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转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依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所以素质教育的实现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体现素质教育?
一、更新观念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突破口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做到“三变”。
一是变教育对象由“少数”为“全体”。面向少数尖子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常面对几个优生,因为课堂提问,优生反应灵敏,对答如流,后进生反应迟钝,语无伦次,中等生反应一般,欲言又止,所以教师常怕影响教学进程而把提问的焦点集中在几个尖子生身上,这样课堂教学得到多方面训练,受到益处的只是几个尖子生。而大部分学生只处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应首先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课堂教学中要让全体学生得到训练,不同程度地受益。
二是变教学目标由“片面”为“全面”。教学中教师常重视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偏重知识传授,却忽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提高能力。如语文教师对每一课的生字、词语教学花了不少时间,要求学生会写、会理解词语的意思,于是让学生大量抄写生字,背词语解释,但字词的意思怎样理解,却不教给学生方法,这样考试时遇到背过的词语会理解,但没教的词语呢?学生只好望文生义了,为此,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是变教学活动由 “被动”为“主动”。常听有的教师说“我班学生纪律真好,上课无一人乱动,乱讲话,老师讲的东西听得可认真了。”不可否认,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到位了,可“好纪律”也常与爱积极动脑筋答问并存,强调学生的“纪律”,让学生一切按教师的模式去做,只会让学生被动地去把老师讲的知识记住,再去“死记硬背”,这也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变这种“风平浪静”的教学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探讨学习。
二、协调关系
更新教育观念,是否就意味着让全体学生均衡发展呢?是否意味着能力培养而轻视知识的传授呢?是否意味着培养学生个性而可以让学生放任散漫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必要的考试,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与培养特长生的关系,既要让每个同学在课堂教学中都受益,也应鼓励尖子生冒尖,对优等生在答问的质量,通过自悟,掌握学法等方面提出高要求。
二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能力并非不重视基础知识,因为无知无能,没有坚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谈不上语文能力,该掌握牢的知识也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熟,并灵活运用。同时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自悟,找到学法。所以教师要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三是培养学生个性与养成教育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索,敢问敢答,以发展自己的个性,这种主动学习令老师感到满意,但同时也会使有些同学纪律涣散。因此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不能让学生放任散漫,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习惯,学习习惯。二者关系处理轻松,学生学得主动。
三、精心操作
1.精心组织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认为教师语言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试想:教师的语言单调平乏,整堂课用一个语调说下去,怎能吸引学生,给学生的情绪以足够的营养?又怎能调动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所以,要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教师则应精心组织好教学语言,在“趣”上动脑筋。
一是要锤炼教学语言,使语言形象,富有感染力,如不少教师注重精心设计导语,精心设计提问,在文章的关键处、矛盾处设问,在学生易“忽略”处设问,整堂课学生均能围着老师的提问去思索、学习。
二是要讲语言艺术,用“停顿”、“故错”等手段,吸引学生。不少教师在提问的同时使用演讲中常用的停顿手段,欲擒故纵,给学生设悬念,留给学生思索时间,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考,同时为了能吸引学生,有时巧妙地有意地错说,引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精心安排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吕淑湘先生有句名言:“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既然是“教”学生“学”,就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这种课堂结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在这种课堂结构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导”呢?我认为应做到“三导”。
导向。每一单元,每一课对学生进行哪些学法指导。教师要制定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时定向引导学生在这些学法方面去探索,做到有的放矢。
导思。怎样达到预期目的呢?教师教学时应加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学法进行自悟,启迪学生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发现新“途”。
導结。找到学法就是指导今后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方法。这个小结可在一课结束,或一个单元上完后进行小结。
通过这三导,学生根据“目的”定“学”,“学”中求“悟”,“悟”中得“法”,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得以充分发挥。
3.精心设计习题,以灵活促进学习。
作业是师生进行检测反馈的手段,如何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好、中、差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呢?我认为教师应精心设计习题,在“活”上出花样。
所谓“活”一是题型活.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的训练既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又检测学生能力。如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让学生掌握结合上下文理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训练,就比单独解释带点的字的灵活性大些,可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检测的效果。
