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意图:
梵高的作品极富表现力,他喜欢运用简练有力的线条、鲜艳明亮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他的《自画像》表达了他当时生活艰苦,但又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而它能让幼儿了解画画不光可以写实,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表现。基于上述认识,我设计了本案例,我想当幼儿理解了画家的画意后,也能学习画家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表现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二、活动过程的描述与评析
1,幼儿整体欣赏,初步感知画面。
教师略带神秘地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世界名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哇——”当老帅将梵·高的《自画像》用多媒体呈现在孩了们面前时,孩子们眼前一亮。
在略微停顿了几秒钟后,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我看到了一位伯伯!”“我看到一个人的头!”“我觉得他长得很丑!”……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决定了当一幅美术作品呈现在幼儿而前时,他们首先感知的是这一幅美术作品的内容,所以,教师先问幼儿看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第一印象,为幼儿理解作品打下伏笔。从幼儿开门见山式的直觉型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此时的幼儿还仅仅是在浅表层次上感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他们还小能深入地感知、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主题以及所反映的精神内涵。
2,幼儿分层欣赏,深入解析画面。
当幼儿说出自己的第一印象后,教师以平行谈话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来了解作品。
首先教师提问:“你们猜猜画的是谁?他的心情怎样?”幼儿的回答各不相同:“画的是叔叔,他不高兴。”“画的是爷爷,他生气了!”……
“你们都觉得他不高兴,在生气,那你们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教师马上追问。“他的眉毛是这样的——”曹向荣学起了梵,高皱眉的样子。“他的眉毛是竖起来的!”翘楚亟不可待地说。“他的嘴巴是不高兴的——这样!”许嘉熹边说边瘪起了嘴巴……“你们的眼睛真尖,那我们一起学一学他的表情”孩子们很认真地学了起来。
这里,教师借助提问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中人物的表情上,了解不高兴的表情的造型特点。
接着,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为什么会不高兴?和自己的朋友说一说。”幼儿七嘴八舌地与自己的朋友讨论起来。“他被妈妈骂了。”舒欣莹说冰冰说:“不是!他的玩具不见了。”“我在电腑上见过这幅画,妈妈告诉我他很穷,没有钱吃饭。”参加了美术班的钊钊很严肃地说。“他可能是和朋友吵架了吧!”……看!孩子们对问题进行思考时往往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
教师此时进行了小结:“梵高因为家里很穷,经常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所以不高兴。”并提问:“那我们再看看画中有哪些颜色?红色、黄色给你什么感觉?”“高兴!”“热!”“快乐!”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回答。
这一阶段是教师用问题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形式(造型、颜色)思考,以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同时也是学习如何观察、如何比较等形式分析的方法。当幼儿对作品的形式有了感受以后,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作品意义的解释了。
“对了!那你们想想我们看到画家的表情是不高兴的,为什么他又给自己画上了高兴的颜色呢?”孩子们一下被难住了,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老师马上追问:“那你们先想想当你们不高兴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怎样使自己高兴起来?”赫蔚说:“我会找朋友玩”阳阳说:“我会玩玩具。”“我出去看看、走走!”“我吃一点好吃的,就高兴了。”……“是的,画家和你们一样——在不高兴的时候,也想做一些使自己高兴的事情。他喜欢画画,就用画画使自己高兴起来,而且,他还将自己的希望画在了画上:一个虽然不开心但希望开心的自己。所以他画上了不高兴的表情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又画上了高兴的颜色表现自己的希望。”
对幼儿来说,要理解画家作品的内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当教师问:“我们看到画家的表情是不高兴的,为什么他又给自己画上了高兴的颜色呢?”幼儿回答不出来。而当教师以提问:“当你们不高兴的时候,怎样使自己高兴起来?”这个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来引发幼儿思考,再延伸到画家的想法上时幼儿就能理解了。也就是说,只有让幼儿将他们获得的欣赏资料与他们个人以往的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想象进行理解,才能使幼儿较轻松地理解了作品的画意。
