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游玩,最担心的就是治安。如遇不法侵害,第一选择肯定是找警察。 一天,在离我100多米的地方,一个男子将一位老人的手袋抢走,并朝我跑来。老人大声呼救,周围有不少人,有人打电话报了警。我算是热心人,但身处异域,要不要见义勇为,一时没有想好。此时,不知从哪里冲出一个警察,迎着抢包人冲过去,一下把抢包人扑倒在地。一个要抓,一个拼命反抗不让抓,两个人在地上扭在一起。我伸出手准备帮警察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游玩,最担心的就是治安。如遇不法侵害,第一选择肯定是找警察。
一天,在离我100多米的地方,一个男子将一位老人的手袋抢走,并朝我跑来。老人大声呼救,周围有不少人,有人打电话报了警。我算是热心人,但身处异域,要不要见义勇为,一时没有想好。此时,不知从哪里冲出一个警察,迎着抢包人冲过去,一下把抢包人扑倒在地。一个要抓,一个拼命反抗不让抓,两个人在地上扭在一起。我伸出手准备帮警察一把,警察却对我吼起来。我不知道他在喊什么,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是在拒绝我。我看看周围,人围了不少,但都在当“观众”。警察最终把抢包人的双手铐住,站起身呼叫同事。此后,那警察冲我说了什么,见我一脸茫然,他无奈地摊开两手。这时旁边有人告诉我,警察很感谢我的好意,但他不能让我因为帮他而坐牢。
原来,西班牙法律规定,只有警察可以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如果我帮警察铐住抢包人的手,抢包人就可以起诉我,要是他因此而受伤,我就可能被判监禁。难怪西班牙人对街头犯罪那么“冷漠”。
月月鸟摘自《青年参考》编辑/天一
其他文献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是《越人歌》里的歌词,可见暗恋历史之悠久。现代的暗恋者似乎变化不大,席慕容是这样描述的:我是一棵树,悄悄长在你必然经过的路旁,每朵花都是对你的思念,为此,我修炼了500年。 暗恋不仅仅只是好感,已经有些身不由己,欲罢不能了。但是决心没有下呀,怎么开言?这是恋爱的初级阶段,没有达到表白的程度。表白这种高级阶段,对己,有承诺的决心,对别人,要求有爱的回报,要往现实里
看凤凰台关于世博会的相关报道,说上海世博会专为残障人士开设了绿色通道。在为人性化设计叫好的同时,记者指出,极个别四肢发达、大脑更发达的游客,居然投机取巧、乔装改扮,坐在轮椅上混入场,然后弃车而去,身轻如燕。 摇头之余,我想起在旧金山和墨尔本的两次经历。 旧金山。当地同事RICK利用公干间隙,驱车带我们参观渔人码头。到了目的地,他示意我们先下,说自己需另找地方停车。我们很纳闷:街道两边停了几辆车
看到作家龙应台跟记者谈到他跟儿子的对谈,其中有一段,印象颇为深刻。有一天晚上,她跟儿子都睡不着,结伴去阳台看海。儿子一边抽烟,一边跟她聊天。可是,儿子突然说,他已经相信,他现在和以后都将会是个“很平庸”的人,问龙英台会不会对她失望。这个问题给了她一个话题,第二天,她便写了篇《给河马刷牙》的文章回应儿子的问题,最后,落脚在平庸与否其实完全要看你把目标定在哪个轨道上。当被记者现场逼问,如果儿子真的平庸
北京有鸟巢,上海有雀巢。 ——上海世博会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在空中俯视犹如麻将桌,麻将又称麻雀,故中国国家馆被戏称为“雀巢” 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马丁·路德·金 所谓名人,就是那些毕生钻营以求成名,然后又戴上墨镜生怕被人认出来的家伙。 ——英国著名记者弗雷德·艾伦给名人下的定义 人是什么?一块软弱的墓碑,时间的
签名档 无厘头中抒我心声,非主流中见我真情 △缘分像一本书,翻得不经意怕会错过,读得太认真又怕流干眼泪。 △女人按相貌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来自天上,一种来自民间,一种来自阴间。 △七岁的小男孩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曾想成为一个问题少年,然而我却循规蹈矩地活了这么多年。 △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七月徒伤悲,八月徒伤悲,九月徒伤悲,
替罪小孩 “替罪小孩”来源于家庭关系心理学,它指的是那些事业平平,却一直视小孩为自己人生包袱的家长所抚养的小孩,这类家长通常认为孩子是自己成功人生的替换品,自己的人生没有成功,完全是因为有了这个孩子、为了照顾这个孩子的缘故。这类家长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不是为了抚养和照顾你,我原本可以顺利读完大学,干一番真正的大事业”。通常这类“替罪小孩”会产生深深的内疚感,如果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会觉
大多数男人吃软不吃硬。大多数男人喜欢女人,是因为他跟你是异类。 我经历的几个阶段: 1.女:“去,你去帮我倒杯水。” 刚开始恋爱的时候,他即便心里不高兴也会去做。时间久了就会顶嘴:“怎么老喜欢使唤人?”再后来:“你自己去!” 2.我改策略。 “请你给我倒杯水,谢谢。”客气点儿,效果好了好一段。他觉得很难拒绝一个女士的请求。不过时间久了,还是倒了水以后“唉”地仰声长叹,不情不愿。 3.我
有一件令我觉得懊悔的事,我从来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所有我想阅读的书。——萨冈 (这是41岁的萨冈在家里读书的场景,拍摄于1976年。萨冈18岁时曾用普鲁斯特小说中的人物为笔名,花掉6个星期的时间写出一部畅销200万册以上、译成15种语言的《日安忧郁》。她也说出了所有读书人的心声,把时间掰成两半才是硬道理,一半用来读书,另一半,当然也是用来读书。) 我读书的速度不快,但是我理解的速度很快。
1. 下列主食你会比较想吃哪一道? a.意大利面(到5) b.杂粮饭(到2) 2. 饭后的甜点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 a.水果蛋糕(到6) b.焦糖布丁(到3) 3. 来杯调酒吧,你现在比较想要喝哪一种酒? a.清新的酒(到7) b.口感绵密的酒(到4) 4. 上了一个水果盘,你会先挑哪个吃? a.西瓜(到7) b.哈蜜瓜(到8) 5. 夏天,你会穿什么衣服出门喝下午茶? a.橙黄
口袋书、手机报、Twitter,都代表微阅读。对此,我们不能有过多微词,因为这是人类在面对资讯爆炸情况下的自然选择。微阅读盛行于世,主导未来。依个人之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开机化生存,手机、电脑一开就意味着你与这个世界联通了,资讯会无孔不入,这些资讯大都更微、更诱人,以极力抓住你的眼球为能事。 第二,图文结合的文章受欢迎,图片可以是摄影、偷拍的,也可以是PS的,总之,读图时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