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光从北京过来,要我陪他去乡下采风。我带着阿光去了一家寺院。这家寺院,古木参天,拍过几部电影。阿光一进来就遏制不住兴奋,东张西望,不一会儿就没影儿了。我钻进人缝,四处寻找,发现他正蹲在墙根下,同老和尚聊天。
临别的时候,老和尚给了阿光几块灰色的瓦片。阿光如获至宝,托着瓦片,找报纸包了起来。
“瞧你高兴的,就像捡到了几块大金子!”我不屑地说。几块旧瓦片,值得嘛?
“这是汉瓦呀。秦砖汉瓦嘛!”阿光喜形于色。
“汉瓦?我怎么没看出来?灰头土脸的,真能有什么文化含量或文化增量?”
“你不懂,和你说你也不懂。”阿光仍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你不知道,有位建筑大师,终止了自己的事业,十多年了,坚持在穷乡僻壤间行走,就为了找到这些瓦。他整日和瓦厮守在一起,解读瓦。”
“读出来历史的沧桑感了吗?或民族表情?”我讥讽地说,“瓦嘛,盖房子用的,两千多年了,一直是灰兮兮的色相。”
“你的价值观是高庙堂而矮江湖。也许你不信,从这几块瓦的身上,我确实体悟到了历史的厚度!我们老祖先头顶上的这些瓦,虽然不言不语,却在天天眷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你看,街道两旁那些建筑,花瓦、彩瓦、翘檐瓦,是不是睁着眼睛,看着人间的各种秘密?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有多少人间喜剧、悲剧,在它的注视下发生。”
“瓦也有眼睛?”
“当然有了。如果你对它视而不见,它也会对你视而不见。直到有一天,瓦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我们才会梦醒,才会大叫:瓦的时代被我们错过了!”
我哑然失笑。看来阿光瓦谜心窍了。我知道,大诗人屈原对瓦的印象并不怎么好,屈大夫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阿光侃侃而谈:“你不知道,一些有钱人,舍上大把大把的钱,舍上年华和事业,期待瓦的时代重新到来。有位儒商,把前半生挣的钱都投到了瓦库的建设上,在全国建成了四个瓦库。他挖空心思,收集瓦片,呕心沥血地建造各个年代的瓦室、瓦墙……”
“也许,用瓦来搞建筑,是一种绿色环保、低碳经济?”我试图与阿光的思路接轨。
阿光摇着头说:“也不尽然。关键是文化传承与发扬。你看,现在到处是钢筋水泥,到处是玻璃房子。只有在乡下,只有在寺院,我们才有可能觅到瓦的踪迹。但瓦躺在塵埃中,满身污垢,像被遗弃的前朝宫女,无人问津,身边荒草萋萋……”
说到这里,阿光叹了口气。
我承认,阿光说的有些道理。可我总感觉他在对月自怜,替古人担忧。大可不必嘛。瓦就是瓦,古人盖房子用的,仅此而已。难道说,我们真的要回到瓦的时代,砸烂电视机、电脑、手机、飞机、磁悬浮列车吗?如今是21世纪,阿光的这副状态,不可取嘛。
我陪着阿光转了两天。他回北京的时候,我到火车站送他。我注意到,那个装有瓦片的提包,被他紧紧地抱在怀里,生怕摔到地上。真不知他回去后,怎样处置那几块瓦片。
没多久,我因公到北京出差。
阿光拉着我去了一家大众餐馆。当我问到那几块瓦的命运时,阿光神秘地笑笑,列出几种可能,让我猜:A.捐献给瓦库,B.砌入公共场所,C.镶嵌在镜框内,D.卖给收藏家。
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说出了B。我对阿光说:“瓦,来之于民间,还之于民间。瓦,就是个平民化的东西。它朴实,不事声张,不巧言令色。”
阿光笑道:“说得好,瓦本来就是大自然之子。”
其实,一走进这家餐馆,我就看见了那几块瓦。就镶嵌在墙头,一般人不会注意到它。也许,让它上墙或上房,是最好的归宿了。
选自《天池》
临别的时候,老和尚给了阿光几块灰色的瓦片。阿光如获至宝,托着瓦片,找报纸包了起来。
“瞧你高兴的,就像捡到了几块大金子!”我不屑地说。几块旧瓦片,值得嘛?
