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当前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目标和相关措施。
关键词: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问题;目标;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单位建设水平的必然途径。相应的,后方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保障理念滞后,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不明。当前,军需仓库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主观建设滞后的问题。一是对“什么是信息化”认识不够清。二是对“怎样建设信息化”理解不深。有的军需仓库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形成系统的、长远的建设理念。三是对“必须建信息化”的紧迫感不强。
二是基础建设薄弱,信息化建设的条件较差。军需仓库大多建成时间较长,随着时代变迁,其基础建设薄弱、保障能力不足、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的问题日益明显。
三是信息人才紧缺,信息化建设的后劲不足。信息人才紧缺,是制约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一是缺乏信息化建设的领军人才,主要是仓库领导层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高。二是缺少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主要是缺少既懂信息化又懂业务的复合人才。
四是对信息化管理重视不够,信息安全建设体制不健全。当前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息安全隐患。主要是对信息安全重视不够,加之安全技术保障乏力,信息失泄密问题时有发生。二是规章制度不健全。体现为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快,现有制度规范不能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是信息采集自动化—源头掌控。信息采集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应形成物资从厂家生产、运输到入库、发放的统一编码,在物资储存、发放全过程依托传感器及数模转换装置实现自动化信息采集。实现这一步骤,须在全军范围内建立军需物资统一编码,以利于从源头上建立全过程有效的信息掌控。
二是信息传输网络化—传输便捷。通过建立局域网实现业务部门与各库房的网络连接,并依托网络实现仓库与上级军需部门及单位的信息互通。日常业务数据可实现单位依托网络上报上级军需部门,上级军需部门批复后双份分别退还至单位和仓库,再由单位和仓库预约进行物资出库,最终实现信息的便捷传输。
三是保障资源可视化—实时可控。实现保障资源可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一是物资存储时,可利用扫描、射频标签、条形码、数据库系统及其依托的通信网,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各种保障资源信息。二是物资发放时,可借助无线电和卫星通信装置,使安装有移动物资跟踪系统的运输工具的位置和所装运物资的信息及时传输到指挥中心,并分发、通报给仓库和接收单位,使其能够随时了解物资运输过程和在运情况。
四是供应保障准确化—精确供应。准确及时地获取单位的需求信息,合理运用仓库保障资源和保障力量,为单位提供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平时军需部门可借助信息系统,根据单位物资供应标准,计算出军需保障需求。当单位遂行任务时,军需部门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信息收集平台,实时监测和获取保障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物资的库存量以及消耗变化情况,进而实现精確化供应保障。
三、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是更新保障理念,提升信息化认知水平。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中,首要解决的事情是更新保障理念,提高对信息化的认知水平。一是要正确理解信息化的内涵和建设要求。要参照国家有关“信息化”概念,正确把握军需仓库信息化的内涵,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二是应树立依靠官兵建设信息化的理念。要鼓励官兵结合自身专业学习信息化知识,提升信息化认知水平,为仓库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
二是抓好基础建设,预留信息化发展空间。军需仓库基础建设必须树立长远发展、综合集成的理念,为后续信息化的建设预留空间。一是要建改并举、完善功能。要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物资紧急收发的需要,完善仓库应急物资收发配送功能,建设应跟着任务走。二是要信息融合、提升能力。必须新建的基础设施,要坚持以信息系统为纽带,以信息控制和信息融合为突破口,从体系上提高保障设施信息化的标准程度和信息兼容能力。
三是加快人才培养,注重信息化人才储备。一方面应把信息素质作为选人用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要增强人才培养的紧迫感。要培养和储备一批与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知识型领导人才和复合型业务骨干人才,并大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四是注重综合管理,形成信息化管理制度。科学管理和完善的制度是确保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一是要合理“扬弃”。对在实践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定型,不适应的要加以改进,对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探索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二是要综合“管理”。