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管理如何突破“三本”?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10-01
  新课程改革业已进行十年有余,即使起步较晚的笔者所在的乡镇小学,也送走好几届毕业生了。然而,当年新课程改革培训老师讲座中总结出来的,学校教学管理上存在的“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以‘权’为本,权力至上”的“三本”弊端依然不减当初,甚至愈演愈烈,令作为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之一,也是一线教师的笔者十分困惑。
  如何突破这“三本”?我的看法是“分”、“章”、“权”作为一种教学管理的凭藉、手段,始终有其存在的价值,关键要在其内涵上做文章。
  就“分”来说,由于其乃是目前为止,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乃至唯一标准,而且所依据的是每个学年期末统考的分数,致使学校运用规章和权利,“逼迫”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而牺牲学生“拼分数”以外的所有活动与乐趣,分数从“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当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泯灭了学生的灵性,扭曲了学生的人格,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改革“培养人”、“成就人”、“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精神。很难想象,这样的学生能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劳动者,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因此,我以为必须将新课程改革与上世纪末曾一度开展的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首先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并保证不被挤占;其次,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以统考分数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必须加上与该学科相关联的一些要素。比如语文,至少可加这么些要素:口头表达、与人交往、评判是非、课外阅读(报刊、名著)、书法(毛笔)诗词、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等等,并按一定的权重在满分100分中赋予一定比例的分值。这样,虽然也是一个分数,但含义已经大大不同,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而非仅仅考试成绩的反应。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有机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并在实践当中获得体验与乐趣,形成各种技能,全面提升素养,将来才能担当得起建设国家的重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就“章”来说,章,是学校的规章制度,本是学校办学经验的
  结晶和反映,也是学校稳定秩序,提高质量,形成特色的一种保证。问题是我们太把规章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简直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教的对象,把领导变成了监工,把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使师生都丧失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灵魂,没有了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如果学生“分”的内涵丰富了,配以相应的“章”来予以保障,那么,教师将能真正达到新课程要求的那种境界: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不仅实施课程,而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做整个社区共建者,参与和引领学生参与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建设。果真如此,师生将会是怎样一种欣欣向荣、百花争妍的面貌?
  就“權”来说,学校管理、教学管理都不能没有权力,但是行政权力至上或权力主义,却与教育主旨和使命相背离,也与当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相背离。它直接滋生和助长长官意志,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师生的民主参与和学校的学术研究也因此没有了立足之地。同时滋生权威主义,领导、专家、教科书、教参都是祟尚的权威,泯灭了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斥退了师生的个性,偏离了服务于学校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的使命,造成摧残人、摧残精神和摧残文化的恶果。而且,由于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可能代代相传,阴魂不散,恶果波及几代人!
  在这里,作为普通老师,没有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决策的权利,即使是教学管理人员中的一员,也没有最终拍板的权力,但是,我们有自己所任教的班级,所管理的学生,同教一班的同事。我们可以与班级民主,与学生民主,不管学生具有怎样的缺陷与不足,绝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而是千方百计寻找闪光点加以赞赏、引导,突出对学生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帮助,使之掌握方法,发展思维,形成价值观念,学会做人。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对待掐玫瑰花的小女孩、魏书生对待语文考8分的小男孩那样。我们也可以与自己、与同事民主,学会自我反思和与同事的合作,促进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与工作效率。首先让整个校园充满民主氛围,然后推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的建立。
其他文献
【摘要】区域游戏是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深知区域游戏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区域材料,一直以来总有诸多的说法与看法在我们的耳边飘忽不定,有的教师认为区域材料就是要越多越好,地方越大越好,这样幼儿可操作的范围广,视野宽;有的教师认为,区域材料不能多,太多了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也不容易培养幼儿的习惯,还有的教师一个学期下来,区域材料从未变化过,因此,在上学期我就和我的老师们
【摘要】现阶段,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必须及时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东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根本,进一步深化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就农广校办学改革、办学思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发展;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08-02  1新形势对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1
【摘要】赏能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路,每一个教育者均可对孩子由“赏”而“能”。即通過有意识地赏识和认可,引导孩子独立完成一项或几项大多数人(包括孩子自己)觉得难以完成的事情,使孩子从里到外肯定自己的才能,重新认识自己并重新给自己以优秀者的定位,以此激发学生全方位的学习自信,带动自己全面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观察; 运用; 赏能; 育人  【Abstract】Appreciation educa
背景:膝关节结构关系复杂,因负重大、运动量多,经常容易发生损伤。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X线平片、关节造影及CT难以全面显示膝关节内部结构,因此不能为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不是“信息技术”+“语文阅读教学”这么简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是有力而巧妙的手段,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信息技术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载体,而文本才是其中的内容。只有选用适合的文本信息素材,使用信息技术数量和频率要适度,抓准适宜的课堂教学时机,恰当、准确地使用信息技术,才更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教学时机; 文本; 阅
【摘要】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思考能力,对其综合能力的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索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水平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11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转型升级,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