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比赛法是体育课实践课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与运用过程中,从诸多方面显示了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积极作用,但通过实践,我们也不难发现,如果处理不当,比赛法会给教学活动带来某些消极影响。笔者从事体育教学一线工作二十多年,就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赛法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等问题阐述观点,意与同行们商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比赛法 有效运用
一、比赛法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练习积极性
比赛法顾名思义,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最终需分出胜负。在这种练习情境中,学生会为了本组的胜利而全力以赴去努力,而且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望,渴望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成就,以获得其他同学的尊重和信任。使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跳得高,有的跑得快,通过教学比赛,学生的这些优点就会一一展现出来。因而他们的进取精神和练习积极性会在其中得到激发和强化,甚至为了获得比赛的优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可能会从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
(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赛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比赛、游戏比赛、专门性的测验比赛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着严格的比赛规程和裁判方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它决不允许有任何不符合规则的过激行为出现,而且比赛中始终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这无疑将对学生道德作风的培养与教育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比赛中,各种情况变化无常,为了获取胜利,需要学生在复杂的情况下及时不断的调控自己的心理,调整自己的行动,根据比赛中的即时变化,要及时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并随时准备调整和改变战略战术,力求使之更为合理。因而,比赛法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常运用会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有利于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
运动技术的学习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单纯的技术练习会显得比较枯燥,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教学比赛可以加速运动技术的掌握。例如,在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时,单纯的传接技术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安排一场特殊规则下的篮球比赛,效果会更好一些。即在比赛中,只允许传接球,不准运球,其他同篮球规则一样。这样会强化传接球技术的学习,同时又会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
二、比赛法也存在消极影响,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体育教学中比赛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正确合理的使用它,使之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比赛法如果运用得不合理,会给我们的体育教学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比赛法这一教学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比赛方法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水平以及教学条件、教学任务选择与设计比赛方法。体育课的比赛有个人和个人,小组和小组,大组和大组等不同人数的比赛,不同教学内容在比赛的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如篮球项目可以比传球、运球、投篮等,田径项目可以比速度、远度等,排球项目可以比垫球、发球等。选择好比赛的方法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比赛规则的制定
任何体育项目的比赛都要有规则来约束参加比赛者的行为,才能使比赛顺利进行,而教学比赛规则的制定要根据比赛的方法和参加者的技术水平以及比赛项目灵活制定,不能生搬硬套地把国内外比赛的规则用上去,否则比赛无法进行。如篮球比赛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可以改变为六人对六人,三人对三人,在时间上也可以变化。
(三)做好比赛前的准备
场地器材的准备和身体、心理上的准备是顺利进行比赛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为了节省时间而不考虑场地和器材,不加强身体的准备活动,一旦造成伤害事故,会给比赛带来不良的后果。既破坏了课堂学习、练习气氛,又达不到教学目的,给学生造成害怕心理,甚至留下阴影。因此,比赛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有效地安排好场地器材,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安全工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掌握好比赛中的强度和难度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增强身体健康,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它是为学习技能服务的。因此,教师在采用比赛法前要掌握好比赛的强度,防止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同时,过高的比赛难度,也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学生练习的兴趣。运用比赛法时要掌握适量的运动负荷。由于比赛法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会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活动中有时会不遗余力。假如老师不能掌握适当的运动符合,会由于学生运动量过大,造成疲劳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或者运动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因疲劳使动作技术变形,出现错误动作,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所以,在进行教学比赛时,教师要合理安排比赛的运动量,在安排时应以学生的身体条件为基础,在活动中要适时的进行轮换,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这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又不至于出现疲劳,更能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
(五)比赛法不可频繁运用
一是容易减弱比赛对学生的刺激程度,使学生对参与比赛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二是易造成学生间的矛盾,故而运用时先做好学生的赛前思想工作和赛后调整总结工作,使他们了解比赛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六)剧烈的比赛后应组织放松活动
