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结论,更要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章从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关键词]:数学课堂 培养 参与意识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一切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习者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与掌握。可见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而学生这种意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理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
  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地学习
  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应以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是否充分来衡量。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的“导”要具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着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以达到開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并且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2)参与到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数学问题要指导学生按照著名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的解题表中的四个步骤(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来进行。例题教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二、要冲破已有观念的束缚,建立新型的课堂关系
  我们的教学不能总是:先学原理,再举例总结运算步骤,也不一定是“讲清—总结—练习”的程序。虽然提出一定的运算程式,便于学生模仿操作,但过份强调程式,就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呆板化。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我们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心理学家罗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真正树立“与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民主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参与环境,才能够提供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2)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及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三、重视实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
  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显著的多。如讲“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在讲“勾股定理”时,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实验,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见书不见人"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
  参考文献:
  [1] 刘久.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J].学苑教育.2009年06期.
  [2] 姚慧娟.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参与意识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9年36期.
其他文献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教育均衡发展,既要使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均衡,同时也要求不同的孩子在相同的教育资源或环境下接受相同的公平教育,尤其是随父母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在相同的教育资源或环境下接受与城区学籍孩子一样的公平教育,其综合素质是否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均衡发展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
期刊
[摘 要]:在小学德育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工作难点所在。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认真分析后进生形成的背景因素,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化措施,帮助后进生重拾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生 后进生 背景因素 心理特点 转化措施  所谓后进生,主要指学习成绩较差、缺乏纪律意识、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现实当中可以概括
期刊
[摘 要]:藏族在我国是分布较广的一个少数民族,除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两省区,在甘肃、青海和云南等省也有较广分布。由于藏族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加上学生长期受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影响,使得藏族地区的学生用汉语交流少,造成汉语文基础比较薄弱,汉语言运用能力比较差,因而给该地区的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带来诸多困难。本文对藏族地区语文教学的特有困难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介绍了提高藏区初中生汉语文学习兴趣的方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习作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练习。然而,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写作方法及素材积累的欠缺和教师的“高标准”评价,学生往往“害怕”作文,不敢轻易下笔。本文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就作文与生活积累、语言训练、情感积淀等方面对如何让学生作文鲜活起来做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作文 积累 训练 方法  “作文”,在许多小学生尤其是刚进入中年级的学生眼中,是两个“神秘”的字眼。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根本。只有抓住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环节,才能占领小学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我们应该把握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阅读通俗的讲就是读文章。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着它存在的价值和自身的功能,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得信息、还可以
期刊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
期刊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作为小音乐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仅给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一、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更有“五
期刊
自信是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缺乏自信,影响的不仅是学业,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的形成。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越强,就越易学好,学生感到越易学,学习的自信就越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榜样教育法---利用名人事迹,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成功的欲望,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关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初中英语教学承上启下,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  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总体目标及课程观;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过程,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重合作与交流。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数学 教学 新理念  新课标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