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小做细做实德育工作的区域应答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t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的发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不抓好德育,学校就走不好、走不远。提高德育质量,成为时代的要求。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启动了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实践,结合整体育人思路,贴近学生成长的地平线,激活德育工作中的微观主体、微观平台和微观环节,在细小的抓手上发力,打造化繁为简、化大为小、化一为多的立德树人模式。这项工程自实施以来,对提升德育质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提升德育质量,大育化小,回归教育原点
  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的目标,指向提升学校育人能力,挖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力点,增强德育工作时效性,把握德育工作总体要求,形成工作体系,聚焦在一点上做文章、立柱子、寻突破,不求气势磅礴的大叙事,强调充满个性的小情怀,使中小学德育工作实现由大到小、由空洞到具体、由体现共性到体现个性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模式的实施不仅是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必然选择,更是沈河教育提升德育质量、厚积薄发的智慧之举。
  1.以人的成长规律为原点
  “原点”是事物的起点,教育的原点在哪里?就在于“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微德育就是以此为原点“立德树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原点,就是德育时效性的起点。
  2.以最近发展区为逻辑起点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把握好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儿童的发展。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主要是就智力而言的。其实,在学生心理、情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德育工作也可以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小微德育工程,立足生命的成长,关注立德树人的良好品德和习性的构建,从生活常态中选取熟悉的事项入手,加之以逐层深化的引导,集体中的相互沁润,所营造氛围的熏陶,使学生的道德认知与行为由熟悉的领域扩展到未知领域,使其德行得以深化与提升。
  3.以德育工作的系统性为发展支架
  多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各校基于自身学校文化、办学目标而推进的育人手段,也是“立德树人”培养目标达成的主要保障。因此,德育工作因校而异,有各自的内容系统性,而这也为各校的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搭建了从小而实到逐步成长壮大的整体发展链条和相互支撑保障的系统发展路径,成为助推小微德育工程的发展支架。
  4.以沈河区“适合的教育”为生命土壤
  沈河区有中小学校50所,其中小学30所,初中11所,高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各阶段在校学生52666人。
  长期以来,沈河区以“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核心理念,努力兴办“适合的教育”,以尊重学生个性为核心理念,以多样实践为形态特征,以主动选择为行为方式,以终生发展为育人目标。以“适合的教育”为主导思想,要求各校的德育工作必须立足于学校实情,搭建整体德育的工作框架。而做细做小做实,成为各校德育实效性、针对性、丰富性、可感性的工作立足点和实施操作的基本手段。“适合的教育”成为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生命土壤。
  5.以“一校一品”的深化和发展为目标
  沈河区坚持“以特长促特点、以特点促特色、以特色促品牌”的办学思路,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一班一色、一生一长” 的育人格局。在德育、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在省市乃至全国富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的“微 项目”,深化了学校“一校一品”的工作体系和内涵,使学校的品牌可操作、可实施,让品牌落地,做实“最后一公里”。
  二、提升德育质量,以小求精,历练工作智慧
  为了推进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沈河区教育局遵循“工作有部署、过程有指导、成果有展示”的工作步骤,实施了“明确主体、全面动员、典型引领、持续坚守”的工作策略,全程推进小微德育成长工程。
  1.构思小微工程,确定“13355”模式
  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是以“小”和“微”为形式,寻求细化“立德树人”工作的操作系统,可概括为“13355”模式。“1”是指把握一个操作理念,即从一个“微 项目”做起,微是形式,项目则是具体的育人方略或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德育工作落小落细落实;第一个“3”是指向三个维度,即加强学生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教育;第二个“3”是开发三个层次项目(课程),即优秀传统项目、持续发展项目和年度创新项目;第一个“5”指向五个实施主体,即学校、班级、社团、家庭、社区;第二个“5”是实现五个追求,即以小求实、以小求精、以小求适、以小求新、以小求长。
  在此基础上,沈河区教育局还构建了“四个平台六个体系”小微德育工作框架,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人文教育资源”四个平台,“课堂渠道渗透、班队活动强化、节日文化熏陶、生活情境实践、社会实践体验、国学经典传承”六大体系,全面推进小微德育进程。在实施过程中,沈河区教育局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牢牢抓住“以小求实,以小求适”的基本原则,把握“育人”这个中心不动摇,切实将工作重心放到提升公民素养上来。
  2.组织专家论证,制定工作实施意见
  在区域层面,沈河区教育局召开了小微德育成长工程专家论证会,组织专家对德育工作思路和相关措施进行了论证。并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下发了《沈河区中小学推进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实施意见》,将实施主体定位为全区中小学校,重点开发提炼和认证学校“微 项目(课程)”,并指导学校结合工作意见,以班级和家庭为主体开发提炼特色“微 项目”。
  “微 项目(课程)”是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的工作支撑,是表现形式,也是具体要求,正在成为沈河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种新常态。所有学校都要认真研究办学思想、校风校训,对过去的工作状况、有无德育特色项目、效果如何等方面认真梳理,具体定位在主渠道教育、德育常规管理、德育队伍建设、德育活动(课程)、家校共育等方面寻找破题点,进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微 项目(课程)”。   3.全面动员部署,组织学校提炼
  捕捉“微现象”,预防“微问题”,开发“微课程”,创设“微组织”,实现“微体验”,搭建“微平台”……经过重新梳理和认真定位,一个个独具特色、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微 德育项目”纷纷涌现。
  沈阳市岸英小学以榜样引领为项目,充分利用学校岸英文化馆教育资源,形成“一种榜样,一个展馆,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个行动”的学生成长印记;沈阳市同泽女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开展了“晨说巾帼”项目,形成了“一段历史,一个时段,一名巾帼,一个感悟,一个价值”的学生成长模式;沈阳市育源中学,以“小团队,微管理”为学生小微成长项目,建设友善团队,发挥德育功能,形成了“一组团队,一个主题,一次合作,一次评价,一个价值”的班集体建设模式。