二是习题的要求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以一个要求来对待学生,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作业量和作业的难度进行灵活要求。优生多做,难度也要求大一些。这种灵活要求,使优生不会产生满足感,也能使后进生不至于感到畏难,这样灵活处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一、更新观念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突破口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做到“三变”。
一是变教育对象由“少数”为“全体”。面向少数尖子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常面对几个优生,因为课堂提问,优生反应灵敏,对答如流,后进生反应迟钝,语无伦次,中等生反应一般,欲言又止,所以教师常怕影响教学进程而把提问的焦点集中在几个尖子生身上,这样课堂教学得到多方面训练,受到益处的只是几个尖子生。而大部分学生只处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应首先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课堂教学中要让全体学生得到训练,不同程度地受益。
二是变教学目标由“片面”为“全面”。教学中教师常重视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偏重知识传授,却忽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提高能力。如语文教师对每一课的生字、词语教学花了不少时间,要求学生会写、会理解词语的意思,于是让学生大量抄写生字,背词语解释,但字词的意思怎样理解,却不教给学生方法,这样考试时遇到背过的词语会理解,但没教的词语呢?学生只好望文生义了,为此,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是变教学活动由 “被动”为“主动”。常听有的教师说“我班学生纪律真好,上课无一人乱动,乱讲话,老师讲的东西听得可认真了。”不可否认,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到位了,可“好纪律”也常与爱积极动脑筋答问并存,强调学生的“纪律”,让学生一切按教师的模式去做,只会让学生被动地去把老师讲的知识记住,再去“死记硬背”,这也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变这种“风平浪静”的教学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探讨学习。
二、协调关系
更新教育观念,是否就意味着让全体学生均衡发展呢?是否意味着能力培养而轻视知识的传授呢?是否意味着培养学生个性而可以让学生放任散漫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必要的考试,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与培养特长生的关系,既要让每个同学在课堂教学中都受益,也应鼓励尖子生冒尖,对优等生在答问的质量,通过自悟,掌握学法等方面提出高要求。
二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能力并非不重视基础知识,因为无知无能,没有坚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谈不上语文能力,该掌握牢的知识也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熟,并灵活运用。同时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自悟,找到学法。所以教师要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三是培养学生个性与养成教育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索,敢问敢答,以发展自己的个性,这种主动学习令老师感到满意,但同时也会使有些同学纪律涣散。因此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不能让学生放任散漫,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习惯,学习习惯。二者关系处理轻松,学生学得主动。
三、精心操作
1.精心组织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认为教师语言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试想:教师的语言单调平乏,整堂课用一个语调说下去,怎能吸引学生,给学生的情绪以足够的营养?又怎能调动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所以,要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教师则应精心组织好教学语言,在“趣”上动脑筋。
一是要锤炼教学语言,使语言形象,富有感染力,如不少教师注重精心设计导语,精心设计提问,在文章的关键处、矛盾处设问,在学生易“忽略”处设问,整堂课学生均能围着老师的提问去思索、学习。
二是要讲语言艺术,用“停顿”、“故错”等手段,吸引学生。不少教师在提问的同时使用演讲中常用的停顿手段,欲擒故纵,给学生设悬念,留给学生思索时间,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考,同时为了能吸引学生,有时巧妙地有意地错说,引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精心安排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吕淑湘先生有句名言:“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既然是“教”学生“学”,就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这种课堂结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在这种课堂结构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导”呢?我认为应做到“三导”。
导向。每一单元,每一课对学生进行哪些学法指导。教师要制定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时定向引导学生在这些学法方面去探索,做到有的放矢。
导思。怎样达到预期目的呢?教师教学时应加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学法进行自悟,启迪学生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发现新“途”。
導结。找到学法就是指导今后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方法。这个小结可在一课结束,或一个单元上完后进行小结。
通过这三导,学生根据“目的”定“学”,“学”中求“悟”,“悟”中得“法”,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得以充分发挥。
3.精心设计习题,以灵活促进学习。
作业是师生进行检测反馈的手段,如何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好、中、差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呢?我认为教师应精心设计习题,在“活”上出花样。
所谓“活”一是题型活.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的训练既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又检测学生能力。如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让学生掌握结合上下文理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训练,就比单独解释带点的字的灵活性大些,可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检测的效果。
二是习题的要求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以一个要求来对待学生,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作业量和作业的难度进行灵活要求。优生多做,难度也要求大一些。这种灵活要求,使优生不会产生满足感,也能使后进生不至于感到畏难,这样灵活处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