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自称是王老板,生活奢侈,出手阔绰,帮人做事不收钱,借小钱写大借条。事实上,他是多次诈骗他人钱财的累犯,受害人中包括了他的朋友、邻居、邻居的亲戚。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的骗术又为什么会屡屡成功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历经数月审查,接触被害人近10人,统计核实被骗金额296万余元,最终以涉嫌诈骗罪对王钧提起公诉。
铁窗内的“王老板”
“我烧菜的调料都是到久光百货买的,一瓶要70多块。”即使面对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刘伯嵩,王钧也摆出一副老板“派头”。
坐在审讯室里的王钧,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皱纹爬上了额头,但是说起话来还是中气十足,时不时抬起手一副斩钉截铁的样子,手铐和座椅发出“嘭嘭”的响声。
现年60岁的王钧是本市无业人员,对外自称是“老板”。事实上,他曾多次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的王钧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极力鼓吹自己是有身份的人。
假面一:月入百万的木材进口商
在众多被害人中,张丽是被骗数额最高的。10年前,张丽在浦东开了家房产中介公司,后恰逢王钧来中介公司要求借房子,王钧自称是与锦江集团合伙做木材生意的,生意做得很大,从缅甸、越南进口木材,平均三个月周转一次,每次可赚得几百万元。王钧遂鼓动张丽押点钱在他那里作为一块投资。
感觉收益不错的张丽开始陆续将自己的钱交给王钧,大多是当面给王钧现金,有时王钧会约张丽在茶室里见面,有时王钧主动到张丽的中介店里拿钱。有一次,王钧要钱要得急,当时张丽卧病在床,便把自己6000多元的美金存折交给了王钧,让他直接去银行取款,折合人民币大约5万元。
不久,王钧又吹嘘自己在安徽合肥做了两个工程,赚了人民币600万元,并说他在外地办了家孢子粉厂能获取高额回报,向张丽借款并写下借条。随后,王钧又以办孢子粉厂要基建、办执照、买设备为由,不断向张丽要钱,用大借条换小借条,却从未还款。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张丽不但自己陆续打款给王钧,还鼓动自己的哥哥也打款,张丽及其哥哥先后被王钧骗取钱款139.6万元及13.5万元。
假面二:星级酒店的装修工头
检察官发现,通过借房子认识的中介,王钧一番唇舌就能轻松骗到钱,出门吃个饭遇到的餐厅店长,他也不放过。
被害人小刘是某大型餐饮店的店长,王钧经常去店里吃饭,时间长了两人就认识了。2011年6月,王钧告诉小刘自己是上海市第七建筑公司下属的包工头,负责室内装修的,在合肥有装修工程。小刘恰好想到自己老家的房子要装修,就和王钧聊起了此事。王钧便主动提出自己有工程队在合肥,又是装修房子的淡季,可以帮小刘装修,总价12万元,先付8万元。
小刘在交付王钧4万元后,提出要签订装修合同时,王钧却以两人是朋友,装修是帮忙为由推脱。在小刘的一再坚持下,王钧写了一份协议书,上面写着:“如不定时开工,刘交付的8万元按银行利息10倍还给刘本人。”
为了进一步让小刘确信自己的装修实力,王钧约了小刘来到某大酒店咖啡厅,并告诉小刘这家咖啡厅也是他的工程队装修的,十分热情地介绍餐饮部经理和小刘认识。王钧还带着一位约60岁的男子与小刘见面,说这就是他工程队项目的设计师,有着多年设计经验,帮小刘装修是“小菜一碟”。
就在小刘又给王钧2万元后,他让王钧和他一起回老家,王钧却找出各种理由说走不开,后来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在电话里说他会还钱的,却没有一点行动。
