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经举办了五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2009年首次推出农业展。在位于南宁市民主路42号的广西展览馆增设农业展分会场,这也是博览会第一次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以外设置分会场。承办方对此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尽管按照中国与东盟协议,要到2010年1月1日,双方超过90%的产品贸易关税才将降为零。但目前,中国进口东盟国家产品的平均关税已经降到了2.4%,低于现行最惠国税率4.1个百分点,其中700多种农资、农产品及食品更是率先降税,绝大部分已经实现零关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逐渐建成的过程中,农业扮演了“排头兵”的角色。这其中,从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才开始独立组团参展的广西农垦集团尝到了“淘金东盟”的甜头。
数字背后的发展
要想了解广西农垦集团近年的发展,莫过于翻看近年来一组组经贸合作数据。2003年,作为中国农垦集团的组成部分,广西农垦与马来西亚东方资本集团签订了建设中国东盟风情园项目合同,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广西农垦与客商签约项目合同协议涉及金额共计64.67亿元人民币;第四届签约项目投资金额达18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44%。从第四届开始,广西农垦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开始有了“走出去”的对外合作。
“2006年7月,广西农垦剑麻集团与缅甸娃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中缅替代种植合作项目合同书》后,在缅甸北部开发建设2万公顷替代种植示范基地,其中优质剑麻基地和优质木薯基地各1万公顷。现在,该基地已经成为缅北地区替代种植规模最大的农场,集团已投入近1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厂房和办公楼等配套基础设施和购置农机设备。计划于2009年完成剑麻扩种3500亩,并适时建设剑麻制品加工厂。”广西农垦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该项目的实施,还得到了缅甸和与其一水之隔的云南省瑞丽市的高度重视,该市海关及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为此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希望通过中缅替代种植项目,推进边境地区建设。瑞丽方面介绍,项目建设有望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对收购替代种植产品采取零关税的优惠政策。
“从剑麻项目开始到现在,广西农垦与东盟10国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类似合作,已签约项目达24个。”广西农垦相关负责人说。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2311.2亿美元,占全年外贸总额9%,同比增长13.9%。从这组数字看到,类似的政策牵头,企业和政府服务部门开展合作,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已经是一个工作常态。
做深度市场
在广西南宁工作的陆遥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贸易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印度、越南、泰国等进口有特色的食品到中国。“毫不夸张地说,我就是从一辆货车跑边贸起家的。成立公司,业务开始规模化的时期正好赶上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在我的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4年前,这个数字只有50万。”
陆遥毫不讳言,自贸区内逐步递减进口关税是业务扩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催化因素。
“我经营的是食品,而食品是最早一批获得关税减免的行业,从2005~2008年,这部分减免金额占到了我全部利润10%左右。这使我的资金周转更快。东盟十国都是很有特点的国家,现在我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挖掘各国特色的产品以及做产品配套,甚至礼品配套包装方面。”
据统计,2009年,我国关税总水平仍为9.8%,而对东盟平均关税降到2.4%。这个大环境对于像陆遥这样的经营者来说,想尽办法做深在东盟市场的生意,比做中国企业偏好的欧美市场性价比高得多。
在做深东盟市场方面,陆遥做的是产品市场,而在这条产业链的上游,像农垦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已经将触角伸向了产业市场。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国际友好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许宁宁曾表示:“中国一东盟相互开放市场后,由于关税减免,企业还可进口零关税的产品用于生产,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个期许如今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在桂林广西农垦国有良丰农场一块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未来将建成一个科技研发产业集聚区。这个以电子与软件产品生产项目、软件外包和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展销中心为主的发展区是广西农垦和马来西亚麒麟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目前,已有10家企业有意向进驻。”广西农垦相关负责人表示。
