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图书 任重道远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u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 读】本文认为当前环境有利于科普图书的发展,主要依据三个方面:国家重视、公众需要和科普创作队伍正在形成。建议出版社应当重点抓好科普图书的三个环节:“给谁看”“写什么”和“怎么写”。对什么是好的科普图书提出了三个标准,即科普图书也要做到“信、达、雅”,“信”指科学性,“达”是趣味性,“雅”是文学性。
  【关键词】科普图书 出版环节 评判标准
  在座各位都是科技出版领域的专家领导,这方面懂得比我多。近些年,我参加过一些科普图书的评审等活动,有些接触,有些感触,都是个人看法,将其归纳如下三个部分。
  一、当前大环境有利于科普图书的发展
   之所以做出当今时代环境有利于科普图书发展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1.国家重视,政府支持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施行,明确规定:综合类报纸、期刊应当开设科普专栏、专版;书刊出版、发行机构应当扶持科普书刊的出版、发行。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强调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应加大力度,创作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2007年,《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要繁荣科普创作,大力增强我国科普作品的原创能力。2016年5月,我國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了有关要求。
   2019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整体处于稳中有升态势。全国科普经费持续增长,比2018年增加15.13%。科普人员规模有所扩大,专职创作人员2.01万人,比2018年增加29.38%。
   我国科普图书的奖励众多,层级高,影响大。比如,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增设科普内容,科普图书奖首次进入国家最高科技奖励,每年都有科普图书获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是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其中包括科普图书。“中国好书”评选,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中宣部、央视指导和支持,面向公众,具有广泛影响,科普图书始终是其中的重要类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都是科普图书的专业奖励。此外,有关部委和省市也有许多设立了科普图书奖励。还有一些颇具影响的社会性奖励,比如,世界华人科普创作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等。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综合性奖励中,科技图书(学术)未必有,但有科普图书。
  2.社会需要,公众欢迎
   2021年1月,第11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发布,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05年的1.6%提高了8.96个百分点,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任务。
   随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防疫健康、人工智能、大数据、5G、智能家居等日益进入公众生活,对科技领域的关注也迅速扩展,需求不断增强。以健康为例,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调查认为,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影响占7%,而自身行为占比最大,为60%。因此,具备科学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提升公众健康水平的关键。
   与此相适应,我国保健品产业发展迅速,20年来,我国保健品消费增长在15%~30%之间,远高于发达国家13%的增长率。与此同时,健康养生领域也是比较混乱的领域,鱼龙混杂,误区甚多,打鸡血、生吃泥鳅、一把绿豆治百病,都曾火遍大江南北。社会公众对此有强烈需求,希望得到正确引导,提高自身辨别真伪的能力。
   庚子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面对人类百年大疫,科技成为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19世纪以来,微生物学的发展,抗生素、重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发明,大幅度降低了传染病对人类社会的威胁。这次疫情仍然如此,由于各国社会制度、文化习惯不同,中国模式其他国家学不了。这种多元的情况下,全球要想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只剩下科技这个手段,舍此无他。同时,这次疫情还有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虚假信息和谣言满天飞。我收到的各种疫情信息中,有太多不靠谱的内容。其他国家也出现众多反智现象。在这种态势中,科学证伪和辟谣成为刚需。
