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Watch?苹果做的腕表?是新一轮挑战,还是出来送死?
苹果在消费领域,尤其是新兴电子产品的领域中有着绝对的霸主地位,更令人恐惧的是,它获得统治地位的途径,便是杀掉对手。这一点,从iPod、iPad、iPhone这一路走来,随身听、平板电脑、传统手机死伤无数,人们对苹果的市场能力,也就是杀伤力,毫不怀疑。
从去年起,苹果就开始频频出招,展示出把iWatch做成偶像产品的野心。首先在去年年底,法国时尚品牌Yves Saint Laurent的前首席执行官Paul Deneve就宣布加入到苹果,负责专案项目。今年5月初,苹果把Burberry前首席执行官Angela Ahrendts收归麾下,让他主管零售及在线销售业务。之后不久,苹果的利爪伸到真正的钟表圈中,挖走了TAG Heuer销售副总裁Patrick Pruniaux——这样一位在传统制表品牌工作了七年的销售专家,显然不是去帮苹果卖手机的。
不过,我们要弄清几个问题:
第一:iWatch是不是同类产品的先锋?
绝对不是。1983年,精工就发布了电视腕表,可在手腕上收看82个电视频道,当时引起的轰动席卷全球。2003年,微软与Fossil、西铁城以及颂拓合作推出了计算机腕表,其中安装了微软的SPOT(智能个人物体技术)软件。去年问世的同类产品还有Pebble智能腕表、i’m腕表、Martian智能腕表以及三星Galaxy Gear。所以,这种形式的产品,至少已有30年历史了,绝不是新兴领域。
既然不是第一,而且之前均无建树者,要做老大就没那么容易了。市场并不是真空,要赶走别人,或是杀掉别人,得花费一些力气的。虽然我们都相信苹果的威力,但先期进入市场的那些品牌也不是吃素的,各自都会把持最擅长的领域,对苹果步步紧逼。
第二:iWatch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从已公布的产品来看,iWatch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完全没有iPod、iPad和iPhone问世时那种每个人都“wo-wo-wo”的效果。
在我看,iWatch其实并不是表,就是一个gadget——小玩物。苹果用腕表来命名它,只是想把它归入一个大家熟悉的领域,让人们更容易想到它,不然完全可以叫它iPad nano,或是supermini iPhone,或是更大路的名字:超级导航仪、掌上万事通、微型信息中心等等。
叫它iWatch,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腕表是一个很稳定的全球化市场,只要站稳脚,就能活下去。
对苹果来说,目标肯定不是活下去,而是做老大,这……?我看难。
第三:iWatch会不会对目前腕表市场有所影响?
这个问题问100个人可能有100个答案,有些人甚至就是想让iWatch来冲击一下腕表市场,看看会不会有好戏。很多人想看的好戏,就是1970-1980年代的石英危机,把机械表逼到死角的那一出。我看,历史绝不会重现,今天的腕表已经不是当年被纯粹用来看时间的工具了,iWatch甚至完全踏不进现代腕表的圈子。
不过我也承认,它会阻止一些中低价位的腕表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钟表公司的实力、理解力,主动挑战iWatch就是送死。
对iWatch最为敏感的是LVMH腕表品牌主管兼Hublot品牌主席Jean-Claude Biver,他认为瑞士腕表业必须严肃看待智能腕表带来的威胁,“iWatch将和众多其他苹果产品一样,成为身份的象征,特别是在刚面市的阶段,我个人相信,该产品有潜力成为腕表行业的威胁,(腕表行业)不应该袖手旁观。”
私下里,Biver一直表示,苹果在参考钟表业最具影响力的“瑞士制造”标签的作用来推广其新产品,因为就钟表产业而言,“瑞士制造”就是质量的代名词,苹果正在自己的领域中苦苦寻找的类似标签。不过事实是:瑞士腕表制造商从来没有梦想向制造iPhone一样制造腕表。iPhone是加利福尼亚设计的,在中国组装生产,是一种单品寿命短、产销国际化的产品,完全没有奢侈、高人一等的含义,也缺乏真正好产品特有的归属感。
不过,苹果在奢侈品和钟表行业中频繁挖人,便是在表明自己的雄心。这不禁让我想起,在1988年,TAG果断地从当时欧莱雅挖来Christian Viros、 Philippe Champion和Luc Perramond这“三个火枪手”,把老牌钟表企业Heuer交给他们全权管理。他们没有一个具备钟表业的经历,但个个都是市场奇才。TAG Heuer便从此崛起。
苹果在消费领域,尤其是新兴电子产品的领域中有着绝对的霸主地位,更令人恐惧的是,它获得统治地位的途径,便是杀掉对手。这一点,从iPod、iPad、iPhone这一路走来,随身听、平板电脑、传统手机死伤无数,人们对苹果的市场能力,也就是杀伤力,毫不怀疑。
从去年起,苹果就开始频频出招,展示出把iWatch做成偶像产品的野心。首先在去年年底,法国时尚品牌Yves Saint Laurent的前首席执行官Paul Deneve就宣布加入到苹果,负责专案项目。今年5月初,苹果把Burberry前首席执行官Angela Ahrendts收归麾下,让他主管零售及在线销售业务。之后不久,苹果的利爪伸到真正的钟表圈中,挖走了TAG Heuer销售副总裁Patrick Pruniaux——这样一位在传统制表品牌工作了七年的销售专家,显然不是去帮苹果卖手机的。
不过,我们要弄清几个问题:
第一:iWatch是不是同类产品的先锋?
