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产深海摄像机实现万米级深潜
近日,由中国科研团队联合开发的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深海高帧率超高清网络摄像机问世,并顺利通过海上试验。
“深海摄像机要考虑超高压、弱光源情境下的工作环境,所以摄像镜头外围带了密封观察窗,主要是为了密封挡水和承受高压,而由于密封观察窗的存在,镜头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研发人员介绍,这款校企合作开发的摄像设备专为深海监控而生,可搭载在任意有视频监控需求的深海仪器与装备上开展工作。
据介绍,摄像机物镜的光学特性如果没有与密封观察窗和成像物体所处的水体环境相配合,有可能因视角小、放大率小、像差变化等导致成像发生畸变和模糊。如何紧密围绕深海环境的光学特性完成摄像机物镜的光学分析,尤其是如何校正因密封观察窗的引入而导致的畸变和模糊,就成为高质量成像的关键。
针对该问题,开发团队将镜头、密封观察窗以及外部海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光学设计和分析,通过整体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获得最佳像质,以满足深海弱光成像对大视场、大相对孔径的需求。同时,高性能图像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以及多种针对深海环境成像特点的前端ISP成像优化算法的引入,也对成像质量进行了“软硬兼施”的优化补偿。
这款深海高帧率超高清网络摄像机的问世,将填补商用国产深海摄像机领域的长期空白。由于其价格仅为国外同类设备的一半左右,因而有望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深海视觉探测提供全国产自主解决方案。
我国首次发现大型恐爪龙类行迹
1月12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龙岩上杭发现恐龙足迹群化石新闻发布会。从会上获悉,近日,经自然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实地考察认定,这一恐龙足迹群化石是国内首次发现大型恐爪龙类行迹,也是中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
11月7日,福建省恐龙资源联合考察队在上杭县龙翔大道旁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坡进行勘探时,从坡面覆盖的红褐色风化土层下,意外发现了一枚三趾型恐龙足迹。紧接着,在约1600平方米的坡面上,考察队清理出240余枚恐龙脚印,它们分别属于植食性蜥脚类、大型中型小型鸟脚类、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和小型兽脚类等至少8种足迹恐龙。
“这些足迹尺寸长度为8厘米至55厘米不等,其中多种恐龙足迹保存有良好的行迹。剖面的层面还保存有波痕、泥裂、虫迹等丰富的沉积构造和遗迹化石,显示出多种恐龙在旱季湖畔活动的场景。”据科研人员介绍,恐龙化石大致可分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两种,恐龙足迹作为恐龙研究的一个新分支,不仅能反映恐龙日常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还能解释恐龙与其环境的关系,有着恐龙骨骼化石无法替代的作用。而这么高的多样性恐龙足迹群集中在1600多平方米的区域,对研究地理、古生态在白垩纪晚期的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自然界新矿物
1月11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获悉,由该中心研究团队近日发现并命名的自然界新矿物——Kenoargentotetrahedrite-(Zn)(空锌银黝铜矿)正式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新矿物全型标本目前已被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
研究团队负责人介绍,经过物理性质鉴定、化学成分测定、晶体结构精修与谱学特征分析等系统矿物学研究后,研究团队确认其应为一种自然界尚未被发现的黝铜矿族新矿物。
该矿物在矿石标本上呈灰黑色,反射光下呈灰色,略带灰绿色调,并具有棕红色内反射,不透明金属光泽,黑色条痕,性脆,贝壳状或不规则断口,与锌黝铜矿、硫金银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石英等矿物紧密共生。
作为热液矿床中的常见矿物,黝铜矿不仅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其银的含量也是成矿温度的指标参数,对矿床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Ag6]4+这一特殊结构因其在催化、化学传感和光电功能材料的突出性能,已经成为银簇团研究领域的热点。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矿物发现属于矿物学领域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属于从0到1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是一个国家矿物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新矿物的发现不仅增加了自然界矿物种类,提升了我国在矿物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为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新矿物提供了重要依據。
中国首绘新冠逝者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
1月9日,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由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Multi-organ Proteomic Landscape of COVID-19 Autopsies(新冠肺炎尸检的多器官蛋白质组学研究)”。研究报告了2020年年初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体内多器官组织样本中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有助于较深入认识新冠致死机理,及对患者进行精准的干预治疗。
