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泽尔(Tozeur),作为撒哈拉面积最为广博的绿色植被,无论山谷中的潺潺清泉还是高悬在树顶的甜腻椰枣,无论突尼斯人的马上功夫还是他们悠然的生活态度,总会让人感叹生命的倔强与不朽。当然还有撒哈拉的日出与日落——这个星球最伟大的奇迹总在最平凡的景象之中孕育。
撒哈拉,寻找星战外景地
只因赶赴一场与撒哈拉第一缕曙光的约会,即使没有Morning Call,身体内兴奋的因子也能在清晨5点准时催促我起床出发。
四驱越野从托泽尔市内开出不久便驶上一条笔直公路,城中的民居轮廓很快被车轮扬起的沙尘罩在身后。此时的天宇正慢慢由镶满钻石的黑丝绒转色成幽深的蓝宝石。发现车身后方的天空色块掉得最快——原来我们一直在向西开行。
虽然借着黎明前的微光还无法看清道路,可车身上下的颠簸已分明能够感受到沙丘的连绵起伏。看日出的最佳地点在一座大沙丘的最高点,良好的视野范围可以看清地平线被一点一点渲染的动画效果。
刚刚还人声喧闹的沙丘一下子就悄无声息了,人们朝向同一个方向,以朝觐的心情,感受那映在脸上的红。光线把天地铺满的速度让人始料未及,每个人的身后都拉出一条长长的倒影。
我注意到沙丘脚下竟然还有一个造型奇特的村庄。密度极高的房屋像是倒扣在沙地上的圆碗,呈现米黄或者纯白的颜色。还有高高耸立的线杆,孤零零地仿佛在接收宇宙信号,一切叠加一起的视觉冲击让我恍惚以为到了亚美尼克星。听导游讲,这就是乔治卢卡斯为拍摄《星球大战》而在撒哈拉搭建的外景——那荒凉得让人忧伤的塔图因星球。
本来从沙丘到村庄有条土路,可四驱车司机绝不会错过这展示车技的最佳时刻。只见他猛踩油门,越野车就像脱缰野马沿着足有40度的斜坡俯冲而下,感觉就像坐上了海盗船,肠胃也跟着一阵翻江倒海。当越野车距离村庄还有十几米眼看就要同归于尽的时候,司机漂亮地甩了一下车尾,车头就稳稳停在圆屋旁边。
虽然村庄里的房屋造型奇特,却完全按照沙漠土著伯伯尔人的民居样式修造,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夜暖日凉。几个当地男人或者闲闲地站在阳光下晒那本来就已黝黑的皮肤,或者牵来几匹毛色纯正的骆驼,专门做给游客合影留念的生意。
在突尼斯,像这样的星战外景地还有十几处,撒哈拉沙漠也是许多电影厂的固定外景地,比如《阿拉伯的劳伦斯》、《英国病人》,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如果你是超级影迷,不妨到突尼斯来一次经典电影的朝拜之旅。
辣椒与桑拿,突尼斯人的世俗生活
我有幸到过托泽尔3次,前后住了1个星期。耳濡目染,多少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有些了解,并对其中的3件事产生了浓厚兴趣。
第一件是吃。突尼斯人嗜食辣椒,甚至已到无辣不成宴的地步。当地人认为,辣椒代表激情,当突尼斯男人发现自己老婆做饭的口味已经索然无味时,他就明白这段婚姻可能已经到头了。在突尼斯,哈里萨(Harissa)辣椒酱几乎是每餐必上的开胃菜,拌上橄榄油用面包蘸着吃,嘴馋的都能吃饱。突尼斯人还喜欢把蒸燕麦粉(Couscous)作为主食。蒸锅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放麦粉,下层放洗净的生鲜(包括蔬菜,鸡羊鱼肉等),然后慢火蒸烤,直到生鮮冒出的香气把燕麦蒸熟。装盘时把燕麦放在盘底,上面铺蔬菜和肉,这种搭配既传统又美味,在外国人看来,还健康时尚。可能是受法国邻居影响,一顿标准突尼斯大餐也可大致分为开胃菜、头盘、主菜、甜点、水果、茶或咖啡等6道。开胃菜通常是面包蘸橄榄油、辣椒酱。头盘可以点一种当地做法的煎蛋,打碎的鸡蛋混着洋葱、虾和碎肉,外面包裹一层金黄色的脆皮,用外焦里嫩形容最恰当不过。主菜点蒸燕麦即可,可搭配鱼肉或羊排佐餐。突尼斯水果品种不多,建议吃柑橘和沙漠椰枣,到了夏季,还可以吃两块多汁的罗马甜瓜。
