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学分制的引入,充分体现出了教学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与灵活性、人才培养规格的复合性与多样性、学习内容的主体化和多样化、学习时限的弹性化等主要特征,学分制的实施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各方面相互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以学分制的发展历程为基础,对学分制的主要特征及其改进与完善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
学分制;系统工程;课程体系
近20年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时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及企业需求的人才。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上是靠国家计划的指令性调控,对其社会的应变能力产生了较大的束缚,这种实质上较为封闭的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对当今所需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纷纷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学分制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1 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学分制发展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的德国选课制,美国的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率先在威廉和玛丽学院引入学分制,一直到20世纪初,美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采用学分制。日本也相继在二战之后借鉴了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在大学的教育中引进了学分制。我国在“五四”运动前后,从欧美和日本也引进了学分制,并于1918年首次在北京大学实行“选科制”,实际上也是我国大学学分制的开端。建国初期,我国的高职院校建依然施行的是从美国引进的学分制。在50年代之后,我国开始借鉴苏联经验,实行“学年制”,而在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学分制的教育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肯定。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随之掀起了一个改革高潮。例如:北京大学自1980年起引入学分制,学生修够学分可以提早毕业。北大副校长王义尊教授在1985年提出“淡化专业、加强基础,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教改方针,那时候北大为了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采取了减学时和学分的措施,从200多个学分减到180多个学分,再减少到后来的150学分以下。而且为有效解决学生当时就业难的问题,北大采取辅修专业制度,在总学分减少的情况下,提高基础课与选修课所占权重,所以,从学分制的发展来看,它是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
2 学分制的主要特征
学分制就是一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教育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量单位,以“学分”积累作为主要手段衡量学生学习状况,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依据。笔者认为学分制包含了以下几个特征:
2.1 教学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与灵活性
学分制更注重目标管理,对于教学过程管理的强调相对较少,可以更加灵活的管理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过程。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其各自的学习计划与不同的实施过程,加之于学校教学中的主副修以及双学位等教学管理制度实行,从而使教学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2.2 人才培养规格的复合性与多样性
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实行的是结构模块化,选课制打破了现行学制教学的班级和年级,允许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可以选择的课程内选择其感兴趣的课程,学生根据个人所修完的学分完成各个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规定要求。而且,因为增加了大量的选修课,使学科之间的界线变得更加模糊,这样就出现了人才培养多样性与复合性的特点。
2.3 学习时限的弹性化
学分制与现行的学制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前者更加注重目标管理,它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依据是其所完成的规定学分数。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可以根据其经济能力等进行自由分配的,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全日制还是兼读。
2.4 学习内容的主体化和选择性
学分制要求建立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建立科学严谨的选课制度体系,学生在学习上体现了较大的自主权,他们有自主选择其研究方向与课程的权利,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人性化,更具有实用价值。
3 学分制的改进和完善
3.1 建立导师制
基于学分制的班级管理相对是比较松散的,学生一般不具有较强的专业意识,导致其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以及在学习意识上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予以指导。学生开始大学生活之后,并不是十分清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样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容易让学生失去自我发展的目标,也存在选择最优学习方案的障碍。除此之外,学生长期在校园中接受理论知识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不能进行准确把握,造成其学习知识与具体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困惑等现象,这时候导师应当进行及时辅导,建立导师制。
3.2 全面改革教学体制
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当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对学校进行全方位改革,包括课程系统,学生工作系统,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避免因为某一环节的差错给学分制实施造成不利影响。
3.3 构建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在管理专业班与教学班的过程中,将其进行分开管理,并形成以院、学生舍楼、课程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强学生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团支部、学生会等承担课外文体等活动的基层组织,可以以专业或寝室为基点开展工作,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宣传正确的政治思想理论,使全体学生树立爱国情怀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4 结论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坚持人才培养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目标,从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到每一位教师与学生都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自觉接受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学分制度,以学生自主选择与设计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就能够保障学分制的有效实施,从而推进整个高等学校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潘维真、丁金昌.实施学分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2(2).
[2]谢燕燕.成为优秀教师的十六种方法田.教育情报参考,2002(7/8).
[3]朱庆之.本科教育改革和新理念及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5).
[4]吴光.学分制管理模式下課堂教学质量许价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
[5]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陕西师范大学学分制文件汇编[C].2002.
[6]王卡楷、邱玉辉.改革高师教学模式、培养专家型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1(9).
