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蒙山区,是川滇黔三省的交通要冲,北接四川,西邻云南,东与遵义市、贵阳市接壤,南与六盘水市、安顺市相连。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然而,20年前的毕节,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加之地理环境偏僻闭塞和人口增长过快,形成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贫困综合症”局面。
1987年,毕节地区人均粮食不到2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4元,全地区所辖8个县(市)中有6个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村贫困的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3.68%,是贵州省最贫困的地区。
1988年,在时任贵州省省委书记胡锦涛的倡导下,后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国家级试验区。为毕节20年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毕节人民指明了方向。
今天的毕节,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截止2007年底,全地区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23.4亿元增加到335.45亿元,财政总收入从3.02亿元增加到55.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412元增加到4580元,初步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历史。
面对毕节地区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变化,日前,记者走访了毕节地区,并采访了该地区的领导。
在回首20年的发展时,毕节地区多位领导十分感慨,他们不断强调指出,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这个主题,是毕节发展建设的关键。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针对全地区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及人口多的状况,当地政府坚持以改变贫困面貌,持续解决温饱问题为目标,采取了一切有利于摆脱贫困落后的政策和措施,使全区贫困人口从311.2万减少到58万。在基本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问题的同时,加大了以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的力度;以兴修毕节到二堡的“志气路”为突破,采取以工代赈,以粮换工等方式,组织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坚持不懈地进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结束了毕节不通高等级公路的历史。
20年来,全地区已建成基本农田170多万亩,农业人均基本农田由原来的0.22亩增加到现在的0.33亩,解决了190多万人和15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通电、通程控电话;对居住生存条件差的地区的3.6万极贫困人口实施了扶贫搬迁;改造了农村极贫困户房间2.26万间,其中,为无房户建房7600多间。
针对毕节地区山多地少,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和水土流失面积大的现实,当地政府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决制止对生态人为的破坏,以工程项目推动生态建设,逐步实现了生态的良性循环。紧紧围绕治山治水,脱贫致富这个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贵毕公路水土保持大示范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全区8县(市)的328条小流域内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7793.37平方公里,配套建设蓄水工程2527座,新修引水渠堤215.30公里,谷坊、拦沙坝1846座,沉沙函作业便道150.11公里,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4372.48万方,群众投工投劳16047.91万个,中央、地方累计投资2.87亿元,使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与1988年相比,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由1.68万平方公里降到现在的1.58万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从5446吨/平方公里减少到3389吨/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4%提高到36%,在治理区初步实现了“土不下山,水不乱流”的良好生态格局。
针对毕节地区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的现实,当地政府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中心,以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以优化人口结构为关键,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动力。由于政策到位,全地区20年来累计少出生126万人,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原来的21.29‰下降到现在的7,80‰,人口出生率从原来的27.41‰下降到现在的14.31‰。
当前,毕节人民正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这个主题,深化改革开放,明确目标任务,把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采访结束时,毕节地区的领导都坚定地表示,一定要遵照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是在全国最贫困的地区搞试验,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抄照搬沿海开放地区的做法和模式,必须对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决定试验区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毕节试验区才能在发展环境上再上一层楼;在机制、体制上再来一回突破;在科学发展上来一个新跨越;这样毕节才有美好的未来。
然而,20年前的毕节,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加之地理环境偏僻闭塞和人口增长过快,形成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贫困综合症”局面。
1987年,毕节地区人均粮食不到2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4元,全地区所辖8个县(市)中有6个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村贫困的人口占其总人口的53.68%,是贵州省最贫困的地区。
1988年,在时任贵州省省委书记胡锦涛的倡导下,后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国家级试验区。为毕节20年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毕节人民指明了方向。
今天的毕节,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截止2007年底,全地区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23.4亿元增加到335.45亿元,财政总收入从3.02亿元增加到55.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412元增加到4580元,初步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历史。
面对毕节地区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变化,日前,记者走访了毕节地区,并采访了该地区的领导。
在回首20年的发展时,毕节地区多位领导十分感慨,他们不断强调指出,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这个主题,是毕节发展建设的关键。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针对全地区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及人口多的状况,当地政府坚持以改变贫困面貌,持续解决温饱问题为目标,采取了一切有利于摆脱贫困落后的政策和措施,使全区贫困人口从311.2万减少到58万。在基本解决农村人口“吃饭”问题的同时,加大了以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建设的力度;以兴修毕节到二堡的“志气路”为突破,采取以工代赈,以粮换工等方式,组织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坚持不懈地进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结束了毕节不通高等级公路的历史。
20年来,全地区已建成基本农田170多万亩,农业人均基本农田由原来的0.22亩增加到现在的0.33亩,解决了190多万人和150多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通电、通程控电话;对居住生存条件差的地区的3.6万极贫困人口实施了扶贫搬迁;改造了农村极贫困户房间2.26万间,其中,为无房户建房7600多间。
针对毕节地区山多地少,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和水土流失面积大的现实,当地政府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决制止对生态人为的破坏,以工程项目推动生态建设,逐步实现了生态的良性循环。紧紧围绕治山治水,脱贫致富这个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贵毕公路水土保持大示范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全区8县(市)的328条小流域内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7793.37平方公里,配套建设蓄水工程2527座,新修引水渠堤215.30公里,谷坊、拦沙坝1846座,沉沙函作业便道150.11公里,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4372.48万方,群众投工投劳16047.91万个,中央、地方累计投资2.87亿元,使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与1988年相比,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由1.68万平方公里降到现在的1.58万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从5446吨/平方公里减少到3389吨/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4%提高到36%,在治理区初步实现了“土不下山,水不乱流”的良好生态格局。
针对毕节地区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的现实,当地政府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中心,以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以优化人口结构为关键,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动力。由于政策到位,全地区20年来累计少出生126万人,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原来的21.29‰下降到现在的7,80‰,人口出生率从原来的27.41‰下降到现在的14.31‰。
当前,毕节人民正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这个主题,深化改革开放,明确目标任务,把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采访结束时,毕节地区的领导都坚定地表示,一定要遵照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是在全国最贫困的地区搞试验,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抄照搬沿海开放地区的做法和模式,必须对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决定试验区工作成败的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毕节试验区才能在发展环境上再上一层楼;在机制、体制上再来一回突破;在科学发展上来一个新跨越;这样毕节才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