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立足社会发展现状及要求,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根据语文自身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策略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依据教学新理念重点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思想。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开放性
前 言
开放性教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各方面、多维度的物质和意识的开放。语文教学开放性就是在开放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自主体验、主动建构为特征,以综合各种资源,切实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构建的一种学科间融合、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全方位、全过程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
一、备课的开放
1、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和教师观
现代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为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教材上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和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因此,备课时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平等交流的学习伙伴……在摆正教师角色的同时,还要正确看待教材: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是教师教学的“启示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载体”,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个体的认知能力,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对教材内容适当进行调整或增减一些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活化教材,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认知条件。
2、备课开放实施的具体内容
(1)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
我们在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具体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出几个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上课之前提出来。老师根据学生的质疑问难选取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探讨,申明这个问题是由谁提出来的,并发奖牌进行鼓励。授课时,紧紧抓住这个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研读,收到较好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而且,因为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教学的起点。
(2)让学生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
语文课的教材是一篇篇课文,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同时,掌握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技能。但由于课文的范例性,往往许多的课文章节相似,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来学习,巩固学习内容。虽然学生只选择了一个段落来深入研究,但通过相互交流展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得到了共同的提高。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
(3)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让学生参与备课,参与问题的设计,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这样突破教师单独备课的封闭式备课形式,让学生参与备课过程,从而构建师生共同备课的开放式备课形式,这既是让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更有利于我们对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更有益于我们正确把握学生的先决技能,准确确定教学的起点。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
1、教学内容开放的依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点时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老师在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的开放和活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地表现、展示、交流、学习。
2、具体操作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具体在实际教学中可以:
(1)加一加
可以加入生活经验,加入背景材料,加入插图,加入实践操作,加入校本课程等,利用一切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改一改
文本是課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更大限度的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具体教学中可以改变体裁、改变人称等。
(3)编一编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是中外长篇名著中的精选片段,有些课文的结尾“言尽意不尽”,看似结尾,却隽永无穷,这就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变换新的视角,从这个新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拓展,重新组装和再创造,使这些已经流传很久的故事具有新的内涵。
(4)组一组
实际教学中可以把相同课文内容相同体裁等的课文组合在一起来进行学习,使学生易于掌握。
三、作业的开放
1、作业开放的意义
开方式作业的实施,变教师布置为学生自主选择,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复习为知识、能力、创新的综合训练,变个体操练为在集体中交流合作,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苦涩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把作业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努力体现作业的趣味性、动态性、自主性、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是势在必行的变革。
2、具体操作内容
(1)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操作性作业
操作性作业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探究意识,能增强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2)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表述性作业
如写一写,发挥个性想象;演一演,内化课文语言;辩一辩,培养辩论习惯等。
(3)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查阅性作业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它使课内知识得以迁移到课外去。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因此,必须把课外阅读作业做细做实,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业要有分层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尽量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出发,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不同的作业。
四、评价的开放性
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教师的特权。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我们要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评价老师、学生。评价时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评价的方式、时间、内容等等,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崔允淳、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恩德.“大语文”教育的探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5〕郭慧.开放性课堂的基本特征.中小学管理, 2002
〔6〕胡龙平.多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1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开放性
前 言
开放性教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各方面、多维度的物质和意识的开放。语文教学开放性就是在开放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自主体验、主动建构为特征,以综合各种资源,切实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构建的一种学科间融合、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全方位、全过程开放的语文教学体系。
一、备课的开放
1、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和教师观
现代的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为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教材上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和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因此,备课时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平等交流的学习伙伴……在摆正教师角色的同时,还要正确看待教材: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是教师教学的“启示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载体”,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个体的认知能力,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对教材内容适当进行调整或增减一些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活化教材,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认知条件。
2、备课开放实施的具体内容
(1)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
我们在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具体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出几个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上课之前提出来。老师根据学生的质疑问难选取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探讨,申明这个问题是由谁提出来的,并发奖牌进行鼓励。授课时,紧紧抓住这个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研读,收到较好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而且,因为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教学的起点。
(2)让学生参与学习内容的选择
语文课的教材是一篇篇课文,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同时,掌握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技能。但由于课文的范例性,往往许多的课文章节相似,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课文中的一个段落来学习,巩固学习内容。虽然学生只选择了一个段落来深入研究,但通过相互交流展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得到了共同的提高。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
(3)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让学生参与备课,参与问题的设计,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这样突破教师单独备课的封闭式备课形式,让学生参与备课过程,从而构建师生共同备课的开放式备课形式,这既是让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更有利于我们对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更有益于我们正确把握学生的先决技能,准确确定教学的起点。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
1、教学内容开放的依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点时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老师在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的开放和活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地表现、展示、交流、学习。
2、具体操作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具体在实际教学中可以:
(1)加一加
可以加入生活经验,加入背景材料,加入插图,加入实践操作,加入校本课程等,利用一切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改一改
文本是課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更大限度的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具体教学中可以改变体裁、改变人称等。
(3)编一编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是中外长篇名著中的精选片段,有些课文的结尾“言尽意不尽”,看似结尾,却隽永无穷,这就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变换新的视角,从这个新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拓展,重新组装和再创造,使这些已经流传很久的故事具有新的内涵。
(4)组一组
实际教学中可以把相同课文内容相同体裁等的课文组合在一起来进行学习,使学生易于掌握。
三、作业的开放
1、作业开放的意义
开方式作业的实施,变教师布置为学生自主选择,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复习为知识、能力、创新的综合训练,变个体操练为在集体中交流合作,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苦涩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把作业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努力体现作业的趣味性、动态性、自主性、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是势在必行的变革。
2、具体操作内容
(1)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操作性作业
操作性作业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探究意识,能增强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结,使课文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2)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表述性作业
如写一写,发挥个性想象;演一演,内化课文语言;辩一辩,培养辩论习惯等。
(3)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查阅性作业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它使课内知识得以迁移到课外去。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因此,必须把课外阅读作业做细做实,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业要有分层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尽量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出发,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不同的作业。
四、评价的开放性
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教师的特权。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我们要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评价老师、学生。评价时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评价的方式、时间、内容等等,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崔允淳、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恩德.“大语文”教育的探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5〕郭慧.开放性课堂的基本特征.中小学管理, 2002
〔6〕胡龙平.多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