在仓库信息化硬、软件设施建设中,要解决好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信息网络对抗能力等问题。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关键词: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问题;目标;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单位建设水平的必然途径。相应的,后方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保障理念滞后,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不明。当前,军需仓库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主观建设滞后的问题。一是对“什么是信息化”认识不够清。二是对“怎样建设信息化”理解不深。有的军需仓库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形成系统的、长远的建设理念。三是对“必须建信息化”的紧迫感不强。
二是基础建设薄弱,信息化建设的条件较差。军需仓库大多建成时间较长,随着时代变迁,其基础建设薄弱、保障能力不足、信息化建设水平低的问题日益明显。
三是信息人才紧缺,信息化建设的后劲不足。信息人才紧缺,是制约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一是缺乏信息化建设的领军人才,主要是仓库领导层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高。二是缺少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主要是缺少既懂信息化又懂业务的复合人才。
四是对信息化管理重视不够,信息安全建设体制不健全。当前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息安全隐患。主要是对信息安全重视不够,加之安全技术保障乏力,信息失泄密问题时有发生。二是规章制度不健全。体现为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快,现有制度规范不能适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是信息采集自动化—源头掌控。信息采集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应形成物资从厂家生产、运输到入库、发放的统一编码,在物资储存、发放全过程依托传感器及数模转换装置实现自动化信息采集。实现这一步骤,须在全军范围内建立军需物资统一编码,以利于从源头上建立全过程有效的信息掌控。
二是信息传输网络化—传输便捷。通过建立局域网实现业务部门与各库房的网络连接,并依托网络实现仓库与上级军需部门及单位的信息互通。日常业务数据可实现单位依托网络上报上级军需部门,上级军需部门批复后双份分别退还至单位和仓库,再由单位和仓库预约进行物资出库,最终实现信息的便捷传输。
三是保障资源可视化—实时可控。实现保障资源可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一是物资存储时,可利用扫描、射频标签、条形码、数据库系统及其依托的通信网,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各种保障资源信息。二是物资发放时,可借助无线电和卫星通信装置,使安装有移动物资跟踪系统的运输工具的位置和所装运物资的信息及时传输到指挥中心,并分发、通报给仓库和接收单位,使其能够随时了解物资运输过程和在运情况。
四是供应保障准确化—精确供应。准确及时地获取单位的需求信息,合理运用仓库保障资源和保障力量,为单位提供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平时军需部门可借助信息系统,根据单位物资供应标准,计算出军需保障需求。当单位遂行任务时,军需部门可通过各种传感器和信息收集平台,实时监测和获取保障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物资的库存量以及消耗变化情况,进而实现精確化供应保障。
三、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是更新保障理念,提升信息化认知水平。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中,首要解决的事情是更新保障理念,提高对信息化的认知水平。一是要正确理解信息化的内涵和建设要求。要参照国家有关“信息化”概念,正确把握军需仓库信息化的内涵,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二是应树立依靠官兵建设信息化的理念。要鼓励官兵结合自身专业学习信息化知识,提升信息化认知水平,为仓库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
二是抓好基础建设,预留信息化发展空间。军需仓库基础建设必须树立长远发展、综合集成的理念,为后续信息化的建设预留空间。一是要建改并举、完善功能。要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物资紧急收发的需要,完善仓库应急物资收发配送功能,建设应跟着任务走。二是要信息融合、提升能力。必须新建的基础设施,要坚持以信息系统为纽带,以信息控制和信息融合为突破口,从体系上提高保障设施信息化的标准程度和信息兼容能力。
三是加快人才培养,注重信息化人才储备。一方面应把信息素质作为选人用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要增强人才培养的紧迫感。要培养和储备一批与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知识型领导人才和复合型业务骨干人才,并大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四是注重综合管理,形成信息化管理制度。科学管理和完善的制度是确保军需仓库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一是要合理“扬弃”。对在实践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定型,不适应的要加以改进,对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探索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二是要综合“管理”。在仓库信息化硬、软件设施建设中,要解决好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信息网络对抗能力等问题。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