这是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从蛋白质分子水平上,对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多个关键器官做出的响应进行了详细和系统的分析,为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制定治疗方案、开发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通过镜下的病理学检查,研究团队发现患者的肺部出现弥漫性肺泡损伤、肺纤维化、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脾脏白髓萎缩,肝脏发生脂肪化和部分病例出现梗死,心脏发生心肌水肿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现象,肾脏发现急性肾小管损伤。
研究团队进一步对多种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形态与蛋白质组学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发现了多个肺部蛋白出现改变,包括与病毒增殖相关、参与肺纤维化病理过程及降解病毒限制因子的蛋白。蛋白组学同时显示,肺部和脾脏表现出以免疫检查点蛋白的上调及T细胞富集蛋白的下调为分子特征的适应性免疫反应抑制,且脾脏的T、B等淋巴细胞减少也印证了该分子特征。
研究团队同时提醒这些研究是基于新冠死亡患者的组织样本,然而在轻症及重症患者中是否会出现同样变化,以及这样的变化是否可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我国科学家在多糖疫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多糖疫苗是常见的疫苗种类之一。我国科研人员近期在多糖疫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种用于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口服多糖疫苗。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
论文通讯作者介绍,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肺炎等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致死率较高。目前常用于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是多价多糖疫苗,但该类疫苗生产工艺较复杂、价格较高,免疫效果不尽理想。
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研究发现,采用基于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进行的多糖疫苗递送方式,可以诱导宿主产生针对特异性多糖的黏膜、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及长期的免疫记忆。课题组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一种可用于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口服多糖疫苗,该疫苗相比肌肉注射的传统疫苗更加方便,且成本更低。
美国科学院院士罗伊·柯蒂斯认为,这项研究突破了目前传统的细菌多糖疫苗的构建方式,还可应用于其他病原菌来源的多糖疫苗、蛋白疫苗等多种疫苗类型,有助于实现疫苗的快速高效构建,提高对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能力。
近日,由中国科研团队联合开发的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深海高帧率超高清网络摄像机问世,并顺利通过海上试验。
“深海摄像机要考虑超高压、弱光源情境下的工作环境,所以摄像镜头外围带了密封观察窗,主要是为了密封挡水和承受高压,而由于密封观察窗的存在,镜头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研发人员介绍,这款校企合作开发的摄像设备专为深海监控而生,可搭载在任意有视频监控需求的深海仪器与装备上开展工作。
据介绍,摄像机物镜的光学特性如果没有与密封观察窗和成像物体所处的水体环境相配合,有可能因视角小、放大率小、像差变化等导致成像发生畸变和模糊。如何紧密围绕深海环境的光学特性完成摄像机物镜的光学分析,尤其是如何校正因密封观察窗的引入而导致的畸变和模糊,就成为高质量成像的关键。
针对该问题,开发团队将镜头、密封观察窗以及外部海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光学设计和分析,通过整体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获得最佳像质,以满足深海弱光成像对大视场、大相对孔径的需求。同时,高性能图像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以及多种针对深海环境成像特点的前端ISP成像优化算法的引入,也对成像质量进行了“软硬兼施”的优化补偿。
这款深海高帧率超高清网络摄像机的问世,将填补商用国产深海摄像机领域的长期空白。由于其价格仅为国外同类设备的一半左右,因而有望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深海视觉探测提供全国产自主解决方案。
我国首次发现大型恐爪龙类行迹
1月12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龙岩上杭发现恐龙足迹群化石新闻发布会。从会上获悉,近日,经自然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实地考察认定,这一恐龙足迹群化石是国内首次发现大型恐爪龙类行迹,也是中国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
11月7日,福建省恐龙资源联合考察队在上杭县龙翔大道旁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坡进行勘探时,从坡面覆盖的红褐色风化土层下,意外发现了一枚三趾型恐龙足迹。紧接着,在约1600平方米的坡面上,考察队清理出240余枚恐龙脚印,它们分别属于植食性蜥脚类、大型中型小型鸟脚类、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和小型兽脚类等至少8种足迹恐龙。
“这些足迹尺寸长度为8厘米至55厘米不等,其中多种恐龙足迹保存有良好的行迹。剖面的层面还保存有波痕、泥裂、虫迹等丰富的沉积构造和遗迹化石,显示出多种恐龙在旱季湖畔活动的场景。”据科研人员介绍,恐龙化石大致可分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两种,恐龙足迹作为恐龙研究的一个新分支,不仅能反映恐龙日常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还能解释恐龙与其环境的关系,有着恐龙骨骼化石无法替代的作用。而这么高的多样性恐龙足迹群集中在1600多平方米的区域,对研究地理、古生态在白垩纪晚期的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自然界新矿物
