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研究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bsiufeuhfhk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关键的作用。作为小音乐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努力探索,寻求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依此发掘学生的潜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仅给学生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一、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决定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又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如在学习节奏排列的课上,首先,我先出示五张节奏卡片,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随琴声学会节奏,接着我让学生五人围成一组进行讨论:节奏卡片如何讨论更通顺流畅?当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便纷纷讨论起来,这回他们可忙了,有的用手拍节奏,有的安排顺序,有的眉开眼笑,有的雙眉紧锁,有的拍手叫好,看着他们一个个认真的样子,我也不断地在一旁给予鼓励,最后还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游戏,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在游戏或观察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掌握了节奏的排列要领和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作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以课堂为主渠道,从生活取材,展开创新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扎根于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服务,将会对创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家里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为他们做饭而忙碌于厨房的情景,我便将它运用到《不再麻烦好妈妈》一课的教学中,让孩子们也做一回“妈妈”,以组为单位结成各个“小家庭”,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做家务时,则要求学生用“×××”节奏说出,并将这,以演唱的形式向别人介绍自己能做的事情。在教学中,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总结并创造,最后又回到生活。这些设计,将音乐教学生活化、平凡化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四、创新意识应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我们过去教学注重知识传授,采用灌输式教学,不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探索与创新。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要舍得花费时间开启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的闸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允许标新立异。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并让学生模仿,给学生开阔了想象的空间,体现了自主、开放、创新这一教学新理念。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英语课程的最新标准中,明确规定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将发展与提高学生综合性的语言应用能力作为出发点,倡导使学生在英语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参与、感知、体验、实践以及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并在学习中调整情感与策略,形成乐观积极的态度,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当前,怎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贯彻落实任务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概述、
期刊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文章以时间为序,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对此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
期刊
由于小学生对的语文认知能力尚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用理性的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小学语文教材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也不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加上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特点就是审美性、情感性,正好符合小学生对语文的这种感性的认知需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教学,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情感教育在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特普融合教育背景下,怎样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笔者认为更应该注重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从优化育人环境,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拓展校园活动,突出校园文化教育功能两方面凸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  [关键词]:融合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 对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
期刊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教育均衡发展,既要使每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均衡,同时也要求不同的孩子在相同的教育资源或环境下接受相同的公平教育,尤其是随父母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在相同的教育资源或环境下接受与城区学籍孩子一样的公平教育,其综合素质是否也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均衡发展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
期刊
[摘 要]:在小学德育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工作难点所在。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认真分析后进生形成的背景因素,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化措施,帮助后进生重拾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生 后进生 背景因素 心理特点 转化措施  所谓后进生,主要指学习成绩较差、缺乏纪律意识、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现实当中可以概括
期刊
[摘 要]:藏族在我国是分布较广的一个少数民族,除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两省区,在甘肃、青海和云南等省也有较广分布。由于藏族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加上学生长期受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影响,使得藏族地区的学生用汉语交流少,造成汉语文基础比较薄弱,汉语言运用能力比较差,因而给该地区的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带来诸多困难。本文对藏族地区语文教学的特有困难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介绍了提高藏区初中生汉语文学习兴趣的方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习作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练习。然而,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写作方法及素材积累的欠缺和教师的“高标准”评价,学生往往“害怕”作文,不敢轻易下笔。本文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就作文与生活积累、语言训练、情感积淀等方面对如何让学生作文鲜活起来做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作文 积累 训练 方法  “作文”,在许多小学生尤其是刚进入中年级的学生眼中,是两个“神秘”的字眼。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根本。只有抓住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环节,才能占领小学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我们应该把握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阅读通俗的讲就是读文章。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着它存在的价值和自身的功能,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得信息、还可以
期刊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由一点出发,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