,20世纪90年代那个小黑尼龙包风靡纽约,有个在华尔街混得不错的大陆女高官拎着她的包,把那个小三角LOGO放在离我鼻子只有半寸的地方说:“怎么样?最时髦的。”当时我彻底没反应过来。
“前杂志时期”第二次遇到Prada是《纽约客》杂志的封面,一张漫画,一个女金领的Godffrey大包差点被卡在一个办公大楼的旋转门里面。这是某年九月《纽约客》时尚专刊的封面。这次我有了印象,但是心想,什么品牌能上《纽约客》的封面?
“后杂志时期”与Prada的接触逐渐增多,记得有一年我看见Prada出了渐变的裙子,觉得特别好看。这之后,渐变的料子在各种品牌里面出现,至少延续了四五季。这是我头一次领会到Prada在时尚圈里领头羊的地位。2008年,Prada把我最不喜欢的时尚元素——蕾丝做成2008春夏的重头戏,但是穿出来的效果完全没有那种超级腻、超级弱的女人气,反而挺帅的。这之后,蕾丝又在各种时尚品牌中流行了好几季。
之后,Prada这个品牌就被好莱坞的《穿Prada的女魔头》搞得家喻户晓,好多朋友都以为这是植入软宣,而实际上Prada既没有植入,也没有投资电影,好像就是在电影首映的时候为Meryl Streep做了一条裙子。电影在中国登陆之后,媒体开始对号入座地在中国找时尚主编,我开始对号入座地找领头羊的中国设计师。估计最后,大家都很失望,Prada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
“为什么女魔头穿Prada?”我曾经当面问过美国《Vogue》的时尚编辑Andre Leon Talley。
“因为Prada是影响其他品牌的品牌,Miuchia就是很牛。”Andre Leon Talley用这么一句话把我打发了,好像我问这个问题很外行,本来就是时尚宇宙人都知道的事实。
Prada为什么是Prada我一直没搞清楚,直到看了Pradasphere这个展览之后。
这不是一个大展览,你就只当有人给你一把钥匙,放你进Prada设计师的大脑里面转一圈,把最核心的大脑活动用各个季节的裙子为你展示出来。这就是展览所谓的Typologies。
Prada的大脑里面来回翻滚的几个概念就是这六个展柜:现代主义、图案装饰、大陆主义、极致演绎、动物元素和两性主义。
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矛盾的,比如现代主义和极致演绎,策展者不回避这个矛盾,反而展示矛盾本身就是Prada的创作来源。现代主义是做减法的,其审美核心是简约。然而时尚的功能是需要做加法的,穿到位不是时尚,是服装,穿出位才是时尚。Prada在一条裙子上是可以加减法同时开工的,比如2011春夏的裙子,最简约的连衣裙款式,白色,上面覆盖了一层手绣的珠片。一条现代主义的裙子立刻有了旧社会的装饰,然而,整体感觉还是简约,因为裙子是白色的,珠片是透明的,没有图案,就是全面覆盖。用这种手段把简单的东西变得非常华丽,而华丽得那么干净、简约。
图案装饰听上去很简单,因为料子的图案是最表面的修饰方式。但是Prada知道这种方式的效果和音乐一样伟大,一行五线谱或者一朵花,像时光机一样,能够把你带入一个历史时期,或者准确地传递一个民族的文化视觉符号。就比如2010年秋冬的那款小羊皮披肩,黑色上面几朵大白花,不知道为什么,怎么就那么日本?
大陆主义实际上是欧洲大陆主义,我一直觉得这是女魔头和Prada最统一的价格观念和审美,是欧洲资产阶级的文化。其实今天的时尚就是被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主导的。这里面有太多概念,什么是大家闺秀、什么是叛逆、什么是品位,这些都是时尚的话语,而至今这个话语权仍然在欧洲资产阶级手里。为什么合身的衣服比不合身的漂亮?为什么瘦是王道?东方的审美在这个体系中只不过是一个偶尔拿去玩玩的装饰。而大陆主义是当今时尚的中流砥柱。但是Prada不是循规蹈矩的大陆主义,这个品牌是在质疑、玩耍、颠覆各种欧洲传统的审美,说白了,就是特别能折腾——用工业链条做裙子,套在最柔软的羊绒外面;用一般做配饰的鳄鱼皮做套装,还是古董鳄鱼皮。
极致演绎是时尚的任务,是如何把功能演绎成艺术,把艺术演绎成流行,把流行演绎成你衣柜里的裙子的过程。这也是Prada的拿手戏,所有款型都是简约的,但是演绎是无限的。皮草上演绎出画家的作品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我是看见豹子图案转身就走的女人,有点拒绝这种把女性特征变成大猫的男权社会的视觉语言。Prada基本上不用这种图案,但是Prada的动物主义是与各种工艺紧密结合的,就拿最近这款被拉直的山羊毛大衣来说吧,红的、长毛,穿上衣服,人立刻变成明星或者妖精。比国庆晚上的烟火还有爆炸性。
最后的两性主义是欧洲当代审美中的大话题——Androgyny(中性),Metro sexual(都市玉男),以至于演变为今天中国网络语言的女汉子、小鲜肉什么的。最典型的两性主义演绎是2008年的蕾丝,这个女人得让你浑身发软的材料在Prada手里变得很女汉子,似乎无法形容,但是一目了然。
如果Typologies的六项是Prada大脑中一直在互相冲撞的时尚理念,那么围在这六个展柜周围的就是Prada大脑愿意互动的外部因素。这里面有家庭背景——爷爷的第一家店和继承到今日的LOGO设计;有各行各业的人对Prada的影响;也有各种时装工艺的新技术开发以及传承。当然还有不少艺术作品,特别是那些与Prada合作过的艺术家。
女魔头为什么穿Prada?Prada为什么是时尚的领头羊?我在展览里找到了答案:Prada的格局大。Prada不研究流行色,不着急用一种时髦材料,不翻用旧的审美。Prada是用裙子去评论社会,Prada在更新、挑战现有的审美和价值观。这不是一个设计师的格局,是一个哲学家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