第二件是洗澡。在突尼斯有这样一句俗谚,这世界有三样东西不会改变,一是泉水,二是朋友,三是哈曼(Hammam)。哈曼在阿拉伯语中是公共浴室的意思。记得三毛曾在《撒哈拉的故事》中介绍过沙漠里的人如何洗澡,哈曼就属于她提到的洗外面部分(洗里面是在海边用海水灌肠)。好奇心也使我走进哈曼,体验了一回纯正突尼斯瑜伽桑拿的滋味。首先进入一间类似桑拿房的地方,简直就是个蒸锅,如果坐着,肚皮上的沟壑很快就能贮满一条小河。蒸完之后会有年老搓澡师傅视察你身上的泥垢是否已从皮肤上基本松脱,然后决定是否可以开始瑜伽式搓澡服务。他们大多长得高大威猛,也只有这样才有足够力气帮任意体形的人分筋错骨。我发现自己身体在他老人家强力拉伸后竟然能摆出一整套类似瑜伽修炼的复杂动作,于是不得不惊讶于自身潜能的不可思议。
吃完了,洗爽了,就可以找个咖啡馆打发时间了。这里的咖啡馆除了供应原产土耳其的上等咖啡,还有薄荷茶,以及各种形状各种口味的水烟。烟雾缭绕中,或者看一场电视里转播的足球比赛,或者望着往来行人发呆。
体验到了这个时候,你应该已开始羡慕突尼斯人的暗爽生活。当你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说明你在突尼斯的旅行已经到位并趋向完美。
红蜥蜴,沙漠中一抹鲜艳颜色
虽然飞机早已取代火车成为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总有一些怀旧者热衷搭乘火车旅行。当今世界,有几条火车线路被玩家热力追捧,这包括欧洲的东方快车,印度的皇家特快,还有那穿越东非草原的非洲之傲。与这些前辈相比,托泽尔北部峡谷中开行的红蜥蜴专列明显年轻许多。但它独具特色,车身刷上一层紫红,想象一下这颜色化成曲线在黄色戈壁和白色荒漠间游走扭动的感觉,还有什么比“红蜥蜴”的名字更恰当响亮。
红蜥蜴专列由法国政府赠送突尼斯皇室,虽然只有六节车厢,但豪华包房、宴会厅、会议室一应俱全,且装修奢华典雅,名贵皮革、上等木料无所不用其极,连洗手池用的都是中国进口的青花瓷,简直是一座流动王宫。
红蜥蜴专列现只作旅游专用,车厢间采用古老的挂锁式连接方式。在我看来,乘坐红蜥蜴的最佳位置是站在车尾处的露天平台,这里提供的可是360度的全景视野。
火车刚刚驶出站台,就看到许多男孩追着火车发力奔跑,仿佛是完成一场接力比赛,一个男孩跑不动了,另一个男孩接棒继续。还是那些蒙着面纱的女孩聪明,只用目光追赶火车,一边望还一边笑着。
城市消失之后,眼中剩下的只是一望无际的荒野和脚下无限延伸的铁轨。红蜥蜴不时穿过隧道,感觉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气流的快速流动让呼吸也跟着紧张。忘了是在第几个隧道之后,眼前的一望无际已完全被嶙峋局促代替。虽然北非峡谷不像东非或者科罗拉多那样壁立千仞,却也自成气势。山谷中的河流仿佛是被逼迫而伸展不开手脚,变得又细又长。曾以为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孕育绿色生命,看过这里之后才恍然大悟地知道错了。确切地说只有淡水才能让生命存活,而眼前这条河流发源于上游盐水湖泊,正是它的流淌,加剧了本地沙土质量的持续恶化。
每到一个观景地,红蜥蜴都会停下,留出时间让乘客拍照。
经过1个多小时开开停停,红蜥蜴终于抵达终点。休息大约10分钟后,司机把蒸汽车头从火车前方断开,又通过另一条轨道接到车尾。此时一阵尖锐汽笛响起,是在催促大家上车返程。一股黑烟腾地从车头冒出,烟雾缭绕中,竟恍然有一种误入工业革命时代的错觉。
如果觉得2小时的峡谷穿越不过瘾,还有一种方式可以体验峡谷魅力,那就是攀到峡谷之巅欣赏日落。从托泽尔开车1个多小时就来到观看日落的最佳地点。万山之上,登高远眺,峡谷变成两扇敞开的门,金色光线从门缝泻落。随着光线由金黄变成橙红,山脚下那条银链也跟着变幻出绚丽色彩。我想,这令人失落心跳的日落一生能够看一次就好。
