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质量监督是对检测活动的定性分析和评价,是保证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质量监督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全面、运行是否有效的重要標志。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要重视质量控制活动,采用质量控制手段,提高检验质量,提高检验监督机构管理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文章基于检测机构专用设备质量控制体系、详细阐述分析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质量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过程和结果。
一、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质量监督的分析
1质量监督的依据
质量监督的目的,是确保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符合有关条例所规定,以及来监测和评估影响测试结果的重要元素,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检测质量。这些规定包括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定行政机关的要求,以及相关标准要求。此外,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检验和检测质量的基础。特种设备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在四个基础上:资质认定、资格核准、检验机构认可以及实验室认可。由此可见,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质量监督十分重要。
2质量监督的内容
质量控制内容是对能够检验结果影响的关键方面的控制,它应该集中在五个重要的元素上:人、机、料、法、环。人,是质量监督工作的监督对象;机,则是设备仪器等标准物质;料,是试剂、标准物质以及消耗性材料等材料,也是检测样品;法,则是检测标准及检测方法;环,则是环境,检验工作的开展环境。除了监督现场的测试相关活动外,监测技术文件、核查报告的处理和核查,签字人的权利范围等也要进行监督,包括:原始记录的填写是否规范,报告和证书是否符合要求,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和是否使用国际单位,核实资料内容是否正确,是否作出正确结论,授权人人的签名是否在授权范围内,以及报告和证书是否有任何错误等。
3质量监督的方式
质量监督无需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灵活进行监督。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现场观察、报告复核、面谈、模拟检验以及其他评价被监督人员表现等方法,也可以对这些方法进行组合使用,具体的监督方式可结合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范围而定,但是现场检查是所有检验员必须要进行的步骤。现场检查可以采用抽查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日常监督形式。在开展抽查工作时,检验机构的负责人要精心挑选熟悉检验方法和程序的工作人员组成抽查小组,到现场抽查检验项目,对现场情况进行记录并给出评价;日常监督检查则需要结合检测机构的业务范围,选择合适的监督频次对检测检验活动进行监督。
4质量监督的过程
整个质量控制过程以PDCA循环为基础。方案的主要内容:计划的制定(P1),计划的执行(D),执行过程中的检查(C),根据检查结果对计划进行系统改进(A),改进后形成新的计划(P2),这样就形成了PDCA循环。在每个循环结束后,都会提高质量管理成果。PDCA循环的特点:具有周期性,一环带一环,效果程阶梯式上升。
4.1质量监督的计划(P阶段)
现阶段重点分析质量控制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和制定监测计划。以及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的准则的要求,涵盖整个测试和测试过程。在这个阶段,质量管理体系应指定足够数量的质量检查员,并给予他们每人能够明确自己的监督责任。
4.2质量监督的实施(D阶段)
根据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质量控制检查员对具体的质量控制和检查进行日常监督活动。根据“人机料法环”的要求进行监督,确保所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这个阶段,可由高层领导进行抽查,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检查人员的监督,另一方面确保对他们进行更有效、更真实的日常监督。
4.3质量监督的检查阶段(C阶段)
核查包括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来自客户的反应,重点看客户的满意度是否有提高;第二个标准要看效果,在开展质量监督活动后有没有减少特种设备检测检验中的问题或者问题是否得到改善;第三个标准要看效益,看实施质量监督后,检测检验工作的质量与位实施质量监督时的工作质量相比是否有提升。
4.4质量监督的处理阶段(A阶段)
通过总结这种质量控制的结果和经验,可以得出相应结论,提炼出有效的控制方法并将其补充到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当中。此外要以本周期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未解决的问题为基础,制定相应监督管理措施,开始进行下一个PDCA周期。
二、提高质量监督的一些做法
1.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性
专用设备的质量控制具有很高的专业性,不同类型的特种装备差别很大,因此需要编配部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这些人员本身需要具有丰富的特种设备质量检验经验,通过对这部分人员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使其具备高的综合能力。既要具备综合检验能力,又要能够吃透检测的规范标准,这样才能在质量监督中有好的工作表现,让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问题暴露在他们的火眼金睛之下。
2.明确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
