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实施给一潭死水般的语文课堂送来了几缕清风,我们惊喜地发现:语文课堂中,正在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为此,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更应该抓住当下时机,迎着教改的春风,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真情和真性。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看法:
1 逝去浮华,积淀厚实
崔峦先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后来,张庆先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这次,我们市举行的“苏派名师”高层论坛会上,我听到了孙双金老师的《论语》,感受更是深切了。名特孙双金老师的《儿童论语》课外阅读课,让听课老师在回味经典中感受到了大师的从容、自如、大气与勤勉,及至课毕还在津津乐道着课堂上浓浓的文化味道。课堂上孙特没有使用华丽的多媒体课件,没有炫目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语言,有的只是那份朴素和谦逊。孙特引导学生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悦”与“乐”的推敲,学生说出了学习是内心的愉快,而招待客人脸上一定要充满了热诚的笑意。他又引导学生对“上问与下问”、“好古与好今”进行了讨论与思辨……对孔子其人的侃侃而谈,对名句细微之处的驻足推敲,使我仿佛看到了孙老师在钻研《论语》时所付出的心血:一本本注解的阅读,一遍遍文本的诵读,一句句字词的体悟;或蹙眉揣摩,或豁然开朗,或连声赞叹……而孩子们朗读经典时整齐而又清爽的声音,让我们思接千载,领略了经典的无穷魅力。笔者想在这样扎实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幸福的。
2抓住关键,灵动生成
语文关键词,对一篇文章而言,指的是能揭示文章核心意义的词语:对课堂教学而言,指的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词语。关键词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义和达成教学目标。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回归语文本身。
以词语作为抓手,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世界,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人文美和汉语独特的魅力,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笔者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感受颇深:
①学习了第四小节柳树的外形描写后:
师:你从这个撑立上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了这株柳生长得很茂盛,长得很高大。
②师: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你看,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生存下来。同意吗?
师:他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这是一种怎样的撑立?
生1:艰苦的。
生2:艰难的。
③师:经受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会又一回起死回生。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撑立呀?
生1:坚强不屈的。
生2:坚忍不拔的。
生3:坚持不懈的。
……
④师:灞河柳正在尽情地享受着灿烂的阳光,雨露的滋养。同是一株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却是——(相差很远)。
师:学到这里,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撑立呢?
生1:乐观向上的。
生2:自强不息的。
……
这次教学中,笔者抓住“撑立”这一关键词语,让它在文本语境的烘托下血肉丰满,巍然屹立,让学生在对文本语境的整体把握中生成柳树的高大形象。最终,学生读懂了一个词“撑立”,同时也读懂了一棵树,读懂了一种精神。王崧舟老师说:“只有‘眼睛’在场的细读是无效的,只有‘头脑’在场的细读是低效的,唯有‘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真正高效的。”
3 回归生活,回归精神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真正的教育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语文课堂更是跳动着生命的脉搏,充满了生命的因子:教师和学生,个个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教材,无不记录着生命意识的律动。回归生命本原,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今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呼唤,也是构筑人文课堂,重建精神家园的唯一途径。下面两组镜头,能让我们看到精神家园回归的希望之光。
①是我从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案例。随堂课上,一中年女教师与六年级学生一起学习《烟台的海》,课前三分钟,教师请一组学生开火车朗诵自己课外积累的优美句段(细节:6、7位学生在朗诵时没有一点停顿,十分流畅)。上课铃响,教师开始进行课文第五自然段“秋的高远”一部分的学习。教师先让学生静下心把这段文字自由读了三遍,然后让他们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画出哪里是作者看到的,哪里是作者想到的,同桌进行交流(细节:教师在同桌交流后没有进行全班交流。)“从秋的高远你想到了什么?你如何来品味这份高远?”教师提出问题(细节:教师提问一段时间后仅有一两个学生举手,她依然不急不躁,鼓励学生再读再想,学生开始陆陆续续发言)。随后,她又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再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教师为学生朗读了著名作家吴伯箫的散文《海》。她干净、醇厚、略带磁性的声音像空谷幽兰一样在课堂上静静地绽放开来……
摘录一组学生关于“由海想到的……”即兴创作的片断描写:
