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俄罗斯文学之所以被赋予深沉厚重的色彩,其大部分原因在于亚细亚文化、拜占庭帝国文化、基督教文化在北方这片广袤土地上的相遇。俄罗斯人既保留了东方专制主义的顺从和奴性,又追求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与浪漫。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文化与艺术的中心,历经洗礼、几经沉浮,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彼得堡主题文学。本文将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果戈里笔下的彼得堡城市意象,探究俄罗斯文学中的彼得堡主题。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彼得堡主题;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
文学与城市的联系是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风景,文学作品依靠城市来构建艺术任务,城市为文学作品承担起独特的印记,并随着时间的发展成为新旧文学作品的更替的见证者。同一城市在不同作家笔下可呈现出不同面貌,在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诸多城市里,圣彼得堡以其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发展变革成为当代学者热衷研究的对象。
一、彼得堡的文学印记
文艺复兴在欧洲盛行后不久于18世纪下半叶流传至俄罗斯,从此开启了俄罗斯文学史上最盛大的狂欢——黄金时代。古典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当时的俄罗斯文坛,为俄罗斯文学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此时距“黄金时代”的衰落已有半个世纪之久,随着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未来主义的相继出现——白银时代到来了。
20世纪末的俄罗斯文学正处在苏联解体前后,自由派与传统派针锋相对,文学价值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苏联解体后,各种文学思想——地下文学、先锋文学、另类文学、实验小说等被纷纷解禁,受西方文学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分庭抗礼,其内容主要聚焦时代的历史问题、文化文体和哲学问题等。
圣彼得堡之所以能够在俄罗斯文学中扮演重要角色,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彼得堡这座城市被赋予了俄罗斯精神。彼得堡一直肩负着深沉的历史文化,并带着城市的荣誉与骄傲继续负重前行。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彼得堡
陀斯托耶夫斯基在以彼得堡为文学创作背景的作品中,以闷热、潮雪、雷电交加的天气、阴冷的“地下室”,沉闷如“棺材”的小阁楼等场景形成其作品中的彼得堡。我们看到“在彼得堡阴沉的天空下,在这座大城市阴暗而又隐蔽的陋巷里,在纸醉金迷、光怪陆离的生活中,在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愚钝中,在各种利害冲突中,在阴森可怖的荒淫无度,杀人不见血的犯罪中,在这由无聊而反常的生活组成的黑暗地狱里,像那类暗无天日又令人闻之心碎的故事,那么经常地、不知不觉地、近乎神秘地层出不穷……”(陀思妥耶夫斯基1995:195)
区别于东正教法式、杂乱无章的莫斯科,彼得堡无论是从整体布局还是后续扩建,无处不体现着和谐规范的现代戏欧文明。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彼得堡却不如表面的那般明丽,它迷离晦暗、陰沉苍凉,甚至从气味就已开始发烂发臭了。从小说审美层面来讲,阴郁是作家写作的整体氛围和基调。《罪与罚》里,热的可怕的街市,闷人的空气,杂沓的贫民,处处是“令人作呕的阴郁色彩”;《穷人》中,潮湿的花岗石,被煤烟熏黑的高楼,迷雾充斥周身,“黄昏是那么愁闷,那么昏暗”;《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呈现的瓦西里耶夫岛,那黑如涂墨的苍穹下,肮脏的人行道、龌龊的房舍,还有闷闷不乐或是怒气冲冲的人群……这些都是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作品背景。
此外,陀斯托耶夫斯基笔下的彼得堡也是充满虚幻与神秘的,从这一点来看其沿袭了彼得堡建城的历史与神话传统。作家把彼得堡说成是幽灵一样的神幻之城,瞬息万变、混乱神秘,让人感到畏惧和虚假。《脆弱的心》中,痛失朋友的阿尔卡季·伊万诺维奇心情沉痛地来到涅瓦河畔,呈现在他眼前的彼得堡冷漠阴森,在凝冻而战栗的空气里,他仿佛看到现实被抹去,空中之城升起,所有的一切都如梦一场。《少年》里的阿尔卡季也曾在迷雾中无法摆脱他那奇思怪想:迷雾散开后,整座潮湿滑腻的城市是否会随同迷雾一起流散?只剩下芬兰湾沼泽和青铜骑士?“瞧他们这些人正在东奔西忙,可说不定也许这一切只是某人的一个梦境,一旦这个做梦的某人突然醒来,一切也就倏然消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2013:178)
陀斯托耶夫斯基“彼得堡文本”中的城市意象,是作家对彼得堡现代生活的感知,是彼得堡化的作家人格的整体象征,主人公们不断探索人之谜、叩问罪与罚、丈量理性的尺度,从而使作品产生无与伦比的哲理性与悲剧性。
三、果戈理笔下的彼得堡
彼得堡是果戈理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其中由《涅瓦大街》《狂人日记》《肖像》《鼻子》《外套》组成的《彼得堡故事集》集中体现了作家笔下的彼得堡意象。
彼得堡作为一个中心形象,贯穿于所有小说之中。在果戈理笔下,彼得堡就像一个噩梦,是一个谎言之城,欺骗之城。在彼得堡故事中,果戈理以怪诞、夸张、讽刺幽默与写实想结合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奇怪” 和不可思议,金钱、官阶、物是这个世界主宰,而人成了附属物。果戈理把彼得堡作为一个反面的形象来描写,开创了俄罗斯文学中的彼得堡主题。彼得堡是继《狄康卡近乡夜话》中的妖魔鬼怪之后的又一个恶魔。作家运用怪诞、夸张、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揭示社会现实,揭露沙皇官僚制度的腐败和黑暗,控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的等级制度,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突出了小人物倍受欺凌侮辱,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格兰茨,米慧.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的经典化进程[J].俄罗斯文艺,2016(10).