3,整体欣赏,提升画面感受。
教师又问:“你喜不喜欢这幅面?为什么?”翘楚回答:“我喜欢这幅画,因为画得像真的一样!”“我喜欢这幅画,因为它的颜色很漂亮!”钊钊说。熹熹说:“我喜欢它,因为他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我喜欢这幅嘶,因为它的线条是弯弯的。”曹向荣回答。“那我们一起用手来学一学弯弯的线条,好吗?”教师说。这时,每个孩子都举起了自己的手认真地学了起来。“你们学得真好!那弯弯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有力!”孩子们齐声回答。“是的,画家是想借助有力的线条表现自己希望过上幸福生活的强烈情感!”教师回应。
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儿此时的审美判断与刚开始接触作品时的整体直觉印象完全不一样了,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了自己新的解释(所谓解释是探讨一件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
而画家作画的线条特点因为在这一幅作品中不是特别明显,教师因担心一个活动的知识点过多而不打算介绍的。但当有幼儿发现了以后,教师及时地回应了幼儿。
4,了解画家生平。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作家的生平和作画风格、特点。再让幼儿欣赏多幅自画像,进一步感受画家的作画风格。
通过了解画家的生平可以让幼儿了解画家作画时背景,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所蕴涵的意义。
5,迁移创作,多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师提问:“你们猜猜画家是怎么画自己的?”设疑式的提问一下激起了幼儿的兴趣。“看照片画!”“对镜子画!”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然后,教师清幼儿先自南讨论:“如果你是画家,你会怎么画自己?”再随音乐创作。
幼儿聚精会神地对着镜子画起了自己:周婧雯画的自己发型真实,却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裙子;章格嘉画的自己变成了长头发;冰冰画的自己拿上了手枪……每个幼儿都将自己的想法加入了自己的作品中,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最后,当他们举起自己的作品时是多么骄傲和自豪呀!
从幼儿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已经对作品的意义有所了解,也在模仿作品的表达方式用绘画表现自己的希望。特别是嘉嘉,当教师问她为什么将自己穿上红衣服时,她回答因为自己变成了长头发很高兴:可见,她已经理解红色代表的情感意义。
梵高的作品极富表现力,他喜欢运用简练有力的线条、鲜艳明亮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他的《自画像》表达了他当时生活艰苦,但又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而它能让幼儿了解画画不光可以写实,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表现。基于上述认识,我设计了本案例,我想当幼儿理解了画家的画意后,也能学习画家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表现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二、活动过程的描述与评析
1,幼儿整体欣赏,初步感知画面。
教师略带神秘地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世界名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哇——”当老帅将梵·高的《自画像》用多媒体呈现在孩了们面前时,孩子们眼前一亮。
在略微停顿了几秒钟后,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我看到了一位伯伯!”“我看到一个人的头!”“我觉得他长得很丑!”……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决定了当一幅美术作品呈现在幼儿而前时,他们首先感知的是这一幅美术作品的内容,所以,教师先问幼儿看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第一印象,为幼儿理解作品打下伏笔。从幼儿开门见山式的直觉型的回答中也可以看出,此时的幼儿还仅仅是在浅表层次上感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他们还小能深入地感知、理解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主题以及所反映的精神内涵。
2,幼儿分层欣赏,深入解析画面。
当幼儿说出自己的第一印象后,教师以平行谈话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来了解作品。
首先教师提问:“你们猜猜画的是谁?他的心情怎样?”幼儿的回答各不相同:“画的是叔叔,他不高兴。”“画的是爷爷,他生气了!”……
“你们都觉得他不高兴,在生气,那你们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教师马上追问。“他的眉毛是这样的——”曹向荣学起了梵,高皱眉的样子。“他的眉毛是竖起来的!”翘楚亟不可待地说。“他的嘴巴是不高兴的——这样!”许嘉熹边说边瘪起了嘴巴……“你们的眼睛真尖,那我们一起学一学他的表情”孩子们很认真地学了起来。