“春天的海,告别夏日,终于盼到了丰收的秋天。远眺大海,水天一色,平静的海面时而泛起朵朵浪花。海上白帆点点,起航收获一年勤劳得来的累累硕果。秋日的凉意,笼罩着整个大海,大海温顺地抚摩船帆。大海湛蓝如洗,不像春天那样绿茵茵的。天空,时而掠过几只海鸥,捕捉着躲在海的怀抱里的小鱼小虾……
“秋天的海显得格外平静,远处一道道波浪缓缓地从中央卷过来。一声声海鸥的鸣叫,一句句沙滩的呢喃,和大海的波涛声交织出一首美妙的乐曲。海面不时出现几只漂浮的小船,载着成千上万的小鱼,渔民手拿竹竿悠闲自在地撑着小船,唱着渔歌,声音在海面回荡……”
这就是学生眼睛里的海,这就是学生心灵中的海!它来自教师充满诗意的启发和引领,来自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与内心体验,来自作者、教者、学者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这就是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当教师帮助他们冲破思维定势,拓宽思维空间后,他们纷纷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想象。在这样的课堂里,不再有话语霸权,不再是教师简单的“告诉”。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个性、灵性和悟性的解放,想象力、情感力和创造力的复苏。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都酣畅淋漓地沐浴在清幽旷远的人文气息中,无比惬意地享受着精神的恣意驰骋,情感的自由宣泄。
②在教学古诗《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小节时,其他的知识都已经理解了。我随机问了一个问题,既然肖邦这么热爱祖国,不舍得离开,为何又要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学生的思维陷入了一片茫然,但很快,小手淋漓了。
“老师,因为肖邦太爱祖国了,所以他怕自己再等待的时间长一点,自己心会软掉了,更舍不得走了。”
“老师,长痛不如短痛,既然必须要走,还不如早点走了。”
“老师,再不走的话,会给老师和同学心里的伤感更增添许多的。”……
课堂中,思维的火花在碰撞,智慧的声音在流淌。
同学们竟能有这么多新发现,真是不可思议!
如此独到精辟的见解,的确是身为“始作俑者”的我始料未及的。我不由得在内心深处慨叹:孩子们,我感到作为你们的老师,此时此刻的我才是最幸运的!听着你们精彩绝伦的对话,我陶醉其中,不愿醒来……
一个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独立的人格的。语文教学不应该再是在“新三年,老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怪圈里徘徊着,而应该是精神实质方面的脱胎换骨了!
语文教学,就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就该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当学生穿行在字词句的“密林”中,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观照语言文字时,我们的老师就要为学生努力构建一个使心灵震颤的、飞扬快乐的学习过程!
1 逝去浮华,积淀厚实
崔峦先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后来,张庆先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这次,我们市举行的“苏派名师”高层论坛会上,我听到了孙双金老师的《论语》,感受更是深切了。名特孙双金老师的《儿童论语》课外阅读课,让听课老师在回味经典中感受到了大师的从容、自如、大气与勤勉,及至课毕还在津津乐道着课堂上浓浓的文化味道。课堂上孙特没有使用华丽的多媒体课件,没有炫目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语言,有的只是那份朴素和谦逊。孙特引导学生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悦”与“乐”的推敲,学生说出了学习是内心的愉快,而招待客人脸上一定要充满了热诚的笑意。他又引导学生对“上问与下问”、“好古与好今”进行了讨论与思辨……对孔子其人的侃侃而谈,对名句细微之处的驻足推敲,使我仿佛看到了孙老师在钻研《论语》时所付出的心血:一本本注解的阅读,一遍遍文本的诵读,一句句字词的体悟;或蹙眉揣摩,或豁然开朗,或连声赞叹……而孩子们朗读经典时整齐而又清爽的声音,让我们思接千载,领略了经典的无穷魅力。笔者想在这样扎实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幸福的。
2抓住关键,灵动生成
语文关键词,对一篇文章而言,指的是能揭示文章核心意义的词语:对课堂教学而言,指的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词语。关键词之所以“关键”,就在于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义和达成教学目标。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回归语文本身。
以词语作为抓手,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世界,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人文美和汉语独特的魅力,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笔者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感受颇深:
①学习了第四小节柳树的外形描写后:
师:你从这个撑立上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了这株柳生长得很茂盛,长得很高大。
②师: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你看,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生存下来。同意吗?
师:他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这是一种怎样的撑立?
生1:艰苦的。
生2:艰难的。
③师:经受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会又一回起死回生。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撑立呀?
生1:坚强不屈的。
生2:坚忍不拔的。
生3:坚持不懈的。
……
④师:灞河柳正在尽情地享受着灿烂的阳光,雨露的滋养。同是一株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却是——(相差很远)。
师:学到这里,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撑立呢?
