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大胆、富有创意的重组、解读,整合课程资源,将学生的目光由课堂引向生活,引向课外,但并不意味着要轻视、弱化教材,忽略教材的价值取向。相反,对有效使用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应加强对文本个性化、专业化解读;对学生语文能力而言,应切实落实“双基”;对师生共同成长而言,在文本价值取向的框架内,应合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课程资源;个性化解读;阅读体验;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1-0031-02
新课程赋予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权力,使当前小语课堂教学呈现出开放、动态、创生的鲜明特征,生机盎然。但在这背后,一种漠视和弱化教材的教学倾向却在悄然兴起,令人担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1.以个性化教学替代教材。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内容的调整与筛选,教学策略的确定与实施,不是来自教师的需要,而是来自学生的思维特点、阅读能力和阅读实践的需要。然而,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为了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求“新”,求“活”,求“亮”,以“善意”的干涉,变相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诠释。读悟式教学,就得让学生提一大堆问题;诗化教学,课堂中就得引入一些诗句或自作诗;主题式教学,就得组织大量课外阅读材料。课堂精彩了,教师个性十足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感悟却显得苍白无力。
2.以超级链接架空教材。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决定了语文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正确地把握教材为学生留下的开发和选择空间,组织开展综合性阅读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决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其他各种课外学习资源,但不能丢弃教材这个例子,否则,将是避重就轻,舍本取末。如在《晏子使楚》的教学中,做课教师连续几次引用课外资料:①补充《胯下受辱》理解晏子的“看了看”与韩信的“看了看”有什么不同。②补充《狼和小羊》帮助说明晏子成功的背后有强大的齐国作后盾。③引入外交官和历史学家的观点,是为了说明个人的尊重与国家的尊严的关系。诚然,课堂丰富了,语文课拒绝肤浅走向深入了,可所面对的毕竟是一群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当中能有多少人了解纵横捭阖的楚汉之争中的韩信呢?又有多少孩子能明白富含哲理的外交辞令呢?私下认为倒不如引领孩子回到文本原态,把玩词句,吟咏品味,适当拓展,让他们每个人读出自己心目中的“晏子”。这样,课堂“简单”了,活跃的就不仅仅是那几个“尖子生”了,而应是全班同学了。
“该教的教得不太好,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这是对弱化教材的教学很中肯的针砭。
3.以点代面偏废教材。
《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教材主要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通过文本这一重要载体实施对话的。学生必须通读全文,方能积极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很多语文课上,学生书还未读两遍,对内容梗概尚未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就“哪一段最使你感动,就从哪一段学起”,过早地攫取课文重点语段,进行零敲碎打,学生只能获得零星的、片面的认识与见解。《景阳冈》一课,教师以浓墨抓出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领悟武松勇武、机敏,独不见他在斗酒过程中表现出的倔强、豪放、逞强和鲁莽的个性特点,主人公的艺术形象怎能立在学生心中?
周一贯老师曾多次大声呼吁:“让每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我们的课能经得起这样的叩问吗?
教材真的是无足重轻了吗?非然。教材是最好的阅读范本,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在课程的编排与布局上,与传统教材相比,呈现出以下几个“亮点”:由重知识的传递转变为重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由单元组为编排单位向主题式教学组靠拢;由为教师教学服务向师生共同成长、开发转变;由单一的知识积累向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背景资料发展等。基于此,如何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我们认为:
1.个性化、专业化的解读。
于永正老师说,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每篇课文都有它的精妙之处,而且都可以从读中去发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教师作为一个“熟练的阅读者”,不能囿于对“教参”等教学用书的先前经验,应沉入文字,平心静气,含英咀华,品味涵咏,既要吸纳、评判、整理别人的认识,更要珍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高屋建瓴,成竹在胸,方能“一揽众山小”,课堂教学方能精彩纷呈,如沐春风。再回到《晏子使楚》,以往教学基本都是围绕晏子与楚王之间的斗智而展开的,人物对话火药味十足,实则背离文本本意。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晏子代表祖国出使楚国,游说楚王,意在与之结盟。因此,那种剑拔弩张的敌对态势是与他的使命相悖的。这就是独到的解读。再如《丰碑》,一位年轻的教师敢于打破常规,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改变包括许多特级教师在内的大多数人的思路,不以将军为主,而是以军需处长为主,将军为衬,异曲同工,不落俗套,收到了极大的冲击效果。
当然,教师的知识结构、解读姿态、思维方式不同,对文本内涵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同的,但无论如何,这些通过教师亲历得来的释读、经验,对阅读教学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财富。
