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ellya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颗被切开的草莓,里面竟然有着猕猴桃的“芯”,有网友悲愤地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如今,这场造句大赛正在微博里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成为万能的后缀语,某明星夫妇传言已经低调离婚,有人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某电影女主角和男主角没能走到一起,也有人说,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要命的是,拉丹至今没能复活,也成为网友不相信爱情的理由。
  曾经有过一条流传很广的笑话,说的是某人拥有“致命的武器”,只要他在你耳边说一句话,闻者无不大笑、狂笑乃至喪命,这句话威力无穷,笑死了法官,笑死了恐怖分子,因为这个笑话,阿富汗都停火了,也因为这个笑话,宇宙停止运转,进入了蛮荒……这个“致命武器”就是,那人说“我相信爱情”。
  从“我相信爱情”成为一个笑话时起,爱情就失去了千百年来一直拥有的温度,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词汇,也大约从那时起,“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成为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一丝丝凉。网络时代人们喜欢指东打西、笑中含泪,近乎癫狂的“不相信爱情”造句大赛,传递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谶语,比之不相信诚信、不相信承诺、乃至于不相信食品安全,不信爱情才是更低的底线被突破,因为爱情是每个人与生俱来都需要的情感,当它不再被信任,我们值得相信的东西真的不多了。
  从“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到“年轻时我们不信爱情”,不过一二十年的时间。不懂爱情只是一种困惑,而不信爱情则是一种放弃,造就这种爱情观转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而对于现代人来说,面对很多事物,“我不相信”成为近乎本能的第一选择。记得微博上有人发起过这样一个活动,在评价某一热点事件时,首先冠以“我不相信”这四个字,然后再说其他,但这个活动没能流行起来,直到话题转移到“爱情”身上,大家才爆发出惊人的热情。
  选择不相信爱情,是安全的。尽管说那句话的人,带有一点娇嗔、自嘲和冷幽默,但仿佛这句话一说出口,就可以把自己归类于理性的群体里,不会受到蛊惑,同样,也不会受到伤害。人的情感反应,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是最敏感的。这种敏感,与社会、文化又有着千丝万缕细密的联系,所以,也可以把不相信爱情的这个观点,当成口是心非,说这句话的人,不过是借此表达一下被压抑的情绪而已。
  同“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一道火起来的,还有另外一句话,电影《观音山》中曾出现过,影片中的胖子说,“迈克尔·杰克逊都死了,还买什么单啊!”“还买什么单啊”也成了万能的后缀语,被用于各种热点事件的点评中,比如“本·拉丹都死了,还买什么单啊”、“中石化又涨价了,还买什么单啊”、“高晓松酒驾被拘了,还买什么单啊”……不得不佩服汉语语境的宽广与宏大,简单的搭配,可营造出万千滋味。
  奥威尔在《1984》中大概这样表述过,民众喜欢不断地创造“新词”,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在中文网络上,创造“新词”的动力还没有衰竭,创造“新句”的潮流又兴起。和“新词”相比,这些“新句”又开拓了网络言论的表达空间,它们能让人联想到电脑屏幕背后,那一张张生动的面孔。
  
  (编辑 郑儒凤[email protected]
  
  韩浩月,男,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居北京。评论人,为多家媒体撰写文化、娱乐评论。专栏作家,出版有多部个人作品集,新书《男人道》正在热销。
其他文献
他还没有成名。他执着地写剧本、做独立短片和电影。他戴着贝雷帽,下巴满是胡子茬,内敛而沉静,气场十足。他叫邵攀,他认真地对记者说:“我是一个导演。”    一  刚到而立之年,邵攀认为自己已不惑。他写过一篇文章,叫作《我的前半生》,在这篇文章中,邵攀写道:“我觉得自己活到大概60岁就够了,所以我称人生前三十年是我的前半生。我算是个‘教育家’,前三十年我完成了自我教育,现在我已经明确地知道了什么是对,
期刊
