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到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热情;如何培养学生顽强的创新意志;如何培养学生灵活的创新思维;如何培养科学态度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创新思维能力。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教学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50-002
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指:只要是不墨守成规,能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新方法等都是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教师以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现代创造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并且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机,各个国家都将科学教育放在增强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位置,在这个背景下,进入21世纪初我国对基础教育中的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
生物学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一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是少数几个尖子,改革是围绕学生的切实需要以及现实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包括创造力、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是否得到发挥,从国家资源上来讲,是可持续发展中脑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将成为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物学教育的改革,要求生物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人才观,树立民主观念,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加强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求我们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所以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创新环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消除心理障碍,激励学生创新
谈到创新,学生往往有一种神秘感和可望而不可及的恐惧心理,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自己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创新。其实,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在教学中,笔者常常穿插讲一些生物发现方面的小故事,如代列尔发现噬菌体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创新的信心。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提出重大问题,但只要在传授知识时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展现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就能促使学生在领悟知识的同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能这个见解对于整个人类来讲并不新颖,但对中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教师要对之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3 转变权威观念,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思维环境
创新思维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营造宽松、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为人师表,平等待人,善于与学生沟通。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好奇心是创新的开始,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必须做到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教学风格生动活泼。第三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围绕教材创设疑境、疑点、悬念、难点,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讲、大胆做,要鼓励学生对教材提出异议和建议,对实验进行改革和创新设计,有计划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引入现代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代技术,现代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优化了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更新了教学手段,为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设了理想的教学情景,它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的前提下,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就有了更大的保证,同时,它也有利于生物教师以多种形式(实物,标本,挂图,幻灯,录像和多媒体技术等)主导教学活动,这样,就会出现课堂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科学化,和民主化,为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图文声像,异彩纷呈,不仅加大了教学量而且也提高了教学的质,现代技术打破了传统生物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等方面都受到的限制,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范围内自由驰骋,它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大脑潜能,提高思维的品味,诸如发散思维,标新立异等。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相对于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的一种形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大特点,研究表明,创新能力的大小与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同其他学科一样,生物学科中的新观念,新概念和新方法也多得益于发散思维,而标新立异就是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另辟新径,独创己见,所谓八仙过海,红杏出墙,不作统一标准的答案。
生物教师可以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直观展示下,辅以一些生物科学家的發现,或创新事例的介绍,强化创新意识的训练,例如,介绍达尔文,摩尔根和李时珍生平事迹,让学生明白,任何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来之不易的。总而言之,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学生的思维要训练,要激活,要深化。当然,这些激活和深化,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另外,创新能力同辨证分析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仅就思维而言,除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以外,还应有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等等,其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因此,只要我们把握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收集并编排创新思维教育素材,灵活运用有效的信息教学方法和手段,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50-002
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指:只要是不墨守成规,能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新方法等都是创新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教师以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现代创造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并且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
当前,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机,各个国家都将科学教育放在增强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位置,在这个背景下,进入21世纪初我国对基础教育中的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
生物学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一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是少数几个尖子,改革是围绕学生的切实需要以及现实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包括创造力、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是否得到发挥,从国家资源上来讲,是可持续发展中脑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将成为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物学教育的改革,要求生物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人才观,树立民主观念,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加强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求我们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所以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创新环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消除心理障碍,激励学生创新
谈到创新,学生往往有一种神秘感和可望而不可及的恐惧心理,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自己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创新。其实,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在教学中,笔者常常穿插讲一些生物发现方面的小故事,如代列尔发现噬菌体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创新的信心。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提出重大问题,但只要在传授知识时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展现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就能促使学生在领悟知识的同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能这个见解对于整个人类来讲并不新颖,但对中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教师要对之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3 转变权威观念,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思维环境
创新思维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营造宽松、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学生的朋友,尊重每一个学生,要为人师表,平等待人,善于与学生沟通。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好奇心是创新的开始,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必须做到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教学风格生动活泼。第三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围绕教材创设疑境、疑点、悬念、难点,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讲、大胆做,要鼓励学生对教材提出异议和建议,对实验进行改革和创新设计,有计划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引入现代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代技术,现代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优化了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更新了教学手段,为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设了理想的教学情景,它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的前提下,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就有了更大的保证,同时,它也有利于生物教师以多种形式(实物,标本,挂图,幻灯,录像和多媒体技术等)主导教学活动,这样,就会出现课堂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科学化,和民主化,为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图文声像,异彩纷呈,不仅加大了教学量而且也提高了教学的质,现代技术打破了传统生物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等方面都受到的限制,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范围内自由驰骋,它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大脑潜能,提高思维的品味,诸如发散思维,标新立异等。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相对于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的一种形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大特点,研究表明,创新能力的大小与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同其他学科一样,生物学科中的新观念,新概念和新方法也多得益于发散思维,而标新立异就是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另辟新径,独创己见,所谓八仙过海,红杏出墙,不作统一标准的答案。
生物教师可以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直观展示下,辅以一些生物科学家的發现,或创新事例的介绍,强化创新意识的训练,例如,介绍达尔文,摩尔根和李时珍生平事迹,让学生明白,任何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来之不易的。总而言之,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学生的思维要训练,要激活,要深化。当然,这些激活和深化,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另外,创新能力同辨证分析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仅就思维而言,除了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以外,还应有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等等,其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因此,只要我们把握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收集并编排创新思维教育素材,灵活运用有效的信息教学方法和手段,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