  此外,全区多所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总结提炼了小微特色成长项目。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以加强诚信教育为重点,设计了一系列小微工程项目,其中诚信考场和诚信水站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沈河区泉园二校设计了“时事沙龙”项目,遵循“明确主题、收集素材、确定观点、交流辩论、点拨提升”的工作步骤,促进学生不断成长;沈河区二经二校把家长资源请进了校园,“三微见行”把学校、孩子、家长编织成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张网络;沈阳市第七中学德育工作遵循“七中七德七微养德”工作理念,通过“以餐明义、以餐明知、以餐明礼、以餐明责、以餐明德”活动,使学生良好的品德在就餐过程中逐渐养成;沈河区文艺二校提出“小习惯大未来”的“微 项目”,通过微小行动从“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沈阳市第143中学提出“自省微课”项目,每天的班长总结、课代表总结、自省反思、荣誉时刻、教师总结等一系列微环节,让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明确价值观的内涵;沈河区大南一校的“千人午诵”,使每名学生都以最饱满的状态诠释着传统文化的经典;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小实践、微课题”、第八中学的“微视频讲价值观”、第九中学的“名师微导读”、文化路小学的“读书微漂流”、82中学的“校园达人秀”……每一个“微 项目”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现。
  4.依据实施时间,明确项目类别
  德育小微工程启动之初,学校的第一反应是松了一口气,因为历来德育大工程较多。但真正务到“小”之后,却发现很难把握,因为过去拼的是规模、拼的是场面、拼的是包装,真正去做小而精的东西反而不容易。
  为了推动工作落实,首先组织全区中小学对以往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并结合学校工作进行开发和提炼。结果发现,有些学校的德育项目实施时间已经在10年以上,并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解决德育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了明显实效,对全区德育工作有示范推广价值。此类工作项目被定位为传统品牌项目。如岸英小学利用有特殊意义的小时段开展学习与交流,至今已经坚持了数十年,德育活动融入到一点一滴的互动中,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交流与体验中收获了成长。
  实施时间在1~10年之间的项目,具有了一定的持久性,被定位为持续发展项目,如育源中学的项目。还有的项目是结合年度工作和新形势的要求,所开发的“微 项目”经过了一个学期以上的实践检验,具有应用推广价值,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和拉动学校德育工作,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此类项目被定位为年度创新项目,如同泽女中的“晨说巾帼”项目。
  5.开展交流展示,持续推动发展
  在项目定位评选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对小微项目的理解有误区,如在思想认识上,申报的项目大而广,不够具体,内容空洞,不足以支撑起项目;主题无特点,不能结合学校实际;无新意,无亮点;缺少理论依据,无可提升空间。在具体操作上没有时间和人员的实施保障;学生参与率低,受教育面窄;无明显的操作流程等。
  针对基层单位存在的理解误区,沈河区教育局把小微项目申报和评选工作作为促进德育队伍能力提升和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提炼的良机。沈河区教育局召开了由初选学校的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以及德育科全体成员参加的德育小微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初选入围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自我总结、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沈河区教育局对首批17个获奖的“优秀德育小微项目”及17位“优秀小微项目设计人”进行了网上展示和表彰,年底还将召开阶段工作总结会。
  三、提升德育质量,小题大做,未来始于足下
  小微德育工程在沈河区全面推开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沈阳日报、沈阳晚报、中国文明网进行了全面报道,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辽宁省政府主办的民心网,推出了2015年7、8月城市经验信息评选结果,《沈阳沈河区:在全国首推小微德育成长工程》获得了冠军经验信息。2015年,小微德育成长工程获评教育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2016年,《中国德育》杂志对沈河区教育局侯德安局长进行了专访……
  小微德育成长工程给学校、师生、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犹如教育的“新引擎”,为学生的成长开足了马力, 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扎实了,使家庭更关注孩子的品行、习惯的培养了……在此期间,还涌现出大量的好人好事……
  岸英小学一位学生突患白血病,班主任牵头在校内捐款。活动结束时,校长惊呆了:“全校捐款12万元,而事实上,学校90%以上学生家庭并不富裕。这笔巨款,生动地展现出孩子们心中价值观的光芒。”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的“地铁男孩”、沈阳市第七中学的“地铁好少年”更是用自己的善举,折射着沈河区中小学生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的价值成长。
  梳理两年来的工作,我们有如下感悟:“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德育思维的转变。
  一是要以小求实,从小处着眼,让德育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这种对接,就是德育时效性的起点;二是要以小求精,让每一个教育者都俯下身去体察学情,把事情做深做透,这就是“精”的基础;三是要以小求适,沈河区“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小微德育的基本土壤,小微德育一定不是一刀切的德育,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年段的学生,要展现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四是要以小求新,在教育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德育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强大的生命力;五是要以小求长,实践证明,“求实、求精、求适、求新”的项目,一定是能坚持做下去的事情,这是一个价值积累的过程,当价值的空间达到临界值时,就会涌出巨大的能量,实现令人震惊的变化。
  两年的工作实践,对于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它是一种操作方法、操作策略;集体智慧是推进这个工程的关键;合适的时机、正确的选择、科学的方法、系统的梳理,成就了沈河区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它使常规德育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使学校、学生、家庭教育变得空前紧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沈河人心,使小微德育成长工程成了沈河真正的亮丽品牌……
  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回归学生生活,让学生有丰富的体验,乃至终身受益!它虽然始于行政的推动,却正在走向祛除功利的本真!