“这是汉瓦呀。秦砖汉瓦嘛!”阿光喜形于色。
“汉瓦?我怎么没看出来?灰头土脸的,真能有什么文化含量或文化增量?”
“你不懂,和你说你也不懂。”阿光仍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你不知道,有位建筑大师,终止了自己的事业,十多年了,坚持在穷乡僻壤间行走,就为了找到这些瓦。他整日和瓦厮守在一起,解读瓦。”
“读出来历史的沧桑感了吗?或民族表情?”我讥讽地说,“瓦嘛,盖房子用的,两千多年了,一直是灰兮兮的色相。”
“你的价值观是高庙堂而矮江湖。也许你不信,从这几块瓦的身上,我确实体悟到了历史的厚度!我们老祖先头顶上的这些瓦,虽然不言不语,却在天天眷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你看,街道两旁那些建筑,花瓦、彩瓦、翘檐瓦,是不是睁着眼睛,看着人间的各种秘密?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有多少人间喜剧、悲剧,在它的注视下发生。”
“瓦也有眼睛?”
“当然有了。如果你对它视而不见,它也会对你视而不见。直到有一天,瓦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我们才会梦醒,才会大叫:瓦的时代被我们错过了!”
我哑然失笑。看来阿光瓦谜心窍了。我知道,大诗人屈原对瓦的印象并不怎么好,屈大夫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阿光侃侃而谈:“你不知道,一些有钱人,舍上大把大把的钱,舍上年华和事业,期待瓦的时代重新到来。有位儒商,把前半生挣的钱都投到了瓦库的建设上,在全国建成了四个瓦库。他挖空心思,收集瓦片,呕心沥血地建造各个年代的瓦室、瓦墙……”
“也许,用瓦来搞建筑,是一种绿色环保、低碳经济?”我试图与阿光的思路接轨。
阿光摇着头说:“也不尽然。关键是文化传承与发扬。你看,现在到处是钢筋水泥,到处是玻璃房子。只有在乡下,只有在寺院,我们才有可能觅到瓦的踪迹。但瓦躺在塵埃中,满身污垢,像被遗弃的前朝宫女,无人问津,身边荒草萋萋……”
说到这里,阿光叹了口气。
我承认,阿光说的有些道理。可我总感觉他在对月自怜,替古人担忧。大可不必嘛。瓦就是瓦,古人盖房子用的,仅此而已。难道说,我们真的要回到瓦的时代,砸烂电视机、电脑、手机、飞机、磁悬浮列车吗?如今是21世纪,阿光的这副状态,不可取嘛。
我陪着阿光转了两天。他回北京的时候,我到火车站送他。我注意到,那个装有瓦片的提包,被他紧紧地抱在怀里,生怕摔到地上。真不知他回去后,怎样处置那几块瓦片。
没多久,我因公到北京出差。
阿光拉着我去了一家大众餐馆。当我问到那几块瓦的命运时,阿光神秘地笑笑,列出几种可能,让我猜:A.捐献给瓦库,B.砌入公共场所,C.镶嵌在镜框内,D.卖给收藏家。
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说出了B。我对阿光说:“瓦,来之于民间,还之于民间。瓦,就是个平民化的东西。它朴实,不事声张,不巧言令色。”
阿光笑道:“说得好,瓦本来就是大自然之子。”
其实,一走进这家餐馆,我就看见了那几块瓦。就镶嵌在墙头,一般人不会注意到它。也许,让它上墙或上房,是最好的归宿了。
选自《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