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前臂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消退时间和运动阻滞消退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率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阻滞消退时间也较长,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220-01
引言
临床上对于前臂上肢的手术治疗常常需要应用相应的麻醉措施,手外伤手术最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就是臂丛神经阻滞,其对于患者的麻醉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有些患者在麻醉后仍然具备少量的自主意识,这时再对其开展治疗,患者就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紧张、焦虑、血压升高等,进而就会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对病情产生误判。为应对这一概率性问题,医护人员会采用辅助麻醉性镇静药物来进行麻醉,不仅性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术疼痛感还能够消除患者麻醉过程中的不适记忆。右美托咪定属于选择性的ɑ2受体激动剂,其镇静、镇痛效果以及麻醉效果较好,本文对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手外伤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围,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3±5.7)岁,体质量42~70kg,平均体质量(58.5±6.8)kg,手术时间1~4h,平均手术时间(2.3±0.6)h。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4.1±5.8)岁,体质量44~73kg,平均体质量(59.4±7.1)kg,手术时间1~4h,平均手术时间(2.4±0.6)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的8h都禁止进食,并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测量患者的术前血压、血氧饱和度,同时为患者建立外周静脉通路。采用仰卧位盲探法对患者的肌间沟及腋路双管法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先阻滞腋路臂丛神经,麻醉者左手同一指定位、针头盲探寻找异感下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指导患者选取仰卧位,患肢外展90°,屈肘 90°,前臂外旋,手背贴床,呈“军礼”状,完全暴露腋窝,头向 对侧偏斜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后,麻醉者左手食指在腋窝处 寻找腋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食指稍用力将其按压固定作 为指示,将7号注射针连接注射器和延长管,以食指固定的 腋动脉桡侧为进针点刺入,寻得异感,无回抽血后注射局麻药0.25%罗哌卡因20ml;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置软垫,以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三角间隙中,环状软骨边缘第 6 颈椎水平部位为穿刺点,消毒铺巾后黑色0.7×25TWLB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垂直刺入,寻得异感后回抽无血液、脑脊液,注入局麻药0.4%罗哌卡因20ml。
对照组:注射罗哌卡因,其药物为用1% 盐酸罗哌卡因(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 H20103636)。注射时给予肌间沟1% 盐酸罗哌卡因8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腋路1%罗哌卡因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
观察组: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其中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90),罗哌卡因与对照组使用药物相同,注射时给予患者两路局麻药各加入20ug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进行注射。
1.3评价标准
采用VA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主要针对术后6h、12h、24h、48h进行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消退时间和运动阻滞消退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所采用的数据分析和计算软件为SPSS23.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组间数据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n(%)],性组间数据用x?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消退时间、运动阻滞消退时间
2.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中出现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分别为2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中出现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分别为1例和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经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过程中麻醉是必须要实施的一种举措,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且高效的麻醉方式,其能够有效阻滞患者在手术中的神经反应,达到较理想的麻醉效果。罗哌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率较高,对感觉和运动神经具有较好的阻滞效果,相关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可以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的观察组在术后6h、12h、24h、48h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消退时间和运动阻滞消退时间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不良反应率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提升麻醉的镇痛、镇静效果,持续较长时间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既安全又高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慕建荣,贺涛.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8):119-121.
[2]张雪莹,耿志海,杨秀娟,王庆东,李梦迪.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对IL-4、IFN-γ的影响[J].齊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02):172-174.
[3]敖家驹,陈永沛,钟声宏.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6):2365-2366.
赣州东方手足外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220-01
引言
临床上对于前臂上肢的手术治疗常常需要应用相应的麻醉措施,手外伤手术最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就是臂丛神经阻滞,其对于患者的麻醉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有些患者在麻醉后仍然具备少量的自主意识,这时再对其开展治疗,患者就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紧张、焦虑、血压升高等,进而就会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对病情产生误判。为应对这一概率性问题,医护人员会采用辅助麻醉性镇静药物来进行麻醉,不仅性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术疼痛感还能够消除患者麻醉过程中的不适记忆。右美托咪定属于选择性的ɑ2受体激动剂,其镇静、镇痛效果以及麻醉效果较好,本文对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手外伤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围,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3±5.7)岁,体质量42~70kg,平均体质量(58.5±6.8)kg,手术时间1~4h,平均手术时间(2.3±0.6)h。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4.1±5.8)岁,体质量44~73kg,平均体质量(59.4±7.1)kg,手术时间1~4h,平均手术时间(2.4±0.6)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的8h都禁止进食,并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测量患者的术前血压、血氧饱和度,同时为患者建立外周静脉通路。采用仰卧位盲探法对患者的肌间沟及腋路双管法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先阻滞腋路臂丛神经,麻醉者左手同一指定位、针头盲探寻找异感下实施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指导患者选取仰卧位,患肢外展90°,屈肘 90°,前臂外旋,手背贴床,呈“军礼”状,完全暴露腋窝,头向 对侧偏斜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后,麻醉者左手食指在腋窝处 寻找腋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食指稍用力将其按压固定作 为指示,将7号注射针连接注射器和延长管,以食指固定的 腋动脉桡侧为进针点刺入,寻得异感,无回抽血后注射局麻药0.25%罗哌卡因20ml;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置软垫,以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三角间隙中,环状软骨边缘第 6 颈椎水平部位为穿刺点,消毒铺巾后黑色0.7×25TWLB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垂直刺入,寻得异感后回抽无血液、脑脊液,注入局麻药0.4%罗哌卡因20ml。
对照组:注射罗哌卡因,其药物为用1% 盐酸罗哌卡因(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 H20103636)。注射时给予肌间沟1% 盐酸罗哌卡因8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腋路1%罗哌卡因5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
观察组: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其中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90),罗哌卡因与对照组使用药物相同,注射时给予患者两路局麻药各加入20ug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进行注射。
1.3评价标准
采用VA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主要针对术后6h、12h、24h、48h进行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消退时间和运动阻滞消退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所采用的数据分析和计算软件为SPSS23.0统计学软件,其中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组间数据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n(%)],性组间数据用x?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消退时间、运动阻滞消退时间
2.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中出现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分别为2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中出现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分别为1例和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经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过程中麻醉是必须要实施的一种举措,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且高效的麻醉方式,其能够有效阻滞患者在手术中的神经反应,达到较理想的麻醉效果。罗哌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率较高,对感觉和运动神经具有较好的阻滞效果,相关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可以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的观察组在术后6h、12h、24h、48h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消退时间和运动阻滞消退时间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不良反应率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提升麻醉的镇痛、镇静效果,持续较长时间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既安全又高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慕建荣,贺涛.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8):119-121.
[2]张雪莹,耿志海,杨秀娟,王庆东,李梦迪.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对IL-4、IFN-γ的影响[J].齊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02):172-174.
[3]敖家驹,陈永沛,钟声宏.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6):2365-2366.
赣州东方手足外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