类似的还有位于北海广西农垦北部湾产业园区与新加坡淡马锡下属的胜科工业园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仓储物流项目,以及由新加坡嘉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广西农垦一新加坡国际汽车零配件标准厂房项目。后者建成后预计将年生产汽车零部件250万套/件。
“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相关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引进资金和技术,利用我们的政策及资源优势,不仅是帮助我们从一开始就在某些产业上和国际水平接轨,更有助于我们的产品打人当地市场,而这些市场往往本身门槛比较高。”国际贸易专家吴东华说。
加工厂转移
木薯,这种经济作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制成品主要有木薯淀粉、酒精和燃料乙醇等。就是这样一种不起眼的农作物,却促成了广西农垦与越南、菲律宾之间上亿元的经贸合作。
“我们已经在在越南平定省归仁市仁会工业区内,建设30万吨木薯干片仓储基地和10万吨木薯变性淀粉加工基地,主要为国内市场提供木薯原料和变性淀粉产品。这个项目的总投资为35992万元人民币。”据广西农垦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除了越南的木薯资源优势外,越南归仁港的区位优势也是合作中被重点考虑的。”
而据越南政府在2007年9月发布的经济区投资优惠办法中,对能为越南13个经济区带来固定资产投资和提供就业岗位的项目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条件。
“我在越南工作已经3年了,很多工厂在这段时间内重新响起了轰鸣声。”黄海浪,来自云南红河州,从外贸公司离职之后,一直穿梭于中越之间做生意。他表示:“这些中国投资的工厂让很多城市重新有了生气,服务业也随之兴起,我就是在这里挣到了第一桶金。”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10国的投资总额为39.5亿美元;与东盟国家签订承包劳务合同总金额57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38.3亿美元。
在这些投资中,大部分是类似的生产项目合作。尤其在2008年,因为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很多企业都在考虑将部分生产加工业务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与中国近邻的越南、柬埔寨等国成为首选。恰逢这一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通过税收等手段加速经济体之间的融合,类似广西农垦集团与越南等国的合作就显得恰逢其时。
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迎来“零关税”时代。“淘金东盟”的说法提了很久,对很多企业而言,这或许很快就会成为现实。
尽管按照中国与东盟协议,要到2010年1月1日,双方超过90%的产品贸易关税才将降为零。但目前,中国进口东盟国家产品的平均关税已经降到了2.4%,低于现行最惠国税率4.1个百分点,其中700多种农资、农产品及食品更是率先降税,绝大部分已经实现零关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逐渐建成的过程中,农业扮演了“排头兵”的角色。这其中,从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才开始独立组团参展的广西农垦集团尝到了“淘金东盟”的甜头。
数字背后的发展
要想了解广西农垦集团近年的发展,莫过于翻看近年来一组组经贸合作数据。2003年,作为中国农垦集团的组成部分,广西农垦与马来西亚东方资本集团签订了建设中国东盟风情园项目合同,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广西农垦与客商签约项目合同协议涉及金额共计64.67亿元人民币;第四届签约项目投资金额达18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44%。从第四届开始,广西农垦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开始有了“走出去”的对外合作。
“2006年7月,广西农垦剑麻集团与缅甸娃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中缅替代种植合作项目合同书》后,在缅甸北部开发建设2万公顷替代种植示范基地,其中优质剑麻基地和优质木薯基地各1万公顷。现在,该基地已经成为缅北地区替代种植规模最大的农场,集团已投入近1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厂房和办公楼等配套基础设施和购置农机设备。计划于2009年完成剑麻扩种3500亩,并适时建设剑麻制品加工厂。”广西农垦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该项目的实施,还得到了缅甸和与其一水之隔的云南省瑞丽市的高度重视,该市海关及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为此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希望通过中缅替代种植项目,推进边境地区建设。瑞丽方面介绍,项目建设有望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对收购替代种植产品采取零关税的优惠政策。