(编辑 雷虎[email protected])
撒哈拉,寻找星战外景地
只因赶赴一场与撒哈拉第一缕曙光的约会,即使没有Morning Call,身体内兴奋的因子也能在清晨5点准时催促我起床出发。
四驱越野从托泽尔市内开出不久便驶上一条笔直公路,城中的民居轮廓很快被车轮扬起的沙尘罩在身后。此时的天宇正慢慢由镶满钻石的黑丝绒转色成幽深的蓝宝石。发现车身后方的天空色块掉得最快——原来我们一直在向西开行。
虽然借着黎明前的微光还无法看清道路,可车身上下的颠簸已分明能够感受到沙丘的连绵起伏。看日出的最佳地点在一座大沙丘的最高点,良好的视野范围可以看清地平线被一点一点渲染的动画效果。
刚刚还人声喧闹的沙丘一下子就悄无声息了,人们朝向同一个方向,以朝觐的心情,感受那映在脸上的红。光线把天地铺满的速度让人始料未及,每个人的身后都拉出一条长长的倒影。
我注意到沙丘脚下竟然还有一个造型奇特的村庄。密度极高的房屋像是倒扣在沙地上的圆碗,呈现米黄或者纯白的颜色。还有高高耸立的线杆,孤零零地仿佛在接收宇宙信号,一切叠加一起的视觉冲击让我恍惚以为到了亚美尼克星。听导游讲,这就是乔治卢卡斯为拍摄《星球大战》而在撒哈拉搭建的外景——那荒凉得让人忧伤的塔图因星球。
本来从沙丘到村庄有条土路,可四驱车司机绝不会错过这展示车技的最佳时刻。只见他猛踩油门,越野车就像脱缰野马沿着足有40度的斜坡俯冲而下,感觉就像坐上了海盗船,肠胃也跟着一阵翻江倒海。当越野车距离村庄还有十几米眼看就要同归于尽的时候,司机漂亮地甩了一下车尾,车头就稳稳停在圆屋旁边。
虽然村庄里的房屋造型奇特,却完全按照沙漠土著伯伯尔人的民居样式修造,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夜暖日凉。几个当地男人或者闲闲地站在阳光下晒那本来就已黝黑的皮肤,或者牵来几匹毛色纯正的骆驼,专门做给游客合影留念的生意。
在突尼斯,像这样的星战外景地还有十几处,撒哈拉沙漠也是许多电影厂的固定外景地,比如《阿拉伯的劳伦斯》、《英国病人》,都曾在这里取景拍摄。如果你是超级影迷,不妨到突尼斯来一次经典电影的朝拜之旅。
辣椒与桑拿,突尼斯人的世俗生活
我有幸到过托泽尔3次,前后住了1个星期。耳濡目染,多少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有些了解,并对其中的3件事产生了浓厚兴趣。
第一件是吃。突尼斯人嗜食辣椒,甚至已到无辣不成宴的地步。当地人认为,辣椒代表激情,当突尼斯男人发现自己老婆做饭的口味已经索然无味时,他就明白这段婚姻可能已经到头了。在突尼斯,哈里萨(Harissa)辣椒酱几乎是每餐必上的开胃菜,拌上橄榄油用面包蘸着吃,嘴馋的都能吃饱。突尼斯人还喜欢把蒸燕麦粉(Couscous)作为主食。蒸锅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放麦粉,下层放洗净的生鲜(包括蔬菜,鸡羊鱼肉等),然后慢火蒸烤,直到生鮮冒出的香气把燕麦蒸熟。装盘时把燕麦放在盘底,上面铺蔬菜和肉,这种搭配既传统又美味,在外国人看来,还健康时尚。可能是受法国邻居影响,一顿标准突尼斯大餐也可大致分为开胃菜、头盘、主菜、甜点、水果、茶或咖啡等6道。开胃菜通常是面包蘸橄榄油、辣椒酱。头盘可以点一种当地做法的煎蛋,打碎的鸡蛋混着洋葱、虾和碎肉,外面包裹一层金黄色的脆皮,用外焦里嫩形容最恰当不过。主菜点蒸燕麦即可,可搭配鱼肉或羊排佐餐。突尼斯水果品种不多,建议吃柑橘和沙漠椰枣,到了夏季,还可以吃两块多汁的罗马甜瓜。
