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眼泪的叹息——沈从文《老伴》赏析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uagn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伴》一文是作者沈从文对自己17年前所见所闻的叙写。两个老伴不同的命运却又相同地埋葬在自己的回忆里,那种叹息的历史与无奈的遥望,都在这篇文章里渲染得淋漓尽致。
  作者首先通过记叙两次在泸溪县的经历,表达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无常和时间轮回的残酷的思考。对乡土的热爱,期盼湘西人民用“橹歌”的精神和热情,重新装扮生活的主题。文章通过叙述了作者17年后再次回到湘西泸溪县的所见所闻,在平静的叙述中,写出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对其中透露出的人事沧桑深感惆怅。作者再见老伴,并引起感慨与思索。
  然后,作者从当年的老伴命运中发现了人类命运的无常和时间轮回的残酷。老伴之一沈万林死得偶然和意外,而老伴赵开明曾是那么伶俐勇敢,也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无情流逝,已被所谓的现代文明的“鸦片烟”毁去了形貌和活力,“简直可以说是一个老人了”。而他的女儿却正青春年少,但简直就是她母亲的翻版,目睹此情此景,作者抒发了不可知的命运给家乡、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并由此上升至对人生哲理的思索。新的东西带来了文明,也带来了糟粕,作者在过去、现在、未来,在新与旧的对照中,深感惆怅与焦虑。既希望家乡有所变化,受文明的熏陶,但又不希望变成像老伴赵开明那样,麻木、健忘、衰老。同时,又不希望像赵开明的女儿一“承”不变,安于现状。这都是基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所以他会忧愁,焦虑。
  最后,作者对故乡再来的春天,对重塑家乡民族品德,恢复人性中自然、美好的东西寄予了希望。
  文中,融合了作者对生与死、新与旧、历史与命运的种种思考。在那个社会,那个时代,那个将任何人都埋葬了的历史,任何人都没有错,错的正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我们在欣赏清新故事和优美文字的同时,也应该站在作者的身旁,在他的背后听着优美的橹歌,沉默地挽惜。作者蕴藏的热情和隐伏的悲痛,我们一点都不该忽略。而作品中穿插的议论,更使文章具有了一种思辨色彩。在这样一种由感情引发的理性思索中,我们不难看到源自于沈从文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热爱。
  任何事物在它最美的背面都藏着最痛的伤痕。沈从文一开始就从一个美丽的县城出发,着笔抒写河里的船只,河面的橹歌,岸边难忘的回忆,在平静的叙述下,藏着作者深沉不外露的感情。文章的字里行间,人物情景中,作者的情感构成了最大的张力。沈从文的矛盾心理,决定了他作品中的“美丽的哀愁”。它以恬淡明丽为其表,以悲悯热烈为其里,使读者感到在美丽、平静后面有淡淡而挥之不去的忧郁。而这种情感,就像空气一样,弥漫了整个作品,在写实中包含了沉痛的感情。
  “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滩血一把眼泪,一个聪明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来表现的。”不错的,沈从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没有壮烈的死亡,没有喧哗的悲哭,却在平静的湖面上刻下最痛的“伤痕”,用平静而冗长的结局让读者停下翻书的手而泪流满面……
  我曾说过:“悲伤是不断地流泪,悲剧是泪水流干了。”《老伴》一文中,没有提到一滴眼泪,却让作品前面的读者压着层层的叹息。
  我在合上书的同时,也合上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合上了一个深深的叹息……
  (作者联通:725806陕西省白河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完成,最终都必须通过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本身的努力以及与教师的配合来实现。如果说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学习就不会那么注意,教学效果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呢?通过平常和教师的交流以及我对个人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得出以下几条易做的方法。    一、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联系已学的知识    任何一个新事物或新知识的出现,能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
期刊
篮球运动是一项直接对抗的集体项目,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激烈性,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良好学风。只有良好的学风才能培养顽强的意志。如对上课队形、练习落位、动作规则等都坚持严格把关,凡能做到而没有做到的,坚持重做、直至做好为止。  正确进行讲解与示范。讲解与示范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方法。讲解的内容应层次分明,
期刊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本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
期刊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原则应该得到重视。由于体育教学具有活动空间大,组织工作复杂,可控性差等特点,因此教学原则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正确、合理地实施。因此出现了体育教学没有原则,出现了不按照教学原则教学等不正确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因此在对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在对原有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原则的修正基础上做了必要的补充和说明。提出了以下中小学
期刊
小数四则运算是继小数认识之后系统学习的内容,是整个小数部分的重点。由于小数四则运算和整数四则运算法则上大体相同,只是多了小数点的定位问题,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小数点的处理和定位的算理这一关键部位。下面谈一谈这一部分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小数加减法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法则等有关知识,特别是在加减法运算中只有相同数位才能相加或相减,结果仍然是同单
期刊
一篇成功的记叙文,少不了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是记叙文中故事发生的时空要素,人物是记叙文中的主人翁,是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描写是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故事情节是记叙文写作的线索,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环节,也是文章布局的灵魂。完整的故事情节少不了情景设置,合适的情景能更好地渲染文章气氛,营造故事氛围。情景的设置应正确处理前后的照应关系。诚然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
期刊
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日渐普及。以多媒体技术体系为特点的信息教学手段已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具体学科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这种以网络为连结点的全新教学环境中,课堂教学结构呈现出和传统教学结构鲜明的区别。  学生接受信息的来源更加多样化,信息量更是以往不可想象的。过去,学生获得信息的来源无外乎是学校、社会、家庭,受地域影响,信息来源单一,信息量相对很小。其中,学校又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老师作
期刊
【摘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尤其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留守学生”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留守学生 监护人 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农民进入城市务工,把儿女留在农村老家上学,于是出现了大量留守生。全国共有5800万留守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