[2]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M].臧中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5.
[3]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M].陆肇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彼得堡主题;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
文学与城市的联系是世界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风景,文学作品依靠城市来构建艺术任务,城市为文学作品承担起独特的印记,并随着时间的发展成为新旧文学作品的更替的见证者。同一城市在不同作家笔下可呈现出不同面貌,在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诸多城市里,圣彼得堡以其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发展变革成为当代学者热衷研究的对象。
一、彼得堡的文学印记
文艺复兴在欧洲盛行后不久于18世纪下半叶流传至俄罗斯,从此开启了俄罗斯文学史上最盛大的狂欢——黄金时代。古典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当时的俄罗斯文坛,为俄罗斯文学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此时距“黄金时代”的衰落已有半个世纪之久,随着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未来主义的相继出现——白银时代到来了。
20世纪末的俄罗斯文学正处在苏联解体前后,自由派与传统派针锋相对,文学价值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苏联解体后,各种文学思想——地下文学、先锋文学、另类文学、实验小说等被纷纷解禁,受西方文学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分庭抗礼,其内容主要聚焦时代的历史问题、文化文体和哲学问题等。
圣彼得堡之所以能够在俄罗斯文学中扮演重要角色,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彼得堡这座城市被赋予了俄罗斯精神。彼得堡一直肩负着深沉的历史文化,并带着城市的荣誉与骄傲继续负重前行。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彼得堡
陀斯托耶夫斯基在以彼得堡为文学创作背景的作品中,以闷热、潮雪、雷电交加的天气、阴冷的“地下室”,沉闷如“棺材”的小阁楼等场景形成其作品中的彼得堡。我们看到“在彼得堡阴沉的天空下,在这座大城市阴暗而又隐蔽的陋巷里,在纸醉金迷、光怪陆离的生活中,在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愚钝中,在各种利害冲突中,在阴森可怖的荒淫无度,杀人不见血的犯罪中,在这由无聊而反常的生活组成的黑暗地狱里,像那类暗无天日又令人闻之心碎的故事,那么经常地、不知不觉地、近乎神秘地层出不穷……”(陀思妥耶夫斯基1995:195)
区别于东正教法式、杂乱无章的莫斯科,彼得堡无论是从整体布局还是后续扩建,无处不体现着和谐规范的现代戏欧文明。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彼得堡却不如表面的那般明丽,它迷离晦暗、陰沉苍凉,甚至从气味就已开始发烂发臭了。从小说审美层面来讲,阴郁是作家写作的整体氛围和基调。《罪与罚》里,热的可怕的街市,闷人的空气,杂沓的贫民,处处是“令人作呕的阴郁色彩”;《穷人》中,潮湿的花岗石,被煤烟熏黑的高楼,迷雾充斥周身,“黄昏是那么愁闷,那么昏暗”;《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呈现的瓦西里耶夫岛,那黑如涂墨的苍穹下,肮脏的人行道、龌龊的房舍,还有闷闷不乐或是怒气冲冲的人群……这些都是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作品背景。
此外,陀斯托耶夫斯基笔下的彼得堡也是充满虚幻与神秘的,从这一点来看其沿袭了彼得堡建城的历史与神话传统。作家把彼得堡说成是幽灵一样的神幻之城,瞬息万变、混乱神秘,让人感到畏惧和虚假。《脆弱的心》中,痛失朋友的阿尔卡季·伊万诺维奇心情沉痛地来到涅瓦河畔,呈现在他眼前的彼得堡冷漠阴森,在凝冻而战栗的空气里,他仿佛看到现实被抹去,空中之城升起,所有的一切都如梦一场。《少年》里的阿尔卡季也曾在迷雾中无法摆脱他那奇思怪想:迷雾散开后,整座潮湿滑腻的城市是否会随同迷雾一起流散?只剩下芬兰湾沼泽和青铜骑士?“瞧他们这些人正在东奔西忙,可说不定也许这一切只是某人的一个梦境,一旦这个做梦的某人突然醒来,一切也就倏然消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2013:178)
陀斯托耶夫斯基“彼得堡文本”中的城市意象,是作家对彼得堡现代生活的感知,是彼得堡化的作家人格的整体象征,主人公们不断探索人之谜、叩问罪与罚、丈量理性的尺度,从而使作品产生无与伦比的哲理性与悲剧性。
三、果戈理笔下的彼得堡
彼得堡是果戈理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其中由《涅瓦大街》《狂人日记》《肖像》《鼻子》《外套》组成的《彼得堡故事集》集中体现了作家笔下的彼得堡意象。
彼得堡作为一个中心形象,贯穿于所有小说之中。在果戈理笔下,彼得堡就像一个噩梦,是一个谎言之城,欺骗之城。在彼得堡故事中,果戈理以怪诞、夸张、讽刺幽默与写实想结合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奇怪” 和不可思议,金钱、官阶、物是这个世界主宰,而人成了附属物。果戈理把彼得堡作为一个反面的形象来描写,开创了俄罗斯文学中的彼得堡主题。彼得堡是继《狄康卡近乡夜话》中的妖魔鬼怪之后的又一个恶魔。作家运用怪诞、夸张、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揭示社会现实,揭露沙皇官僚制度的腐败和黑暗,控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不合理的等级制度,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突出了小人物倍受欺凌侮辱,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格兰茨,米慧.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的经典化进程[J].俄罗斯文艺,2016(10).
[2]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M].臧中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5.
[3]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M].陆肇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