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秀色”数吴中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吴中区灵岩山兔子坞,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员教育活动在此举行,除了党员宣誓和党课教育外,全场参与者还佩戴红帽,穿梭在寒山林中清理垃圾。万绿丛中点点红色,给郁郁苍苍的树林植被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这就是近日吴中区林场在“护林先锋”实践基地举行的“勇当护林先锋,凝聚奋进力量”主题教育活动。
  大自然通过森林来传达对于人类的恩赐与眷顾,而人类常常是借助森林的力量来实现改善环境的愿望。吴中点点幽,吴中区林场就在苏州的森林保护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做“绿色宝库”的守护者
  吴中区原始森林茂密,生态良好。漫山遍野的绿色不仅靠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在这片“天然氧吧”背后默默守护的吴中林场人。
  有这么一位护林员,在14000多亩的吴中区林场里的一片深山——寒山岭,一守就是十六年。十六年间,他把家安在山上、把心放在林区。记者去采访他时,只见他牵着两条黑狗,站在居住的小平房边。这一栋孤零零的建于水库旁的小平房,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就是全部的家具。一看到记者走近,他立马把狗牵走,生怕咬着大家。他就是65岁的朱阿二。
  护林员是山林的守护神,他们不仅守护着树木,还有保护着水源、山上的小动物,还有那创造一切的土地。只是“守护”这个词,在我们懂得需要去守护一样东西或者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件事情远不如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做守林人是孤独而勇敢的,同时也赋予了他重大的责任感。2004年,朱阿二来到寒山岭护林点,守护这片林地。十六年间,朱阿二每天巡山近十公里,一个季度穿烂一双解放鞋。每天清晨吃过早饭收拾收拾,穿上绿色的护林服,手拿割草刀,朱阿二便准备上山巡查了,除了巡查是否有火源和有乱砍乱伐的痕迹,还需日常巡护三十多处摩崖石刻点位,查看是否有刻画和损坏。朱阿二用他那十六年如一日的护林初心、坚定的巡山脚步以及挥洒在林地的汗水换来了寒山岭地区数十年无森林火情的工作业绩,满眼青葱的森林是他交给社会最美好的答卷。
  “林二代”的传承责任
  朱阿二这样的护林员在吴中区林场还有二十六位。而在朱阿二们的身后还有一支每天都穿行于林间山头、检查防火设施、排查防火隐患、时刻守护绿色森林安全的森林消防扑救中队。
  一大早,苏州市吴中区林场森林消防扑救中队的队员们身穿迷彩服,开始了一天的训练。
  由于做消防员工作的特殊性质,对每个队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除了灭火工作外,他们还需要不断地加强训练,负重30斤爬山对于他们来说,早已如同家常便饭一般轻松。80后的郁钰鑫就是森林消防扑救中队的一员,他与其他四位队员负责灵岩山区域的巡防及灭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他们永远冲在最前端。
  郁钰鑫的父母都是护林员,正是带着这份对森林的情感,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每年春节、清明等节假日都是森林防火的重点期,在这几天,森林消防扑救中队的队员们需要放弃休息时间和亲人团聚的时间,连续在岗位上待命。“加入这个队伍以来,每年除夕夜都是在岗位上度过。虽然无法陪伴家人,但是看到零火情,老百姓们平安过节,我就觉得很值得。”郁钰鑫抱着对吴中这片森林的深厚感情,加入队伍以来从未喊苦喊累,把父母对林场的“守护”延续了下去。郁鈺鑫和队友的默默坚守与付出,为林场森林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山林披“新绿”背后的故事
  吴中区林场成立于1952年。从1952年到2020年,吴中区林场走过了68年荒山造林、守土护林的奋斗历程。如今在林场党委的带领下,在林场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彩叶工程”、珍贵树种紫楠扩繁、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提升了森林景观效果和质量,带给吴中区山林一片新的天地。
  “彩叶工程”项目的实施让兔子坞和七子山211工地的森林景观焕然一新,枫香、栾树、榉树和红枫等乡土彩叶树种以及波斯菊、硫华菊、大花金鸡菊等多年生宿根花卉的种植,不仅实现了森林景观的“绿化”,还实现了“彩化”和“美化”,带给游客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彩叶工程是用五彩缤纷的彩叶树种的栽培,来提高森林景观。我们采取保留原有乔灌次生林,在林间间隙地和疏林地中以块状、族状和混交模式进行补植,最终完成种植面积400亩,彩叶树种2万株。”林场工作人员介绍说。
  除此之外,吴中区林场成功扩繁紫楠珍贵树种(俗称:金丝楠木),系全省唯一一家通过人工扩繁与栽培技术将紫楠繁育成功的单位。目前已将5万余株、近200亩紫楠人工驯化苗种植于穹窿山大坪场等林地,为紫楠这一珍稀林木良种的适生性研究和社会运用推广开创新局面,同时为吴中区开展珍贵用材树种培育行动建设提供保障。
  病虫害一直是林业发展过程中的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吴中区林场定期、定点对多种林业有害生物进行跟踪测报,并利用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新技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省级自然保护区茅蓬坞、兔子坞、七子山等地试点投放赤眼蜂、管氏肿腿蜂、花绒寄甲等共计3000多管,可防治松毛虫、天牛等在内的400多种农林害虫,且对生态零污染零威胁,用生物防治手段进行绿色可持续防控,让生态建设的绿色之路走更远。
