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思想内容之“八看”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读思想情感是阅读诗歌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诗歌语言含蓄精炼,且跳跃性比较大,学生们在阅读时难以读懂悟透,下面介绍较易掌握的几种突破方法:
  1.看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具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的功能,如《题李凝幽居》《邯郸冬至夜思家》《书愤》《春夜喜雨》《哀江头》。
  2.看作者
  了解作者生平,做到知人论世。
  3.看题材
  ①别离诗(去国、离家、别人):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的凄凉氛围,抒发依依不舍(眷恋)或别后思念或安慰劝勉之情。
  ②山水田园诗:通过描写自然山水或田园风光,创造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意境或宁静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图景,或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厌恶,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追求恬淡悠闲的隐逸生活;或表达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
  ③边塞诗:通过对边塞景象或军旅生活的描写,或表现边塞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或表现舍身杀敌的英勇无畏,或表现将士凯旋的豪迈,或表现将士对亲人、故乡的思念,或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④写景咏物诗:或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或表达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不媚俗、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或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
  ⑤羁旅行役诗:或表现游子异乡生活的孤寂凄凉,或表现漂泊无依、归途艰难的愁绪,或表现对家乡、亲友的思念,或抒发不被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
  ⑥咏史怀古诗:通过史事人物、历史遗迹的追述、评价,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或抒发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表达忧国伤时的情怀。
  ⑦闺怨诗:写闺房女子或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和独居闺中的孤独,或对远在边塞征戍夫君的思念,或对战争的厌恶,对统治者发动战争的控诉。
  4.看意象
  根据意向既定的意义来揣摩诗歌的思想情感。
  5.看写景的“冷”“暖”色调
  如杜甫《水槛遣心二首》,诗人先用“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写出开阔而优美的草堂四周环境,再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诗人通过描绘“暖”色之景,抒发了历经战乱之后暂得安身的闲适而喜悦的心情。
  6.看关键词句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一个“愁”字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是全诗的诗眼。
  7.看所用典故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表现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一句化用前人诗句,表现出怀古伤今的思想感情。
  8.看注解(或诗前小序)
  诗歌注解除了帮助理解内容外,还暗含诗歌的思想情感,特别是交代诗歌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处境的注解。
其他文献
在平日的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学生听课的表现: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答非所问,或心不在焉,不知所云;面对老师对疑难问题的讲解分析,或听得支离破碎,完全抓不住要点,或生吞活剥,让其起来讲解,却面目全非……上述现象暴露出我们语文教学在学生听话能力培养上的严重不足,同时也说明了培养学生听话能力之重要。  中学生听话能力概括地说主要指辨音识字、记忆整合、理解语义和评判话语四方面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要“听
期刊
一、明确话题作文的概念  学生往往认为话题作文太“大”,不知该写些什么,倒不如干脆来一个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更好下笔,有的则搞不清话题作文如何来拟题,每次都以话题作文的“话题”为题目来写文章,原因就在于没有明确话题作文的概念。  话题,就是说话的中心内容。话题作文,就是以所给话题为中心来写作文。作文要求只要以所给话题为中心即可,题目自拟,文体一般也不加以限制。这就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开阔的空间,使每个人
期刊
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上学生最喜欢的课,是每个教师都追求的目标,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努力着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那么,如何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老师呢?初中语文课以加强学生语文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语文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卫视学生
期刊
我觉得我今年的手气真是“太好了”,抽到了这么一个班,简直是中了头彩。  当我一拿到分班表的时候,教过他们的老师就开始给我讲他们的状况,一盆盆凉水真是让人泄气,再看看他们的表现,我就禁不住想:我们班这些孩子大概都是从“花果山”上下来的,太闹腾了,咋讲也不听。有时候我就怀疑:我不是“孩子头儿”,而是“猴子头儿”!尽管很头疼,可当着他们的面还不能表现出失望。老师们也说我们班学生上课坐不住,听课效率很差。
期刊
王松泉在《阅读教育学》一书中指出;“阅读时实际上存在着两条‘视线’,一条是眼睛的视线……另一条是‘心灵的视线’。”以心灵的视线选择和辨认文本材料,打破文本的外显秩序,进入文本内部,从文本人物角度出发,直接同文本中人物一起感受其心灵视线的移动,读解文本人物的心路历程,帮助读者真正回归到对文本的本体性阅读、本质性阅读。  一天,我和往常一样,开始教学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教材的处理可以说
期刊
一、创设情景,从感性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学生具有想象丰富、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创造愉快的情景,营造活泼的氛围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是否获得良好效果,学生是否认真听课,关键在于导语是否导得好,导得妙,是否导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我们可以先介绍作者或文章的历史背景,也可以讲述课文
期刊
一、教学过程情感化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师生的情感交流有着密切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效率得以提高的前提保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绪。则过去、现在、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这也充分肯定了情感的巨大作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能力和知识,还要竭力向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尊重、理
期刊
一、读  首先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从开头的导读到课文,再到注释,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读。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  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特别是教古诗,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有
期刊
夜晚,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一直回想着高亢嘹亮的运动员进行曲,回放着今天发生在初四十二班这群孩子身边的故事。  早晨起床就感觉头痛胃疼,身体真不争气,今天我还要到运动场督战呢。我颦眉捧心来到教室,一进教室,我班的王迪同学就对我说:“老师,我发烧,1500米跑不了了。”唉,王迪可是我班的运动健将,他不跑怎么办呢?“让勾旭替我吧!”“勾旭”,先前报名时,他可是再三推脱啊,今天他会同意吗?来到勾旭
期刊
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科学,要用严谨的态度,执著的信念来对待它。”但是我更愿意理解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应该用所有的真心和真情努力地去丰富它、表现它、创造它。”多年的工作使我认识到:教师的教育行为,要转化为广大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迫切需求;了解和掌握学生一颗颗幼小心灵深处最柔弱、最渴求的东西,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表现、创造、成功的原动力。这也是我们在这一领域里最值得去研究和探索的最本质的东西。  俗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