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教法陈旧,学法单一,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氛围沉闷,教师教得艰苦,学生学得疲惫,最终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精心组织课堂,调动学生去主动学习,探究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更新观念 创新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讲的多,学生探索的少,教学方式单调,学习方法单一,师生关系陈旧,课堂氛围郁闷。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精心组织课堂,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调动学生探索学习,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挖掘数学艺术,感悟数学的内在魅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要善于教书,科学育人
古有大禹治水变“堵”为“疏”,疏即疏导、引导也。教师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首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有组织才能使课堂生动和谐。组织好学生各种教学活动,情景预设、资料准备、资源准备、合作形式的设计与组织。不断鼓励学生,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其次,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确认最佳途径达到目标;指导养成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促进自主性发展,转变学习方式;诱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耐心帮助辅导学困生。
教学中体现育人价值是三维目标中重要一条。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师以高尚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胸怀爱护学生,达到科学育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激发探究,培养兴趣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创设操作平台,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一)激发学生勇敢探究,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创设情境,增强求知欲,促进认知。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及时唤醒学生学习动机和信心。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以科学推理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上除了教师讲授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外,还要给学生讲明数学研究方法、学习方法和创新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和创造知识。
(三)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课堂上学生是完整的人,是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发展中的人,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提出见解,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行动规律,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学生观。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关系,教师在行动上,态度上对学生尊重、信任和热爱。师生之间是对话关系,教学是一种交往、一种沟通、一种对话,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不是对话关系,这样只能是高分低能。师生之间是信任关系,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学生独立思考,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感情交流中,形成共鸣,从而产生主动参与热情,形成一种“向师型”学生,形成教师信任学生一定能学好数学,学生信任教师一定能教好数学的课堂。
四、营造良好的氛围,开拓学生的思维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积极活跃,敢想敢说,质疑问难,大胆创新,发表意见,提倡有错必纠,有疑必问,允许练习时商讨,允许轻声交流,翻阅资料书等。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观察、实验、发现、猜想、验证、分类等是数学常用的技巧,数学教学离不开现实的数学情景,利用音像资料,投影片、挂图、模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也能很好烘托环境氛围,丰富学生感性知识,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理解。
五、挖掘教材内容,体验教材艺术
教师应挖掘教材,组织学生的科学探索活动。新教材在知识编排上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的特点,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新教材增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实践课,教师应让学生代替教师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的加入,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分析新教材,把握其特点,体验教材艺术美。
六、善于教后反思,促进自我成长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能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师必定是反思型教师。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这样的教师才会不断成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经验。
总之,更新观念,创新教学,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建设新型数学教学,服务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探索性、创造性的人。
(责编 张景贤)
关键词:更新观念 创新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讲的多,学生探索的少,教学方式单调,学习方法单一,师生关系陈旧,课堂氛围郁闷。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精心组织课堂,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调动学生探索学习,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挖掘数学艺术,感悟数学的内在魅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要善于教书,科学育人
古有大禹治水变“堵”为“疏”,疏即疏导、引导也。教师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首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有组织才能使课堂生动和谐。组织好学生各种教学活动,情景预设、资料准备、资源准备、合作形式的设计与组织。不断鼓励学生,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其次,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确认最佳途径达到目标;指导养成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促进自主性发展,转变学习方式;诱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耐心帮助辅导学困生。
教学中体现育人价值是三维目标中重要一条。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教学,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师以高尚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胸怀爱护学生,达到科学育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激发探究,培养兴趣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创设操作平台,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一)激发学生勇敢探究,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创设情境,增强求知欲,促进认知。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及时唤醒学生学习动机和信心。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以科学推理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上除了教师讲授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外,还要给学生讲明数学研究方法、学习方法和创新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和创造知识。
(三)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课堂上学生是完整的人,是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发展中的人,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提出见解,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行动规律,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学生观。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关系,教师在行动上,态度上对学生尊重、信任和热爱。师生之间是对话关系,教学是一种交往、一种沟通、一种对话,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不是对话关系,这样只能是高分低能。师生之间是信任关系,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学生独立思考,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感情交流中,形成共鸣,从而产生主动参与热情,形成一种“向师型”学生,形成教师信任学生一定能学好数学,学生信任教师一定能教好数学的课堂。
四、营造良好的氛围,开拓学生的思维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积极活跃,敢想敢说,质疑问难,大胆创新,发表意见,提倡有错必纠,有疑必问,允许练习时商讨,允许轻声交流,翻阅资料书等。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观察、实验、发现、猜想、验证、分类等是数学常用的技巧,数学教学离不开现实的数学情景,利用音像资料,投影片、挂图、模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也能很好烘托环境氛围,丰富学生感性知识,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理解。
五、挖掘教材内容,体验教材艺术
教师应挖掘教材,组织学生的科学探索活动。新教材在知识编排上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的特点,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新教材增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实践课,教师应让学生代替教师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的加入,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分析新教材,把握其特点,体验教材艺术美。
六、善于教后反思,促进自我成长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能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师必定是反思型教师。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这样的教师才会不断成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经验。
总之,更新观念,创新教学,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建设新型数学教学,服务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探索性、创造性的人。
(责编 张景贤)