2.扎实、有效的训练。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工具性”实质就是通过“教材这个例子”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培养一定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必须深入到文本语言文字中,大到一段话,篇章结构,文章立意,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惟有练就熟练技能,才能举一反三,形成读写能力。“人文性”则体现为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语言中蕴含着的人文因素,通过学生的不断感悟、体察、融合、建构,而获得的思想内涵和生命关怀。新课程下,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上,须选好扎实、有效的支点,做到有序、有梯度、有重点的促进与发展。一般来说,一堂语文课可按以下程序进行:①自主学习,检查落实。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具有最基本的语文自学能力,能概括主要内容,会提问题,会选择所需信息,能抓住重点,扫清字词障碍,但必须要分项检查落实。②阅读体悟,点拨提升。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有所体悟。读,走进文本;悟,走出文本。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陶冶情操,内化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③积累学习,拓展延伸。让知识技能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转化为语文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转化成智慧,最终促进读写有机结合。“课内长本领,课外求发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重引导、不牵就的尊重。
语文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的,是作者的情思所托,承载着一定的情感因素,闪现着不同的思想观念,浸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学生的阅读结论常常是多元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摆正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阅读教学的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潜心体会,领悟旨义,把握内涵,揣摩表达方法,进而实现启迪心智、陶冶性情的自我构建。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违背文本主旨。阅读理解是一种创造行为,但这种创造必须是以尊重文本本意为前提的。游离了文本,只求新意,率性而为,必将导致价值取向的缺失或滞后。《跳水》一文内涵极为丰富,从孩子角度而言,不能只顾及面子,做事要考虑后果;从水手们角度而言,开玩笑要注意分寸;从船长角度而言,遇事要冷静、果断,等等,但无论哪一种阅读视角,均应回归到“事物在发展变化中,要根据情况采用相应的果断行动”这一主题框架内。内涵多元并不等于主题多元,一切个性解读都应以文本为基本出发点,不能过于牵就。②引导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点难免有误,认识难免有所偏颇,解决问题时难免出现低效甚至无效劳动,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实施积极的引导。要引在知识结构的转承处,引在学生思维凝滞处,引在学生情动处,或穿针引线,或推波助澜,或点石成金。③巧用迟延评价,引向课外。有些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能不加辨析笼统地予以肯定或简单地否定,可以采用迟延评价的方式,不必把问题的结果直接告诉他们,促使他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进一步去查询资料,去调查,去验证,去体验,去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整合、取舍、加工和重组等,从而充分地释放出探究的潜能。力争做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最终又能回归教材。
【责任编辑:王开贵】
关键词:课程资源;个性化解读;阅读体验;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1-0031-02
新课程赋予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权力,使当前小语课堂教学呈现出开放、动态、创生的鲜明特征,生机盎然。但在这背后,一种漠视和弱化教材的教学倾向却在悄然兴起,令人担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
1.以个性化教学替代教材。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内容的调整与筛选,教学策略的确定与实施,不是来自教师的需要,而是来自学生的思维特点、阅读能力和阅读实践的需要。然而,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为了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求“新”,求“活”,求“亮”,以“善意”的干涉,变相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诠释。读悟式教学,就得让学生提一大堆问题;诗化教学,课堂中就得引入一些诗句或自作诗;主题式教学,就得组织大量课外阅读材料。课堂精彩了,教师个性十足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感悟却显得苍白无力。
2.以超级链接架空教材。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决定了语文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正确地把握教材为学生留下的开发和选择空间,组织开展综合性阅读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决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其他各种课外学习资源,但不能丢弃教材这个例子,否则,将是避重就轻,舍本取末。如在《晏子使楚》的教学中,做课教师连续几次引用课外资料:①补充《胯下受辱》理解晏子的“看了看”与韩信的“看了看”有什么不同。②补充《狼和小羊》帮助说明晏子成功的背后有强大的齐国作后盾。③引入外交官和历史学家的观点,是为了说明个人的尊重与国家的尊严的关系。诚然,课堂丰富了,语文课拒绝肤浅走向深入了,可所面对的毕竟是一群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当中能有多少人了解纵横捭阖的楚汉之争中的韩信呢?又有多少孩子能明白富含哲理的外交辞令呢?私下认为倒不如引领孩子回到文本原态,把玩词句,吟咏品味,适当拓展,让他们每个人读出自己心目中的“晏子”。这样,课堂“简单”了,活跃的就不仅仅是那几个“尖子生”了,而应是全班同学了。
“该教的教得不太好,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这是对弱化教材的教学很中肯的针砭。
3.以点代面偏废教材。
《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教材主要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通过文本这一重要载体实施对话的。学生必须通读全文,方能积极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很多语文课上,学生书还未读两遍,对内容梗概尚未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教师就“哪一段最使你感动,就从哪一段学起”,过早地攫取课文重点语段,进行零敲碎打,学生只能获得零星的、片面的认识与见解。《景阳冈》一课,教师以浓墨抓出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领悟武松勇武、机敏,独不见他在斗酒过程中表现出的倔强、豪放、逞强和鲁莽的个性特点,主人公的艺术形象怎能立在学生心中?