假面三:等待巨额款项的老板
被害人陈伯伯是王钧房东的哥哥,也是他的隔壁邻居。检察机关审查后发现,陈伯伯两口子一共被王钧骗去了36万余元。
据陈伯伯回忆,王钧是2010年租住到他家隔壁的,一开始,大家都把王钧当成了大老板。王钧称自己在昆明经营的一家经济型酒店,刚开业就遇上市政动迁,他的前期投入全套牢了,现在法院判下来,他将拿到900多万元赔偿款。
关系熟络之后,王钧主动提出,可以帮陈伯伯家违章搭建一个阁楼,还免费送他家具。当时陈伯伯和老伴觉得纳闷,哪有这样的好人?可王钧就是一句:“以后你就知道我了!”随后,王钧以搭建阁楼启动费、急需资金周转等理由,骗了陈伯伯不少钱。
更令陈伯伯奇怪的是,一开始王钧问他借了不到10万元的钱,却主动写了一张15万元的借条。陈伯伯顿时有了一种占到便宜的感觉。可是王钧许诺的阁楼,却迟迟没有搭建起来,陈伯伯借出去的钱却越来越多。最后王钧还在陈伯伯的眼皮底下逃走了。
假面四:改邪归正的“老朋友”
在众多的被害人中,有一位是王钧口中多年的好朋友老詹。而老詹却曾在十多年前指控过王钧诈骗,王钧也因此获刑。就在王钧出狱后再次找到老詹时,老詹还是上当了。
一开始老詹并不搭理王钧,但是他不依不饶,还硬把老詹带到自己家中说:“我现在已经成家了,有老婆和孩子,稳定下来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瞎混了。”
为了取得老詹的信任,王钧就写了一张30万元的借条给他。此后,王钧谎称其安徽的土建生意的收益款即将到账、公司资金周转及其生活发生了困难、儿子生病又需要钱看病,陆续骗得老詹25万余元。
“当时因为王钧写了30万元的借条给我以后,让我感觉到我能拿回他之前欠我的钱,所以后来才愿意借钱给他,但没想到会越陷越深。”如梦初醒的老詹回想起自己当时的泥足深陷,后悔不已。
静安检察院指控,从2002年6月至2012年11月间,王钧在无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以投资能获取高额回报、工程急需资金周转、能够低价购房等虚假理由,骗取唐某、黄某等10余人钱财共计人民币296万余元。检察官遂以诈骗罪对王钧提起公诉。
静安法院审理认为,王钧以借款之名,行诈骗之实,故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罚金3万元。
(文中除王钧以外皆使用化名)
编辑:成韵 [email protected]
检察官手记
检察机关经审查发现,王钧几十年来的骗术并没有太大改变,却屡试不爽,经分析梳理,总结了“三大花招”和“三不要”提醒。
花招一:“皇帝的新衣”,华丽的伪装。
王钧平日花钱如流水,穿名牌衣服,用高档商品,出入星级酒店,给小费豪爽……一系列的动作都在传递一个信号:我是有钱人。不仅把自己的外形包装得像个老板,随口冒出的“几千万工程款”、“工厂酒店”、“美金支票”等,都充满了迷惑色彩。
花招二:“美丽的神话”,金钱的诱惑。
王钧在每个被害人面前都有一套完整的说辞,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神话”,诸如:投资能获取高额回报、低价购房、资金周转后就能拿到一大笔钱等。有时,不同的故事间,王钧还会巧妙地利用一个被害人欺骗另一个被害人。金钱的诱惑背后充满谎言。
花招三:“借条的圈套”,贪小的心理。
王钧总是以“借”为名,利用被害人贪小的心理,送上一个个“空心汤团”。通常,他会在借了一次之后,再借第二次,用更高数额的借条换取小数额的借条。这种行为既表明了自己不赖账的态度,也给了更大的回报预期。
然而,王钧的骗术也并非无懈可击。承办检察官刘伯嵩总结了“三不要”:不要艳羡他人的钱财,这可能成为骗子利用你的第一步;不要轻信所谓的“生财捷径”,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迷信“借条”,如果不能还钱,金额再高的借条也只是一张纸而已。