第二件是洗澡。在突尼斯有这样一句俗谚,这世界有三样东西不会改变,一是泉水,二是朋友,三是哈曼(Hammam)。哈曼在阿拉伯语中是公共浴室的意思。记得三毛曾在《撒哈拉的故事》中介绍过沙漠里的人如何洗澡,哈曼就属于她提到的洗外面部分(洗里面是在海边用海水灌肠)。好奇心也使我走进哈曼,体验了一回纯正突尼斯瑜伽桑拿的滋味。首先进入一间类似桑拿房的地方,简直就是个蒸锅,如果坐着,肚皮上的沟壑很快就能贮满一条小河。蒸完之后会有年老搓澡师傅视察你身上的泥垢是否已从皮肤上基本松脱,然后决定是否可以开始瑜伽式搓澡服务。他们大多长得高大威猛,也只有这样才有足够力气帮任意体形的人分筋错骨。我发现自己身体在他老人家强力拉伸后竟然能摆出一整套类似瑜伽修炼的复杂动作,于是不得不惊讶于自身潜能的不可思议。
吃完了,洗爽了,就可以找个咖啡馆打发时间了。这里的咖啡馆除了供应原产土耳其的上等咖啡,还有薄荷茶,以及各种形状各种口味的水烟。烟雾缭绕中,或者看一场电视里转播的足球比赛,或者望着往来行人发呆。
体验到了这个时候,你应该已开始羡慕突尼斯人的暗爽生活。当你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说明你在突尼斯的旅行已经到位并趋向完美。
红蜥蜴,沙漠中一抹鲜艳颜色
虽然飞机早已取代火车成为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总有一些怀旧者热衷搭乘火车旅行。当今世界,有几条火车线路被玩家热力追捧,这包括欧洲的东方快车,印度的皇家特快,还有那穿越东非草原的非洲之傲。与这些前辈相比,托泽尔北部峡谷中开行的红蜥蜴专列明显年轻许多。但它独具特色,车身刷上一层紫红,想象一下这颜色化成曲线在黄色戈壁和白色荒漠间游走扭动的感觉,还有什么比“红蜥蜴”的名字更恰当响亮。
红蜥蜴专列由法国政府赠送突尼斯皇室,虽然只有六节车厢,但豪华包房、宴会厅、会议室一应俱全,且装修奢华典雅,名贵皮革、上等木料无所不用其极,连洗手池用的都是中国进口的青花瓷,简直是一座流动王宫。
红蜥蜴专列现只作旅游专用,车厢间采用古老的挂锁式连接方式。在我看来,乘坐红蜥蜴的最佳位置是站在车尾处的露天平台,这里提供的可是360度的全景视野。
火车刚刚驶出站台,就看到许多男孩追着火车发力奔跑,仿佛是完成一场接力比赛,一个男孩跑不动了,另一个男孩接棒继续。还是那些蒙着面纱的女孩聪明,只用目光追赶火车,一边望还一边笑着。
城市消失之后,眼中剩下的只是一望无际的荒野和脚下无限延伸的铁轨。红蜥蜴不时穿过隧道,感觉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气流的快速流动让呼吸也跟着紧张。忘了是在第几个隧道之后,眼前的一望无际已完全被嶙峋局促代替。虽然北非峡谷不像东非或者科罗拉多那样壁立千仞,却也自成气势。山谷中的河流仿佛是被逼迫而伸展不开手脚,变得又细又长。曾以为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孕育绿色生命,看过这里之后才恍然大悟地知道错了。确切地说只有淡水才能让生命存活,而眼前这条河流发源于上游盐水湖泊,正是它的流淌,加剧了本地沙土质量的持续恶化。
每到一个观景地,红蜥蜴都会停下,留出时间让乘客拍照。
经过1个多小时开开停停,红蜥蜴终于抵达终点。休息大约10分钟后,司机把蒸汽车头从火车前方断开,又通过另一条轨道接到车尾。此时一阵尖锐汽笛响起,是在催促大家上车返程。一股黑烟腾地从车头冒出,烟雾缭绕中,竟恍然有一种误入工业革命时代的错觉。
如果觉得2小时的峡谷穿越不过瘾,还有一种方式可以体验峡谷魅力,那就是攀到峡谷之巅欣赏日落。从托泽尔开车1个多小时就来到观看日落的最佳地点。万山之上,登高远眺,峡谷变成两扇敞开的门,金色光线从门缝泻落。随着光线由金黄变成橙红,山脚下那条银链也跟着变幻出绚丽色彩。我想,这令人失落心跳的日落一生能够看一次就好。
(编辑 雷虎[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