绝对不是。1983年,精工就发布了电视腕表,可在手腕上收看82个电视频道,当时引起的轰动席卷全球。2003年,微软与Fossil、西铁城以及颂拓合作推出了计算机腕表,其中安装了微软的SPOT(智能个人物体技术)软件。去年问世的同类产品还有Pebble智能腕表、i’m腕表、Martian智能腕表以及三星Galaxy Gear。所以,这种形式的产品,至少已有30年历史了,绝不是新兴领域。
既然不是第一,而且之前均无建树者,要做老大就没那么容易了。市场并不是真空,要赶走别人,或是杀掉别人,得花费一些力气的。虽然我们都相信苹果的威力,但先期进入市场的那些品牌也不是吃素的,各自都会把持最擅长的领域,对苹果步步紧逼。
第二:iWatch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从已公布的产品来看,iWatch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完全没有iPod、iPad和iPhone问世时那种每个人都“wo-wo-wo”的效果。
在我看,iWatch其实并不是表,就是一个gadget——小玩物。苹果用腕表来命名它,只是想把它归入一个大家熟悉的领域,让人们更容易想到它,不然完全可以叫它iPad nano,或是supermini iPhone,或是更大路的名字:超级导航仪、掌上万事通、微型信息中心等等。
叫它iWatch,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腕表是一个很稳定的全球化市场,只要站稳脚,就能活下去。
对苹果来说,目标肯定不是活下去,而是做老大,这……?我看难。
第三:iWatch会不会对目前腕表市场有所影响?
这个问题问100个人可能有100个答案,有些人甚至就是想让iWatch来冲击一下腕表市场,看看会不会有好戏。很多人想看的好戏,就是1970-1980年代的石英危机,把机械表逼到死角的那一出。我看,历史绝不会重现,今天的腕表已经不是当年被纯粹用来看时间的工具了,iWatch甚至完全踏不进现代腕表的圈子。
不过我也承认,它会阻止一些中低价位的腕表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钟表公司的实力、理解力,主动挑战iWatch就是送死。
对iWatch最为敏感的是LVMH腕表品牌主管兼Hublot品牌主席Jean-Claude Biver,他认为瑞士腕表业必须严肃看待智能腕表带来的威胁,“iWatch将和众多其他苹果产品一样,成为身份的象征,特别是在刚面市的阶段,我个人相信,该产品有潜力成为腕表行业的威胁,(腕表行业)不应该袖手旁观。”
私下里,Biver一直表示,苹果在参考钟表业最具影响力的“瑞士制造”标签的作用来推广其新产品,因为就钟表产业而言,“瑞士制造”就是质量的代名词,苹果正在自己的领域中苦苦寻找的类似标签。不过事实是:瑞士腕表制造商从来没有梦想向制造iPhone一样制造腕表。iPhone是加利福尼亚设计的,在中国组装生产,是一种单品寿命短、产销国际化的产品,完全没有奢侈、高人一等的含义,也缺乏真正好产品特有的归属感。
不过,苹果在奢侈品和钟表行业中频繁挖人,便是在表明自己的雄心。这不禁让我想起,在1988年,TAG果断地从当时欧莱雅挖来Christian Viros、 Philippe Champion和Luc Perramond这“三个火枪手”,把老牌钟表企业Heuer交给他们全权管理。他们没有一个具备钟表业的经历,但个个都是市场奇才。TAG Heuer便从此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