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厚生”思想强调重民养心、以人为本,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人、自然、社会以及自我之间的融通,不断反思、调整生命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在理性与感性相互平衡中探寻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应将“厚生”思想运用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挖掘其文化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筑牢人文思想之基。
【关键词】“厚生”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厚生”一词见于《尚书·夏书》中,指出统治者要按照百姓的意愿来做事,如果不能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让其过上好日子,就会失去统治地位。同时,也要按照农事时令来指导百姓开展生产,并注意把握好“度”,否则将会导致失败。“厚生”思想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尤为紧密,认为老百姓才是立国之本,关注民生的理念和政治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太平盛世。与此同时,“厚生”和道德之间的联系也较为紧密,民生对道德本身起到决定性作用,而道德也会对民生发挥一定制约作用。
“厚生”思想在经过了历史的荡涤后,封建性的东西消失了,原本的济世安民的思想也由原初的单一经济层面逐渐渗透到了教育、道德、政治以及思想等层面,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当前在大力发展科技的情况下,更注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实践活动,目标是不断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借鉴“厚生”思想。
“厚生”思想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审视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就需要去理解、尊重与爱护别人,不断关注人的精神,注重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挖掘个体潜能,提升个体价值。当人们重点关注自身的自信与自尊意识的培养时,精神生活的品质自然会得到提升。只有这样,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能力才会逐步得到落实。该理念落实的关键是人文主义累积与实施的养成教育。在这一情形下,“厚生”思想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精髓,特别是平等、尊重等方面的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平等。“厚生”理念注重善政养民,在当前的情况下,就是强调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与归宿,科学保障并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利益。人的价值显然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肯定也高于个体价值。在强调人本的理念下,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这成为社会中人们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与承担的基本义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协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杠杆是平等待人,并不是为单独一方去决定,其合理性能成为正义与道德规范的基础。平等待人呈现出平和性与质朴性的特点,给双方的互相理解,以及实现教育目标,进一步指出了发展道路。在思想范畴内的公平不仅局限在个体之间,更不限制在群体之间,是广大百姓的共生利益,能取得价值共识。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应强调尊重。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尊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要学会从别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去深切感受他人的感受。对那些不能接受的事物、决策与方法,即便是本身不认可,也应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学会尊重,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在学会尊重他人的情况下,自己自然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间对话的基础是相互尊重,才能实现真正的思想交流。学会尊重他人,能推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者明确自身所处的环境,科学厘清和受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让受教育对象能感到关爱,切身感受到民主和重视,也自然容易接受教育内容,这样双方才能在精神、知识、道德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最后,“厚生”思想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一般来讲,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管理的过程也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强调和谐并提倡人本化,成为推动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思政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落实这一教育的过程中,注入“厚生”思想,倡导教育者与受教育对象间的关系应和谐,更好认识并悦纳对方,开展人本管理,全面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深化自我认知,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进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厚生”思想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开展博爱厚生情怀教育。“厚生”思想将关注民生,体察民意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并逐步衍生出诸多理念与工作方法,实现了广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人文化修养、完善个体人格、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学科,不管是在教育资源,还是在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目标实现上,都需要关注“厚生”思想。在古代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才能更好培养人,采用“人化”的手段达到“化人”的效果。“厚生”思想所包含的内容相对丰富,包含对人与社会的方法及态度,这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厚生”强调采用宽厚之心去对待他人,具有济苍生、容百川的胸怀。与此同时,“厚生”思想不仅包含对人,也包含对自然以及世间万物的态度,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生态观、民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强调爱与善的理念。“厚生”思想中包含爱与善的思想,在悄无声息中感染别人,容易让人们之间出现情感上的共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关注个人自身,汇聚人心,善于激发人的积极性,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在当前的历史发展环境下,全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对受教育者积极开展换位思考。尤其是在新的工作方式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有尊重、激励、爱护、信任等思维方式,采用善意的态度以及行动去积极引导别人。“厚生”强调热爱并善待他人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深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爱与善的理念进行重点突出,才能收获好的教育效果。
展示人本的理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厚生”作为“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相通之处。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是古代“厚生”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推动全体人民积极投入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培育公民的道德素养与工作能力,只有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准,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其能力。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解决民生、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全面开展精神文化活动,为了人民去不断发展,实现让人民共享成果,促进人实现全面发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善于循循善诱,将“厚生”思想的精华逐渐融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人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展示人本的理念,将有助于全面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厚生”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导向,“厚生”思想内容丰富,对开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不仅使平等、尊重的理念融入到教育中,还可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为此,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厚生”思想,不仅要开展博爱厚生情怀教育,强调爱与善的理念,还要全面展示人本的理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①孟凯:《论“民贵君轻”与“君舟民水”——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②张秀英:《道家民本思想初探》,《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 宋景城、王彪、王晓丽:《论墨家“非攻、兼爱”思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责编/高骊 温祖俊