   因此,科普图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大有用武之地。当然,和大多数传统纸媒一样,当前科普图书也遇到了发展难题和挑战。但即便如此,科普图书仍然展现了一些亮点。2019年,科普图书出版1.35亿册,比2018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中国图书市场研究报告表明,2019年,各品类新书成交额同比增幅中,表现最好的依次是科技、社科和文教类图书。此外,少儿出版是我国出版业活力最强、成长性最好的门类,其中少儿科普图书呈现良好发展前景。根据京东大数据,2017年至2019年,儿童文学、绘本、科普/百科三大细分品类的成交额,同比增速超过童书整体增速,其中成交额同比增速最高的是科普/百科。在2019年纸质书出版机构TOP10排名榜单中,科技类专业社多有入围,并有两家位居前三。
   过去流行一个说法,叫作“科普有名无利”。实际上市场是有需求的。近年来,有的科普图书发行量已经达到数十万册,有的一年内数次加印。政府支持,公众欢迎,出版科普图书可以做成“名利双收”的好事,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何乐而不为。
  3.个人感受
   对国内科普图书出版,现在有些悲观的看法,认为国际上有一些经年流传的经典科普畅销书,而国内这样的科普好书太少,同时国内好的科普作家也太少。这是部分实情,不过,从我个人感受角度看,也并非完全如此。
   我长期在中国科协工作,自中国科协成立之日,科学普及就是主要工作领域。科普法中明确规定科协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社会力量。中国科协在我国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中担任了综合协调作用,也是我国重要科普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比如,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普中国、科技场馆建设和展教、青少年科技活动等,科协系统也设立了专门从事科普工作的职能部门和机构。因此,耳濡目染,这些年我也与科普工作有许多接触。    不过,我并不分管科普方面的工作,主要从事学术管理。在我过去从事的工作中,管理着全国近80%的科技社团和超过20%的学术期刊,科协和学会系统每年组织的学术会议有两三万个,我每年都参加和组织数十个高层次的学术会议,这些年保留的代表证、嘉宾证上的绳子,解下来可以织一个大渔网了。平时接触的也大多是院士专家。几十年下来,类似审美疲劳,颇有些“科技疲劳”,能对我产生冲击的学术观点、科技文章和图书并不太多。但是,参加科普图书评选,会时不时地眼前一亮,有的会让我感到兴奋,还有的书甚至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终于等到这本书了。
   同时我还有一个感觉,我国科普图书创作的骨干队伍正在成长,初步已经形成一批中坚力量,并构成了老中青梯次布局。特别是一批从事一线科研的中青年科学家成为创作主体。这些作者受过系统的高等专业教育,基础扎实,与国际科技界交往多,很多本身就是海归,视野比较宽,思路比较活,语言也比较贴近时代。尤其是这些作者都热爱科普创作,科学源于兴趣和热爱,科普也是。队伍的成长是很可喜的现象,也是做出精品图书最重要的智力资源。
   所以,总体来说,我对国内科普图书还是挺有信心和期待的。
  二、出版社应当成为精品科普图书的“助产士”和守护者
   常会听到作者将作品称作“自己的孩子”。借鑒这种比喻,作者就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出版社就是“妇幼保健院”。出版社需要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确保“母婴健康”,实现“优生优育”。
   产生精品科普图书,出版社需要抓好众多环节。我围绕以下三个环节,提供参考意见。
  1.还是要提“给谁看”的问题
   加强选题策划是产生好书的基础,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目前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科普图书,阅读对象定位比较模糊,选题策划比较随意,有碰到什么就出什么的感觉。出来的书,有的更适合专业人士看,有的只适合很窄的读者圈子,有的感觉不知道是想给谁看的。
   科普图书的读者是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因此,选题应该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关注什么问题,通常会上网搜索。据悉,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人,百度每日用户搜索需求高达数十亿次,通过搜索获取科技信息已成为网民的主要选择。所以,了解网民搜索的科技问题,是把握公众科技需求的良好窗口。
   自2015年始,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研究,并定期发布《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这些年搜索的科技热点,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2016年中国网民关注的科普主题,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健康与医疗、信息科技和应急避险。2018年,前沿技术跃居第一,与当年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北斗卫星等系列热点频发有关,后面排序依次是健康与医疗、应急避险和信息科技。2020年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前沿技术、应急避难和健康与医疗。前沿技术位居第一的原因,是把新冠病毒变异、新冠疫苗研究和使用列入该领域。另外,公众关注的领域还包括能源利用、气候与环境、食品安全和航空航天。