比较剧烈的比赛结束后应安排放松活动,学生跟随教师在音乐或口令的指挥下进行各种轻快、舒畅的舞步动作放松或简单的几节放松动作,都能让学生进入一种轻快享和的自然境地,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有效地消除疲劳,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心率,轻松自然地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比赛法 有效运用
一、比赛法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练习积极性
比赛法顾名思义,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最终需分出胜负。在这种练习情境中,学生会为了本组的胜利而全力以赴去努力,而且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望,渴望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成就,以获得其他同学的尊重和信任。使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如有的学生跳得高,有的跑得快,通过教学比赛,学生的这些优点就会一一展现出来。因而他们的进取精神和练习积极性会在其中得到激发和强化,甚至为了获得比赛的优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可能会从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
(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赛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学比赛、游戏比赛、专门性的测验比赛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着严格的比赛规程和裁判方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它决不允许有任何不符合规则的过激行为出现,而且比赛中始终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这无疑将对学生道德作风的培养与教育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比赛中,各种情况变化无常,为了获取胜利,需要学生在复杂的情况下及时不断的调控自己的心理,调整自己的行动,根据比赛中的即时变化,要及时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并随时准备调整和改变战略战术,力求使之更为合理。因而,比赛法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经常运用会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有利于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
运动技术的学习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单纯的技术练习会显得比较枯燥,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教学比赛可以加速运动技术的掌握。例如,在学习篮球传接球技术时,单纯的传接技术练习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安排一场特殊规则下的篮球比赛,效果会更好一些。即在比赛中,只允许传接球,不准运球,其他同篮球规则一样。这样会强化传接球技术的学习,同时又会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促进运动技术的提高。
二、比赛法也存在消极影响,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体育教学中比赛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正确合理的使用它,使之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比赛法如果运用得不合理,会给我们的体育教学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使用比赛法这一教学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比赛方法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水平以及教学条件、教学任务选择与设计比赛方法。体育课的比赛有个人和个人,小组和小组,大组和大组等不同人数的比赛,不同教学内容在比赛的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如篮球项目可以比传球、运球、投篮等,田径项目可以比速度、远度等,排球项目可以比垫球、发球等。选择好比赛的方法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比赛规则的制定
任何体育项目的比赛都要有规则来约束参加比赛者的行为,才能使比赛顺利进行,而教学比赛规则的制定要根据比赛的方法和参加者的技术水平以及比赛项目灵活制定,不能生搬硬套地把国内外比赛的规则用上去,否则比赛无法进行。如篮球比赛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可以改变为六人对六人,三人对三人,在时间上也可以变化。
(三)做好比赛前的准备
场地器材的准备和身体、心理上的准备是顺利进行比赛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为了节省时间而不考虑场地和器材,不加强身体的准备活动,一旦造成伤害事故,会给比赛带来不良的后果。既破坏了课堂学习、练习气氛,又达不到教学目的,给学生造成害怕心理,甚至留下阴影。因此,比赛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有效地安排好场地器材,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安全工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掌握好比赛中的强度和难度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增强身体健康,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它是为学习技能服务的。因此,教师在采用比赛法前要掌握好比赛的强度,防止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同时,过高的比赛难度,也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学生练习的兴趣。运用比赛法时要掌握适量的运动负荷。由于比赛法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会使得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活动中有时会不遗余力。假如老师不能掌握适当的运动符合,会由于学生运动量过大,造成疲劳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或者运动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因疲劳使动作技术变形,出现错误动作,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所以,在进行教学比赛时,教师要合理安排比赛的运动量,在安排时应以学生的身体条件为基础,在活动中要适时的进行轮换,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这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术,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又不至于出现疲劳,更能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
(五)比赛法不可频繁运用
一是容易减弱比赛对学生的刺激程度,使学生对参与比赛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降低;二是易造成学生间的矛盾,故而运用时先做好学生的赛前思想工作和赛后调整总结工作,使他们了解比赛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六)剧烈的比赛后应组织放松活动
比较剧烈的比赛结束后应安排放松活动,学生跟随教师在音乐或口令的指挥下进行各种轻快、舒畅的舞步动作放松或简单的几节放松动作,都能让学生进入一种轻快享和的自然境地,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有效地消除疲劳,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心率,轻松自然地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