【作者简介】
李耀辉(1964--),男,陕西岐山人,硕士,副研究员,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学分制的引入,充分体现出了教学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与灵活性、人才培养规格的复合性与多样性、学习内容的主体化和多样化、学习时限的弹性化等主要特征,学分制的实施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各方面相互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以学分制的发展历程为基础,对学分制的主要特征及其改进与完善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
学分制;系统工程;课程体系
近20年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时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及企业需求的人才。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上是靠国家计划的指令性调控,对其社会的应变能力产生了较大的束缚,这种实质上较为封闭的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对当今所需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纷纷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学分制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1 学分制的发展历程
学分制发展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的德国选课制,美国的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率先在威廉和玛丽学院引入学分制,一直到20世纪初,美国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采用学分制。日本也相继在二战之后借鉴了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在大学的教育中引进了学分制。我国在“五四”运动前后,从欧美和日本也引进了学分制,并于1918年首次在北京大学实行“选科制”,实际上也是我国大学学分制的开端。建国初期,我国的高职院校建依然施行的是从美国引进的学分制。在50年代之后,我国开始借鉴苏联经验,实行“学年制”,而在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学分制的教育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肯定。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随之掀起了一个改革高潮。例如:北京大学自1980年起引入学分制,学生修够学分可以提早毕业。北大副校长王义尊教授在1985年提出“淡化专业、加强基础,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教改方针,那时候北大为了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采取了减学时和学分的措施,从200多个学分减到180多个学分,再减少到后来的150学分以下。而且为有效解决学生当时就业难的问题,北大采取辅修专业制度,在总学分减少的情况下,提高基础课与选修课所占权重,所以,从学分制的发展来看,它是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
2 学分制的主要特征
学分制就是一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教育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量单位,以“学分”积累作为主要手段衡量学生学习状况,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依据。笔者认为学分制包含了以下几个特征:
2.1 教学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与灵活性
学分制更注重目标管理,对于教学过程管理的强调相对较少,可以更加灵活的管理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过程。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其各自的学习计划与不同的实施过程,加之于学校教学中的主副修以及双学位等教学管理制度实行,从而使教学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2.2 人才培养规格的复合性与多样性
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实行的是结构模块化,选课制打破了现行学制教学的班级和年级,允许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可以选择的课程内选择其感兴趣的课程,学生根据个人所修完的学分完成各个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规定要求。而且,因为增加了大量的选修课,使学科之间的界线变得更加模糊,这样就出现了人才培养多样性与复合性的特点。
2.3 学习时限的弹性化
学分制与现行的学制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前者更加注重目标管理,它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依据是其所完成的规定学分数。所以,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可以根据其经济能力等进行自由分配的,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全日制还是兼读。
2.4 学习内容的主体化和选择性
学分制要求建立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建立科学严谨的选课制度体系,学生在学习上体现了较大的自主权,他们有自主选择其研究方向与课程的权利,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人性化,更具有实用价值。
3 学分制的改进和完善
3.1 建立导师制
基于学分制的班级管理相对是比较松散的,学生一般不具有较强的专业意识,导致其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以及在学习意识上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予以指导。学生开始大学生活之后,并不是十分清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样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容易让学生失去自我发展的目标,也存在选择最优学习方案的障碍。除此之外,学生长期在校园中接受理论知识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不能进行准确把握,造成其学习知识与具体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困惑等现象,这时候导师应当进行及时辅导,建立导师制。
3.2 全面改革教学体制
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当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对学校进行全方位改革,包括课程系统,学生工作系统,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避免因为某一环节的差错给学分制实施造成不利影响。
3.3 构建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在管理专业班与教学班的过程中,将其进行分开管理,并形成以院、学生舍楼、课程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强学生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团支部、学生会等承担课外文体等活动的基层组织,可以以专业或寝室为基点开展工作,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宣传正确的政治思想理论,使全体学生树立爱国情怀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4 结论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坚持人才培养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目标,从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到每一位教师与学生都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自觉接受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学分制度,以学生自主选择与设计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就能够保障学分制的有效实施,从而推进整个高等学校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潘维真、丁金昌.实施学分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2(2).
[2]谢燕燕.成为优秀教师的十六种方法田.教育情报参考,2002(7/8).
[3]朱庆之.本科教育改革和新理念及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2(5).
[4]吴光.学分制管理模式下課堂教学质量许价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
[5]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陕西师范大学学分制文件汇编[C].2002.
[6]王卡楷、邱玉辉.改革高师教学模式、培养专家型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1(9).
【作者简介】
李耀辉(1964--),男,陕西岐山人,硕士,副研究员,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