   分析上述结果,健康与医疗、前沿技术、信息科技和应急避险,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科技领域。其中,尤其是健康与医疗,2016年在搜索中占比为53.78%,远超位居第二的信息科技的14.53%。这几年“中国好书”的科普入选书目,与上述情况也比较接近。近几年,每年入选年度科普好书有3~4本,每次都有健康与医疗内容的,也有前沿技术领域的。
   除了上面这个窗口外,还有许多可以作为选题策划的参考依据。比如,国家关注的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领域,包括信息网络、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和新能源、脑科学、健康与医疗等前沿领域,以及高端通用芯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油气田、核电站、水污染治理、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同时,也应该注意防止在选题上一哄而上,否则,路上会太挤,交通堵塞,走不动,走不远。
  2.有必要说说“写什么”的问题
   在科普作者创作过程中,建议出版社与作者的沟通要早,对“写什么”“如何写”等问题进行磋商。这里重点想提一下“写什么”的问题。
   中国科协负责定期组织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调查的内容,通常包括“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3个方面。也就是说,公民是否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不仅要看掌握的科学知识,还要看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方法,国际上通常使用米勒体系对公民科学素质进行测评,后来又演变成新米勒体系,新体系对测评指标进行了合并和简化。这些测评方法有一些区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公民是否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应该是一个综合考量,不能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把握。
   2016年,科技部、中宣部联合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通知中明确规定:“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尽管有专家学者对某些基准点有不同意见,但对上述定义是取得共识的。
   当然,科技知识的传播也是重要和必要的。不过现状是大部分科普图书往往是某个科技领域的知识堆积,而其他方面重视不够。其实,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获取科技知识是相对容易的,点点鼠标、动动手指即可,是名副其实的唾手可得,导致公众专门为此买书的动力不断降低。更何况,一个人就算背下大百科全书,仍然不能说具备了科学素质,也算不上知识分子,顶多是“知道分子”。据说《纽约时报》一周的内容,等于18世纪一个人一生的资讯量。而现在,每个人手机上每天的信息量,就能顶多少个《纽约时报》?古代人占有信息很少,但千百年前哲人很多的深刻思考,直到现在也无法超越。正如英国作家艾略特所言,我们“需要把丢失在知识中的智慧找回来”。更何况,现在很多信息都是无用信息,有些还是垃圾,无益而有害。而且这些所谓“知识垃圾”,是世界上最难降解的垃圾。    知道“为什么”比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知其所以然”比“知其然”更重要,知道“如何思考”比“思考什么”更重要。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更具根本性,也更长远。比如,科学精神的灵魂是求真求实,在公众和青少年中弘扬倡导求真求实精神,远比普及几个具体知识重要得多。掌握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學方法和科学精神,既是科技工作者在科学道路上不断前行的通行证,也是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敲门砖。
   也有一些科普图书这方面做得不错。比如,一本讲动物园的书,不是把动物园当成家长带孩子去的娱乐场所,而认为去动物园是一种自然观的教育,让孩子了解动物的自然行为,感受自然之美,体现动物尊严,改善日常行为,并产生自然观和责任感。这远比认识某个动物、知道它的一些生活习性重要。
   介绍进化论的书很多,大部分是介绍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有一本书则重点介绍了进化论本身的“进化”过程。进化论是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科学理论,人人知道,但常有误读。然而,争论百年,进化论不但没有倒下,反而越发光大,从狭义生物进化演变成为解释从生命到宇宙规律的学说,并影响了众多学科。揭示这一过程,有助于读者了解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科学的本质是批判,启发弘扬探索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