闪亮的土豆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张黎  我们都是平凡人,也都是不平凡的灵魂。  我们普通如一颗土豆,却也能发出自己的光亮。  作为一名草根,默默无闻的我们,可以为自己、为他人、为生活做些什么?带来美好的心情,愉悦的享受,还是新鲜的创造、温暖的帮助?罗永浩曾说过,谁都可以改变世界。如果你美好、你创造,那么世界就因为你的存在而多了一点点美好,多了一点点创造。  2011年3月至6月底,共青团江苏
期刊
曾经有两个农民工,他们热爱歌唱,在北京租住在最廉价的小房子里,在地下道里弹起吉他高歌,用最真挚的情感诠释《春天里》,感动了无数人,他们是“旭日阳刚”;曾经有两个热爱电影的家伙,他们背井离乡,而立之年依然在为梦想辛苦挣扎,他们和一群普通的朋友一起做了个网络电影《老男孩》,惹得大家泪流满面,他们是“筷子兄弟”;曾经有个河北农村的男孩,他叫王宝强,在山沟沟里的他看了一部叫作《少林寺》的电影,心中燃起了拍
期刊
随着美元相对于加币、澳元或英镑等主要留学国家货币的走低,以及传统意义上说的优质教学质量,美国已经变成中国新一轮留学热潮的首选目的地。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发布的最新数据,2009到2010学年,中国大陆留学美国的学生数量猛增3成,當年在美大陆留学生近12万8千人。这是2001年以来中国学生首次反超印度,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生源群体。对于这个现象的出现,美国政府的努力也功不可没。2010
期刊
夏天的烈日下,拜伦·皮茨走在路上,感到茫然。他从小就是个低能儿,受伙伴们嘲笑,被老师称为“笨驴拜伦”。这位此后成为全美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拜伦,此刻还是俄亥俄州威斯利亚大学一年级学生。他的感觉糟糕透了,他感到自己确实笨极了,心里盘算着退学。  就在这时,一辆汽车呼啸着从他身边疾驰而过,只差几英寸就要撞到他了。路边的鸟,因为受惊,尖叫着一飞而起,拜伦吓坏了。当几只鸟从拜伦的眼前飞过时,他的心在沮丧中
期刊
一年一度的高考月又结束了,六月的繁忙与紧张已被抛诸脑后,盛夏七月,既有清凉,也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抉择、决定……准确地说,高考后人生已经正式开始了,在这个绿色的月份里,你们想的问题可能要比高考前还要多,也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很多人说,高考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岭。现在,已经走到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抉择已经开始了。而做出抉择、决定的,应当是你们自己。  分数出来了,需要填志愿,选专业和学校。如果分数
期刊
台湾的80后女生什么样?小S说,就是弯弯那样。那弯弯是谁?在台湾流行着一句话:不知道弯弯,就别说你上过部落格(即博客)。  弯弯头上顶着很多大得吓人的名号,比如博客天后、绘本天后、跨界演员、上班族最佳代言人等等,其实内里,她就是一个标准的“80后”女生:喜欢宅,有点小迷糊,有点小倔强,爱笑爱撒野,梦想着永远都不要上班还能有大把收入。不过,最后一条,对于弯弯来说,已经不再是梦想!    《可不可以不
期刊
1  李然漂在北京,渐渐失去了倾诉的欲望。作为一名网站编辑,除了工作网站,她却不爱上QQ什么的。偶尔上去,看着朋友列表上亮起的头像,没有任何话想说。不上班的时候,就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写东西、睡觉,吃盒饭或者泡面。单调而枯燥的生活,每天重复着。  一次,在办公室门口听到有同事议论,所谓网站编辑不过是Ctrl C、Ctrl V,随便找个人就能干,没有什么价值,纯粹是边角下料。李然攥着拳头恨恨地走开。
期刊
步入六月,对于一群15岁和18岁的青年学生而言,有场重大考试在等着他们,心理上的焦急也许就影响到了食欲上,有点厌食了。拜及时迅捷的网络所赐,对于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什么食物该怎么吃等问题,网友们的看法真是“百家争鸣”,口味各异确实很难调和,但对于即将面临重大考试的中小学生而言,膳食均衡最重要,一切营养说了算。有什么菜好吃还能补脑,甚至还能让我们烦躁的心平复下来?  我想起我高考前妈妈经常给我做
期刊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有学生因为迟到没能进场而痛哭流涕,有学生在考前两天因为承受不了高考的压力而选择跳楼轻生……这些发生在现实中的“新闻”,让人痛惜,更让人无奈。更多的是,已经松掉了一口气的大多数。不管如何,他们至少可以过上几天不用熬夜苦读、神经紧绷的日子了。  有人说,高考犹如战场,千军万马过境,厮杀却无声。号角戛然而止,硝烟却仍在弥漫。有人在讨论高考制度,有人在讨论教育体制,有人在讨论大学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