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差旅游,住过很多旅店宾馆,却最忘不了在澳大利亚南部著名的海滨城市霍巴特住过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旅馆——威物利小旅店。它古老的家具设施、独特的经营方式,让人难忘。
威物利小旅店坐落在霍巴特市较为繁华的临街地段。我们从霍巴特机场乘的士前往,没料到,迎接我们的竟是紧锁的店门,连个人影都见不到。仔细观察,发现在门缝中夹着一纸店主的留言,表示对客人的欢迎,指明可到电表箱里,自取钥匙开门。这可是从未见过的迎宾之道!
旅店是一座建于殖民时期(1890年)带阁楼的二层建筑。它的规模很小,仅有两套客房。两个客房各有浪漫的“雅号”,左边套房取名“婆婆塔楼”,右边套房称为“公公老巢”,虽然有悖于中国传统的男左女右之规,却无妨它们并肩相依,终身相伴。
我们住在婆婆塔楼,一层分成两部分,前边为小客厅,后边是厨房和卫生间。二层阁楼为卧室。在阁楼上,白天可凭窗观赏街景,入夜可依床遥望星空,颇有意境。一条又窄又陡的木质楼梯,踩上去咚咚作响,韵味十足。不过,这对我们这样的老年人来说,上下楼要特别当心,紧握扶手,方保安全。
进客厅后,最扎眼的是那些家具。两把木椅子已老朽不堪,但却放在重要位置;一张辨不清原色的长条桌子,还在超期服役,满负荷地靠墙摆放;地上两个小箱子,是难得一见的老古董;桌上尘封年久的梳妆盒与墙上挂的马灯,想必都装载着动人的古老传说;最古老的是面对房门的壁炉,高大而粗犷,可以认定,它是与老屋共生共存的珍品。室内除电视机等少数现代电器外,多是一些古老的物件,不少纯属摆设,毫无使用价值。
小旅店为什么要如此装点?我们初来乍到,不知其所以然,有上当之感。后经多方观察,渐有所悟。霍巴特是英国在澳洲较早建立的殖民地城市,迄今仍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英国气息的地方,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殖民时期的各种古老建筑和文物,它们虽显得有些陈旧,但这些历史遗迹被澳洲人视为珍宝。这家小旅店就是顺应了人们的怀旧情结,将殖民时期的老屋,加以装点,营造出一种“昔日重现”的氛围,把人们带进流逝久远的梦境。无怪乎,客人入住后,非但没有抱怨小旅店缺少靓丽和堂皇,反而在留言簿上写下许多赞美之辞。
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小旅店的奇特经营管理方式。在此住了几天,始终见不到服务员和老板的身影,可谓见物不见人。来时,无人引导,要自己找钥匙开门;入住,从起居、餐饮到取暖生壁炉等一切,均要自己料理,真称得上是“宾至如归”;走时,只须按房价,开张支票放下,关上门,便可一走了之。如此管理,这般放手,既未见过,也未听过。我曾想,假如有人冒充客人,“按图索骥”找到钥匙,干些非法勾当怎么办?所幸只是杞人忧天,据了解,自开业以来还从未发生过不愉快的事。
当然,也并不是说小旅店搞的全是“空手道”,在客人入住前相应的服务全部打理完毕。我们入住前:床已铺得平展一新;壁炉旁边堆放着劈好的木柴,随时可点火取暖;冰箱里储存了足够几天早餐食用的面包和牛奶;餐桌上摆放着果酱、咖啡、糖等。常备的电炉、锅碗刀叉等一应俱全。这些吃的用的全是免费,不收分文。
在我看来,这个微型旅店在经营管理和条件上,虽说不算尽善尽美,但确有令人称叹的独到之处。
(责编/孙展)
威物利小旅店坐落在霍巴特市较为繁华的临街地段。我们从霍巴特机场乘的士前往,没料到,迎接我们的竟是紧锁的店门,连个人影都见不到。仔细观察,发现在门缝中夹着一纸店主的留言,表示对客人的欢迎,指明可到电表箱里,自取钥匙开门。这可是从未见过的迎宾之道!
旅店是一座建于殖民时期(1890年)带阁楼的二层建筑。它的规模很小,仅有两套客房。两个客房各有浪漫的“雅号”,左边套房取名“婆婆塔楼”,右边套房称为“公公老巢”,虽然有悖于中国传统的男左女右之规,却无妨它们并肩相依,终身相伴。
我们住在婆婆塔楼,一层分成两部分,前边为小客厅,后边是厨房和卫生间。二层阁楼为卧室。在阁楼上,白天可凭窗观赏街景,入夜可依床遥望星空,颇有意境。一条又窄又陡的木质楼梯,踩上去咚咚作响,韵味十足。不过,这对我们这样的老年人来说,上下楼要特别当心,紧握扶手,方保安全。
进客厅后,最扎眼的是那些家具。两把木椅子已老朽不堪,但却放在重要位置;一张辨不清原色的长条桌子,还在超期服役,满负荷地靠墙摆放;地上两个小箱子,是难得一见的老古董;桌上尘封年久的梳妆盒与墙上挂的马灯,想必都装载着动人的古老传说;最古老的是面对房门的壁炉,高大而粗犷,可以认定,它是与老屋共生共存的珍品。室内除电视机等少数现代电器外,多是一些古老的物件,不少纯属摆设,毫无使用价值。
小旅店为什么要如此装点?我们初来乍到,不知其所以然,有上当之感。后经多方观察,渐有所悟。霍巴特是英国在澳洲较早建立的殖民地城市,迄今仍被认为是一个具有英国气息的地方,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殖民时期的各种古老建筑和文物,它们虽显得有些陈旧,但这些历史遗迹被澳洲人视为珍宝。这家小旅店就是顺应了人们的怀旧情结,将殖民时期的老屋,加以装点,营造出一种“昔日重现”的氛围,把人们带进流逝久远的梦境。无怪乎,客人入住后,非但没有抱怨小旅店缺少靓丽和堂皇,反而在留言簿上写下许多赞美之辞。
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小旅店的奇特经营管理方式。在此住了几天,始终见不到服务员和老板的身影,可谓见物不见人。来时,无人引导,要自己找钥匙开门;入住,从起居、餐饮到取暖生壁炉等一切,均要自己料理,真称得上是“宾至如归”;走时,只须按房价,开张支票放下,关上门,便可一走了之。如此管理,这般放手,既未见过,也未听过。我曾想,假如有人冒充客人,“按图索骥”找到钥匙,干些非法勾当怎么办?所幸只是杞人忧天,据了解,自开业以来还从未发生过不愉快的事。
当然,也并不是说小旅店搞的全是“空手道”,在客人入住前相应的服务全部打理完毕。我们入住前:床已铺得平展一新;壁炉旁边堆放着劈好的木柴,随时可点火取暖;冰箱里储存了足够几天早餐食用的面包和牛奶;餐桌上摆放着果酱、咖啡、糖等。常备的电炉、锅碗刀叉等一应俱全。这些吃的用的全是免费,不收分文。
在我看来,这个微型旅店在经营管理和条件上,虽说不算尽善尽美,但确有令人称叹的独到之处。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