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满心间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tma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喜迎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从事教育至今,也迎来了一个甲子。一个甲子,60个春夏秋冬,承载着太多的回忆,打开记忆的闸门,缕缕阳光洒满心间——
  1961年,我从无锡师范学校毕业,怀着美好的憧憬与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无锡市崇宁路小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崇宁路小学是我童年讀书的地方。学校校园里有一棵百余年树龄的石榴树,枝干挺拔,花红果丰。当年,我是新中国第一代小学生,沐浴着党的阳光,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这棵石榴树下快乐地学习、成长。在这里,我遇到了最好的教师,他们慈祥的脸庞、亲切的话语,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底,在我心里萌生了甜美的梦——长大后要当一个像他们那样为人师表、兢兢业业的好教师。
  于是,18岁的我,回到了母校,在这里走上讲台,执教语文。在这棵洒满阳光的石榴树下,我与学生们、教师们融合在一起,快乐地学习、工作,沐浴温暖的阳光,幸福地前行。
  初为人师,当时最在意的一件事是练好教学基本功,当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1964年8月,我有幸通过层层筛选,在西安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参赛作品《家访》取得好成绩,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录制在案。无锡人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分,参赛的经历使我懂得说好普通话,一定要下功夫练。练好其他基本功亦是如此。
  我自小喜欢语文,喜欢读书。怎样引导学生爱上语文、亲近母语呢?言传身教是最好的示范。声情并茂地朗读背诵,规范工整地书写,咬文嚼字地较真,都在激励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读书。
  1974年,领导把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主持的“汉语拼音基本式实验研究”的任务交给我,一年级两个学期识字量1000个左右,每个学生的书上贴满了油印的补充生字。那年12月,在区教研员、我的导师王国元老师指导下,我尝试让学生用汉字夹拼音的书写方式,学写一篇命题作文《参观色织三厂》。学生当场写,请两个小朋友分别站在黑板前的一条长凳上,用粉笔写下了他们的“参观见闻”。这期间,我第一次见到了前来听课的德高望重的斯霞老师!她和蔼可亲,笑吟吟地看着我上课,我当时别提有多激动了。
  获评特级教师前,我对语文课堂的理解止步于教学相长,努力上出“朴实、扎实、老实”的语文课。因为教得扎实,至今,74届的毕业生仍会畅谈那年上课文《标杆》的情景;79届毕业生则常常说起当年老师非常注重“批注”训练,有个学生为了理解一个词语竟然写了100多字的“批注”。
  永远不会忘记1978年10月24日。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我从省政府领导手里接过了红光耀眼的“特级教师”荣誉证书,成为江苏省第一批特级教师中年纪最轻的一个——35岁,从教17年。那天晚上,在南京中山东路省委307招待所的房间里,无锡市教育局党委汤聿敬书记找我促膝长谈,他言辞恳切,语重心长,从晚上10点谈到凌晨2点。汤书记的一席话,振聋发聩,我辗转难眠,久久不能入睡……“特级教师”,是党给予我们教师的最高荣誉,体现了党对我们教师的高度信任、尊重,蕴含着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待。我自感与特级教师的要求差距甚远,唯有按党的要求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永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不断修炼、提升,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1982年4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鲜红的党旗在我心中飘扬,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大字,像一盏指路明灯,始终照耀着、指引着我,努力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信念,切实地落实到学习和工作中去。持之以恒地学习反思,大胆地实践探索、研究开拓,敢为人先。于是,在改革的大潮中,我的教学理念逐步提升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为了儿童的成长,学语言、练思维,追求务实、灵动的课堂教学。于是,这以后我总是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1982年暑假,山西太原。在全国第二届小语会年会上,我根据撰写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行探索能力》一文,在大会上做了发言报告,从激发探索兴趣、指导探索途径、掌握探索规律、提高探索能力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实践体会。“自行探索”这个词语引起了同行们的广泛关注。时任全国小语会理事长的袁微子先生见到我说:“(你的文章)写得真好,我还以为是老教师写的,原来你还很年轻。”自行探索,自主学习,给了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从那次会议以后,我的教学视野也开阔了,我应邀走出江苏到外省市去执教,最远曾到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县执教寓言《狐狸与乌鸦》。
  1983—1985年,我与志同道合的四位老师组成团队,开展了低年级学生听说训练。我们采用专课与常规训练相互促进的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撰写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文,反思实验所得,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率先将录像媒体引进课堂,“电”“教”兼顾,精心组合,用音画交融、声情并茂的手段以知激学,以情激学,更注意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使课堂教学呈现新的面貌。