【关键词】“厚生”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厚生”一词见于《尚书·夏书》中,指出统治者要按照百姓的意愿来做事,如果不能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让其过上好日子,就会失去统治地位。同时,也要按照农事时令来指导百姓开展生产,并注意把握好“度”,否则将会导致失败。“厚生”思想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尤为紧密,认为老百姓才是立国之本,关注民生的理念和政治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太平盛世。与此同时,“厚生”和道德之间的联系也较为紧密,民生对道德本身起到决定性作用,而道德也会对民生发挥一定制约作用。
“厚生”思想在经过了历史的荡涤后,封建性的东西消失了,原本的济世安民的思想也由原初的单一经济层面逐渐渗透到了教育、道德、政治以及思想等层面,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当前在大力发展科技的情况下,更注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实践活动,目标是不断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借鉴“厚生”思想。
“厚生”思想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审视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就需要去理解、尊重与爱护别人,不断关注人的精神,注重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挖掘个体潜能,提升个体价值。当人们重点关注自身的自信与自尊意识的培养时,精神生活的品质自然会得到提升。只有这样,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能力才会逐步得到落实。该理念落实的关键是人文主义累积与实施的养成教育。在这一情形下,“厚生”思想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精髓,特别是平等、尊重等方面的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平等。“厚生”理念注重善政养民,在当前的情况下,就是强调将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与归宿,科学保障并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利益。人的价值显然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肯定也高于个体价值。在强调人本的理念下,平等对待每一个人,这成为社会中人们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与承担的基本义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协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杠杆是平等待人,并不是为单独一方去决定,其合理性能成为正义与道德规范的基础。平等待人呈现出平和性与质朴性的特点,给双方的互相理解,以及实现教育目标,进一步指出了发展道路。在思想范畴内的公平不仅局限在个体之间,更不限制在群体之间,是广大百姓的共生利益,能取得价值共识。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应强调尊重。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尊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要学会从别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去深切感受他人的感受。对那些不能接受的事物、决策与方法,即便是本身不认可,也应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学会尊重,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在学会尊重他人的情况下,自己自然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间对话的基础是相互尊重,才能实现真正的思想交流。学会尊重他人,能推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者明确自身所处的环境,科学厘清和受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让受教育对象能感到关爱,切身感受到民主和重视,也自然容易接受教育内容,这样双方才能在精神、知识、道德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最后,“厚生”思想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一般来讲,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管理的过程也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强调和谐并提倡人本化,成为推动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思政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落实这一教育的过程中,注入“厚生”思想,倡导教育者与受教育对象间的关系应和谐,更好认识并悦纳对方,开展人本管理,全面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深化自我认知,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进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厚生”思想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开展博爱厚生情怀教育。“厚生”思想将关注民生,体察民意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并逐步衍生出诸多理念与工作方法,实现了广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人文化修养、完善个体人格、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学科,不管是在教育资源,还是在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目标实现上,都需要关注“厚生”思想。在古代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才能更好培养人,采用“人化”的手段达到“化人”的效果。“厚生”思想所包含的内容相对丰富,包含对人与社会的方法及态度,这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厚生”强调采用宽厚之心去对待他人,具有济苍生、容百川的胸怀。与此同时,“厚生”思想不仅包含对人,也包含对自然以及世间万物的态度,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生态观、民族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强调爱与善的理念。“厚生”思想中包含爱与善的思想,在悄无声息中感染别人,容易让人们之间出现情感上的共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关注个人自身,汇聚人心,善于激发人的积极性,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在当前的历史发展环境下,全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需要对受教育者积极开展换位思考。尤其是在新的工作方式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有尊重、激励、爱护、信任等思维方式,采用善意的态度以及行动去积极引导别人。“厚生”强调热爱并善待他人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深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爱与善的理念进行重点突出,才能收获好的教育效果。
展示人本的理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厚生”作为“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相通之处。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是古代“厚生”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推动全体人民积极投入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培育公民的道德素养与工作能力,只有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准,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其能力。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解决民生、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全面开展精神文化活动,为了人民去不断发展,实现让人民共享成果,促进人实现全面发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善于循循善诱,将“厚生”思想的精华逐渐融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人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展示人本的理念,将有助于全面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厚生”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导向,“厚生”思想内容丰富,对开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不仅使平等、尊重的理念融入到教育中,还可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为此,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厚生”思想,不仅要开展博爱厚生情怀教育,强调爱与善的理念,还要全面展示人本的理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①孟凯:《论“民贵君轻”与“君舟民水”——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②张秀英:《道家民本思想初探》,《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 宋景城、王彪、王晓丽:《论墨家“非攻、兼爱”思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责编/高骊 温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