对于质量监督工作,监督人员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技术保障和能力确认上,而不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考核结果上。技术保障就是要保障设备状况良好、程序文件不缺失且符合相关规定,检测检验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而在确认工作人员能力时,除了要看是否有相关证件,还要考核检验人员的综合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相关法规标准的理解能力。
3.质量监督人员的任命标准
质量监督员负责实施质量监督工作,既要有相关专业技术,又要能够担当相应的责任。
特殊设备的检验和检验机构应由最高管理人员任命,每质量监督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在职责范围内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质量监督人员应由工作人员要熟悉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同时其专业水平和应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在技术能力方面,检查员必须有丰富的经验以及超强的业务能力,能够发现其他检查员工作中的缺陷,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关于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管理人员要十分熟悉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具备质量控制程序,能够充分控制质量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在一个检测检验单位中,质量监督员应占总人数的10%左右[1]。
3.优化质量监督方法
最有效的监督方式是外部监督,要改变现在的以内部报告为主的形式,向交叉考核和外部考核的方向发展,同行审查可以相互进行,或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小组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作为评估个人素质的重要参考,以及维护核查的权威。
4.提高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在进行监督考核时,可以提高方式与渠道的多样化,走出现场抽查、报告、记录等方式的约束,可以通过组织技能大赛,或者进行不同主题的能力确认考核,随机复查检验现场活动等,既对工作人员的能力有一个掌握,有能够考察他们是否具有责任心。
5.建立激励机制
质量体系运行完备,必须依靠全体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员工管理层实施质量体系运作,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支持质量控制和做好工作。
6.质量监督结果的传播
将在年底对出现问题的年份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预防复发的措施,以及分析不同年份的情况,评估预防措施的成效。
结束语
随着特种设备检验业务量的增加,人机矛盾突出,对特种设备的检验质量决定了是否能够消除或缓解人机矛盾。因此,质量监督员要能够明确质量监督的依据与监督内容,灵活运用监督方式,深入理解质量监督的全过程,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而检验检测机构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监督队伍建设,提升监督员的专业性,确保特种设备的检验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孟祥定. 加强特种设备检验质量管理提高特检机构检验检测水平[J]. 大众标准化, 2017(1):42-43.
一、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质量监督的分析
1质量监督的依据
质量监督的目的,是确保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符合有关条例所规定,以及来监测和评估影响测试结果的重要元素,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检测质量。这些规定包括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定行政机关的要求,以及相关标准要求。此外,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检验和检测质量的基础。特种设备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在四个基础上:资质认定、资格核准、检验机构认可以及实验室认可。由此可见,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质量监督十分重要。
2质量监督的内容
质量控制内容是对能够检验结果影响的关键方面的控制,它应该集中在五个重要的元素上:人、机、料、法、环。人,是质量监督工作的监督对象;机,则是设备仪器等标准物质;料,是试剂、标准物质以及消耗性材料等材料,也是检测样品;法,则是检测标准及检测方法;环,则是环境,检验工作的开展环境。除了监督现场的测试相关活动外,监测技术文件、核查报告的处理和核查,签字人的权利范围等也要进行监督,包括:原始记录的填写是否规范,报告和证书是否符合要求,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和是否使用国际单位,核实资料内容是否正确,是否作出正确结论,授权人人的签名是否在授权范围内,以及报告和证书是否有任何错误等。
3质量监督的方式
质量监督无需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灵活进行监督。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现场观察、报告复核、面谈、模拟检验以及其他评价被监督人员表现等方法,也可以对这些方法进行组合使用,具体的监督方式可结合检验检测机构的业务范围而定,但是现场检查是所有检验员必须要进行的步骤。现场检查可以采用抽查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日常监督形式。在开展抽查工作时,检验机构的负责人要精心挑选熟悉检验方法和程序的工作人员组成抽查小组,到现场抽查检验项目,对现场情况进行记录并给出评价;日常监督检查则需要结合检测机构的业务范围,选择合适的监督频次对检测检验活动进行监督。
4质量监督的过程