1月11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获悉,由该中心研究团队近日发现并命名的自然界新矿物——Kenoargentotetrahedrite-(Zn)(空锌银黝铜矿)正式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新矿物全型标本目前已被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
研究团队负责人介绍,经过物理性质鉴定、化学成分测定、晶体结构精修与谱学特征分析等系统矿物学研究后,研究团队确认其应为一种自然界尚未被发现的黝铜矿族新矿物。
该矿物在矿石标本上呈灰黑色,反射光下呈灰色,略带灰绿色调,并具有棕红色内反射,不透明金属光泽,黑色条痕,性脆,贝壳状或不规则断口,与锌黝铜矿、硫金银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石英等矿物紧密共生。
作为热液矿床中的常见矿物,黝铜矿不仅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其银的含量也是成矿温度的指标参数,对矿床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Ag6]4+这一特殊结构因其在催化、化学传感和光电功能材料的突出性能,已经成为银簇团研究领域的热点。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矿物发现属于矿物学领域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属于从0到1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是一个国家矿物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新矿物的发现不仅增加了自然界矿物种类,提升了我国在矿物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为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新矿物提供了重要依據。
中国首绘新冠逝者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
1月9日,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由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Multi-organ Proteomic Landscape of COVID-19 Autopsies(新冠肺炎尸检的多器官蛋白质组学研究)”。研究报告了2020年年初因新冠肺炎去世的患者体内多器官组织样本中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有助于较深入认识新冠致死机理,及对患者进行精准的干预治疗。
这是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从蛋白质分子水平上,对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多个关键器官做出的响应进行了详细和系统的分析,为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制定治疗方案、开发新的药物及治疗方法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通过镜下的病理学检查,研究团队发现患者的肺部出现弥漫性肺泡损伤、肺纤维化、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脾脏白髓萎缩,肝脏发生脂肪化和部分病例出现梗死,心脏发生心肌水肿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现象,肾脏发现急性肾小管损伤。
研究团队进一步对多种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形态与蛋白质组学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发现了多个肺部蛋白出现改变,包括与病毒增殖相关、参与肺纤维化病理过程及降解病毒限制因子的蛋白。蛋白组学同时显示,肺部和脾脏表现出以免疫检查点蛋白的上调及T细胞富集蛋白的下调为分子特征的适应性免疫反应抑制,且脾脏的T、B等淋巴细胞减少也印证了该分子特征。
研究团队同时提醒这些研究是基于新冠死亡患者的组织样本,然而在轻症及重症患者中是否会出现同样变化,以及这样的变化是否可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我国科学家在多糖疫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多糖疫苗是常见的疫苗种类之一。我国科研人员近期在多糖疫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种用于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口服多糖疫苗。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国际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
论文通讯作者介绍,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肺炎等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致死率较高。目前常用于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是多价多糖疫苗,但该类疫苗生产工艺较复杂、价格较高,免疫效果不尽理想。
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研究发现,采用基于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进行的多糖疫苗递送方式,可以诱导宿主产生针对特异性多糖的黏膜、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及长期的免疫记忆。课题组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一种可用于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口服多糖疫苗,该疫苗相比肌肉注射的传统疫苗更加方便,且成本更低。
美国科学院院士罗伊·柯蒂斯认为,这项研究突破了目前传统的细菌多糖疫苗的构建方式,还可应用于其他病原菌来源的多糖疫苗、蛋白疫苗等多种疫苗类型,有助于实现疫苗的快速高效构建,提高对突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