  “打造森林的旖旎风光、留住自然资源的文化命脉。”吴中区林场的书记周晓春说。
其他文献
明代。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蒯福、蒯祥父子率领香山帮等众建筑工匠,参与建设承天门、紫禁城三大殿等大型皇家工程。随后,蒯祥设计督工营造明十三陵中的景陵、裕陵。“蒯侍郎”官至二品,享一品俸禄,连明宪宗朱见深也尊称一声“蒯鲁班”,业内风头必定无两。  能参建、督工这代表国体的皇家工程,手底下拉得出一支得心应手的工匠队伍,说明“蒯侍郎”及其身后的香山帮已被认证出手了得。而香山帮前前后后经历的营造历史,也是传
期刊
本刊直播团队携手章致中解读吴?木先生艺术密码  7月8日上午九点半,吴?木先生的弟子,吴门知名书画家章致中先生为广大观众在线导览了苏州名城艺术馆的年度大展《吴?木书画作品展》。  现代苏州直播团队通过抖音直播,带领观众线上云游吴?木先生一生中各个时期的百余件作品,讲述了吴?木先生的艺术历程、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绘画技巧和思想品格,全面展现了吴?木先生的书画魅力。章致中更是深入解读了?木先生的山水笔
期刊
手艺过硬,就能登上大舞台  杨根兴从15岁开始做小工,父亲是瓦工,舅舅是木工,说起来两门手艺都承自家传,手艺过硬,就能登上大舞台。  上世纪80年代到南京修复夫子庙,是杨根兴特别自豪的一件事情,一修就是9年。通常所说的南京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建筑群。夫子庙的大部分建筑于1937年毁于日军侵华战火,今天我们看到的夫子庙建筑,大部分是重建之后的模样。  1983年,30岁的杨根兴与几
期刊
小暑前后,气温也还“过得去”,未到十分炎热,早晚20℃出头。若不下暴雨,清晨五點多钟天色就亮了。古城的市井准备准备,就开始了一天里的第一波忙碌。  买汰烧,是南方人生活中最经典的晨间序曲。眉毛胡子一把抓,烧一吊子水,稍微收拾一番,快点出门买小菜。  跑到菜场,已经乌泱泱地,全是人。菜场当然不止卖菜,顺带买两双拖鞋,买两斤桃子回去也很正常。古城的河桥街巷,桥是十字要道,人上人下,桥堍头倒也有几个菜摊
期刊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艺术成就越来越漠视,中国社会趋向西化。尤其对于见识越来越广,节奏越来越快的都市年轻人,已完全忽略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建筑这项工作。  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忽略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必得领略其中博奥、独特的美学魅力。  中国营造的美学密码  中国古建筑靠师徒口传心授,很少成书,能够传世的古建筑专著,《
期刊
记者同摄影师来到薛林根办公室已是午间时分,薛林根正戴着眼镜俯身察看设计院提交上来的关于柬埔寨海外园林的设计方案。薛林根的办公室都是中式家具,陈设简单,盆景却很多,缤纷繁茂,整齐摆放在窗台上,与窗外的庭院中的青葱绿树相得益彰,成了摄影师拍薛林根时的背景。  “今天事情比较多,所以中午都没空休息。”采访完薛林根后,薛林根的儿子薛东就带领记者下楼来到太湖古建公司的设计院。不同于薛林根办公室的中式风格,薛
期刊
还记得上一次梦中梦到鲸鱼从天空游过是什么时候吗?或许你已经忘了,或许你需要的,正是这样一封回到童年的邀请函,回归最纯真的爱与幻想。  雨季前的一个周末,亦心的画展如约而至,这是一个父亲送给女儿的礼物,也是女儿对父亲稚嫩却足够用心的爱的表达。主人公亦心(Chloe)是一位年仅八岁的小画家,本名杨溢,她的父亲是中国著名画家杨明义,一生都在描绘挚爱的江南水乡,首创新一代江南水墨水乡新风格,1978年因创
期刊
自古以来,出手即不凡。  从紫禁城,到苏州园林,叠山、理水、砌砖、木雕、石雕、砖雕、彩绘、泥塑……每一个微小的领域都将营造技艺发挥到极致。逛园林,度光阴,不仅长见闻,还提升审美力。  园林营造是稀罕物,更是一门有生命的艺术。  1979年,香山帮匠人首开在国外造园的先河。首个作品,是位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此后,从美洲到非洲、欧洲……40多座“新苏州园林”陆续出口海外。加拿大温哥华的逸园、
期刊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今年苏州的梅雨季如期而至。丰沛的雨水顺着乌黑的屋檐飞流而下,若是恰好坐在窗边,赏赏雨、做做事,多好。不必过于担心雨水的侵入,古老而智慧的苏州传统民居早在设计之初已将这些可能性考虑在内了。  回到当初,中间一条窄窄的河道,两边粉墙黛瓦式传统民居,或许是苏州留给人们的初印象。  保护苏州传统民居  就是保护苏州古城,保护苏州传统文化  作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除
期刊
章致中导览吴羊木先生书画艺术  “这是我认为描绘长江三峡最好的作品。”章致中先生话音刚落,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挂在展厅中央的《巫峡千寻劲帆过》就是典型的意境之美。“画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冲破艰难险阻,流向远方的的磅礴气势,画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力量。我们在这里看到这样的场景,是苏州人的福气!”  近日,吴 木先生的弟子,吴门知名书画家章致中先生应现代苏州邀请为广大观众在线导览苏州名城艺术馆的年度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