   在这方面,出版社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尽管我国公众科学素质在不断提高,不过,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公众相对缺少科学逻辑思维训练。形式逻辑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一。在《大英百科全书》科学分类栏目中,形式逻辑位居各科自然科学之首。在很多国家,逻辑学是必修的通识教育。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墨家已经系统地论述逻辑思想。遗憾的是,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销声匿迹,形式逻辑在我国也日渐式微。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影响,我国逻辑教学缺席达数十年之久。时至今日,国内高校依然没有普及逻辑教育,在大部分高校,逻辑学都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高校如此,更不要说在群众中普及。
   因此,公众由于缺少逻辑思维训练,所以习惯主观想象,甚至凭空臆测。很多公共话题的讨论,因参与者缺乏基本逻辑思维,常沦为无意义的街头口水战。要改变这种现状,任重而道远。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个问题很突出,谣言与谎言一色,帖子与段子齐飞。其实,如果具备良好科学逻辑思维训练,很多假消息是一眼就可以识破的。
  3.也要关注“怎么写”的问题
   多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我自认为算是一个爱书的人,但现在每日接收的信息,至少80%来自微信。留给看书的时间,基本上只剩下睡前的个把小时。大部分传统出版社越来越感受到新媒体的压力,我认为,既然躲不掉,不如去拥抱。
   当前,新媒体科普传播的增长很迅速。2019年,以多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科普传播更加广泛,全国建设科普网站2818个,比2018年增加4.84%;创办科普类微博4834个,比2018年增长72.09%;创办科普类微信公众号9612个,比2018年增长36.01%。
   近年多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都表明,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2020年,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网科普信息传播中,微信、网络媒体和APP位居前三,分别占比42%、29%和13%,成为科普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5G最大的特点是有利于视频及AR/VR产品的传输,在这种大背景下,将文字、音频、视频、AR/VR等产品统一布局,加大新媒体、融媒体产品开发力度,已是大势所趋。
   在科普图书评审中,我也观察到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现象:受欢迎好书的作者,在出书前本身就是网上科普的网红人物,其所办的公众号、视频号和微博,都拥有大量粉丝。一本讲海洋生物的图书,获得过多种出版奖励,出书前作者就拥有620万粉丝。一本讲信息安全的图书,出版前网上点击量就超过数十万次。一本讲中医的书,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粉丝近50万,平均每篇原创推文阅读量近10万人次。最近评审的一本讲物理的图书,作者制作的网络科普短视频,有上百万的订阅者,作者选择了100个物理话题与订阅者沟通,在此基础上筛选和打磨,然后才成书。作者自豪地说,这本书是500万人参与制作的科普读物。
   通过网络产生规模影响,建立相对固定的读者群,然后依靠黏性转移到传统出版,保证了高起点,具备了成为精品的基础。我认为这是值得关注和借鉴的写作出书方式,应给予认真研究,努力发现、培养与合作,依托现代技术条件营造科普图书的新生态。
  三、什么是好的科普图书
   评判精品科普图书的标准很多,下面谈的是我的一孔之见。
  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说:“译事三难:信、达、
  
  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严复提出了好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我认为,这也可以视为对好的科普作品的标准。因为,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倾听大千世界的语言,理解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并加以归纳表达,这也可以视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翻译。还有一种说法,科学,是自然世界的说明书。
  科普图书的“信、达、雅”,可以理解为“信”是准确,“达”是流畅生动,“雅”是好看。“信”重在科学性,“达”要求趣味性,“雅”讲究文学性。下面分别简述这三个要求。
  1.科学性是对科普图书的基本要求
   所谓科学性,指的是书中内容必须是准确的。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求真求实,是科学的灵魂。科学性是科普图书的底线,满足了这项要求,这本书可以算是及格了。这方面如果出现硬伤,可以一票否决。