  曾记得在当年崇小那个破旧的大礼堂里,无数次的公开课,面对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听课的老师,我总觉得不是我一个人在执教!我身后站着无数人: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美术老师、电教组老师,还有亲力亲为的校领导。他们默默无闻,顾全大局。他们不仅关心我上课,还记挂着我的身体、生活……
  这些年,我相继担任几个特级教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主要工作聚焦在青年教师的培训上,听课(每年近200节)、评课,和他们一起备课、研讨,一起走进新课程。青年教师是人民教育事业的生力军,是实现教育梦、中国梦的希望,我们应该为他们喝彩,为他们的成长甘作人梯。这是一名老教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在实践中,我还深深感到,与其说“我带青年教师”,不如说“青年教师在引领我砥砺前行”。青年教师志存高远,思路开阔,才思敏捷,脚踏实地,他们说:“潜心事业,用执着的初心,成就一份责任;用艰苦的跋涉,成就一份理想 。在职业意蕴的践行中成就精彩的教育人生!”他们以草根的姿态执着行走,在有梦—追梦—圆梦的心路历程中奋发有为,不负韶华,成为学校乃至区、市的核心骨干、中坚力量。他们的青春活力、睿智才华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这棵老树在灿烂的阳光下也萌发新芽,童心未泯。
  岁月悠悠,弹指一挥间。我这个当年石榴树下的红领巾、小青年,现在已成了崇小的“石榴奶奶”。在崇小每年一届的“石榴节”上,我都会以“石榴奶奶”的身份,回到校园采撷硕大的石榴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回首60年,我从一名普通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共产党员,靠的是什么?是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是难以计数的同仁、各级领导的关爱、扶持。在喜迎我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回忆往事,缕缕阳光令人倍感温暖,感恩之情在我的心底涌动。
  我是一颗沐浴着党的阳光生长的幸福种子。感恩崇宁路小学——这方洒满阳光的神圣天地!感恩我们伟大的党,我们心中的太阳!感恩阳光灿烂的伟大时代!
  (顾美云,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原无锡市小语会理事长)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选择了教育,行走在这条路上,我清楚地知道要去哪里、如何去,努力着,坚守着。经历了许多琐碎、艰难之后,回眸来时的路,发现其间闪耀着一抹亮丽的红,串起无比的欣慰与感动,点点滴滴,充盈我幸福的记忆。  我出生在军人家庭。我的父亲从穷苦的农村娃成长为光荣的革命战士,是伟大的党给了他崭新的生命,为他开启了人生最有意义的篇章。他深爱着中国共产党,他为我取名“刘红”,就是希望我永远听党话、
期刊
“文包诗”是语文教材及少儿读物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类文体通过生动地描述古诗词的内容、创作背景和创作经历等,为学生深刻理解古诗词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助读系统。在这类文体中,课文是诗歌情景的具体再现,诗歌是课文内容的提炼升华。这样的编排方式融古今语言之美于一体,对文言文教学有诸多启迪。  一、文白对照,理解文意  由于年代久远,文言文在语言表达、语法结构,甚至基本字义上都与现代汉语有着巨大差异。学生
期刊
在非洲的赛伦盖蒂平原上,生活着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每年六月份旱季来临之前,它们都要进行集体大迁徙,一路往西寻找鲜嫩的绿草地。   马拉河是角马集体大迁徙的必经之地,这是一条非常危险的河流,有成群结队的鳄鱼和河马在河中聚集,它们都在等待着一年一度的美食大餐。面对强大的敌人,角马没有任何还击能力,但是它们也没有退路,唯有渡过这条河才能吃到新鲜的嫩草,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角马开始过河了,成千上万只
期刊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涌动着一种柔柔的,暖暖的情愫,总想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一缕阳光般的温暖,这种情愫就是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看到别人的悲惨遭遇,忍不住淌下心酸的眼泪;看到有人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忍不住义愤填膺,甚至打抱不平;看到别人重病缠身,忍不住想慷慨解囊,哪怕是囊中羞涩,也想尽绵薄之力;公交车上看到老人孕妇行动不便,忍不住会主动让座……这些事,无论轻重大小都
期刊
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开展的意义  “情境教学”是学科教学中的知识点和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在生动的文字世界中学生可以感悟到语文世界的无穷乐趣。  首先它可以支持学生理解語言。“情境教学”除了教会学生阅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到语言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让学生对语文作品的内涵有自己的创新认识,从而支持学生理解语言。其次,“情境教学”因其情境代入易于让学生沉浸
期刊
本文所说的“写作微课程”指的是基于写作教学的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目的是以微课程的开发为径,将写作中的“观察”“阅读”“修改”等种种策略统合在某一个主题之下,指导学生完成由“习作”到“作品”的提升,并在这个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与方法,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写作能力。  一、开发“写作微课程”的依据  阅讀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比写作高很多,我们
期刊
一、教学目标rn《古诗词三首》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五年级的学生在古诗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自己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能借助注释,大致说出诗句的意思.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