生1:乐观向上的。
生2:自强不息的。
……
这次教学中,笔者抓住“撑立”这一关键词语,让它在文本语境的烘托下血肉丰满,巍然屹立,让学生在对文本语境的整体把握中生成柳树的高大形象。最终,学生读懂了一个词“撑立”,同时也读懂了一棵树,读懂了一种精神。王崧舟老师说:“只有‘眼睛’在场的细读是无效的,只有‘头脑’在场的细读是低效的,唯有‘生命’在场的细读才是真正高效的。”
3 回归生活,回归精神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真正的教育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语文课堂更是跳动着生命的脉搏,充满了生命的因子:教师和学生,个个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教材,无不记录着生命意识的律动。回归生命本原,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今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呼唤,也是构筑人文课堂,重建精神家园的唯一途径。下面两组镜头,能让我们看到精神家园回归的希望之光。
①是我从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案例。随堂课上,一中年女教师与六年级学生一起学习《烟台的海》,课前三分钟,教师请一组学生开火车朗诵自己课外积累的优美句段(细节:6、7位学生在朗诵时没有一点停顿,十分流畅)。上课铃响,教师开始进行课文第五自然段“秋的高远”一部分的学习。教师先让学生静下心把这段文字自由读了三遍,然后让他们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画出哪里是作者看到的,哪里是作者想到的,同桌进行交流(细节:教师在同桌交流后没有进行全班交流。)“从秋的高远你想到了什么?你如何来品味这份高远?”教师提出问题(细节:教师提问一段时间后仅有一两个学生举手,她依然不急不躁,鼓励学生再读再想,学生开始陆陆续续发言)。随后,她又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再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教师为学生朗读了著名作家吴伯箫的散文《海》。她干净、醇厚、略带磁性的声音像空谷幽兰一样在课堂上静静地绽放开来……
摘录一组学生关于“由海想到的……”即兴创作的片断描写:
“春天的海,告别夏日,终于盼到了丰收的秋天。远眺大海,水天一色,平静的海面时而泛起朵朵浪花。海上白帆点点,起航收获一年勤劳得来的累累硕果。秋日的凉意,笼罩着整个大海,大海温顺地抚摩船帆。大海湛蓝如洗,不像春天那样绿茵茵的。天空,时而掠过几只海鸥,捕捉着躲在海的怀抱里的小鱼小虾……
“秋天的海显得格外平静,远处一道道波浪缓缓地从中央卷过来。一声声海鸥的鸣叫,一句句沙滩的呢喃,和大海的波涛声交织出一首美妙的乐曲。海面不时出现几只漂浮的小船,载着成千上万的小鱼,渔民手拿竹竿悠闲自在地撑着小船,唱着渔歌,声音在海面回荡……”
这就是学生眼睛里的海,这就是学生心灵中的海!它来自教师充满诗意的启发和引领,来自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与内心体验,来自作者、教者、学者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这就是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世界的认识,当教师帮助他们冲破思维定势,拓宽思维空间后,他们纷纷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想象。在这样的课堂里,不再有话语霸权,不再是教师简单的“告诉”。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个性、灵性和悟性的解放,想象力、情感力和创造力的复苏。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都酣畅淋漓地沐浴在清幽旷远的人文气息中,无比惬意地享受着精神的恣意驰骋,情感的自由宣泄。
②在教学古诗《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小节时,其他的知识都已经理解了。我随机问了一个问题,既然肖邦这么热爱祖国,不舍得离开,为何又要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学生的思维陷入了一片茫然,但很快,小手淋漓了。
“老师,因为肖邦太爱祖国了,所以他怕自己再等待的时间长一点,自己心会软掉了,更舍不得走了。”
“老师,长痛不如短痛,既然必须要走,还不如早点走了。”
“老师,再不走的话,会给老师和同学心里的伤感更增添许多的。”……
课堂中,思维的火花在碰撞,智慧的声音在流淌。
同学们竟能有这么多新发现,真是不可思议!
如此独到精辟的见解,的确是身为“始作俑者”的我始料未及的。我不由得在内心深处慨叹:孩子们,我感到作为你们的老师,此时此刻的我才是最幸运的!听着你们精彩绝伦的对话,我陶醉其中,不愿醒来……
一个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独立的人格的。语文教学不应该再是在“新三年,老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怪圈里徘徊着,而应该是精神实质方面的脱胎换骨了!
语文教学,就该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就该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当学生穿行在字词句的“密林”中,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观照语言文字时,我们的老师就要为学生努力构建一个使心灵震颤的、飞扬快乐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