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明文阅读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地位
回顾近五年的语文中考试卷,说明文阅读一直是常考文体。2012年云南卷《今天你“低碳”了吗》10分,2013年玉溪卷《腰围上的中国》10分,2014年云南卷《苏州园林》9分,2015年云南卷《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9分,昆明卷《朗读有助于记忆吗》10分,曲靖卷《“刷脸支付”不再遥远》11分,2016年曲靖卷《信息时代的“无价之宝”》11分。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高频考点,分值在9—11分之间,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技巧。
二、说明文阅读的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关于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的要求。
在云南省教育厅颁布的《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语文》(2017年)中提出对于说明文阅读的考试要求。
三、学生掌握说明文知识的现状
主要表现为:读不懂文章;混淆文体;弄不懂考点,不知道答题思路。
四 “出题式”说明文阅读的复习方法
九年级下学期学生复习时间紧,有的老师大搞题海战术,这不是一个好方法。说明文阅读的复习2课时即可。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我采用以一篇课内说明文为例,采用先复习说明文知识、考点、答题思路,然后让学生自己围绕这篇阅读材料出题作答,出题内容包括:考题、考点、答案、考点分析、答题思路。老师批阅学生出题后,集中讲析,效果很好。它让学生去思考要考哪些知识,我要从哪个角度入手,我该如何回答。
我在教学中以九年级下册课文《南洲六月荔枝丹》为例,进行了出题复习,出题如下:
1.问题: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它的什么特点?
考点分析: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对文章内容的概况归纳。
答题思路:1.看标题——说明对象:荔枝。2.从段落中归纳特点。
2.问题:本文XX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考点分析: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对文段内容的概况归纳。
答题思路:1.找出中心句。2.从段落中归纳特点。
3.问题: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说说它的作用。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及作用。
答题思路:结合全文,找到说明顺序并按要求作答。
4.问题:第四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及作用
答题思路:认真研读第四段,学会寻找关键字词。
5.问题: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标题传递了哪些信息?
考点分析:把握说明对象,弄清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思路:紧扣题目,弄懂题目意思,知道标题的作用。
说明文的结构:
1.问题:标题
2.问题:第一段讲自己以前的故事好吗?能否删去,有什么作用?
考点分析:考查了说明文的结构。首段的作用。
答题思路:判断文章的结构思路,明确段落不能删除。还要明确一段话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分析。
3.问题:第二段与第八段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
考点分析:考查了说明文的结构分析。
答题思路:判断文章的结构思路,明确段落位置不能换。
4.问题: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义。
考点分析:考查了说明文的结构分析。
答题思路:判断文章的结构思路,理解全文内容,确定说明顺序,依照顺序来划分。
5.第14段中引用苏轼的诗句的作用
考点分析:考查了说明文的结构分析。
答题思路:考查一句话的作用,先要重读这句话,把这段话的中心句找出来。任何一句话都是为了这段话的中心服务的。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思考。
6.第八段引用杜牧诗歌的作用
7.既然介绍荔枝的果实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那么后面有关荔枝的产地、书谱、习性、生长北限和建议的部分自然就是次要的了。将后面的次要部分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信息提取: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注意语言的严密性。
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
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
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
拓展:
1.作者在小时候吃不到新鲜荔枝,直到长大后才吃到。 你今天能吃到各种各样的时令蔬菜水果,这是为什么呢?谈谈你的看法。
2.作者因为小时候吃不到新鲜水果而对老师的讲解产生了质疑后来成为了科普作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3.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还能举出哪些农业科技发达后带来的成果?
4.有的人看不起农民,轻视农业,你能写出一句振兴农业的标语/广告语吗?
5.你对农业发展有何看法?对轻视农业的行为如何评价?