   这里有一些理解误区。比如,有的意见认为,也应该向公众传播各种学术观点,以激发公众的想象力。关于这个问题,我同意担任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的刘嘉麒院士的看法,他认为:“科研与科普有着本质的不同。科研的灵魂是创新,是探索,它充满着疑问和求证。而科普,在科学内容方面,根本任务是传播,是把人类已经取得的成熟的科研成果传递给广大公众。”    许多科普专家也认为:“科研是少数人的行为,科研中的不同学术观点应限定在学术圈内进行讨论,不宜扩大到公众层面。对于尚存争议和疑问而公众又关心的科研问题,科普传播一定要慎重,以免误导公众。”
   每个人对待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都可以表达,正所谓“一千个觀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对科学普及来说,对同一个事物,不能一千个科学家说一千个结论,那会导致公众无所适从。胆固醇升高是心血管治病的危险因素,对此有大量科学实验证明,是国际医学组织和医疗指南明确的,是医学界的主流意见。不过,也有个别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这在医学界内部作为学术讨论是正常的,但如果将这种个别意见作为科普图书出版,等于是在误导公众。
   概括来说,科学研究就是做少数,需要鼓励探索创新。但是,科普需要看多数,需要传递确定的、可靠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需要可验证、可证伪、可重复,并得到科学共同体的认同。此外,还需要时间沉淀。比如,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绝大部分科学问题,要下结论都还为时过早。
   有些表达作者个人科学观点的书,很有创见,很有启发,可能是好书,其实我自己也经常购买这一类书籍。但是,这类阐述作者个人观点的书,在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为科普图书,更不能作为精品科普图书。在当前科普图书评选中,这一类书有时也会入选,对此我认为需要加以提醒。
   还有一类图书,使用的手段是科技,但是内容并不是。比如,用现代遥感方法,记录了一个地区经济、农业、习俗、风光、人文的变化,这可能是好书,但不能算是科普图书。手机是科技产品,网络也是,但用手机和网络看的东西,未必是科技内容。
  2.趣味性也是对科普图书的基本要求
   如果一本科普书,具备了科学性加趣味性,可视为达到了良好水平。
   趣味性,是对科普图书提出的独特要求。这主要是与科普图书的特性有关,科学内容通常比较枯燥,最怕把科普图书写成资料汇集,或者是知识点的罗列,或者满眼都是公式、数据和术语,这样的书,很难吸引公众阅读。但在实际情况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也有一些中规中矩的科普书,没毛病,但也没有亮点,是科普书,但不是好的科普书。
   科学性要求不讲外行话,趣味性要求是用白话说行话。如果不能做到生动有趣,至少要做到通俗易懂。即使不能看进去,起码能够看下去。再进一步,如果能够深入浅出,外行不觉深,内行不觉浅,就更好了。要做到这点有些难度,需要把厚书读薄才行。也正是有这些要求,成为好的科普作家挺难的。
   科学家的脸谱化,就是只会埋头数据和实验室,生活乏善可陈。理工男给人的印象就是呆板无趣。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天地间最精彩的故事,大多是科学讲出来的。科学发展之路跌宕起伏,有宏大壮丽的震撼,也有曲径通幽的美妙。
   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成功范例。我读到过讲基因编辑的一本书,书里有故事,有包袱,有伏笔,非常好看,令人手不释卷。也有的科普书语言生动活泼,使用了许多现实语言,让年轻读者有同理心和亲近感。
   这个问题也有一些理解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评价某科普图书时,说这本书是“学术性科普”书。其实“学术性科普”的说法并不准确,学术就是学术,科普就是科普,二者的定位、对象、功能和写作方法都有明确区别。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强调趣味性,但不能为趣味而趣味,不能过度娱乐化,那就是另一个极端了。
  3.文学性是对科普图书的高要求
   所谓文学性,是指文字优美,写得有美感,有味道。在科学性、趣味性的基础上,这是加分项,如果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优秀的科普图书了。
  蓝色是理性的标准色,通常也被视为科技色。其实,科学不全是冷色系,科学有温度,也有红黄橙棕。最美的科普图书,能将科学与人文完美结合。
   科学与艺术本质是相通的。真理具备三大要素:正确,简单,美。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真理不走远路。物质不灭,能量守恒,万物归一,这些简洁到极致的思想表述,揭示了最深邃的规律。
   据说,在音乐粉丝圈子里,要做出很有格调的样子,就说一句“我是听巴赫的”。听得懂巴赫,是智商和情商完美结合的代名词。巴赫复杂的曲谱,力图体现严格的均衡关系,是数学和哲学在音乐领域的结晶。
   在近些年的图书评审中,确实看到过一些这方面做得不错的作品,不但专业,同时美且酷。
   数学是最枯燥的学科。可是,也有写数学公式的书,看得人热血沸腾。这本书从哥廷根的科学家之墓说起,那些墓碑上,很多只有一个公式、一个方程组、一个定律,是墓中主人做出的贡献。自然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浓缩在这些公式里,这其实可看作人类的智慧结晶,外星人也能看懂。万物速朽,唯有公式永恒。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能够读懂一行数字,并为之动容。
   有一本写中药的书,将《本草纲目》和《诗经》融为一体。“以诗的文字煮本草”,诗经如画,本草如歌,谁说科学技术与诗情画意无关?