同时,检察官还提醒,诈骗案件对被害人带来的往往不仅是金钱上的损失,还有情感上的伤害,此时被害人要拿出勇气面对现实,放平心态,同时被害人的家属及周围的朋友也要给予宽容和谅解。
带着这样的疑问,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历经数月审查,接触被害人近10人,统计核实被骗金额296万余元,最终以涉嫌诈骗罪对王钧提起公诉。
铁窗内的“王老板”
“我烧菜的调料都是到久光百货买的,一瓶要70多块。”即使面对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刘伯嵩,王钧也摆出一副老板“派头”。
坐在审讯室里的王钧,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皱纹爬上了额头,但是说起话来还是中气十足,时不时抬起手一副斩钉截铁的样子,手铐和座椅发出“嘭嘭”的响声。
现年60岁的王钧是本市无业人员,对外自称是“老板”。事实上,他曾多次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的王钧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极力鼓吹自己是有身份的人。
假面一:月入百万的木材进口商
在众多被害人中,张丽是被骗数额最高的。10年前,张丽在浦东开了家房产中介公司,后恰逢王钧来中介公司要求借房子,王钧自称是与锦江集团合伙做木材生意的,生意做得很大,从缅甸、越南进口木材,平均三个月周转一次,每次可赚得几百万元。王钧遂鼓动张丽押点钱在他那里作为一块投资。
感觉收益不错的张丽开始陆续将自己的钱交给王钧,大多是当面给王钧现金,有时王钧会约张丽在茶室里见面,有时王钧主动到张丽的中介店里拿钱。有一次,王钧要钱要得急,当时张丽卧病在床,便把自己6000多元的美金存折交给了王钧,让他直接去银行取款,折合人民币大约5万元。
不久,王钧又吹嘘自己在安徽合肥做了两个工程,赚了人民币600万元,并说他在外地办了家孢子粉厂能获取高额回报,向张丽借款并写下借条。随后,王钧又以办孢子粉厂要基建、办执照、买设备为由,不断向张丽要钱,用大借条换小借条,却从未还款。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张丽不但自己陆续打款给王钧,还鼓动自己的哥哥也打款,张丽及其哥哥先后被王钧骗取钱款139.6万元及13.5万元。
假面二:星级酒店的装修工头
检察官发现,通过借房子认识的中介,王钧一番唇舌就能轻松骗到钱,出门吃个饭遇到的餐厅店长,他也不放过。
被害人小刘是某大型餐饮店的店长,王钧经常去店里吃饭,时间长了两人就认识了。2011年6月,王钧告诉小刘自己是上海市第七建筑公司下属的包工头,负责室内装修的,在合肥有装修工程。小刘恰好想到自己老家的房子要装修,就和王钧聊起了此事。王钧便主动提出自己有工程队在合肥,又是装修房子的淡季,可以帮小刘装修,总价12万元,先付8万元。
小刘在交付王钧4万元后,提出要签订装修合同时,王钧却以两人是朋友,装修是帮忙为由推脱。在小刘的一再坚持下,王钧写了一份协议书,上面写着:“如不定时开工,刘交付的8万元按银行利息10倍还给刘本人。”
为了进一步让小刘确信自己的装修实力,王钧约了小刘来到某大酒店咖啡厅,并告诉小刘这家咖啡厅也是他的工程队装修的,十分热情地介绍餐饮部经理和小刘认识。王钧还带着一位约60岁的男子与小刘见面,说这就是他工程队项目的设计师,有着多年设计经验,帮小刘装修是“小菜一碟”。
就在小刘又给王钧2万元后,他让王钧和他一起回老家,王钧却找出各种理由说走不开,后来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在电话里说他会还钱的,却没有一点行动。
假面三:等待巨额款项的老板
被害人陈伯伯是王钧房东的哥哥,也是他的隔壁邻居。检察机关审查后发现,陈伯伯两口子一共被王钧骗去了36万余元。