考点分析:考查了学生文本的阅读的情况。要紧扣题目,联系全文中心,联系现实生活。
答题思路:紧扣题目,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
说明文语言及说明方法:
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试指出下列引诗的具体说明对象。
我就是通过复习好一篇文本,教会学生答题技巧,让学生自己出题复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以样卷测试为例,说明文阅读10分,用我的两个毕业班成绩较好的前27位学生做了两次比较统计,一次是出题式复习前,一次是采用出题式复习后。
第一次出题式复习前:
两个班8分以上的高分率分别为:18.51%,14.81%,5分以下的低分率相同为:25.92%,平均分分别为5.81分,5.77分。两个班成绩较好的学生平均分才是5.8分左右,得分低。
第二次采用出题式复习后:
两个班8分以上的高分率相同为:37 %,5分以下的低分率分别为:11.1%,0.37%,平均分相同為7.18分。两个班得分率上升。
我相信在使用了这种复习方法之后,只要进行巩固练习学生成绩还会有所提升。
这种“出题式”复习方法不仅适用于说明文阅读,还可以用于所有的现代文阅读,是一只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回顾近五年的语文中考试卷,说明文阅读一直是常考文体。2012年云南卷《今天你“低碳”了吗》10分,2013年玉溪卷《腰围上的中国》10分,2014年云南卷《苏州园林》9分,2015年云南卷《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9分,昆明卷《朗读有助于记忆吗》10分,曲靖卷《“刷脸支付”不再遥远》11分,2016年曲靖卷《信息时代的“无价之宝”》11分。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高频考点,分值在9—11分之间,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说明文阅读的技巧。
二、说明文阅读的要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关于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的要求。
在云南省教育厅颁布的《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语文》(2017年)中提出对于说明文阅读的考试要求。
三、学生掌握说明文知识的现状
主要表现为:读不懂文章;混淆文体;弄不懂考点,不知道答题思路。
四 “出题式”说明文阅读的复习方法
九年级下学期学生复习时间紧,有的老师大搞题海战术,这不是一个好方法。说明文阅读的复习2课时即可。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我采用以一篇课内说明文为例,采用先复习说明文知识、考点、答题思路,然后让学生自己围绕这篇阅读材料出题作答,出题内容包括:考题、考点、答案、考点分析、答题思路。老师批阅学生出题后,集中讲析,效果很好。它让学生去思考要考哪些知识,我要从哪个角度入手,我该如何回答。
我在教学中以九年级下册课文《南洲六月荔枝丹》为例,进行了出题复习,出题如下:
1.问题: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它的什么特点?
考点分析: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对文章内容的概况归纳。
答题思路:1.看标题——说明对象:荔枝。2.从段落中归纳特点。
2.问题:本文XX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考点分析: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对文段内容的概况归纳。
答题思路:1.找出中心句。2.从段落中归纳特点。
3.问题: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说说它的作用。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及作用。
答题思路:结合全文,找到说明顺序并按要求作答。
4.问题:第四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及作用
答题思路:认真研读第四段,学会寻找关键字词。
5.问题:本文的标题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标题传递了哪些信息?
考点分析:把握说明对象,弄清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思路:紧扣题目,弄懂题目意思,知道标题的作用。
说明文的结构:
1.问题:标题
2.问题:第一段讲自己以前的故事好吗?能否删去,有什么作用?
考点分析:考查了说明文的结构。首段的作用。
答题思路:判断文章的结构思路,明确段落不能删除。还要明确一段话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分析。
3.问题:第二段与第八段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
考点分析:考查了说明文的结构分析。
答题思路:判断文章的结构思路,明确段落位置不能换。
4.问题: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义。
考点分析:考查了说明文的结构分析。
答题思路:判断文章的结构思路,理解全文内容,确定说明顺序,依照顺序来划分。
5.第14段中引用苏轼的诗句的作用
考点分析:考查了说明文的结构分析。
答题思路:考查一句话的作用,先要重读这句话,把这段话的中心句找出来。任何一句话都是为了这段话的中心服务的。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思考。
6.第八段引用杜牧诗歌的作用
7.既然介绍荔枝的果实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那么后面有关荔枝的产地、书谱、习性、生长北限和建议的部分自然就是次要的了。将后面的次要部分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信息提取:
“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注意语言的严密性。
A.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在北方成活,将来一定是可以实现的。
B.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不一定有可能实现的。
C.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移植到北方,不可能在将来不取得成功。
D.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向北方移植,将来是有可能成功的。
拓展:
1.作者在小时候吃不到新鲜荔枝,直到长大后才吃到。 你今天能吃到各种各样的时令蔬菜水果,这是为什么呢?谈谈你的看法。
2.作者因为小时候吃不到新鲜水果而对老师的讲解产生了质疑后来成为了科普作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3.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还能举出哪些农业科技发达后带来的成果?
4.有的人看不起农民,轻视农业,你能写出一句振兴农业的标语/广告语吗?
5.你对农业发展有何看法?对轻视农业的行为如何评价?
考点分析:考查了学生文本的阅读的情况。要紧扣题目,联系全文中心,联系现实生活。
答题思路:紧扣题目,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
说明文语言及说明方法:
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试指出下列引诗的具体说明对象。
我就是通过复习好一篇文本,教会学生答题技巧,让学生自己出题复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以样卷测试为例,说明文阅读10分,用我的两个毕业班成绩较好的前27位学生做了两次比较统计,一次是出题式复习前,一次是采用出题式复习后。
第一次出题式复习前:
两个班8分以上的高分率分别为:18.51%,14.81%,5分以下的低分率相同为:25.92%,平均分分别为5.81分,5.77分。两个班成绩较好的学生平均分才是5.8分左右,得分低。
第二次采用出题式复习后:
两个班8分以上的高分率相同为:37 %,5分以下的低分率分别为:11.1%,0.37%,平均分相同為7.18分。两个班得分率上升。
我相信在使用了这种复习方法之后,只要进行巩固练习学生成绩还会有所提升。
这种“出题式”复习方法不仅适用于说明文阅读,还可以用于所有的现代文阅读,是一只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