“从剑麻项目开始到现在,广西农垦与东盟10国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类似合作,已签约项目达24个。”广西农垦相关负责人说。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2311.2亿美元,占全年外贸总额9%,同比增长13.9%。从这组数字看到,类似的政策牵头,企业和政府服务部门开展合作,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中已经是一个工作常态。
做深度市场
在广西南宁工作的陆遥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贸易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印度、越南、泰国等进口有特色的食品到中国。“毫不夸张地说,我就是从一辆货车跑边贸起家的。成立公司,业务开始规模化的时期正好赶上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在我的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4年前,这个数字只有50万。”
陆遥毫不讳言,自贸区内逐步递减进口关税是业务扩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催化因素。
“我经营的是食品,而食品是最早一批获得关税减免的行业,从2005~2008年,这部分减免金额占到了我全部利润10%左右。这使我的资金周转更快。东盟十国都是很有特点的国家,现在我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挖掘各国特色的产品以及做产品配套,甚至礼品配套包装方面。”
据统计,2009年,我国关税总水平仍为9.8%,而对东盟平均关税降到2.4%。这个大环境对于像陆遥这样的经营者来说,想尽办法做深在东盟市场的生意,比做中国企业偏好的欧美市场性价比高得多。
在做深东盟市场方面,陆遥做的是产品市场,而在这条产业链的上游,像农垦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已经将触角伸向了产业市场。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北京国际友好交流促进会副会长许宁宁曾表示:“中国一东盟相互开放市场后,由于关税减免,企业还可进口零关税的产品用于生产,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这个期许如今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在桂林广西农垦国有良丰农场一块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未来将建成一个科技研发产业集聚区。这个以电子与软件产品生产项目、软件外包和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展销中心为主的发展区是广西农垦和马来西亚麒麟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目前,已有10家企业有意向进驻。”广西农垦相关负责人表示。
类似的还有位于北海广西农垦北部湾产业园区与新加坡淡马锡下属的胜科工业园有限公司合作发展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仓储物流项目,以及由新加坡嘉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广西农垦一新加坡国际汽车零配件标准厂房项目。后者建成后预计将年生产汽车零部件250万套/件。
“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相关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引进资金和技术,利用我们的政策及资源优势,不仅是帮助我们从一开始就在某些产业上和国际水平接轨,更有助于我们的产品打人当地市场,而这些市场往往本身门槛比较高。”国际贸易专家吴东华说。
加工厂转移
木薯,这种经济作物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制成品主要有木薯淀粉、酒精和燃料乙醇等。就是这样一种不起眼的农作物,却促成了广西农垦与越南、菲律宾之间上亿元的经贸合作。
“我们已经在在越南平定省归仁市仁会工业区内,建设30万吨木薯干片仓储基地和10万吨木薯变性淀粉加工基地,主要为国内市场提供木薯原料和变性淀粉产品。这个项目的总投资为35992万元人民币。”据广西农垦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除了越南的木薯资源优势外,越南归仁港的区位优势也是合作中被重点考虑的。”
而据越南政府在2007年9月发布的经济区投资优惠办法中,对能为越南13个经济区带来固定资产投资和提供就业岗位的项目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条件。
“我在越南工作已经3年了,很多工厂在这段时间内重新响起了轰鸣声。”黄海浪,来自云南红河州,从外贸公司离职之后,一直穿梭于中越之间做生意。他表示:“这些中国投资的工厂让很多城市重新有了生气,服务业也随之兴起,我就是在这里挣到了第一桶金。”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10国的投资总额为39.5亿美元;与东盟国家签订承包劳务合同总金额57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38.3亿美元。
在这些投资中,大部分是类似的生产项目合作。尤其在2008年,因为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很多企业都在考虑将部分生产加工业务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与中国近邻的越南、柬埔寨等国成为首选。恰逢这一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通过税收等手段加速经济体之间的融合,类似广西农垦集团与越南等国的合作就显得恰逢其时。
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迎来“零关税”时代。“淘金东盟”的说法提了很久,对很多企业而言,这或许很快就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