这里,教师借助提问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中人物的表情上,了解不高兴的表情的造型特点。
接着,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为什么会不高兴?和自己的朋友说一说。”幼儿七嘴八舌地与自己的朋友讨论起来。“他被妈妈骂了。”舒欣莹说冰冰说:“不是!他的玩具不见了。”“我在电腑上见过这幅画,妈妈告诉我他很穷,没有钱吃饭。”参加了美术班的钊钊很严肃地说。“他可能是和朋友吵架了吧!”……看!孩子们对问题进行思考时往往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
教师此时进行了小结:“梵高因为家里很穷,经常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所以不高兴。”并提问:“那我们再看看画中有哪些颜色?红色、黄色给你什么感觉?”“高兴!”“热!”“快乐!”孩子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回答。
这一阶段是教师用问题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形式(造型、颜色)思考,以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同时也是学习如何观察、如何比较等形式分析的方法。当幼儿对作品的形式有了感受以后,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作品意义的解释了。
“对了!那你们想想我们看到画家的表情是不高兴的,为什么他又给自己画上了高兴的颜色呢?”孩子们一下被难住了,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老师马上追问:“那你们先想想当你们不高兴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怎样使自己高兴起来?”赫蔚说:“我会找朋友玩”阳阳说:“我会玩玩具。”“我出去看看、走走!”“我吃一点好吃的,就高兴了。”……“是的,画家和你们一样——在不高兴的时候,也想做一些使自己高兴的事情。他喜欢画画,就用画画使自己高兴起来,而且,他还将自己的希望画在了画上:一个虽然不开心但希望开心的自己。所以他画上了不高兴的表情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又画上了高兴的颜色表现自己的希望。”
对幼儿来说,要理解画家作品的内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当教师问:“我们看到画家的表情是不高兴的,为什么他又给自己画上了高兴的颜色呢?”幼儿回答不出来。而当教师以提问:“当你们不高兴的时候,怎样使自己高兴起来?”这个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来引发幼儿思考,再延伸到画家的想法上时幼儿就能理解了。也就是说,只有让幼儿将他们获得的欣赏资料与他们个人以往的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想象进行理解,才能使幼儿较轻松地理解了作品的画意。
3,整体欣赏,提升画面感受。
教师又问:“你喜不喜欢这幅面?为什么?”翘楚回答:“我喜欢这幅画,因为画得像真的一样!”“我喜欢这幅画,因为它的颜色很漂亮!”钊钊说。熹熹说:“我喜欢它,因为他能表现自己的想法!”“我喜欢这幅嘶,因为它的线条是弯弯的。”曹向荣回答。“那我们一起用手来学一学弯弯的线条,好吗?”教师说。这时,每个孩子都举起了自己的手认真地学了起来。“你们学得真好!那弯弯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有力!”孩子们齐声回答。“是的,画家是想借助有力的线条表现自己希望过上幸福生活的强烈情感!”教师回应。
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儿此时的审美判断与刚开始接触作品时的整体直觉印象完全不一样了,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了自己新的解释(所谓解释是探讨一件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
而画家作画的线条特点因为在这一幅作品中不是特别明显,教师因担心一个活动的知识点过多而不打算介绍的。但当有幼儿发现了以后,教师及时地回应了幼儿。
4,了解画家生平。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作家的生平和作画风格、特点。再让幼儿欣赏多幅自画像,进一步感受画家的作画风格。
通过了解画家的生平可以让幼儿了解画家作画时背景,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所蕴涵的意义。
5,迁移创作,多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师提问:“你们猜猜画家是怎么画自己的?”设疑式的提问一下激起了幼儿的兴趣。“看照片画!”“对镜子画!”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然后,教师清幼儿先自南讨论:“如果你是画家,你会怎么画自己?”再随音乐创作。
幼儿聚精会神地对着镜子画起了自己:周婧雯画的自己发型真实,却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裙子;章格嘉画的自己变成了长头发;冰冰画的自己拿上了手枪……每个幼儿都将自己的想法加入了自己的作品中,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最后,当他们举起自己的作品时是多么骄傲和自豪呀!
从幼儿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已经对作品的意义有所了解,也在模仿作品的表达方式用绘画表现自己的希望。特别是嘉嘉,当教师问她为什么将自己穿上红衣服时,她回答因为自己变成了长头发很高兴:可见,她已经理解红色代表的情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