整个质量控制过程以PDCA循环为基础。方案的主要内容:计划的制定(P1),计划的执行(D),执行过程中的检查(C),根据检查结果对计划进行系统改进(A),改进后形成新的计划(P2),这样就形成了PDCA循环。在每个循环结束后,都会提高质量管理成果。PDCA循环的特点:具有周期性,一环带一环,效果程阶梯式上升。
4.1质量监督的计划(P阶段)
现阶段重点分析质量控制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和制定监测计划。以及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的准则的要求,涵盖整个测试和测试过程。在这个阶段,质量管理体系应指定足够数量的质量检查员,并给予他们每人能够明确自己的监督责任。
4.2质量监督的实施(D阶段)
根据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质量控制检查员对具体的质量控制和检查进行日常监督活动。根据“人机料法环”的要求进行监督,确保所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这个阶段,可由高层领导进行抽查,一方面可以加强对检查人员的监督,另一方面确保对他们进行更有效、更真实的日常监督。
4.3质量监督的检查阶段(C阶段)
核查包括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来自客户的反应,重点看客户的满意度是否有提高;第二个标准要看效果,在开展质量监督活动后有没有减少特种设备检测检验中的问题或者问题是否得到改善;第三个标准要看效益,看实施质量监督后,检测检验工作的质量与位实施质量监督时的工作质量相比是否有提升。
4.4质量监督的处理阶段(A阶段)
通过总结这种质量控制的结果和经验,可以得出相应结论,提炼出有效的控制方法并将其补充到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当中。此外要以本周期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未解决的问题为基础,制定相应监督管理措施,开始进行下一个PDCA周期。
二、提高质量监督的一些做法
1.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性
专用设备的质量控制具有很高的专业性,不同类型的特种装备差别很大,因此需要编配部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这些人员本身需要具有丰富的特种设备质量检验经验,通过对这部分人员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使其具备高的综合能力。既要具备综合检验能力,又要能够吃透检测的规范标准,这样才能在质量监督中有好的工作表现,让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问题暴露在他们的火眼金睛之下。
2.明确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
对于质量监督工作,监督人员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技术保障和能力确认上,而不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考核结果上。技术保障就是要保障设备状况良好、程序文件不缺失且符合相关规定,检测检验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而在确认工作人员能力时,除了要看是否有相关证件,还要考核检验人员的综合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相关法规标准的理解能力。
3.质量监督人员的任命标准
质量监督员负责实施质量监督工作,既要有相关专业技术,又要能够担当相应的责任。
特殊设备的检验和检验机构应由最高管理人员任命,每质量监督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在职责范围内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质量监督人员应由工作人员要熟悉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同时其专业水平和应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能力。在技术能力方面,检查员必须有丰富的经验以及超强的业务能力,能够发现其他检查员工作中的缺陷,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关于质量管理水平,质量管理人员要十分熟悉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具备质量控制程序,能够充分控制质量的全过程和各个阶段。在一个检测检验单位中,质量监督员应占总人数的10%左右[1]。
3.优化质量监督方法
最有效的监督方式是外部监督,要改变现在的以内部报告为主的形式,向交叉考核和外部考核的方向发展,同行审查可以相互进行,或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小组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作为评估个人素质的重要参考,以及维护核查的权威。
4.提高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在进行监督考核时,可以提高方式与渠道的多样化,走出现场抽查、报告、记录等方式的约束,可以通过组织技能大赛,或者进行不同主题的能力确认考核,随机复查检验现场活动等,既对工作人员的能力有一个掌握,有能够考察他们是否具有责任心。
5.建立激励机制
质量体系运行完备,必须依靠全体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员工管理层实施质量体系运作,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支持质量控制和做好工作。
6.质量监督结果的传播
将在年底对出现问题的年份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预防复发的措施,以及分析不同年份的情况,评估预防措施的成效。
结束语
随着特种设备检验业务量的增加,人机矛盾突出,对特种设备的检验质量决定了是否能够消除或缓解人机矛盾。因此,质量监督员要能够明确质量监督的依据与监督内容,灵活运用监督方式,深入理解质量监督的全过程,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而检验检测机构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监督队伍建设,提升监督员的专业性,确保特种设备的检验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孟祥定. 加强特种设备检验质量管理提高特检机构检验检测水平[J]. 大众标准化, 2017(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