据陈伯伯回忆,王钧是2010年租住到他家隔壁的,一开始,大家都把王钧当成了大老板。王钧称自己在昆明经营的一家经济型酒店,刚开业就遇上市政动迁,他的前期投入全套牢了,现在法院判下来,他将拿到900多万元赔偿款。
关系熟络之后,王钧主动提出,可以帮陈伯伯家违章搭建一个阁楼,还免费送他家具。当时陈伯伯和老伴觉得纳闷,哪有这样的好人?可王钧就是一句:“以后你就知道我了!”随后,王钧以搭建阁楼启动费、急需资金周转等理由,骗了陈伯伯不少钱。
更令陈伯伯奇怪的是,一开始王钧问他借了不到10万元的钱,却主动写了一张15万元的借条。陈伯伯顿时有了一种占到便宜的感觉。可是王钧许诺的阁楼,却迟迟没有搭建起来,陈伯伯借出去的钱却越来越多。最后王钧还在陈伯伯的眼皮底下逃走了。
假面四:改邪归正的“老朋友”
在众多的被害人中,有一位是王钧口中多年的好朋友老詹。而老詹却曾在十多年前指控过王钧诈骗,王钧也因此获刑。就在王钧出狱后再次找到老詹时,老詹还是上当了。
一开始老詹并不搭理王钧,但是他不依不饶,还硬把老詹带到自己家中说:“我现在已经成家了,有老婆和孩子,稳定下来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瞎混了。”
为了取得老詹的信任,王钧就写了一张30万元的借条给他。此后,王钧谎称其安徽的土建生意的收益款即将到账、公司资金周转及其生活发生了困难、儿子生病又需要钱看病,陆续骗得老詹25万余元。
“当时因为王钧写了30万元的借条给我以后,让我感觉到我能拿回他之前欠我的钱,所以后来才愿意借钱给他,但没想到会越陷越深。”如梦初醒的老詹回想起自己当时的泥足深陷,后悔不已。
静安检察院指控,从2002年6月至2012年11月间,王钧在无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以投资能获取高额回报、工程急需资金周转、能够低价购房等虚假理由,骗取唐某、黄某等10余人钱财共计人民币296万余元。检察官遂以诈骗罪对王钧提起公诉。
静安法院审理认为,王钧以借款之名,行诈骗之实,故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罚金3万元。
(文中除王钧以外皆使用化名)
编辑:成韵 [email protected]
检察官手记
检察机关经审查发现,王钧几十年来的骗术并没有太大改变,却屡试不爽,经分析梳理,总结了“三大花招”和“三不要”提醒。
花招一:“皇帝的新衣”,华丽的伪装。
王钧平日花钱如流水,穿名牌衣服,用高档商品,出入星级酒店,给小费豪爽……一系列的动作都在传递一个信号:我是有钱人。不仅把自己的外形包装得像个老板,随口冒出的“几千万工程款”、“工厂酒店”、“美金支票”等,都充满了迷惑色彩。
花招二:“美丽的神话”,金钱的诱惑。
王钧在每个被害人面前都有一套完整的说辞,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神话”,诸如:投资能获取高额回报、低价购房、资金周转后就能拿到一大笔钱等。有时,不同的故事间,王钧还会巧妙地利用一个被害人欺骗另一个被害人。金钱的诱惑背后充满谎言。
花招三:“借条的圈套”,贪小的心理。
王钧总是以“借”为名,利用被害人贪小的心理,送上一个个“空心汤团”。通常,他会在借了一次之后,再借第二次,用更高数额的借条换取小数额的借条。这种行为既表明了自己不赖账的态度,也给了更大的回报预期。
然而,王钧的骗术也并非无懈可击。承办检察官刘伯嵩总结了“三不要”:不要艳羡他人的钱财,这可能成为骗子利用你的第一步;不要轻信所谓的“生财捷径”,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迷信“借条”,如果不能还钱,金额再高的借条也只是一张纸而已。
同时,检察官还提醒,诈骗案件对被害人带来的往往不仅是金钱上的损失,还有情感上的伤害,此时被害人要拿出勇气面对现实,放平心态,同时被害人的家属及周围的朋友也要给予宽容和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