   有一本写航天的书,介绍旅行者1号离开太阳系,回眸地球,就是个毫不起眼的暗淡光点。书中说(手中没有书,凭借记忆,大意),就在这枚暗淡的光点上,有我们的家园和一切,有我们的一生,有爱过和认识的每一个人,所有的欢乐与痛苦,光荣与梦想,看起来都是一粒微尘。书中结合屈原的《天问》,介绍人类踏入星辰大海的征程,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得人百感交集,思绪起伏。
   及格的科普书,是让读者了解科学。优秀的科普书,是让读者爱上科学。我国科普图书任重道远。祝愿每一本科普图书,都能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科学态度的倡导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
  (本文为“科普类优秀图书出版研讨会”的发言。)
  (责任编辑程成)
其他文献
通过调研,分析了湖北省部分地方院校体育类实验室的开放共享现状,指出了该类实验室开放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进行开放共享的必要性及保障性措施。最后,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从多个层面探索体育类实验室开放共享的模式。
科教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实验室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了石墨烯场效应管传感器关键工艺虚拟仿真实验。该实验实现了甲烷气体生长为石墨烯、石墨烯演变为场效应管器件及最终实现传感功能等完整工艺流程,实验内容丰富,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思维的意识和能力。
为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在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发展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探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利用方式,提出开设大型仪器设备实验选修课程、构建完善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构建虚拟仿真实验云平台、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奖惩制度,对提升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与共享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书界观察  2021年4月13日,精品图书与全民阅读高端论坛之科普类优秀图书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副会长杨平主持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由山东出版集团和东北大学人文艺术高等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各科普类出版社等单位的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系列指示精神为宗旨,以建设新时代“书
期刊
高校实验室废弃化学试剂瓶品种多、外形多样,内部残留成分复杂。为了解决化学试剂瓶清洗及环境污染问题,参考市场上的洗瓶机,以原有的半自动试剂瓶清洗设备为基础,使用FX5U PLC采集数据并控制清洗装置的运行,采用触摸屏进行洗涤模式选择、参设调整及监控等,设计出一套基于PLC控制的全自动化学试剂瓶清洗装置,主要涉及装置结构设计及PIDm,PWM,SFC等技术,经过调试及初步应用,达到设计要求。
在线教学是疫情阶段保障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在线教学的现状,并针对“MOOC+腾讯会议+微信群”在线教学手段,详细地介绍了具体的实施过程。剖析了在线教学的难点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根据前期在线教学经验,对以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对下一步教学模式改革有一定的帮助。
立足国家“双一流”战略大背景之下,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实验室设备的管护现状,以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实验室为例,系统地指出具有前瞻性、多样化、体系化的实验室设备管护路径,对于实现国家“双一流”战略、实现“世界一流人才”终极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导读】1827年,歌德第一次公开宣布了“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将近200年来,歌德所倡导的“世界文学”引发了人们诸多的讨论或争论,近年来又一次成为一个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歌德何以能够提出世界文学观念?这与他对世界文学的阅读和研究是分不开的,尤其与他对中国文学的阅读、理解、阐释和研究关系密切。歌德正是在构思与创作《中国作品》时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观念。鉴于歌德的《中国作品》主要描写的是中国才女,
以前的学习空间是将“杂乱无序”的空间排布成“井然有序”的固有空间,以提高知识灌输的速度与体量。在向以智慧课堂为代表的新时代学习空间的转变过程中,高科技含量的教学设备和新概念教学家具承载了新一代教育人更大的期望,成为高校学习空间内的重要角色。S高校本科教学楼东中院的升级改造,是将原有扁平化的单一学习空间,打造成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创新型学习空间,5种类型正式学习空间支持教学,4种类型非正式学习空间支持自学,两种学习空间以自学方式为纽带,实现功能交互,在助力“教与学”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以教学楼科学使用、学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机械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其内容实用性较强,若采用常规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容易枯燥,知识转化率较低。为了提高知识转化率,可以采用以工程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原有的基础知识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采用以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不断优化考核方式,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从而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