周一贯老师曾多次大声呼吁:“让每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我们的课能经得起这样的叩问吗?
教材真的是无足重轻了吗?非然。教材是最好的阅读范本,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在课程的编排与布局上,与传统教材相比,呈现出以下几个“亮点”:由重知识的传递转变为重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由单元组为编排单位向主题式教学组靠拢;由为教师教学服务向师生共同成长、开发转变;由单一的知识积累向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背景资料发展等。基于此,如何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我们认为:
1.个性化、专业化的解读。
于永正老师说,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每篇课文都有它的精妙之处,而且都可以从读中去发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教师作为一个“熟练的阅读者”,不能囿于对“教参”等教学用书的先前经验,应沉入文字,平心静气,含英咀华,品味涵咏,既要吸纳、评判、整理别人的认识,更要珍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和体验。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高屋建瓴,成竹在胸,方能“一揽众山小”,课堂教学方能精彩纷呈,如沐春风。再回到《晏子使楚》,以往教学基本都是围绕晏子与楚王之间的斗智而展开的,人物对话火药味十足,实则背离文本本意。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晏子代表祖国出使楚国,游说楚王,意在与之结盟。因此,那种剑拔弩张的敌对态势是与他的使命相悖的。这就是独到的解读。再如《丰碑》,一位年轻的教师敢于打破常规,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改变包括许多特级教师在内的大多数人的思路,不以将军为主,而是以军需处长为主,将军为衬,异曲同工,不落俗套,收到了极大的冲击效果。
当然,教师的知识结构、解读姿态、思维方式不同,对文本内涵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同的,但无论如何,这些通过教师亲历得来的释读、经验,对阅读教学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财富。
2.扎实、有效的训练。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工具性”实质就是通过“教材这个例子”训练学生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培养一定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必须深入到文本语言文字中,大到一段话,篇章结构,文章立意,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惟有练就熟练技能,才能举一反三,形成读写能力。“人文性”则体现为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语言中蕴含着的人文因素,通过学生的不断感悟、体察、融合、建构,而获得的思想内涵和生命关怀。新课程下,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上,须选好扎实、有效的支点,做到有序、有梯度、有重点的促进与发展。一般来说,一堂语文课可按以下程序进行:①自主学习,检查落实。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具有最基本的语文自学能力,能概括主要内容,会提问题,会选择所需信息,能抓住重点,扫清字词障碍,但必须要分项检查落实。②阅读体悟,点拨提升。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有所体悟。读,走进文本;悟,走出文本。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陶冶情操,内化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③积累学习,拓展延伸。让知识技能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转化为语文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转化成智慧,最终促进读写有机结合。“课内长本领,课外求发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重引导、不牵就的尊重。
语文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的,是作者的情思所托,承载着一定的情感因素,闪现着不同的思想观念,浸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学生的阅读结论常常是多元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摆正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阅读教学的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潜心体会,领悟旨义,把握内涵,揣摩表达方法,进而实现启迪心智、陶冶性情的自我构建。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违背文本主旨。阅读理解是一种创造行为,但这种创造必须是以尊重文本本意为前提的。游离了文本,只求新意,率性而为,必将导致价值取向的缺失或滞后。《跳水》一文内涵极为丰富,从孩子角度而言,不能只顾及面子,做事要考虑后果;从水手们角度而言,开玩笑要注意分寸;从船长角度而言,遇事要冷静、果断,等等,但无论哪一种阅读视角,均应回归到“事物在发展变化中,要根据情况采用相应的果断行动”这一主题框架内。内涵多元并不等于主题多元,一切个性解读都应以文本为基本出发点,不能过于牵就。②引导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点难免有误,认识难免有所偏颇,解决问题时难免出现低效甚至无效劳动,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实施积极的引导。要引在知识结构的转承处,引在学生思维凝滞处,引在学生情动处,或穿针引线,或推波助澜,或点石成金。③巧用迟延评价,引向课外。有些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能不加辨析笼统地予以肯定或简单地否定,可以采用迟延评价的方式,不必把问题的结果直接告诉他们,促使他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进一步去查询资料,去调查,去验证,去体验,去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整合、取舍、加工和重组等,从而充分地释放出探究的潜能。力争做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最终又能回归教材。
【责任编辑:王开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