  (责任编辑 郭向和)
其他文献
2018年4月11至14日,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帮扶工作组一行10人,在天河区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谢向红的带领下,前往贵州省毕节市大方、纳雍两县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在开班仪式上,谢向红从廣州、毕节两地的教育交流谈起,强调了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价值和意义,表示天河区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次活动,是根据广州市与毕节市关于扶贫协作
开平三埠区的永富路并不长,街道两旁传统骑楼建筑让人恍若隔世,只是偶尔经过的各色汽车以及打扮新潮的人时刻提醒着你仍身处当下。  在这条路上,胡沃镒算得上名人,他的“金声狮鼓”店铺内,经常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带着“长枪短炮”拍个不停,而胡沃镒本人也是报纸、电视上的常客。自7岁开始,他就跟着父亲在狮鼓店内,学习造狮头、制大鼓,最终他成为唯一熟悉“金声狮鼓”制造各个流程的传人。  “直到现在,金声狮
摘要:高职高等数学教材改革应力求提供广阔的数学教学空间,在强调数学知识的背景下,突出其应用性,在尽量保持教材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同时,适度淡化深奥的理论,并努力体现数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价值,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 高等数学 教材改革    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适用教材。就数学课程而言,许多人编写出版了不少面向高职教育的教材,但现有的高职高专数学教材多脱
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老师在散文教学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就这样到现在还记得散文的特征就是“形散神不散”。刚担任教学工作时我也曾用这种观念解读和教读散文,近几年开始转变这种观念,但并不是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一次通过国培的平台,学习了毛洪其教授的《初中现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专题讲座,很清楚地知道“形散神不散”这个观念有时代(20世纪60年代)的烙印,是对以杨朔散文为代表的一批
2011年11月3日,我参加了高安市城区三校的“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即就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个教师接连上课,或是由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连续上几次课。这种教研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形成积极的参与意识,有助于教师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与方法,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在此次活动中,我讲了《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节课。上完课后,我听了几位同行和市化学教研员的
一天,经济学家高希均拜访星云大师。两人正在办公室聊天时,佛光山学院的一名弟子送来一张发票,对星云大师说:“大师,这是您上个月的电话账单。”星云大师对高希均说:“对不起,我先把账单处理了,我们再聊。”说完,大师起身去了内室。不一会儿,他拿着一沓台币走了出来,对弟子说:“账单我收下了,这是我上个月的电话费,你交给学院的财务室。”  弟子走后,高希均拿过发票一看,上面赫然打印着星云大师上个月使用的电话费
2013年4月16日,中国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因中毒抢救无效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已认定黄洋同寝室室友林某存在投毒嫌疑。此事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为何投毒?投的什么毒?为何那么久才查出中毒?黄洋离去一段时间,疑问仍存。上世纪90年代清华朱令中毒案也被愤怒的网友们翻出来,要求彻查。  原本存在于小说、影视剧中的毒,出现在身边,被人拿来当作武器,杀人于无形。震惊之余,不禁想问:是什么让同窗之间
从某种角度讲,音乐教育是最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呢?让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一起走近孩子,走近音乐吧。    一、如何利用音乐    第一,用音乐刺激幼儿思维,激发求异性、灵活性等认知特征。欣赏相同的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如欣赏歌曲《小树叶》,当讲到小树叶离开妈妈长大时,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孩子蹲在地上模仿小树,摆动双臂渐渐长高;
江西省铜鼓县是我国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林业县,除拥有遍布全县乡村经营网点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外,还有一个经营网点的工商银行和两个经营网点的农业银行。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一员,笔者认为,只有不断革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才能缩小与其他同行的距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在转变铜鼓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理念和创新金融业务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金融理念的创新   农村信用合作社要以是
英语谚语“Let sleeping dogs lie.” 意思是不要自找麻烦。然而,匈牙利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个让狗继续沉睡的理由——狗睡觉的时候也在学习。  There is an English proverb that says, “Let sleeping dogs lie.” It means not to bring up an old problem. Researchers in 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